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的中国红十字会

立了宁波时疫医院、仁济医院等,救助伤病者无数;设立上海虹口平民时疫医院,收治穷人和重病患者,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全免;投身教育,创办多所学校,向学校捐款......


这是1932年的中国红十字会,那时候的名誉会长名叫蒋介石;作出巨大贡献的杜月笙,于1934年被推选为副会长。


1932年的中国红十字会


1947年,杜月笙在填写自己履历一栏时,一共填写了38个职位,其中第三项职位便是【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


说起这个职位的来历,其中颇有一段令人感慨的往事。


1932年的中国红十字会


1、淞沪抗战,血战抵挡日军35天的十九路军


1932年1月28日夜晚,日本军方偷袭了上海国民政府驻军,19路军上将总司令蔡廷锴被连夜喊醒,他不敢懈怠,连忙给士兵下达了命令:“誓死抵抗,寸土必争。”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突击战,日方共派出了7万左右的陆军,而十九路军仅有三万三千人左右,算上后来支援的第五军,国民政府一边大概有五万人左右的部队。


在兵力、装备都不沾优势的情况下,蔡廷锴却硬生生靠着全国人民捐赠的物资,和前线战士的英勇,将日军挡了35天。


这个让日军四次更换将领的男人,事后发言:“35天血战,十九路军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人,这就是杜月笙先生。”


1932年的中国红十字会


2、杜月笙、红十字会


一二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杜月笙联系了上海工商局各领域负责人,商量成立【“上海市抗敌后援会”】的事宜。


杜月笙为了表示自己并不想靠这个组织谋利,便邀请红十字会副会长、上海地方协会会长、上海《申报》的老板、著名的企业家史量才担任会长,当别人让他当副会长时,他拒绝了:“时局如此紧张,名义便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尽心尽力出来办事。我把名义给别人,也是想让他们真的出来做事!”


1932年的中国红十字会


这个以援助十九路军为主旨的后援会就这样成立起来了,后援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杜月笙的想象,当时不仅上海上到政府,下到贩夫走卒都自发尽自己一份力支援抗战,其他未被波及的区域,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热心民众,他们将大量资金、物资运送到了十九路军驻地。


杜月笙感慨说:“十九路军在前方杀敌,物资方面所有需要,上海老百姓将全部负责供应!前方需要什么,后方就准备什么!”


在这场后勤战中,以史量才先生和杜月笙为代表的公众人物,用自己的一份坚守和热情筹集了【93万元捐款,还开办了65个收容所,收容了3万多难民】。


1932年的中国红十字会


当时的《申报》做出了如下报道:“该会救济组所开办的7处临时医药所中,其中有4所为杜月笙出资兴建;为救济崇明难民,杜月笙又捐资1000元,占总捐款额的四分之一。”


杜月笙和史量才的合作,为淞沪抗战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所以,当1934年11月13日傍晚,史量才被军统特务暗杀后,杜月笙便被推举当上了红十字会副会长一职。


1932年的中国红十字会


抗战期间,杜月笙将青帮弟子和他领导的红十字会结合起来,组建了救护委员会。


杜月笙借助自己手中的资源,建立医院、收容所,为后方搜集、采购物资,这位上海滩的青帮老大,用自己的方式,领导了12年红十字会。


1932年的中国红十字会


参考资料:《杜月笙传》《历史脸谱:晚清民国风云人物》

综合/脑洞趣味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