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都在家各过各的,亲戚之间没有电话联系?正常吗?

初心百味


不知道你们家到底是什么情况,如果在我们家可能不太正常!

我是家中老大,现在还有一个老奶奶在世,我兄弟三个,现在老奶奶是我和老二轮流一年一换照顾!老小因为小孩还在上学就没有让一块轮流,但也经常看望,用其他方式尽一份孝心!我们家是大年小节都会聚在一起,基本上就是老奶奶在谁家就在谁那聚!尤其是过年一下将近二十口人好不热闹!小孩姑姑,姑父在春节时候也会慰问一下,现在手机通讯发达,有时也可以视频问候!

我家老奶奶现在87了,已经老年痴呆了,家里亲戚都不认识了,我们这些儿子也都不认识了!但我们总感觉老娘在家就在!我们无论穷富这个大家庭还是温暖的!

现在社会压力大,平时都是各忙各的,亲戚之间可能联系的也少,但是亲戚这层关系是最没办法割舍的,天然就有一种亲情在,不需要太多的问候,也不需要整天在一块,但是保持偶尔的联系,不能让亲情都丢失!别人不联系你,你可以主动去联系别人!不要太在意一些细节,大致上过得去就行!在过年的时候保持一些必要的走动!

另外祝楼主新年快乐,2020万事如意!





明武1958


我觉得正常,我兄妹三个都成家了,但是我们有个家庭群,里面就是我们兄妹三人的对象加上孩子微信还有我爸妈大概10多个人,过年前的一个月大家都盼着回家好好过年欢乐一下,但因为肺炎没有回去大家也很遗憾,但是每天我们都视频特别好,除了这些血缘关系亲戚,其他什么舅舅姑姑姨之类的就联系很少最多发个微信。


差点误闯娱乐圈


过年对农村人来说是一件喜庆的事情,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好日子。当下很多的年轻人都在城里打工,平时的时候很少会回家,回来也呆不上一两天就会走掉,就等着过年的时候能够回家多待几天,和家人好好在一起。而且农村过年也是比较热闹的,各种风俗习惯特别多,其中走亲戚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以前的时候,农村人走亲戚都是非常热闹的,亲戚见了面也显得格外的亲,大家在一起喝酒吃肉,聊家常,特别的温馨。可是最近的这些年,农村过年走亲戚,却出现了一种怪象,亲戚们见了面,坐在一起却没有什么交流,各自玩各自的手机,难道大家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吗?


以前农民虽然说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可是亲戚之间的感情却是真的,大家在一起,好像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可是现在完全都变了,亲戚们在一起,似乎并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有些人坐在桌上吃完一顿饭,真的是一句话都不说,只顾低头玩自己的手机。其实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农村人,很少有在家里种地的,大部分都到外地去打工,而且每个人打工的地方都不一样,平时忙于工作,为了能够多赚点钱,很少会回到农村老家,也就是过年的时候能够回来。大多数的人和亲戚一年也就是见这一次面,要是有什么事情没有回来过年,可能连这一次面也见不上,时间长了,感情也就淡了。越是不联系,就越没有什么话说,好不容易过年见上面,可是却发现彼此之间已经十分的生疏,没有什么话好说的了。


再有一点就是亲戚之间的贫富差距比较大,有钱的人很有钱,没钱的人就太没钱,完全就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坐在一个饭桌上吃饭,也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而且有钱的亲戚往往瞧不起穷亲戚,也不愿意和他们多说一句话,生怕这些穷亲戚也会找他们借钱,找他们帮忙。而穷亲戚大多数也都有自知之明,他们也怕被别人瞧不起,所以干脆就不说话了,免得太显眼。


这种现象现在在农村特别的普遍,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情况,虽然说过年也会走亲戚,但是很少有在亲戚家里吃饭的,大部分就是放下礼品,寒暄几句就准备走了。走亲戚变成了例行公事,这种现象真是令人唏嘘。


白话黑科技


相当一部分人有社交不主动的成分,有的感情你不动我不动,加上今年终南山不让咱们动,大家心安理得的呆着。你的问题不在我专业领域我就不装专家了,但是你的问题确实提醒我反省自身,该联系的,认为应该联系的,我想我要去主动联系一下,电话也好微信也行。毕竟人情往来有往有来。

感谢提问者。


小众谈文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餐桌上顿顿有鱼有肉,再也不是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了。可是生活条件虽然好了,可为什么亲戚朋友之间的走动反而更少了呢?

第一、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快了,时间上抽不出来,现在人们的观念变了,不再满足于小资经济,大多都在一年中忙忙碌碌的工作,平日里根本没有时间,到了春节又只有几天时间,过了年又要匆匆忙忙赶回去上班。一年到头亲戚间连面都见不上几回,更不用说多聊聊天,唠唠家常了。

第二、现在人们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亲戚们的收入也越拉越大。有的人脑子灵活,敢干敢闯,富起来了。而有的人思想保守,小富即安就会落后。富起来的亲戚买了车,买了房,搬到了城里生活,大家之间就没有了共同语言,久而久之就不来往了。

第三、有的亲戚比较势力。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你有钱了就拼命说好话,巴结你,日子过得不好的人别人就不愿搭理你。久而久之,亲戚间的感情越来越淡。

亲戚,是每个人都带有血缘关系的人,多走亲访友。人与人之间割舍不断的是亲情。亲朋好友之间有事没事多走动,即使没空也要多联系,增进感情,莫等哪一天真的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铜仁美妞


这个是反常现象,中国是礼仪之邦怎么能不给亲戚拜年问候呢?过死门的日子。

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你一声不吭,别人也会不言不语。

我们中没有多少人是尽我们所能地生活着。我们留恋平地,因为怕攀山越岭。山路的崎岖和峻峭寒了我们的心,因此我们终生耽搁在雾谷中,从不去了解山顶的佳境。啊,宽容自己,损失何其大!只要我们肯决心登高寻求,前面就有极大的荣耀和祝福在等着我们。多少信徒甘心过着矿工一般的生活——终日不见天日。他们脸上原该膏抹天上的喜乐油,但却挂着泪珠。他们原该悠闲的散步,欣赏人生旅途的美景,可他们却满足于牢狱中的枯萎。

文化是一种对人对物对事的尊重,和学历没关系。不认识字的妇女如果懂得尊重,也是有文化的。一个大学生不懂得尊重就是没有文化的。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集中兵力打它个歼灭战。


孙老蔫吧


你好,我是东北营口人,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春节都在家各过各的,亲戚之间都有微信,通过微信拜年,没有微信我打电话联系拜年的,其它亲戚没有电话联系的也属于正常的事儿。

2020年鼠年一来就发威,就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了响应国家对疫情防控,春节亲戚没有互相走动,都在家各过各的挺好的,利人利己,互不传染。

为了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战役,关爱生命健康,国家防控中心要求:外出活动要减少,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护自已,关爱他人,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鼠年春节这十天,对于疫情的发展,每天通过电视、手机,观看防控疫情的控制情况,它关系到每个人。

感谢在“武汉”疫情前线的医护工作人员,有你们的奉献,才让我们在家过好年。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打赢这场战役。疫情胜利后,亲戚在聚会出去狂欢。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东北营口人


这个事我深有感触,写一下。

在过年间,亲戚之间走动,频繁不频繁,得看家族的关系,传承,周围环境,历史时代的进程。

传统文化深厚的地方,讲究你来我往,非礼勿视。

姊妹多的家庭,因女子没有继承家族的使命,矛盾少,故而大家见面,显得很亲。

兄弟多的家庭,因各种利益纠葛在一起,面和心不和,甚至兄弟反目,老死不往来的大有人在。

经济地区发达的地方,人,张嘴闭嘴只谈钱,谁还看重人情?

信息化发达的地区,互联网能解决生活中所有的问题,还需要人人抱团取暖,共同生存么?完全没必要。

所以,题主,你老公认为亲戚之间不需要走动是正常的,这分明就是井底之蛙,只知道自己的小圈子,没见到井外的天,没见过人家是怎么过的。

题主如果你觉得你亲戚关系好,可以蔑视你那不懂人情世故的老公,也有点可笑。亲戚关系再好,也不能排到你和你老公的前面去,因为他才是你需要一辈子经营的“人际关系”。

其他的都是浮云。


忒式家族


我觉得!可能大家都是懒,再说各有各自的生活,朋友圈。平时工作已经很累了。可以给感觉值得交往的人主动打电话联系,感情从来不是开始就有的,要慢慢培养的啊,人家不主动,我们就主动些啊!当然还有就是,现在网络社会,人际关系在网上联系的多,即使是亲戚,也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联系,拜年,聚餐等等,或者是在婚丧嫁娶的场合。一般时候,如果没有需要,都是没有什么联系的。联系多的大多数是同事,因为不得不打交道。或者同学,等等。亲戚不联系,过各过的,现在很普遍的,很正常!加强现在病毒🦠感染严重,最好都在家!



水静哥哥


我在乡农村老家生活时,父母老家儿都在,老亲戚不少,亲戚经常来,父母都不在了,亲戚来的少了,我来到北京城市安家,几乎就见不到亲戚了,老亲戚的晚辈从来没有联系过,就哥兄弟和侄子们还能通过微信通话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