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影響汽車銷量的因素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會說:當然是實力(技術)啦,買車肯定買出眾的車型。事實上一部分車很有實力,但是銷量卻不好,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它的優惠力度不夠,部分車企的頭太鐵了,不肯優惠多一分錢,銷量差也不能怪誰了。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以奧迪Q5L為例,剛上市的時候被罵得狗血淋頭,但是優惠一到位,銷量馬上重回細分市場第一,真香啊!不敢說以下車型能有奧迪Q5L動輒八九萬優惠,如果能在現有基礎上再降1-2萬,銷量必定火爆。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昂希諾這款車剛上市時給我的感覺是,真時尚啊,撞色設計讓人眼前一亮,1.6T發動機的馬力達到了177匹,動力在小型SUV中數一數二。這麼一款既年輕又運動的車型,簡直是年輕人的心頭好。不過一看價格,我便知道要糟,12.99萬的起步價可以買到自家大哥-現代ix35了,不得不說現代走了一步臭棋。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定價高一點還有後期終端優惠可以彌補,不過昂希諾在上市之初必然是沒有優惠的,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迅速形成口碑了。一直到過了差不多一年之後,昂希諾才有了1萬元現金優惠,在XR-V、C-HR等強手面前依然沒有競爭力。畢竟這些車要口碑有口碑,要空間有空間,動力也不比昂希諾差多少,品牌還比現代在國人心目的形象好。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不過昂希諾也不是全無機會,如果能在此基礎上再降1萬元,那麼終端優惠就有2萬元了,十萬出頭買一輛動力強悍的小型SUV還是很有噱頭的。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騏達目前的優惠在2萬元以上,看起來很可觀,不過從每月平均6000輛的銷量來看,消費者對其優惠的力度還是不太滿意。這款車畢竟走過了八年多的歲月,可以說已經到產品末期了。今年如果不大換代,它的銷量會更差。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有些人會說,既然如此了,為何我還要買這輛車?十萬級買菜車最重要是省油、穩定以及耐用,騏達恰恰滿足這些條件,多年以來憑藉著出色的口碑深受大家的喜愛。而且在2020款車型上還配備NISSAN i-SAFETY智能主動安全系統,安全性能有保證。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此外還有科大訊飛語音識別技術、高德地圖、手機APP遠程監測、墨跡天氣、4G移動Wi-Fi熱點等功能。這些安全及功能配置可以說是與時俱進了,如果能再在優惠上做出讓步,未必不能在產品末期爆發出最後的光輝。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馬自達從來都不曾走向主流,技術流、偏執、不懂讓步是它的標籤,但是又因優秀的操控感獲得一小撮人的喜愛。但面對日益艱難的汽車市場,盈利才是最重要的,馬自達的出路是什麼?如果你試駕過馬自達的最新產品,無論是CX-5、CX-8,亦或者阿特茲,就會發現馬自達正悄悄地向豪華邁進。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以前開阿特茲,雖然轉向精準,入彎底氣足,不過內飾的質感、NVH比凱美瑞差多了。而新一代阿特茲內飾採用了進口栓木裝飾,座椅使用了NAPPA真皮包裹,其它部分則使用了奧斯維面料和頭層牛皮等材質,內飾的豪華感有所提升。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新一代阿特茲多處追加隔音材料,還變更車頂頂篷材質,增加後輪罩內板及地板厚度,NVH好太多了。諸多變化都在悄然進行,怎麼樣讓消費者意識到這種變化?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加大優惠力度了,目前阿特茲部分地區有1.9萬優惠,如能破兩萬並保持住,銷量更上一層樓,問題不大。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無邊框車門、溜背造型,有最美大眾車之稱的大眾CC著實讓人流口水,不過一看它24.68-30.18萬元的指導價,大多數人選擇了退卻。大眾在機械方面的品質沒得說,EA888+DSG已經被用得滾瓜爛熟了,大眾CC不火,純粹是因為價格太高了。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本來就是一輛偏小眾的車,還沒有終端優惠(目前大眾CC多為綜合優惠,限制比較大),大眾的頭實在太鐵了。不過也可以理解,或許大眾只是需要有這麼一款車存在,就像輝昂一樣,證明其地位即可。目前優惠是沒可能了,等3-4年後吧。


9.99萬起,這些車要是再降一兩萬,估計能賣到脫銷


以上車型的產品力還是挺強的,不過大多數定價太高或者對手太強了,有時候退一步便海闊天空,來多點優惠才能更加吸引人。降價狠對品牌有所傷害都是藉口,畢竟這一款車代表不了整個品牌,該行動了,車企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