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給剛上初中的孩子買手機有好處嗎,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北國詩詞文學


當然是弊大於利了。手機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自己的手機,同時孩子們也開始擁有自己的手機,手機的使用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生活的變化。同時手機對我們的孩子的危害逐漸顯現出來,呈現愈演愈烈的態勢。

初中正是孩子處於青春期的時候,這個階段也是孩子思想波動最明顯的時期,家長這時候給孩子買手機,無論是處於獎勵的原因,還是離家較遠安全的原因,家長給孩子手機都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

我們知道有些時候我們做的本身是好意,希望用手機能夠聯繫方便,用手機能夠查找資料等等,但是對於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說,手機對他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學習,手機的誘惑性或是孩子的不自覺性都會體現出來。我們不能奢望一個孩子能有自覺性,能夠做到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我想這樣的孩子是少數,更應該是個例。

手機對孩子的影響從目前來看更多是弊端顯現,孩子們用手機玩遊戲,聊天,追星等等,因此作為家長我們在手機問題上一定要慎之又慎才會更好。


說文寫作


我覺得弊大於利,這是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正確的結論。

我是在高三畢業後過了將近一個月才有了我現在的手機,高三學習很緊張,但我是個越有壓迫感越不想學的人,每天做完作業就出來看電視,有時候要看完想看的節目才回房間學習。在沒有手機的情況下我尚且不能抵抗電視誘惑,更何況有了手機。PS:我個人認為自己挺有自制力,實在是身邊人越努力就越不想學,不知道是啥心態。

我有一個從小玩到現在的朋友,他高一就有一臺手機,成績一直被我壓著,到了高三,他父母把手機鎖了起來,他也開始刻苦起來,每天晚上12點多睡,6點起,最後去了深大,而我,呵呵。

還有一個例子,我弟的成績本來算中上流,我在外上大學,放假才回家,發現他給自己買了一個手機,那時候就感覺不妙了。平心而論,假如我有手機,查題後休息一下,玩一下游戲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吧;看班級消息時,發現他們聊得挺開心,也發幾句消息,然後過一會又去看一眼,也沒什麼吧。而最後的結果就是,高考成績砸到不能再砸,我都說出希望他復讀這樣的話了。

就我個人的際遇,遇到的初中、高中的同學裡有手機的10個有8個最後都以遺憾收場,而剩下的那2個有手機,但能嚴格控制自己,除非必要否則不碰手機的人,則都是相當厲害的。

出於這種比例,我還是覺得弊大於利,承認自己普通是件不容易的事,承認自己的孩子普通更不容易,我不賭這五分之一的機會。


大道歌以明志


作為一個省重點高中的一線教師,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給剛上初中的孩子買手機,即使有好處,也是弊大於利。

強調我是省重點的老師,不是為了顯擺,而是為了告訴大家,永遠永遠不要高估孩子的自控能力。

省重點高中又如何?哪怕我們的學生多數都可以考入一本院校,但高中三年,因為迷戀智能手機造成的學生無心學習、成績退步甚至休學退學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17年我們學校勸退了一個高二理科的男生,這個男生家境困難,但一個學期裡,被各科老師班主任沒收了八部手機,最初手機沒收後月休時還給他,後來直接把沒收的手機給家長,再後來手機徹底沒收,打算學期末再還給他,但即便如此,還是擋不住他各種玩手機。上課玩,下課玩,晚上在宿舍鑽被窩玩,考試的時候請病假跑去醫務室玩......多次批評教育,無效,和家長溝通,家長勸說無效,最後家長甚至衝他跪下了,依然我行我素。在學校最後決定勸退他之前,要求他在手機和讀書之間作出選擇,他選擇了手機。

當然,有人會說,這只是個例,這當然不是個例,老師們抓到學生玩手機的情況,有下課逛淘寶的,有上課刷微博的,有自習課上帶著耳機看電影的,有見縫插針來一把遊戲的,還有考試的時候使用小猿搜題各種作弊的,就是沒有一例是學生正在查學習資料的!跟學生說要合理利用手機,那是理論!只是理論!持著這種觀點的,找一所中學當兩個星期的班主任,就啥都明白了。

別說十多歲的孩子,就問問大家自己,每天有多少時間是手機不離手的,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有多少上班時間還在刷手機玩的?成年人面對手機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嗎?

成人尚且如此,指望十多歲的孩子在面臨繁重的課業壓力時,忍住智能手機各種消遣的誘惑,毅然決然的投身學習之中,這種情形是否具有普遍性?

當然,也許會有朋友反駁我,有些學校課堂上都已經引入IPAD了,智能網絡化課堂,人家不也過得好好的!當然能有這樣的學校,但在我看來,這樣的學校,這樣的學生才是個例!

中國大多數的中學生,你如果不在一線城市的超一流學校,就別想著手機進校園了。

在中學階段,我堅定的認為,手機不能進校園,或者更確切的說,智能手機不能進校園。手機如果僅僅作為通訊工具,是可以進校園的,比如各種老年機,但作為萬花筒的存在,對十幾歲的普通學生來說,在校園內還是別接觸了。


金牌小書童


手機,對於學生來說已經是"公害"了,各個學校都明令禁止帶手機進學校,但屢禁不止,收效甚微,手機對於學習來說,有弊無利。

對於家長來說更是兩難,不買孩子鬧情緒,買了又擔心影響學習。我孩子上初中的時候,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久,在有我的圈子裡他很自覺,但離開我去讀書是否有自制力?


最後經過曉以大義、友好協商,暫定給他買"老人機",到了高中再給他買智能手機。其實,整個初中階段我還是要不時地提醒他:"手機只能用來打電話,不能發信息、看網絡小說!"

現在到了高中,按約定也給他買了部智能機,但又有新的約定:告訴我手機密碼,不能玩遊戲。但估計他還是自制力差點,前兩個星期主動把手機撂在家裡,我估計他自己都覺得影響學習了。

我的孩子已經自覺了,尚且抵制不了手機的誘惑,可見手機對孩子的學習的負面影響有多大!若是家長要買手機,可買一部老人機,一部智能機,老人機帶去學校,智能機留在家裡週末用。但即使這樣,也要"管得住"!

祝您愉快!


南山劉向雄


我認為給孩子買手機是應該的,關鍵在於怎麼妥善使用手機。

很多人認為手機是現代毒品,是孩子學習的最大敵人。但是,這個鍋真的應該由手機來背嗎?難道手機不出現,科學不發展,就是對下一代的利好?現在不是!正如難道有飛機失事,就禁用飛機?不可能!這叫做削足適履。

因此,我認為孩子已經初中了,買一臺適合的手機很正常,妥善利用,利大於弊。

選擇合適手機

首先,選擇一臺適合孩子的手機。怎樣子才算是適合呢?我認為,不追求品牌型號款式即可。比如最近剛出的Iphone11,那就不應該給孩子買,因為這可能會滋長了孩子攀比的心理。其實,當下的手機,只作為通訊工具以及能夠使用一些常用的app,基本上所有的都能夠滿足,對於學生來說,那就可以了。另外也有家長會為孩子配一臺老人機,只有打電話功能,我也不反對。

手機使用約法三章

孩子想要手機,可能宣稱用來學習,但是真實意圖基本上都是為了和同學的日常社交,以及娛樂需要。我認為這是沒問題的,但是家長必須約法三章。

例如,我們可以規定週一至週五不能使用手機,或者完成作業前不能使用手機,完成作業後規定每天使用的時間等。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可能會使用網絡接觸一些不良信息,所以建議作為家長應該關注學生裝了一些什麼樣的軟件。

當家長們覺得孩子有沉迷手機的苗頭的時候,就應該軟硬兼施,不能到了無法挽回的時候再阻止,否則一切都晚了。

家長以身作則

最後,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自己做好榜樣,日常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不要一方面禁止其使用手機,一方面自己機不離手,這樣的家長怎麼作為孩子的榜樣呢?這樣的家長又怎能在指責孩子的時候有說服力呢?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區老師不是qu老師


首先說,手機對學生來說就是一個害處。

現在幾乎所有的學校都禁止學生拿手機到學校,甚至一些學校在家長會的時候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買手機。手機對學生的害處非常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生的自制力非常差。一旦給學生手機,學生將會利用手機看視頻、打遊戲,這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很多孩子,特別是男孩子一旦有了手機,他們會很快學會打遊戲。一旦打遊戲上癮,學生的學習就全毀了。因此,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若是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個手機”。

第二,學生手機一旦帶入到學校,將會嚴重影響教學。很多學生有了手機後,很容易把手機帶入到學校。這就會給學校學習紀律管理帶來很多麻煩。

有人說,手機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的確手機會給學生帶來便捷的學習條件。但是,學生有手機,大多數的用處不是學習而是娛樂。即使學生用手機搜答案,也是佔的比例極少。

現在很多省已經出臺文件,禁止學生拿智能手機到學校。學生把手機帶入學校為違規行為,同時還要求家長在家嚴格控制學生玩手機。


初中人教版英語


弊大於利。

大人尚且會手機不離手,更何況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他們使用手機的頻率肯定不亞於成年人。

天天玩手機,肯定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處的。主要有:

一、荒廢學業

初中學生正直青春叛逆期,對外面的世界好奇心極重,移動互聯網會帶來許多感官的衝擊。比如遊戲,孩子一旦沉迷並定會影響學習。

因為學習相對於眼花繚亂的網絡世界十分枯燥的。有了手機的依賴感,孩子自制力下降,學習時間少,專注力不夠,成績有可能會一落千丈。

二、影響健康

主要是身體和心理兩方面。身體上,學生過多專注手機,最直觀的就是眼睛視力下降,頸椎病,肩周炎等情況會年輕化。

心理上,形成手機依賴症狀,沉迷其中,甚至會反抗父母的勸說。前些日子就有個19歲的孩子,因為父親說了他快開學了還在玩手機,於是就跳樓自殺了。心理極度脆弱,影響一時,更有可能影響一生。

三、不利於人際交往

初中生有了手機,就會以手機代替面對面的交流。人際交往機械化,孩子沒法準確體會他人的情緒。久而久之,缺乏共情力,不利於性格健康發展。

寫在最後

當然,存在一下孩子自制力極強,能夠有效利用手機,該學習的時候適可而止。

但這種學生是極少的,百裡挑一。與其在百里中挑一,倒不如選擇防患於未然,畢竟弊大於利。


言澈的時光機


現在的社會真是現代化了,要什麼有什麼,幹什麼都那麼便捷,手機也成了生活中離不開的東西了。

剛入學的初中生要不要買手機,我的看法很直接:否!不用講那麼多折衷的、莫稜兩可的道理。

1.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手機幫不上多少忙。初中是孩子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應該把精力用在學習上,不要讓其他東西牽扯了他的上注意力、影響了他的精力。這絕不是唯學習論,而是實實在在的看法。有人喜歡唱高調,而輪到自己的孩子時,他就高不起來了。手機在學習上可能幫上一定的作用,但不用手機更能專心地學習。

2.手機會讓學生學習不專注。買手機時,會要求得很好,不要玩手機,只接電話,孩子答應得也很好:平常保證不玩手機,只打電話時用。可結果呢?帶手機的孩子很少不玩的,只要玩就牽扯精力。不要對我說,玩手機是學習後的放鬆,哈哈,只能呵呵了!

3.不要輕信孩子的自控力。在手機上,大人尚且不好搞制自己,成了手機控,何況孩子乎?我教著的孩子,只要帶手機的,沒有一個不玩的,休息期間,像鑽進手機裡邊了似的,到上課時間了,拽都拽不出來。我有個書法學生,學習很努力很認真,字很有成色,但最近學習態度有了很大變化,不那麼積極了,與老師溝通交流少了,原因就是玩手機。

4.有了手機,孩子會大幅減少與老師、同學們的溝通交流。到了課間休息時,就拿出手機玩,哪有時間跟老師、同學交流?天長日久,孩子就沒有朋友了,有的只是手機了。

所以,我的觀點非常明確:一.不能給孩子買手機,二.買了手機弊大於利。


春秋墨海


我的回答是弊大於利。

作為一個有著十幾年教學經驗的老師,我明確亮明我的觀點:堅決反對家長給學生購買手機,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學生自制力差,手機影響學習。

小可是一個非常乖巧的初中生,一直在我這裡補習作文。平時上課的時候聽課都非常的專注,而且語文的表達能力非常強,對文字的感知能力也非常好。

小可的成績在初一下學期達到了巔峰,一整個學期都處在前三名,家長對於這樣的成績非常滿意,作為獎勵,媽媽給她買了一個手機。

小可剛拿到手機的時候還能夠有節制地使用手機,主要用來聯繫家長。變故發生在擁有手機後的一個月,小可開始迷上了玩王者榮耀。

小可的成績退步的很快,初二整年徘徊在十到十五名,家長都非常的後悔。

沒入了手機以後,小可才重新走上了自律的學霸之路,學霸尚且如此,何況是大部分成績一般的孩子呢?

第二、初中生沒有必要使用手機,手機用處不大。

雖然說現在很多的學習可以需要通過APP進行學習,但是除了使用手機以外,APP還可以用別的電子產品替代,而且通常是在孩子放學的時候使用。

所以初中生如果真的需要使用手機學習,可以借用家長的手機或者使用平板電腦,但是不需要專門購買一個手機。

初中生的大部分學業都在學校完成,並且可以通過書本進行學習,完全沒有必要購買手機。

第三、手機的娛樂功能太過強大,不利於孩子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

現在的手機已經相當於一臺電腦的功能了,娛樂的功能更是強大:遊戲、音樂、小說、社交等功能應有盡有,所有的這些功能非常容易讓學生上癮。

一部網絡小說不僅內容不健康還很長,很容易讓學生看上癮,佔用學生休息的時間看小說,導致太晚睡覺,第二天沒有精神。

終上所述,我堅決反對所有的學生(除大學生以外)擁有手機。如果真的有需要,可以借用家長的,至於需要與家裡保持聯繫,我覺得學校的固定電話是非常好的選擇。

我是專注於作文教育的孫老師,喜歡我的微課堂,就關注我吧!


豔豔寫作微學堂


能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人,可惜這樣的人很少,大部分是順從自己心意的“慫”人,而孩子的自控力更差一些。

給剛上初中的孩子買手機弊大於利!



1.學習本身是枯燥的。縱然我們在提倡快樂教育,但也只是停留在“提倡”,真正做到快樂教育的鳳毛麟角,實在太少了,學習是艱苦和枯燥的,不然怎麼會有“十年寒窗苦”的說法,正是因為枯燥,所以,我們都不怎麼愛學習,成年人學習是因為工作生活的需要,這種需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孩子的學習所帶來的成果,他們還享受不到,對他們來說,學習實在是一件苦差事。

2.愛玩是人的天性。追求舒適是人的天性,人生在世,吃喝玩樂,是人人都喜歡的,沒人願意主動吃苦,尤其看不見好處的苦。我們大人還想休閒娛樂,何況孩子,正處於愛玩的時期。



3.遊戲的誘惑太大。手機的誘惑咱們成年人尚且抵擋不了,何況孩子呢。想想我們自己,一天之內能看多少次手機,別說你有正事 ,究竟有幾次是因為正事看手機,你自己心裡最有數了,對不對。那麼,我們敢放心把手機這個好玩意兒交給他嗎?

4.老師不主張給孩子買手機。學校都不讓孩子拿手機,老師的做法是正確的,孩子拿手機上學的話,對學習的危害更大。如果想給孩子獎勵的話,初中畢業可以考慮給孩子買手機,初中不行,別怕他會和社會脫節,一定不會的,孩子對新事物的學習能力超過你我的想象。

綜上,給初中一年級的孩子買手機弊大於利,千萬別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