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看过欧阳询手书墨迹吗?你怎么评价?

河间元师傅


今天的头条新闻中,有一件欧体残卷被发现的文章。此件作品是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藏品。

此件作品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就炒作过,并被某书法学派鉴定为欧阳询真迹。从形态上来看,有欧体字的特征。从用笔上来看,就值得推敲。
从此件作品上来看,撇画朋显偏肥,竖画乏力,最让人闹心的是卧钩没有一个写的像样的。墨迹与刻石会有一定的差异,但不会有太大的出入。这件作品中的撇画虽然肥厚,但也没有什么毛病,只是用笔的风格。而他的竖画则是明显的功力不足,才会前轻后重。我们来看另外一件欧阳询真迹。



《仲尼梦奠帖》,虽然说这是一件行书作品,第一个字“仲”,却是地道的楷书。他的竖的写法,完全的中锋,刚健强劲,无一丝一毫的懈怠。极富立体感。与上面残卷中松弛的竖画形成强烈的反差。我们再来对比卧钩

看看《仲尼梦奠帖》中的卧钩,舒展刚劲。和残卷中局促而又笨拙的卧钩,从形态到笔法上,都不在一个模式中。某书法学派的人极力否定《仲尼梦奠帖》为真迹的原因,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们不尚于行书。而这件残卷明显的存在用笔问题的作品,却被他们说成了真迹,其中的用心,不言而喻!



子衿书法


欧阳询手书墨迹,我最喜欢这个帖子——

这就是他传世的几件行书墨迹之一《张翰帖》,也叫《季鹰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帖的内容,写的是西晋人张翰,因为秋风吹起,思念家乡美味,辞官回家的故事。

张翰如此潇洒的辞职,大概是欧阳询所梦想的。不过他也只是想想而已,作为隋朝臣子,转侍大唐新君,大欧一生唯唯,不知给皇上讲过多少次书法课,不知给王公们写过多少墓志铭,直到八十多岁离世,都不敢提辞职二字。

尚法的唐人,是有多羡慕尚韵的晋人啊。

这个张翰可不是《战狼2》里的小鲜肉,他是西晋吴郡人,三国吴时,他们张家是八大家族之一,以写文章著称。西晋末年,张翰偶遇八大家族另一姓氏的佼佼者,此人叫贺循。两人相见恨晚,相约做一番大事,于是跑到洛阳跟了个老大——齐王司马冏。

张翰在北方封了官,如了愿,但是并不开心。某日,因秋风吹来,忽然想起家乡的菰菜羹、鲈鱼脍,口水咽下去,眼泪流下来,便给老大留了个话,自己跑回江南老家去了。

为了这么一碗汤,官都不做了。

史书上说,张翰这个人性格怪诞,放任不拘,时称“江东步兵”,把他比作阮籍。张翰在为美食而辞职之前,还说了一句话:“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这句翻成天津话是,“嘛官不官的,乐呵乐呵得了!”

当然,这句话是他跟朋友说的。他留给老大的那句话史书没有记载,但在前几年,被河南一位女教师给破译了,她写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你以为她真的想出去旅游吗?也许只是找个借口,找个更赚钱的去处罢了。

而张翰的辞官,真的是想吃家乡美味吗?他只是找个借口,避开是非之地罢了。

张翰走后没多久,西晋大乱,他的同僚死伤无数,就连他和贺循的精神领袖,那个写出《平复帖》的陆机都被杀掉了。

所以张翰辞官这件事,被收入《世说新语》的“识鉴”篇,过后大家才懂,张季鹰这人太有先见之明了。

在欧阳询帖的后面,宋徽宗赵佶用他的瘦金书作了题跋,他讲欧阳询这人多么传奇,这字多么险劲,讲了好多,但是完全不提张翰的故事。

他不能提张翰,因为作为大宋的老板,他可不欢迎这种动不动就辞职的员工。

读罢《张翰帖》,不知道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反正我是没注意欧阳询的字有多险,宋徽宗的字有多帅,而是完全沉浸到张翰的魏晋风度里去了。

“人生贵得适意尔”,我们为了加薪而劳碌,为了升官而钻营,为了虚无缥缈的浮名而寄人篱下看人脸色诚惶诚恐寝食难安,这样做,值得吗?


书法日课


《欧体残卷》收藏机构及版权;La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法国国家图书馆。尺寸:30.5x111。

《欧体残卷》的发现,意义是重大的。1.它填补了欧楷没有墨迹本的空白。2.真实地再现了欧体笔法。它和《道因法师碑》共同证明了欧体是简洁明快的露峰起笔,否定了自清代以来存在的藏锋起笔法。3.使欧体学习更容易。以前只能面对碑刻猜测笔迹,现在有墨迹了,学习起来一目了然。4.对馆阁体有一定的纠正作用。

发现《欧体残卷》是书法界的一个大事件。元师傅因为精修《九成宫》和鉴定《欧体残卷》,被书友们喻为“揭开欧体面纱的人”。


河间元师傅


看过。墨迹没有碑刻好看,原因是书家写碑时都很严肃认真,加上有石匠的二次加工,以及刀刻的力度,都比墨迹好看。


岚风观察


谢谢!欧阳询的手写真迹我没有见过,对于欧阳询的字是很崇敬赞扬,爱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