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皇長子蕭景禹,一個高貴的理想主義者

看完《琅琊榜》,祁王蕭景禹的遭遇讓人嘆息不已。掩卷長思,追憶祁王,發現自始至終祁王都是一個高貴的理想主義者。他不屑權謀之術,一心為公,只願大梁天下安穩、繁華,百姓安居樂業。並非他不動機變,不懂朝堂制衡之術,而是他心中磊落,不屑於那樣的作為,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祁王遺腹子蕭庭生也繼承了這樣的風骨,在《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受到猜忌,寧可退讓,也不想引起朝堂之爭,因為對峙之局若起,怎麼可能不裹挾他人?不管身在其中的初衷為何,兩方對立走到最後,立場必會先於是非。在這世上,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心無雜念,始終不隨波逐流呢?但是蕭庭生有幸蒙父皇恩養,歷事兩代明君,建功立業,從來未曾被猜忌過。而祁王又何其不幸,遇到一個多疑的父親,最終魂斷夢消!曾經朝氣蓬勃英才濟濟的祁王府就此煙消雲散,只餘下滿朝從此唯唯喏喏的餘音。

《琅琊榜》皇長子蕭景禹,一個高貴的理想主義者

最後翻案成功,梅長蘇和梁帝的對話中我們也能看得到祁王的聲望。祁王的賢德勤政之名,皆是靠他的政績得來的,與陛下但有政見不同,都是當面直言,從無背後半點苟且,可是他的光明忠直在陛下眼中卻只有頂撞二字。祁王臨終說:父不知子,子不知父。說完毫不猶豫的喝下毒酒。陛下若知祁王,當不會懷疑他有大逆謀位之心;祁王若知陛下,也不至於到死還不相信他的父王會殺他。

《琅琊榜》皇長子蕭景禹,一個高貴的理想主義者

但是在梁帝看來,這些都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了,成了罪大惡極的大逆之舉,讓皇帝能夠痛下殺手的理由。梁帝認為:林燮擁兵自重是事實,他派去的人一概旁置,只重用祁王的人。祁王,在朝籠絡人心;在府清談狂論。連大臣們的奏本上都言必成祁王之意。讓他如何容得啊!祁王既是臣又是子,卻在朝堂之上屢屢頂撞朕,動不動就是天下、天下。這個天下是朕的天下還是他蕭景禹的天下?因為這些梁帝對祁王非常不滿,既有猜忌之心,又畏於祁王府當時的威勢,不敢輕易削權。這份心思被夏江看出,他這樣死忠,豈有不為君分憂之理?梁帝多疑、剛愎自用的性格,被人利用,成為殺人的利器。

在立靖王為太子之前和紀王聊天過程中,梁帝說出了些許心裡話。在梁帝的心中蕭景禹是他最優秀的兒子,但是不知道收斂,景琰在這一點上就做的非常好,讓他放心。祁王的優秀真的是全方位的,有治國之能,有識人之明,天下學子都願意投入他的麾下效力。好幾次在別人問梅長蘇,他是不是祁王舊人的時候都說:我只是個敬仰祁王的人,想在他麾下效力。

《琅琊榜》皇長子蕭景禹,一個高貴的理想主義者

蒙大統領就是祁王推薦到赤焰軍中的。祁王還在戰場上救過蒙大統領。


《琅琊榜》皇長子蕭景禹,一個高貴的理想主義者

在找祁王劇照時,發現祁王和靖王很像。很多照片都分不清到底是祁王還是靖王。不知道是不是劇組有意為之呢?在我心裡認可這樣的做法的,用靖王和祁王的相似,暗示在靖王身上有著祁王的影子,祁王的遺願,靖王幫助他實現了呢?

我們的社會永遠都不缺善於權謀機變之人,但是永遠缺像祁王這樣高貴的理想主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