亞歷山大如果沒有走錯路,直接殺進當時的中國,當時的中國能抵擋住馬其頓方陣嗎?

餘八百


中國有句成語叫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實際上亞歷山大打到印度的時候已經出現了軍隊厭戰、思鄉等情緒,戰鬥力也因為一直都是就地補充兵員而逐漸下降。實際上亞歷山大也沒有徵服印度。

如果亞歷山大是走新疆這條路線,那麼他將要面對的還不是秦國,而是遊牧民族義渠。面對機動靈活的遊牧軍隊,亞歷山大就不得不提前領教一種全新的戰鬥方式——即無法通過殲滅戰迅速消滅、擊潰敵人(遊牧民族沒有據點,打不過就跑),也無法通過戰爭的勝利獲得補給和財富。而在路上也幾乎沒有像樣的城池提供有效的補給和兵員擴充。

換而言之,亞歷山大過去的戰略——以少勝多,殲滅主力,再攻城掠地獲得財富(就如同擊敗大流士一樣)的方式將在抵達中原前完全無法適用。只能通過遭遇戰的形式儘量減少沿途損失而抵達有城池的中原地區。

當然亞歷山大也不是沒有勝算,退一萬步講如果亞歷山大能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義渠等遊牧民族共同進攻秦國等國,那麼對於中原諸侯國來說還是有點麻煩的事情。可能在野戰上結合了遊牧民族的靈活性和馬其頓方陣的堅固性會讓初期應戰的秦國頭疼。不過這個同樣需要亞歷山大迅速取得勝利並且在短時間內攻克咸陽。只要秦惠文王不犯渾,在初期失利後及時調整作戰方式,減少送人頭,加固城池,亞歷山大義渠聯軍所在地並不產糧,也缺乏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鹽。久之必然會遇到嚴重的糧食、物品短缺問題。義渠等遊牧民族尚可通過遷徙、掠奪或者部落吞併等方式維持,亞歷山大軍隊呢?最終秦軍抓住機會勝算仍然非常大的。


豬爸爸的大世界


笑了,當年號稱五百萬軍隊的波斯帝國不也是被亞歷山大帝在高加米拉幹掉了?

另外五萬軍隊是是職業脫產軍隊,輔之以全世界除中國以外各地的數學家,地理學家,以現在看來起碼會手術的外科三流醫生,來自歐洲的良種馬,和波斯帝國幾百年的積蓄。

而秦軍呢? 一旦動員,直接老家被偷,亞歷山大帝在位時,中國還在商鞅變法,列國的軍隊大多為,軍事貴族在後面督戰,前面都是臨時動員的國人,打仗時在以許諾這些農民田地等。

如此不專業的軍隊,抗衡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後希臘列國培養的僱傭兵們? 笑了。

馬其頓方陣只是他一經典戰術,並不是說亞歷山大沒有騎兵,一個擁有印度波斯的君主,把大象都運來,豈不是都涼涼,正如蒙古帝國征服南宋,一個文明必然不是整個世界的對手,而在當時亞歷山大征服了已知除中國外的世界。



歷史戰鬥雞


首先,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不是走錯了路,而是選擇走了對的路。軍隊到達興都庫什山北麓後,必然沿著綠洲,沿著河流溯源而上,到達開伯爾山口,進入富饒的印度。之前的雅利安人等都是這麼走的,亞歷山大算是沿著前人的足跡。

其次,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即使往東,也要看他們能不能到達秦所在所在的渭河平原再說。從興都庫什山北麓到達秦國,與馬其頓到達興都庫什山差不多距離,好像三千公里左右,要越過蔥嶺(帕米爾山結),這個可不好翻越,補給就更難了。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候,大規模的軍隊也就在這兒玩玩,翻過這山也難以為繼。亞歷山大的軍隊翻過蔥嶺後,要征服沿途的西域各國,河西走廊的匈奴還有其它各族。然後到達黃河邊,大概率沿河往寧夏、內蒙方向去,遭遇北方遊牧民族。

最後,等他們到達秦國時,不知軍隊還有多少人,是不是都成大叔了?哈哈😄


O歸真O


我覺的亞歷山大東征,必敗無遺!所幸他沒有東征,一世英名得以保存。

為什麼這樣說?

亞歷山大雖然歷害,但是當時的秦國正處秦孝公時期,著名的“商秧變法”就發生在這個時期,強悍的秦國能以一已之力力抗六國,而六國顯然也不是吃素的,魏國有武卒,單兵作戰能力很強,齊國有技擊之士,趙國有強大的騎兵,最後都被秦國拿下。秦國自實行軍功制後,士兵個個都很嗜血,面對這樣的軍隊,亞歷山大恐怕很難取勝,就算勉強勝了也是慘勝,試問亞歷山大大帝怎麼還有餘力對付餘下的六個虎視耽耽的諸候國?

其二,亞歷山大的軍隊人數不過五萬,還不及少數民族匈奴,匈奴都能整個十萬軍隊出來。秦國打六國,幾十萬人的作戰也是經常玩,你這點人夠幹嘛的?

其三,勞師襲遠。亞歷山大從歐洲跑到亞洲這麼遠,據說當年打印度時士兵已經有怨言,表現出厭戰情緒,這點是很致命的。西楚霸王怎麼死的?四面楚歌使楚兵戀鄉無心戀戰,最終慘敗自刎於烏江之畔。亞歷山大如果沒有走錯地方來到了中國,秦國要比印度難對付的多,結局為如何都可以想像?

其四,作戰特點。亞歷山大推崇方陣步步為營,比較剋制騎兵,但秦國並不是只有騎兵,他是騎兵,戰車衝擊,秦弩等多兵種配合的作戰方式,亞歷山大無往而不勝的方陣很可能在秦國手裡討不了什麼好。

也幸虧亞歷山大沒有東征,若亞歷山大東征,讓秦始皇知道還有一個肥沃的歐洲,今天的歐洲人很可能都講漢語了。

當然,這也只是戲言,本人一直堅定的認為,秦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沒有之一。


布聞天下


只怕……他會死很慘。

亞歷山大哪怕沒有意外,沒有疾病,把五萬人(或者3萬)帶到了秦國邊境,他面對的,是一個幾乎變法30年,國力空前的秦國。

秦國不是最早引入輕騎兵的國家,卻是玩的最溜的。以重裝步兵為主的長槍方陣,9000人。如果秦國派出5000輕騎兵“以為騷擾,使人不能眠。攜引火之物伺機毀其糧草”與“廣設陷阱於原,多置滾木與山澗”來降低亞歷山大的行軍速度,恐怕平亂對親過來說不是大事。

不說這些“奇技淫巧”,單說秦國第一時間的常備軍團就有8萬。而且不少人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秦國有自己的戰陣!那數十年磨練出的戰陣,不會弱。想想看……


小瘋瘋34


秦軍的由國家統一配備,國家設有專門保管兵器的倉庫,並實行嚴格的的保管制度。秦軍普遍使用的兵器是矛、戈、鉞、殳、鉤、劍、鏢、箭等。戰國時出現的先進武器弩機,此時更加完善,威力頗大,小弩射程為150 米,大弩射程竟達900米。秦時的矛長達6。3米,劍長超過90釐米。將士身著的甲衣由金屬扎葉製成,不同兵種著不同形式的甲衣,說明秦軍的組織和裝備業已相當完善


西子燕來


選擇穿越沙漠,他會在渴得半死之後,碰到當時中國最強的軍隊,秦軍;選擇翻越喜馬拉雅山脈,他會在被高原反應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時候,遭遇土蕃,土蕃弱嗎?未見得;走南線,他會被熱帶雨林折磨崩潰,然後一頭撞上百越的銅牆鐵壁,參考秦軍與西甌之戰。結論,無論哪條線路,都沒有勝的可能。


與子同鎧


大家好,我是[歷史不識君]

假如,亞歷山大沒有走錯路,率領馬其頓大軍殺向當時的中國(戰國),會怎麼樣?

亞歷山大,馬其頓國國王(卓越的軍事家),在他鼎盛時期, 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橫掃中東地區,滅掉波斯帝國、埃及,一路打到印度河領域。


而當時的中國正是戰國七雄時代,假如,亞歷山大向東繼續前進,必定與戰國七雄一戰。誰勝誰負?

亞歷山大完敗無疑!征戰多年,他的軍隊必定多於疲憊不堪,一路征戰,糧草肯定跟不上。即使,有能力與戰國七雄一戰,也打不過。

亞歷山大的軍隊依舊使用著歐洲馬其頓方陣,而當時的中國己經在孫武研究下,有著《孫子兵法》,有著完善、靈活、多變的陣容。


加上戰國各國,都有著近幾十萬部隊,在各國名將帶領下,迎戰亞歷山大的幾萬馬其頓大軍,騎兵、弓弩手、步兵、戰車,輪流上場,把馬其頓方陣瞬間壓制。

可惜亞歷山大沒有繼續向東前進,與戰國名將白起等人相遇,兩大卓越的軍事天才之間的對抗,才是最好的戰鬥。


歷史不識君


亞歷山大打中國?來來來有一百種死法讓你團滅,戰國七雄爭霸隨便一場戰爭就是十幾萬人的大戰,更有甚者是幾十萬人的戰鬥,而相給於當時的歐洲,攻城戰都能圍困持續一百年,當時的西方腦袋是鏽逗了嗎。中國攻城戰各種戰術運用,斷水,毒攻,各種攻城器械,而西方國家攻城,就像過家家似的。再說馬其頓方陣,怕是沒見過戰國軍陣。


草民出山


這個問題無法準確回答,歷史不能假設,

首先,當時的客觀情況,敵我雙方態勢,究竟是什麼樣的,現在根本無法確定,所以大家都在這拿著一些胡編亂造,子虛烏有的條件在意淫。

另外決定戰爭勝負的絕非僅僅只是戰鬥力,

赤壁之戰,官渡之戰,都是經典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很多戰爭勝負都是因為惡劣天氣決定的!

只有傻子才會僅僅以兩方兵力強弱定勝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