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的《韭花帖》,是学颜真卿更多,还是学欧阳询更多?你怎么看?

心源书法


杨凝式的韭花帖里面有欧的瘦硬内擫用笔,有智永沿袭二王楷书得结体,还有兰亭形势的多变。他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我看颜真卿的东西不多。而他的草书则多学怀素,空灵缥缈,一任自然。






法永禅师


我认为正确的学习路线如下:

一、从欧阳询九成宫入手。

二、再学魏晋小楷。

三、然后大量抄经。

四、学习行书圣教序。

这四步走完以后,你,自由了,爱学谁都可以了。


老跨斗


当然是欧体元素为主,右军笔法次之,颜书元素甚少,惟起止处或有痕跡。


一斗楼


《韭花帖》大多是欧体的瘦硬笔意,没有颜体的雄强,但也有很多字明显的带有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行书意思,整个章法非常疏朗,但又不空旷,却又显现出一种意味,每个字的笔法个性鲜明,构成自然,近乎浑然一体。


飞越黎明


杨凝式,字景度。公元873一954年,五代华阴人。精神颖悟,富有文彩,为时人所重,历时五代,官至太师少保,世称"杨少师"。长于歌行,工书法丶宗师欧阳询,颜真卿,加以縱逸。其韭花帖,以欧阳询笔意为主,字踞行踞宽大,视觉上给人以知白守黑之感,后人元明之董其昌步其尘,影响极大。不足之处,前紧后松,但不失其大雅,瑕不掩玉。他的书法以行草而言,力追颜柳,出之二王,楷法精绝,出之欧阳,极有法度。行草笔力雄杰,字势纵肆,在五代时堪称中流砥柱,成为承唐起宋之枢纽。


书写人生6669


这个要从笔法看的话,学颜真卿多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