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主攻必須接3-6輪一傳是誰規定的?這是世界各國都採用的戰術嗎?

歲月868


這可沒有誰規定,只是各隊有各隊的戰術打法。

排球以前是沒有自由人這個專業崗位的,是1996年在的一些商業比賽中開始應用,直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才正式進入國際排聯的各項比賽。

那之前,上場的六名球員位置輪轉,那個不得接一傳啊?個個都得會摸爬滾打,一傳、防守、魚躍救球,所以五連冠老女排隊員,每個人都一身好基本功。

女排技術的發展和強度的提升,讓各位置的技術越來越專業化,主攻要力量、彈跳、超手進攻,到現在女子技術男子化,女排的後排進攻也廣為運用。副攻主要職能是攔網和各種戰術進攻,網口的爭奪越來越激烈,運動員的身高也越來越高。

這樣為維持攻守平衡,開展引入自由人制度,自由人負責一傳和防守,自由上下,不佔換人時間。這樣可以解放一些進攻隊員防守的壓力。

近些年,又流行一個戰術,發球方追發主攻手,以消耗主攻體能,減緩主攻進攻速度。如主攻手由自由人換下,則直接少了一個後排進攻的點。

在這種情況下,對主攻手的要求越來越高,就有了要接六輪一傳能力的要求。(在前排時,現在也有發前區的能力)

這支中國隊,自由人主要是替換副攻手,副攻往往是隊裡第一高度,後排接一傳和防守時會顯笨重。所以她們只負責自己發球輪的一輪防守。加上顏妮年輕大了,傷病和體能都容易出問題,這樣對主攻手朱婷、張常寧、李盈瑩等都提出了接六輪一傳和強大防守能力的要求。

當然,也有些隊為保證主要進攻隊員的體能,也有通過陣型調整來補位接一傳的打法,可這也有明顯的漏洞,容易被對手抓住,強隊間過招,一點點不足就足以致命。所以別大談什麼國內聯賽,什麼別國的國家隊打法等等。我們的大婷都做到了,別的隊員為何不做到?

李盈瑩在郎導指導訓練下,己快速彌補了短板,在這屆世界盃上,小李的一傳己很穩定啦,進步有目共睹。





淨月暖陽


真是一個好問題,也是一個容易引起激烈對抗的話題,但也無法迴避。主攻手接3——6輪一傳,是郎平的戰術要求。之所以會有關於主攻手接一傳的爭論,罪魁禍首也是郎平。這種爭論,往小裡說,讓球迷分裂,讓球員無辜受累。往大里說,影響國家隊的團結,影響球隊的成績。在我看來,身為國家隊主教練,位高權重的郎平,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一傳和主攻接一傳的重要性,是在為可能的失敗找藉口,是未戰先怯的表現。以前的短文裡,我曾經說過,郎平該與時俱進了!

球迷們先別急著噴,等我說完了,再噴不遲。

我個人是看著郎平打球長大的,深受女排精神的激勵和鼓舞。對郎平,無論她是球員,還是教練,我都無比的仰慕與欽佩。今天寫這些,只是就事論事,絕無抹黑郎平的意思。

中國女排的成功,作為教練的郎平的成功,是建立在舊的體育體制上的。舊體制,也就是全民體制。國家隊需要什麼,地方上就要提供什麼。國家隊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地方上必須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一句話,就是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確保球隊拿冠軍。無條件的服從主教練郎平的需要,是這一體制的特點。

我之所以說郎平該與時俱進了,是因為現在的情況變了。最大的變化,是我們的聯賽,已經是職業聯賽了。作為俱樂部的職業教練和球員,她們有自己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她們得首先確保打好每一場比賽,確保讓球隊取得最好的成績。這是職業教練和職業球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任何人,包括國家隊的主教練郎平,也無權對俱樂部的訓練和用人指手畫腳。郎平正是看到了這個現實,所以坐不住了。她擔心這種變化,影響她執教的成績。其實,郎平有很多正確的選擇。比如,她可以和排協協商,拿出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還可以靈活使用戰術,對不同的人員組合,安排不同的戰術打法。最後一招,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只招適合自己戰術打法的人進入國家隊就是了。但郎平的做法卻是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話語權,頻頻放話什麼一傳的重要性啦,什麼主攻手接一傳的重要性啦,等等。試圖以此來影響職業俱樂部的選擇。結果我們看到了,聽話的蔡斌指導,付出的代價就是江蘇隊沒有進入聯賽3強。而職業化程度越來越深的各俱樂部的老闆們,今後還會允許他們聘用的教練像蔡指導那樣做嗎?所以我說,郎平該與時俱進,換個執教理念了。

職業化是把雙刃劍,它可以讓我們的聯賽變得精彩,讓我們的球員有更高的收入。但足球職業化的事實證明,職業化會降低我們國家隊的水平。如何平衡這種矛盾,還需要排協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

主攻必須接3——6輪的一傳,沒有統一的規定,國際上,也不是都採用這樣的戰術。而且,接不接一傳,也不是判斷主攻手好壞的主要依據。更不能以郎平的話做標準,來評判李盈瑩和張常寧的優劣。因為,她們都是我國排球不可多得的人才。





Star說


關於李盈瑩能力我不想評價也沒有資格評價。但作為一名體育愛好者一直以來都非常喜歡女排,正因為喜歡女排所以就愛關注關於女排的各種評論。人類所有的體育競技都屬一項有規則遊戲,在同等條件範圍內只要不違反規則你可以用任何方式贏得勝利。由此可見網友現在爭論的焦點是不成立的。說盡了,不同的教練對自己球員有不同的要求,李盈瑩在天津具樂部教練對她的要求和在國家隊教練對她的要求不一樣這也無可厚非,大家都知道團體競技輸贏很大程度取決於團隊的脅調和應變加主帥巧妙排布。事實已經證明郎平執導國家隊以來的取的成就是令大多數國人所認可和稱讚,並非個別媒體自媒體或某些自稱”資深”評論誇誇其談,斷章取義能企及,”河雀安知鴻鵠之志”。所以李盈瑩要進國家隊就得按國家隊的訓練大綱要求,就得按國家隊整體戰術融入,這是常理。關於李盈瑩,兩年來是女排球迷中議論最多的球員之一,褒貶可謂鋪天蓋地。個別極端“粉絲”甚至達到狂熱,喝斯底理的程度,什麼“為排球而生”,“百年不遇奇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空前絕後”,“力挽狂瀾”。“沒有李盈瑩,中國進不了前八”。果真如此?順便問一句你如此不切實際無限誇張對李盈瑩是誇讚還是貶損?再說你經過李盈瑩本人認可嗎?


南方鐵松


也就是在中國女排主攻要3—6輪一傳,在歐美隊伍裡面,只有主攻手和自由人接一傳而且每個人都是6輪一傳,目前世界女排的發展趨勢就是主攻手必須全面,後排六輪一傳、外加過硬的防守和小球串聯,前排也必須要有過硬的強攻實力,兩個搭檔主攻手,最好的就是:

全面強力進攻型主攻手+全面老練保障型主攻手

沒有人規定主攻必須接一傳,這也不是郎平規定的,這是最合理的戰術需要。你要讓二傳、副攻接一傳也沒有人反對,更不會有人叛你犯規。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主攻之所以接一傳是比較合理的是因為主攻接完一傳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進攻,相對來說四號位得傳球一般都是半高球,即便平拉開也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起跳進攻。如果兩位主攻的一傳都過硬的話,主攻接一傳顯然時比較合理的。接應如果在前排下撤接一傳的話,除了在一號位也就後二接一傳有時間進攻的,其他位置接一傳的話進攻基本上就廢了。


歐美球隊大部分都是採用雙主攻接一傳戰術,也就是接應位置無需承擔一傳,即便承擔一傳任務也就是上面說的後二一輪一傳。從今年世錦賽就可以看出來,能夠走的很遠的基本上都是接應位置進攻能力特別強的。意大利女排當家接應艾格努人家是具備很強的一傳能力,但是為了保證她全力進攻,所以意大利女排沒有安排她接一傳。博斯科維奇在塞爾維亞女排裡也是不承擔一傳任務的。這主要是因為她們的進攻能力太強了。

在中國女排的一傳體系裡,其實不論主攻還是接應否必須要有一傳能力,這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沒有歐美球隊的那種強力接應,但是如果主攻沒有一傳的話,那就必須保證接應位置要有六輪一傳能力,這就基本上讓球隊的右翼進攻陷入癱瘓狀態。對手只要盯住四號位進攻就可以了,這就會讓球隊的進攻很容易就造成卡輪。

目前排球的發展越來越男子化,要想在世界排壇上保持競爭力,兩翼齊飛是最基本的條件。中國女排今年世錦賽上之所以沒能更進一步,主要還是因為右翼進攻乏力,但是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中國女排的接應位置承擔的一傳防守任務還是過重的。主攻至少三輪一傳基本上就是標配,如果沒有三輪一傳就會影響到接應位置隊員的進攻,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土土女排


排球比賽場上只能同時有六名隊員,又分為主攻兩人,副攻一人,接應一人,二傳一人,自由人一人。而兩個主攻是對角,那麼其中一個主攻在前排時,而另一個主攻就會在後排。二傳主要是起到組織進攻的,顯然二傳是不承擔接一傳任務的;自由人是起到防守作用的,自由人肯定會主要承擔接一傳任務。而在一個球隊基本是配置三人接一傳,假設一個球隊接應要是接一傳功夫過硬,那麼就可以參與球隊接一傳的體系中,無論接應是在前排或者是後排,都必須接一傳。那麼在後排的主攻就要承擔接一傳任務,這就是所謂的主攻接三輪一傳。假設接應接一傳功夫欠佳,那麼當接應輪到前排時,就可以不承擔接一傳任務,那麼在前排的主攻就要下撤承擔一傳任務,就有可能承擔六輪一傳。從中可以看出來,一個球隊接一傳無非就是幾個組合:一個主攻,一個接應,一個自由人;兩個主攻,一個自由人;兩個主攻(接應),一個自由人。這種接一傳的體系無論怎麼變化,都要求主攻要有接一傳的能力,否則另外一個主攻就要承擔更多的接一傳的任務。其實這是目前幾乎所有球隊常見的戰術體系,本來不會有太多人的關注,之所以現在有那麼一批人,整天的炒作主攻接一傳這個話題,無非就是因為出現個李盈瑩,而李盈瑩恰恰在天津隊戰術體系中,不需要她承擔接一傳任務,以保證她進攻的能力。由於李盈瑩憑藉聯賽的出色發揮,順理成章的進入了國家隊,而李盈瑩的加入,已經威脅到某人在國家隊的位置,就引來了無數的噴子,用盡各種卑劣手段,試圖把李盈瑩“扼殺”在萌芽之中。其中主攻必須接六輪一傳就是他們認為最能致命的“核武器”,從而無限放大一個主攻接一傳的重要性。隨著李盈瑩接一傳的能力越來越強,不僅能承擔三輪接一傳的能力,甚至接六輪一傳的能力也在逐步的提高,目前用“主攻必須接一傳”來詆譭李盈瑩的,已經自知沒有什麼說服力了,現在這個話題也很少再有人提及了。


東方朔566


不用其他任何人規定,

也不用談歐美強隊的確普遍主攻主接一傳,

只要國家隊主教練郎平需要,國家隊隊員就要執行,否則就打不上主力。

就是這麼簡單!

🙏

看了前面的很多發言,不就是某些極端李粉再為李盈瑩不接一傳,不練一傳找藉口嗎?

儘管這樣的帖子,天津女排球迷更上心看,本人還是要實話實說!

🙏

妹妹李盈瑩是有較好實力的,可尚沒有達到世界級超級攻手的能力。

她的3米出頭的扣球高度並不高,也就在國內聯賽突出一些,搞得某些極端粉絲自己就不知天高地厚了,李盈瑩的攻擊力遠沒有到博斯艾格努的高度和力量,至少目前經不起人家的針對性研究與推敲!

不要只看個別場次替補的效果,主打波蘭時的效率低下也不要無視。

如果過多的被針對研究又是另一番景象!

事實是任何一點攻的打法,都不可能在世界大賽中走遠!

🙏

一傳是排球的生命線,也是進攻的開始,李沒有強大到要犧牲朱婷的攻擊來保障她的地步!

再說,已經證明是世界級主攻的朱婷,都是能接六輪一傳的,李盈瑩為何就不用接也不用練一傳?

況且妹妹李盈瑩本人明確自己的偶像是惠若琪,而惠若琪正是一傳突出的全面型保障型小主攻。

這也說明妹妹李盈瑩自己很清醒!

🙏

倒是一些李盈瑩的某些極端粉絲和某些地方媒體自媒體不知天高地厚,非要為她做些誇張的宣傳與極盡能事的辯解!

而正是這些非理性得誇張性的動作不斷,召來了很多包括本人在內的國家隊球迷的極大的反感和厭惡!

🙏

運動員的運動生命本就是短暫的,李盈瑩在超級聯賽的常規賽裡都不接一傳進行實戰鍛鍊,天津隊陳友泉也壓根沒有打算配合國家隊戰術,只盯著自己俱樂部奪冠的眼前利益。

天津女排陳友泉一點攻的戰術,甚至可勁地把年輕的李盈瑩早早地累到傷態疲態。

🙏

要知道,陳友泉賽前採訪訪談時曾談到要在聯賽中鍛鍊李盈瑩的一傳的,這種食言,

對國家隊,絕對談不上有格局!

對小李子,也談不上真的負責!

對他自己,失掉的更多是信譽!

🙏

極端津粉李粉,還是夾起尾巴來吧!

你們繼續招搖過市,實為李盈瑩招黑!

與此同時,

也會繼續損傷著天女歷史累積的良好隊品!

🙏

補充一點:

《極端粉攻擊郎平朱婷,令人不齒!》

看看極端粉對郎平朱婷的跟帖發言,你們還能怎樣瘋狂???

郎平也是爾等極端能否定的了的???

里約奧運逆襲奪冠,你能否定的了?

十連冠的天津女排的締造者王寶泉也不是沒帶過國家隊,成績如何?

陳友泉也不是沒帶過國家級隊伍,15年帶著的徐建德曾奪冠的國少隊去打國青賽,他先是在國家隊公佈陣容前自行宣佈用楊藝換下原接應,結果呢?

小組賽都沒出線,最後第九,幾乎是中國女排參加國際賽的最差戰績。

拿陳友泉之比郎平,真不知天高地厚???

🙏

莫非朱婷的那麼多MVP,都是浪得虛名???

莫非國際排聯和瓦基弗,都是瞎子嗎???

你們這麼沒有口德,除了夜郎自大式的自黑黑自,再就是招至更多討厭,敗光所支持的人品隊品!

😀

實話告訴這些極端粉,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第一,狹隘自私的天女根本沒有那個格局,敢放李盈瑩留洋,沒有了李盈瑩的天女能進四強嗎?

第二,目前的李盈瑩還真沒足夠的資本比肩朱婷,無論是成就,價值,還有口碑~




商道若水38年女排痴


這個問題我早就回答過!今天又被人提起,已老生常談了!

首先說,作為一個主攻當然全面更好,但也要看其突出特點及在球隊的作用!如果該隊員全面到各項平庸那她不會是頂尖隊員。

雙主攻接一傳是建立在接應位置必須是球隊的強力進攻點、主要進攻人。歐美球隊便是如此!

請不要忘了這個前提!也就是說每個球隊必須有主要進攻點。所有的球隊都如此——突出主要進攻人!

那麼中國隊是以接應為強進攻點嗎?不是!中國也沒有強力接應隊員。

球隊必須有主要進攻點,中國隊的主攻之一便是這個強力進攻點!也就是說,中國才有保障型主攻與強力主攻之分。而保障型主攻由於在前排有兩輪是三點攻,故而讓她接六輪一傳,小主攻接六輪一傳這是必須的!那麼另外一名進攻型強力大主攻可以接三輪、也可以接一輪、也可以不接,這要根據場上戰術情況來調配,大主攻與接應互相調配接一傳的數量!(當然,還有其他人或四人接一傳的情況,另議)

中國目前沒有強力接應或是人種類型與歐美不同,很難出才。所以接應位置也要接一傳,接應接多了,大主攻自然接的少,這也正是中國隊以主攻為進攻強點的戰術體系(還有副攻,另議)!

所以說主攻必須接3——6輪一傳,是偽命題,起碼目前在中國的戰術體系下不能這樣說!除非是歐美潮流、你的接應人員具備強力進攻能力而作為進攻強點,那樣的話,雙主攻都必須接六輪一傳!


老孟216148595


誰接誰不接一傳,本來就是各個隊的主教練根據自己的戰術體系的安排要求的。是根據每個隊員的特點,因人而異的安排而已。哪裡是什麼“各國都採用”的,也算不上什麼流行的打法,更沒有什麼硬性規定和國際標準!說白了就是,主教練讓你接,你就要接。你不接,換別人也得接。明知道本隊的主攻是主要強攻點和得分點,會因為參與六輪一傳而受到影響,卻還要主攻接六輪一傳,為什麼?是因為整個一傳體系弱,需要加強,多個人多一份力量,實屬無奈!

現在普遍的說法是,一傳不好,二傳手調整球的壓力就大,戰術、快球就不好打,副攻線打不出來,就只能打一個點的強攻之類的。雖有一定的道理,但這隻看到了事物的一個方面,是靜止的和偏面的觀點。

實際上,隨著各隊都加強了發球的衝擊力和攻擊力,穩定和到位的一傳將會越來越難。很多隊早就不再只偏面的強調一傳的到位和穩定了。一傳好固然更好打,即使一傳不好,不到位,有機會二次觸球的隊員就要儘量調整好球的狀態和位置,給攻手製造良好的攻擊機會。而進攻者也要具備打調整攻的能力和準備,能夠隨時隨地打出有威力的進攻。從接一傳開始到完成進攻,是輔以全員較高的調整能力為基礎保障的!

所以,一傳體系仍要穩固,而全員的二次調整能力,尤其是攻手打調整攻能力的提高已是重中之重了!

對於以戰術變化多、快攻為主要特點的隊伍,一傳的穩定和到位是至關重要的。而對於有強大的攻擊力可以硬吃對手的隊伍來說,一傳的穩定和到位已經並不顯得那麼十分重要了。

到現在還依然偏面的死盯著主攻手一傳的3輪、6輪和到位率,不是缺心眼兒就是居心叵測!


要提高警惕


這個問題問得好,這裡面涉及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排球場上到底誰來接一傳?

大家都知道一傳的重要性,一傳滿天飛還打什麼進攻呢?那到底誰來接一傳呢?

首先,自由人始終在後排,主要任務就是接一傳和防守。自由人算一個。

其次,二傳不能接一傳,否則沒人組織進攻了。

第三,前排的高大副攻,發到前排的球,肯定會去接,順便就進攻了;發到後半場,副攻是不回去接的,因為她的主要任務是發動快攻和攔網,從後排接球再跑上來打快球,無論如何“臣妾做不到啊”

第四,那就剩下前排後排各一個主攻和一個可能在前排也可能在後排的接應了。接應一般是在右路發動進攻,像龔翔宇、艾格努等。有三種選擇:

選擇一:後排主攻、自由人、接應主接一傳,解放前排主攻,節省體力,保證4號位進攻效率和質量;

選擇二:前後排主攻和自由人接一傳,解放接應,保證右路的進攻。意大利就用這個選擇。

選擇三:前後排兩個主攻、接應、自由人同時接一傳。這種情況很少,除非一傳確實遇到了大麻煩。

通過以上的分析,就不難分析出,主攻接一傳是必須的,接幾輪一傳,要根據場上具體情況做出正確的抉擇。

歡迎大家來一起討論

原創文章,希望能得到您的認可。奔跑的剛子持續帶來女排的原創文章。您的喜歡就是我的動力。點關注更專注,歡迎一起討論、品球











奔跑的剛子


咱們冷靜點,說個現實的問題,排球場上只能有六人同時在場,前三後三,對面發球理論上肯定發到後場,能發球到前場的神仙目前還沒生出來(注意,這不是幽默的廢話,這很重要),也就是說……

站在後場的球員都要面臨接一傳的問題。

因為排球運動的輪換制度,場上六個人要不停地轉動,理論上每個人都會被轉到後場,到了後場就要面臨接一傳。

同時,接一傳的人肯定無法再進行二傳,否則就是連擊違規,所以二傳這個位置是不能接一傳的,除非她會影分身。

為了做到二傳不接一傳,二傳輪轉到後場的時候,要儘可能向前頂,把她前面的球員頂到網前,她自己儘可能靠近中線。還記得剛才說沒有神仙能發球到前場嗎?當二傳靠近前場的時候,也就沒有人能發球到她的位置上,她就躲掉一傳了。

但是,因為後排缺少二傳這個位置接一傳,二傳旁邊的前場球員就要儘可能後撤,補上二傳位置的空缺。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主攻也不接一傳,那就尷尬了,主攻一旦輪轉到後場也要用二傳的辦法頂前面的球員?然後二傳也頂…………那誰接一傳?後面空一大片等著對面發球直接得分?

不要羨慕副攻,副攻不接一傳是因為想接也接不了,副攻一旦輪到後場就會被自由人換下…………

除了二傳,誰不想接一傳就必須在輪到後場時被自由人換下,這回看明白了嗎?

如果改用自由人輪換主攻,那直接讓主攻打副攻不就得了嘛,那還有什麼分別?左口袋換到右口袋?

有人說歐洲球隊的暴力主攻手,無論是主攻還是接應就不接一傳,那是胡扯。暴力主攻或者接應不可能不接一傳,只是接的輪次多少的區別,當她和二傳被同時輪到後場時,要麼兩點換三點改變格局,要麼必須接一傳,要麼就等著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