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民俗文化中的射箭提陽戲,列為了非遺產保護古文物

《廣元縣誌》記載:“廣元迷信鬼神,抑亦蜀之分野為井鬼,深山大澤,魑魅隱憑,習既深染,俗何易變。左氏傳有神降於萃,蓋由來久矣。”

廣元市轄四縣三區是古巴苴民族的聚居之地,早在古殷周就出現了儺戲,也稱之為儺祭。

四川省廣元市民俗文化中的射箭提陽戲,列為了非遺產保護古文物

儺戲

根據廣元市青川縣郝家坪、廣元市中區寶輪鎮出土的戰國船棺墓葬群和遺址證實。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蜀王封其弟在今曲回(昭化城)建立都邑儺文化就隨宗教、宗族發展流傳至今。

儺戲:專家稱其為中國戲劇活化石的民間藝術

儺(nuo)字怎麼講?

  1. 本義是指步行有節度。
  2. 根據儺以及儺戲的宗派淵源來講,儺由巫出;巫,即巫教,屬於原始宗教,出現的很早。
  3. 儺的產生是民族、宗教體系的具體反映,人們以此祈求幸福和寄託哀思。
四川省廣元市民俗文化中的射箭提陽戲,列為了非遺產保護古文物

儺戲

如今,儺戲的種類很多都已經不能完整展現了,相比之下儺戲中的“射箭提陽戲”最為齊全和完整,就用提陽戲來開聊儺戲吧。

射箭提陽戲的起源:始於唐代,取材於唐王夢遊地府的故事。

  • 取材故事內容

傳說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夢遊地府,體察人間善惡,嚮往無災無難的花花世界。為了祈神賜福、驅邪保安,才創立了提陽戲,故而又稱為花花願戲,屬於慶壇戲類。

四川省廣元市民俗文化中的射箭提陽戲,列為了非遺產保護古文物

師公(左)師母

  • 提陽戲的表演程式:天戲、地戲、文場、武場。

天戲 即為神仙戲,一共有三十二神,如文昌、土地、判官、小鬼、川祖、土祖、藥王,走馬仙官、趕馬童子等。

表演形式是用提線木偶在神案下設的舞臺上表演,因為這三十二尊神全都是木偶,木偶的頭、背、四肢都是用線連接,然後由人在幕後上方操作。

三十二神隨音樂鑼鼓和唱詞表演,大多以救世驅邪為主要內容,惟妙惟肖,動作自如,堪稱絕妙。

他們管舞臺叫“盤”,人物出場叫“上盤”,進場叫“下盤”,總之絕不會亂場,規矩大得很。這種戲大夥可能很多聽說過,但沒有親眼看到過表演,可別小瞧了這種類型的戲,講究可多了。

四川省廣元市民俗文化中的射箭提陽戲,列為了非遺產保護古文物

提陽戲中的天戲

地戲 就不是木偶表演了,換成真人化妝並且頭戴面具進行表演,所代表的人物有生、旦、淨、未、醜之分。

地戲都是重複天戲所表演的內容,只是表演形式不同而已。當天戲的表演即將結束之時,地戲接著上場便會先唱上一句:“說開臺來道開臺,天戲唱了地戲來,觀音文昌上天去,姜子牙封神上盤來”。

地戲不同於天戲,更擅長於嬉戲、打鬥,如耍大刀、舞寶劍、鑽火圈、立楊樁、打跟斗、耍二節連環棒等;常演的劇目有《孟姜女尋夫》、《姜子牙下山》、《趕孽龍》等大幕戲,有時也會有《對花》、《跑馬》、《二鬼耍路》等此類摺子戲。

提陽戲以打擊樂器為主要音樂,有大鑼、鉤鑼(領鑼的掌壇師掌握)、餃子、馬鑼、小鼓、碰鈴、木魚等。其中,天戲表演全靠樂隊打唱,地戲則多是演員自唱自彈。

四川省廣元市民俗文化中的射箭提陽戲,列為了非遺產保護古文物



由於,射箭提陽戲僅限於長期活動於山村邊遠地方,所以至今仍保留著原始唱腔和表演程序。這讓射箭提陽戲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儺文化發展,民族遷移,語言交流,宗教、神話、民俗、藝術這些方面都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屬於一塊不可多得的珍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