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详细介绍一下关羽败走麦城的经过?为何没人救援,现麦城在今的什么地方?

梓川咲太T


您共提出了三个问题,我先回答第一个:现在的麦城在什么地方?

麦城最初为春秋战国时楚国君主昭王所筑,是一个非常坚固的堡垒,相传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攻打楚国时,途径麦城,拼尽全力攻打不下,只好在其左右又筑两城,胁迫之下才破麦城。最初麦城筑于现在的湖北省当阳市东南方向21公里的沮、漳二水之间,因洪水浸蚀冲刷,流沙覆盖淹没,现仅留有残垣断壁。所以现在没有麦城,只是一段土垣。

第二个问题:关羽败走麦城的经过?

荆州最初是吴侯孙权的,但是周瑜想杀刘备,出了一个馊主意,招刘备取妹妹孙尚香,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而刘备又无落脚之地,只好把荆州借与刘备,说好日后归还。刘备在荆州养精蓄锐,招兵买马,攻占益州后,将荆州交于关羽镇守。吴侯为了交好关羽,想将关羽之女配于自己儿子,但是关羽却说:虎女焉能配犬子,由此与吴侯交恶。讨要荆州多次无果,两下怨恨更深。此时刘备取汉中胜利,关羽大受鼓舞,北上取襄樊,计淹于禁等7军,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关羽威名“威镇华夏”,把曹操吓得想要迁都。听从谋士之言,联合孙权。孙权派陆逊为主将,陆逊给关羽写了一封信,夸赞其有勇有谋,麻痹关羽,关羽狂妄自大,认为一个书生对他没什么威胁性。 把荆州大半人马调往前线 吕蒙和众将士扮作商人 骗过荆州守军取下荆州。 关羽于麦城中屯扎, 缺粮缺兵, 遣廖化往上庸处求援 上庸太守刘封听从孟达之谏, 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 ,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 廖化转于成都求援, 关公思此坚持不及廖化归返 ,遂于夜中出城欲逃, 却被吕蒙先料到, 与其子关平被禽。孙权有收降之意 旁人谏曰:“难道主公没有看到曹孟德的下场吗?” 于是关公父子受斩。

第三个问题:为何没人救援?

此时刘备刚刚经历了汉中大捷,跟曹操对峙,在此过程中,刘备入川连续3年战争,到了汉中又是苦战了一年,因此,对于刚刚占领的益州士卒来说,急切需要休养生息。而此时关羽败走麦城到被杀不到2个月时间,当然,这里说的时间不充足,是指刘备需要充分的准备应战救援情况下,但倘若刘备不顾一切地去救关二弟,时间也许是足够的。等到蜀中收到消息,夷陵已经失陷,江陵等要地早已被占。援军无法短时调集,更无法入荆,只有当时的房陵等地由刘封孟达驻守,拥有少量军队。刘封如果弃城援关,则实乃杯水车薪,与事无补,且有赔了夫人又折本的可能。因此,站在刘封的立场上,贸然出兵的确也属于两难。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刘封,孟达并未出兵,关羽也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败亡。


历史是个这玩意


我是紫气东来,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了解下,麦城在哪、关羽为何走麦城、为何没人救援关羽?

三国时期的麦城在哪?现在还在吗?

麦城现今属于湖北宜昌市当阳县两河镇境内,经过千年的风沙和雨水,麦城现今已不是一座城,而是一个小山包,还残留着些许历史的痕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观一下。


关羽为何败走麦城

前有徐晃和曹仁,后有吕蒙陆逊的追兵。

关羽在樊城前线得知荆州被吕蒙夺取之后,不再攻打樊城,收缩兵力赶往江陵,欲夺回荆州,哪知吕蒙已经攻占荆州三郡,屯兵在江陵。孙权到达江陵后,派陆逊攻占夷陵、秭归,切断关羽入川退路。

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

在回军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探问消息,吕蒙以礼相待,并让人带回江陵驻军的信息,关羽的将士们知道家人无恙,斗志尽失,数万大军各自逃离回乡,只余数百人跟随。

关羽陷于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无奈西走可以暂时栖身的麦城。

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

为何无人救援关羽

刘封、孟达不救

关羽势单力孤,派人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其实麦城距离上庸并不远,如果二人出兵,定能驰援关羽,救回关羽,可二人不愿,如之奈何。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成都方面救援不及时

远在成都的刘备,压根没想到关羽会在三个月败亡,甚至都不知晓荆州已失,他们上一次得到的消息还是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刘备也是刚称汉中王不久,在得到汉中后,回成都处理一些政务。所以蜀汉方面对关羽败亡并不知晓,后面知晓已经晚了,也就没派人去驰援关羽。


总结:从关羽攻打樊城到败走麦城被杀,前后总共三个月时间,从秋天到冬天,麦城是个暂时可以栖身的地方,但并不能长久,所以在之后关羽选择了出北门向西川突围,结果在路上中了东吴的陷阱埋伏,被抓后拒不投降与其子关平一起被杀。至于救援,最有希望的刘封、孟达不肯出兵,远在千里外的刘备等人,在得知情况后,出兵也晚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爱说历史的紫气东来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关羽败走麦城的过程,为何没有人救援,现麦城位于啥地方?



以下分几个步骤,逐一答复。第一,《三国志》中有关记载。先看〖关羽传〗【 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成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 及子平于临沮。】



这里说,关羽出军襄樊后,糜芳、傅士仁(《三国志》中,对傅士人有的叫士人,有的叫仁,这里都按三国演义中叫法 : 傅士仁)负责后勤,供应不力。关羽留下话把 : 将来凯旋时再惩处。因为这一因素,孙权引诱、拉拢糜芳、傅士仁,糜、傅二人顺坡上驴,派人迎接孙权。这时候,曹操增派徐晃的援军到达,关羽应战不利,引军撤退,那时孙权已经占据江陵,俘虏关羽留守的部下、以及家属,因此,关羽撤退过程中,士兵们已知道消息,全都溃散,吴兵自后方逆向攻击,斩首关羽极其子关平于临沮(今湖北宜昌市远安县境内)。



次看〖先主传〗【 于是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禽于禁于樊。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先主传说的很简单,前面背景是,上表称汉中王的表文。接着刘备提拔魏延镇汉中,自己带上百官还治成都。对于荆州的关羽,只简单到十个字“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在蜀国历史上,留下一个千古之谜。



三看〖吴主传〗【 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



吴主传说的最为详细。这也好理解,人家打了胜仗,一副观看河大水涨的架势嘛。具体解释在下面第二以及第三、第四个问题中阐述。 第二,孙曹勾结内幕。从吴主传看,曹操想让关羽、孙权斗法,把孙权写来的密书,通过驿站送达曹仁,让曹仁从樊城城上射入围城的关羽军中,引发军心混乱,但关羽当时半信半疑,并没撤军。从这个情节看,孙权给曹操密信时,徐晃的援助兵马,应该还没有派出,曹操想让孙权、关羽打得两败俱伤时,再轻松干败关羽,解除樊城之围。但孙权也很贼,磨磨蹭蹭,直到当年闰月(不知道闰几月)才下手。



第三,走麦城之前的形势。到那一年的闰月,孙权发兵攻击荆州,虽未明确闰几月,估计最迟就是九月或十月。第一步,先派吕蒙袭击公安,俘获傅士仁,吕蒙军到达南郡,太守糜芳献城投降,吕蒙进入江陵城,抚慰城内居民、关羽极其士兵家属,并释放被俘虏的于禁。第二步,孙权派陆逊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这实际已经把关羽退入益州的路,给基本截断了。



第四,暂时停留麦城以及突围后,被俘于临沮或章乡。关羽撤围樊城后,先到当阳,也就是著名的长坂坡所在县,估计这时,关羽已经得知公安、南郡已经失守,所以,没再往南回荆州,而往西进入麦城,可能有下一步再撤往益州的意思。孙权也曾向关羽抛出橄榄枝,引诱关羽投诚,关羽也顺着这意思,作出投降假像,在麦城上虚立旗幡、象人,即木偶人和彩旗,迷惑吴军,关羽带上残兵,秘密逃遁。吴主传中,没有说关羽留下周仓王甫守城,自己出城逃走,有可能全部残兵都跟关羽出城,但士兵们一出城,纷纷逃散,只剩十余骑。



孙权早先已经派朱然、潘璋截断路径,到十二月,潘璋部下司马马忠,在临沮章乡擒获关羽、关平、赵累等,遂平定荆州。解释一下,这个章乡,是临沮县下面的一个地方。郦道元 《水经·漳水注》: “漳水又南历临沮县之漳乡南。昔关羽保麦城,诈降而遁,潘璋斩之于此”。从闰九月或闰十月孙权出兵,到十二月关羽被擒,这个过程很长,估计关羽 冲出麦城后,在冰天雪地里,到处躲藏,打游击,那些地方人烟稀少,山大沟深,吴兵虽然人多勢重,一下子也不容易找到。



至于说为何没人救援,具体的、真实的原因,只有刘备诸葛亮知道,这里只能据情推测 : 最主要的首先是,刘备诸葛亮平定汉中,只关注政治,忙于称王,即使繁复的一套程序走完,也没有想荆州那边,当初说让关羽出兵,先下手为强,令敌军胆寒,就能自然瓦解敌军。虽然开始一段,荆州捷报频传,那么,最近究竟如何?其次,那里地形复杂,如果救援太迟,关羽躲进深山,吴军事先有充分准备,也找了很长时间。因此,最后抓获关羽时,估计不会是演义中描述,也不是影视剧中表演的那样,挠钩套索一齐上,关羽虽被俘虏,但气色还不错。实际很可能是这样一副景象 : 关羽、关平、赵累等已经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赤兔马也瘦得只剩一副骨架,焉头搭拉,根本不用费力,就轻松俘获,实际应该是马忠捡了个大便宜。在此情况下,蜀国即使派出了援军,那些部队也很难找到关羽一行。



最后,麦城现在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县两河镇境内。建安十三年,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的长坂坡,张飞独拒、大喝吓死夏侯恩的那个当阳桥,就在当阳县境内。以上综合《三国志.先主传》,《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关羽传》中相关记载,以及《三国演义》情节,分析当时情况,解读如上,若有不当,恭请各位先生批评指正。(001)


流誉后


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境内,现城墙已毁。曾经因为关羽“败走麦城”而出名。公元219年末,魏吴军队联合对关羽作战,导致关羽丢荆州,失南郡,并在被四处围攻下,士卒溃散。后关羽只带了少量兵力退守麦城。在随后率十几人突围时,被吴国将领马忠所擒,不久即遇害。

对于为什么没有人救援关羽的原因,各种说法流传多年。

我认为,关羽的性格和当时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关羽必有此一败,并有麦城之困!

其一、个人性格导致了他的人生困境。《三国志》说其“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包括与他距离最近的上庸将领刘封也曾被他责骂。这个时候还有谁愿意拼命救他呢?甚至败走麦城之前公安将领也因为与关羽有个人过节而投降敌军!

其二、周边缺可救之兵,刘备部无周全应急之策。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到三月就败走麦城,其在失南郡才向刘备求救,按古时交通条件,恐怕难以迅速应对,且唯一距离较近的刘封兵力不过一万,且所辖之地人心不稳(一年后就被属地叛军赶出),如此时前去救援被重重围困的关羽无疑虎口夺食!

其三、历史环境决定吴魏不允许关羽有逃走的机会。此时刘备夺汉中,关羽前期攻樊城,局势优势已偏向刘备,魏吴联手已是为自己的共同利益而战,否且,三国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观关羽一生,还是勇多于谋,在一个复杂的地理条件下,在即将身陷险境前不久还对孙权派来求亲的使者说出“犬子不虎女”,四处树敌。可谈无韩信之智,也无张良之计。不过,如有韩信之智,刘备又岂能只有三分之一的天下!




新玉说史


人生从成功到失败,是关公走麦城。219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把曹仁死死困在樊城。曹操用于禁为主将,发七军来解樊城之围。关羽根据地形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振华夏。曹操惧关羽之威,想迁都以避其锋。主簿司马懿谏曰,不可,迁都而动全局,黄河之南非国家所有,宜派大将解樊城之危。曹操从其言,派徐晃率大军从宛城进军樊城,张辽率军随后。曹操一面联合孙权挟攻荆州,吕蒙用陆逊之策退避,陆逊用书信极力吹捧关羽。关羽认为陆逊名不见经传的小卒为都督,东吴没什么作为,放心把防守荆州的兵力全部调往樊城,想早日攻下樊城。吕蒙趁机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消息传到樊城,恰逢徐晃来战,关羽姗姗来迎,老朋友加老乡,关羽客套一番。徐晃励声曰,有擒得关云长者,赏千金,封万户侯,关羽愕然。徐晃曰,我为国家计,奋力大战关羽,关羽因右臂有伤,不敌徐晃。士兵闻荆州已失,无心再战,开始溃逃,魏军一路追赶。曹操不想关羽死于自己之手,让孙权与关羽争斗,命令部队虚张声势,慢慢追赶。兵败如山倒,关羽控制不住,随部队从北往西南溃退,中途大部士兵都跑掉了,到麦城只剩下三百多人。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两河镇,距荆州八十多公里。关羽再无力夺取荆州,麦城被吴军困住,劝关羽投降孙权,被关羽叱退。关羽留都督赵累守麦城,趁黄昏带关平十几人向临沮突围,在小路被吴将马忠用套马索绊倒赤兔马,关羽被擒。不降东吴被斩。刘备夺取汉中后内心澎胀,急于称王,也不与诸葛亮关羽协调荆州事情。主要是关羽过于狂傲,视天下英雄如草介。发起襄樊战役,是对国家不负责任,以区区几万兵力,对付强大的曹操军事集团,还有偌大的荆州防务。对待属将傲慢无礼,至使将士不能团结一心,东吴过江,糜芳傅士仁不战自降。两面抗敌,无分身之术,功败垂成。关羽襄樊战役之败是没人救得了的,战得太猛,败得太快。上墉刘封刚占剧不久,需要兵力维持稳定,本来和孟达一起不到二万人马,哪有兵力支援关羽。刘备需要兵力守汉中,还要经营成都,安排张飞一万人马在阆中做机动部队,但时间来不及,只见关羽送来捷报,准备接应,已经败了。按隆中对的策略,夺取益州,汉中,大军出秦川才令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襄樊战役时机未成熟,以至全军覆灭,丢了荆州,刘备失去大本营,这完全是关羽的责任。荆州不攻可守,刘备在内心是多恨关羽,只少是剜了他一半的心。也许是桃圆情义,刘备不会这么想,关羽进攻樊城的意愿是好的,但考虑不全面,后果没计算,确实不妥。


刘坤忠120


故事得从关羽被徐晃击败,开始向南边的江陵方向撤军说起。

关羽在被徐晃击败前,已经得知孙权将要偷袭荆州的消息,一方面无心恋战,另一方面曹军援兵不断参战,关羽无法抵挡,在被徐晃击败后,关羽开始撤去襄阳与樊城之围,向南边的江陵撤军。



关羽在撤军之初,手下至少有数万军队,就是参加襄樊之战的所有军队,人数至少有4到5万人跟着关羽一起撤退,关羽在撤退过程中,不断派出使者到江陵城打探消息,这些使者都受到吕蒙的款待,回来后如实将情况告知关羽。

关羽并不甘心江陵的失败,在向南撤军的路上,仍然希望能夺回江陵城,但是关羽手下的士兵因为听说了使者的话,顾及留在江陵城及公安城的亲属安危,大多数都逃离了关羽,而投靠了吕蒙,因此关羽手下的士兵越来越少,等关羽到达麦城时,手下已经没有多少士兵了,估计也就数百人,而且还被东吴军队三面包围。



麦城就是今天湖北省当阳市的两河镇境内,离当时的江陵城(今湖北省荆州市)有80公里,离关羽被俘的地方临沮(今天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有50公里。

当时的关羽在麦城已经被东吴军队团团围住,而且东吴派出陆逊占领了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和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东吴军队兵临与蜀汉交界的巫山,已经切断了关羽退回益州的路线。



这个时候在麦城的关羽已经陷入绝境,但关羽绝对不会投降东吴,因此假意向东吴投降,并且在麦城城墙上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继续向北逃走,这时关羽的手下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关羽能向哪里逃呢?

只能是向上庸、房陵方向沿山区向西北方向逃窜,进入刘封和孟达的地盘。



因为向西回益州的路已经被东吴断了,向北是曹魏,向南是东吴占领的江陵,向东更是东吴占据的江夏郡,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西北逃窜。临沮在麦城的西北方向,而上庸又在临沮的西北方向。

但在当时,道路条件有限,仅有的几条路关羽知道,东吴方面也知道,因此早就在关羽必经之处设下埋伏,就等着关羽来投,最终在临沮关羽等人被东吴将领潘璋的部下马忠擒获,被杀。



为什么没人来救关羽呢?

这就要看当时的形势。关羽在襄樊之战初期,一直是胜利,直到东吴方面偷袭荆州开始,关羽在战场的形势才开始急转直下,而这个时候已经是219年10月了,蜀汉在荆州地区只有两股力量理论上能救关羽:

一是荆州三郡,也就是关羽的老巢,可是吕蒙偷袭荆州后,荆州三郡是望风而降,全部归属东吴了,没人可以救关羽。

二是刘封和孟达统领的上庸三郡。



刘封和孟达之所以不救关羽是出于自身考虑的,刘封孟达刚刚占据了上庸三郡,但上庸三郡并不完全臣服,并且上庸三郡常年是掌握在当地豪强手中,这些人本来就对刘封和孟达不满,多有矛盾,如果两人去救援关羽,或者一人带兵去救,就会分散本来就比较薄弱的军力,两个人守着三郡,本就有些吃力,如果因为救关羽失去城池的话,那责任就大了。

另外,关羽看不起两人也是导致两不救关羽的原因,关羽这个人非常孤傲,和同僚经常搞不好关系,士仁和糜芳是关羽的部下,与关羽都有矛盾,何况是刘封与孟达,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因为刘封为人也比较持强凌弱,与孟达合守三郡时就欺负孟达,只因为他是刘备的养子,仗着这个身份欺凌其它人,与关羽也有矛盾,所以刘封不救,而孟达也不敢救。



至于夷陵到秭归一带的蜀汉势力,都被东吴击败,或逃或降,已经全部被东吴拿下。

而益州这个时候根本就来不及救援关羽,关羽兵败的消息就算从10月份传回成都,刘备也在到10月底才收到消息,而离关羽最近的是蜀汉的永安,没有刘备的命令,永安即使知道了关羽被围,也不敢出兵救援,刘备得到消息,也要核实确认,再经过准备,才能决定救援关羽,可这个时候,关羽早就被杀了。



就算关羽不被杀,蜀汉援军要救关羽,也得击败秭归的东吴军队一直向东打才能救上关羽,况且当时又没有通信设备,蜀汉怎么知道关羽逃到哪里去了,进出益州的道路都被东吴封锁了。

就这样,一代名将关羽被东吴俘虏杀害。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关羽受刘备夺取汉中的胜利所鼓舞,随即率军北上直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大将,统帅七军去引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同年八月,山洪爆发,水淹七军,关羽盛势出击,杀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

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同时命徐晃率军救曹仁,并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执掌军队,并向关羽示好。关羽听后觉得陆逊不过如此,麻木大意,遂抽走荆州部分守军。闰十月,孙权令吕蒙为大督,率军袭取江陵,孙皎后继,另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防关羽顺流而下。吕蒙白衣渡江,到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行至公安,迫蜀汉守将傅士仁归降,并命令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并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队士气大增。曹仁为了离间孙权跟刘备之间的合作关系,从中渔利,于是命令部将将孙权的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看见后,犹豫不决,军心也有所动摇,在这时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并大破关羽军队,乘机打通了樊城路线。就在这时,洪水开始退去,曹仁引军配合徐晃的军队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截断关羽粮道,关羽不敌节节败退。关羽得知荆州已经失守,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也都剧降;后关羽在交战中被打败,逃到麦城。后来在逃亡过程中被朱然跟潘璋捉住,随即与其子关平被杀。

那么关羽在败走麦城时没有人去救援

第一,关羽过于傲气,看不起别人。从傅士仁和糜芳与关羽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到。明明其二者掌握着军队的后勤与守家任务,却扁扁对他们产生轻视,并且对他们说打完之后要对他们进行严惩。试问仗都还没打完,就弄得自身团队产生矛盾,被孙权轻易地反间。而且在求助刘封的时候,被其拒绝,刘封可是刘备的养子啊,可见平时关羽有多不得高级将领的人心。

第二,关羽战略失误,轻视了东吴,破坏了孙刘联盟。本来在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孙权就有意与关羽联亲,加强孙刘同盟关系。结果关羽不但不领情,还辱骂了使者,还狂妄的说“如使樊城拔,看吾不能灭汝也,这使得孙权非常的生气。孙刘关系不破裂都难。在陆逊示好的时候就轻易地相信,更抽调了荆州的守军。使得荆州守卫力量不足。终轻易失守。

第三当时的地理环境让刘备军队难以快速救援。按照当时的情况,麦城四周必定驻扎了大量的魏吴的军队,求救的信息难以传达。而且以当时古代的环境,从传递消息到救援必定需要很长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导致关羽在败走麦城时没有人去救援

麦城现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平阳镇20余公里。


南柯梦说


关羽败走麦城是无奈之举,在襄樊之战前期,关羽取得了空前的优势,曹操一度想要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孙权也对关羽十分忌惮。俗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关羽威震华夏之后,孙和和曹操立刻结成了消灭关羽的同盟。在消灭关羽的时候,孙权和曹操的配合非常的默契,曹操派遣徐晃带领精锐进攻关羽的主力,孙权在背后捅了关羽一刀,攻击了关羽的荆州。从当时的敌我实力对比来看,丢失荆州真的不能怪关羽,在孙权和曹操的两面夹击下,换做任何人,结局都一样。

在面对曹操和孙权的两面夹击的时候,关羽先放弃了进攻曹操的打算,转身去攻取荆州。关羽的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曹操的目的是要关羽退兵,关羽回身去打孙权,曹操肯定不会追击。然而关羽的军队在半路上遭到了吕蒙心理战术的瓦解,士兵们都没有了继续作战的信心。由于兵无战意,关羽只能暂时的驻扎了麦城。麦城是荆州的一个小城,在现在的湖北当阳市。关羽败退到这里的时候,身边没有多少军队可以用,更没有大将跟在身边,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刘备集团之所以没有救援关羽,并不是刘备想要放弃关羽,而是刘备根本不知道关羽被袭击。关羽是刘备的心腹,荆州是刘备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刘备如果知道关羽被袭击的消息,肯定会倾巢出动帮助关羽。然而关羽从战败到死亡,只有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从荆州送信到成都,也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刘备方面得到消息的时候,关羽已经被杀害了。

关羽战败的时候,曾经向驻扎在东三郡的刘封求救,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在汉中之战后带领军队攻占了东三郡。东三郡距离荆州很近,刘封如果发兵救援关羽,即使不能救走关羽也能够接应关羽离开。然而东三郡被曹操三面包围,刘封一旦发兵救援关羽,可能会丢失东三郡。况且刘封本身也不想救援关羽,关羽一向狂妄自大,同刘备集团内部其他将领关系都比较差,在继承人问题上,关羽是刘禅的支持者,刘封对于关羽早就不满,以东三郡刚刚占领根基尚且不稳为理由拒绝了使者。刘封拒绝关羽后,关羽彻底的孤立无援,最终被东吴俘虏杀害。


史海泛舟摆渡人


关羽兵败麦城,并且被吕蒙所杀害。这个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么,关羽为何会败走麦城,他逃跑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来救?

想要知道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了解当时关羽是在什么情况下败走麦城的。可以说关羽的死亡和他发动襄樊之战有很大的关系。

本来刘备是让关羽镇守荆州之地的,当时的刘备已经占领了蜀郡,开始带领蜀郡的士兵,去和在汉中的曹操打仗去了。

对于刘备来说要想争取天下,必须要拿下汉中,通过汉中进入关中,然后在角鹿中原,这条道路就是当年韩信和刘邦走的那条路。

为了保证汉中之战的胜利,刘备几乎把成都的所有士兵都给调走了,就连妇女也被征去运粮了。

正是在这个时候,身在荆州之地的关羽得到了刘备打汉中曹操的消息。

为了减少刘备所遇到的阻力,关羽就发动了襄樊之战,因为荆州的北部也是曹操的地盘,只要关羽攻打荆州北部的曹操的部队,这样曹操迎战的时候,肯定就会派兵来对抗关羽,这样的话,刘备那边的阻力就要小多了。

关羽发动的战役,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襄樊之战。

襄樊之战打响的初期,关羽打的十分的顺利,几乎可以用连战连胜来形容,大家都知道的关羽水淹七军,活着于禁,力斩庞德,都是发生在这场战役当中的。

关羽把这些胜利的消息,写信告诉了刘备,刘备当然十分高兴了。因为关羽连战连捷,刘备根本就没有想到关羽会失败这么一回事,不要说刘备没有想到了关羽会失败了,就是关羽也不相信自己会失败的。

曹操被关羽打的十分的狼狈,若是在坚持不下去,曹操真的就要被打到了迁都的地步了。

可是,就是在曹操最为无奈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来自东吴孙权这里的一封信。

曹操看了一下孙权写来的信,他知道孙权这是想联合自己,然后把关羽给干掉了。对于这样的请求曹操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尽管孙权再三叮嘱曹操,这件事不能声张,若是被关羽知道了,他就不好偷袭关羽了。但是,曹操还是征求了自己谋士的意见,自己到底要不要把这个秘密给公开。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公开比保密要好。

因为公开了,就说明孙吴和蜀汉彻底的闹掰了,所以,曹操就把孙权要打关羽的事情给公开了。并且曹操还命令人,用弓箭把孙权写给他的私密信抄写了很多份,射到关羽的大营当中。

关羽看到这样的消息,大吃一惊,若是孙权真的和曹操联合在一起,前后夹击自己的话,那自己肯定是必败无疑的。

但是,关羽又觉得这是曹操放出来的烟雾弹,毕竟孙刘之间一直都是联合起来抵抗曹操的,孙权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背叛自己呢?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说一下,为何孙权很想把关羽给干掉。

说白了,孙权早就对刘备不满了,本来刘备占领了荆州之后,孙权提议要和刘备一起发兵攻占益州之地,然后两个人平分益州。

刘备老谋深算,他拒绝了孙权说自己要休养生息,并不打算攻打益州,所以,孙权不得已只好退兵了。

可是,孙权退兵没多久,刘备就出兵并且把益州给拿了下来,孙权得到消息之后,十分的愤怒。

这时候的孙权十分的害怕蜀汉了,因为蜀汉已经占领了荆州和益州,他们的力量真的是太大了,刘备的力量大了,那么孙权东吴的力量就大大的削弱了。到时候若是刘备想灭了孙权,从长江一路打下去,可以说孙权就会是毫无招架之力。

这就是为何孙权要联合曹操打关羽的关键所在了。说白了孙权就是想把关羽给杀了,然后占据荆州之地。

当关羽得到孙权要出兵打自己的时候,这时候他在想应对方案已经晚了,因为孙权的都督吕蒙和陆逊已经出发了,关羽把镇守荆州的部队大部分带走去打曹操了。所以,荆州之地的兵力就不足了,处于空虚的状态。

很快吕蒙和陆逊就把荆州给拿了下来,然后和曹操一起夹击关羽。关羽不得不放弃抵抗败走麦城,最终他在麦城被吕蒙的部下捉住,并且被杀害。

那么关羽被杀的时候,谁能来救关羽,为何又没有了来呢?

前面我们说了,刘备正在汉中打仗呢,他连女人都用上去运粮了,所以,刘备肯定是不能来救关羽的,说白了关羽失败的消息,刘备可能都不知道。所以,他不可能来救的。

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唯一能来救关羽的也只有刘备的养子刘封了。可是刘封没有去救关羽。

他之所以不救关羽,原因有二:其一就是可能去,也救不了,不如保存实力,不救了。其二就是他和关羽的关系不好,关羽曾经建议刘备,要把刘封给干掉,省的刘封以后会给刘备的亲儿子争夺王位。

总之,刘封因为种种缘由,没有去救关羽,导致了关羽的直接被杀。

最后,我们再说麦城是今天的哪里?

其实麦城就是今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境内,距市区玉阳镇20余公里处。


汉史趣闻


这个地方就在湖北的当阳市的俩河镇,这个已经是经过历史的变迁,还有无数次战火的洗礼,当时的那个小土城已经是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只留下了一点点的残迹供历史的人群去追寻。而麦城在当时都不算是一个大的城,像当时的襄阳,樊城都已经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麦城作为一个小小的城池,距离三国时代已经是有2000多年了,自然是消失不见了。


关羽之所以败走麦城,最主要是被曹操和孙权联合了起来,自己只能够一个人抵抗两个国家的势力,最终是失败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本来还可以靠着手下人的团结帮助就可以打败他们,可是关羽这个人性情比较骄傲,对自己的那些同事不放在眼里,最后这些同事都投靠了别人。关羽孤立无援被困在麦城这一个小小的地方,孙权可是对关羽非常的重视,关羽最后被杀了。关羽是宁死不投降,最终是惨遭杀害。现在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

关羽讨伐曹操,已经是打的曹操准备去迁都了,可是没想到曹操却想要联合东吴一起去攻打关羽,结果让关羽进退两难

当时关羽可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去讨伐曹操,想要一举拿下樊城,并且是已经水淹七军了。这个可是让关羽名震天下,威震华夏,无人可挡。这个也让曹操非常的害怕,当时曹操并不想要去抵抗,因为知道自己是抵抗不了的,所以第一反应就是想要迁都来躲避关羽的势力。就像当初董卓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后是躲过了一劫。


但是曹操的手底下的人却说曹操不要这样子做,这样实在是太屈辱了,而且说关羽和孙权闹别扭,这个可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只要给孙权许下很多的利益,孙权自然是能够帮助曹操的,他们的联盟根本是不堪一击。最好曹操派使节去联合孙权,孙权见到这样好的机会自然是答应了曹操,派遣吕蒙和陆逊去攻打曹操。

当时名义上的镇守在关羽对面的是陆逊,但是其实也就是吕蒙在背后操纵。你们多次说自己生病了,就是假装自己已经是不能够在这里,让关羽能够放松警惕,能够全心全意的去攻打曹操。关羽面对陆逊认为这是一个书生,所以自然是不会做好了什么准备。尤其是陆逊去讨好关羽的时候,关羽是非常的骄傲,这个可是关羽的致命弱点。



后来在陆逊和吕蒙的联手下,他们将江边所有的烽火台都铲除掉了,让关羽没有了眼睛,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吕蒙就攻下了很多城池,尤其是糜芳和傅士仁他们都直接投降了,因为怕关羽的责怪。这个时候关羽和手下的将士的家属都已经掌握在吕蒙手里,但是吕蒙制定了严格的军规,对他们是丝毫不犯,目的就是让关羽的手下没有了抵抗力。

关羽手下的糜芳傅士仁都投降了,关羽被迫待在了麦城这一个小小的地方,但是唯一的希望刘封见死不救

关羽和手下的将士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想赶快回来了,但是却没有了依靠之处,只能够投降在麦城这个小的地方,尤其是在听到自己的家属没有什么危险的时候,将士们都放弃了抵抗。本来关羽还是有机会去改变这个历史的,那是因为他自己自身的性格得罪了许多人,关羽就变得孤立无援了。


关羽首先是得罪了自己手底下的人,就是因为这些手底下的人出生都非常的好,而自己是一个下位者出生的,所以对于这些人才不怎么尊重。关羽非常心高气傲,认为自己无力那么厉害是天下无敌的,这些人就应该听自己的。没有掌握好这些人的心理,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恶劣的,最后因为这场战争彻底的撕开了脸面。



当时关羽唯一的希望就是刘封,可是关羽也得罪了刘封,就是因为刘备离太子这件事情,当时诸葛亮把这个东西甩给了关羽,可是关羽却丝毫的没有觉得不好。直接说刘封不能够当太子,因为他不是刘备真正的儿子。就是因为这件事,刘封就当不上太子,所以对关羽非常的憎恨,面对关羽的求救,自然是选择视而不见。

关羽等不到刘备的救援之后,拼命的想要冲出去,结果被捉住了,孙权见他不投降就将他杀死。

当时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手底下的将士都已经不听从关羽的命令,就算是听从了,他们也没有丝毫的战斗力。关羽见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粮食都快要吃完了,再这么下去的话已经不行了。他派人去等待刘备的救援,可是迟迟都没有来到,关羽唯一的希望那就是冲出去,逃了回去再有可能去争夺回荆州。

当时有两条路可以走,关羽选择了一条小路,其实已经是被吴国的人算计好了,最后被用套马索给捉住了。当时孙权就是想要让关羽投降,可是关羽还是那么骄傲,认为自己只忠诚于一个刘备。当时孙权是不想要杀他,但是手底下的人说了,关羽留下来只是一个祸害,就像当初曹操放他走的时候是一样。最后关羽可是被残忍的杀害掉了,一代英勇的将军就这样陨灭了。



你们认为关羽就应该这样死吗?欢迎在下面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