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里的士兵是怎么解决内急的?

哨兵ZH


战争的特殊性质,使得任何日常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旦到了战场上就有可能成为一件难事。坦克兵内急这事就是如此。

坦克的舱内空间相当狭小,3~4名乘员与火炮、弹药、座椅、观瞄指通设备挤在一起,很难设置常规的卫生设施因此自诞生以来,坦克乘员如何解决内急问题,一直是坦克部队的老大难。

在驻地训练备战的情况下还好说,毕竟没有紧迫的作战需要,有专门的厕所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坦克的作战任务是短途冲锋、阵地攻坚,乘员在登车之前都会提前排泄清空。即便一时大意突然内急,在己方的坦克集群里,也不用太过担心,同车乘员和友邻车组会掩护出来解决。

进入战场之后,坦克面临的环境就完全变化了,伏击待命要考虑隐蔽作战,甚至连续多日吃住睡在战坦克里,机械化突击要考虑快速行军,对峙交火要考虑争分夺秒。这些状况之下,不会因为一个人内急而停车贻误作战计划,任何一个火力点的延迟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内急者只能在坦克车内解决问题。坦克兵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一套具体解决方案

第一种,车内就地解决。

这个方案就是任由排泄物自然释放,画面感是不是很强?哈哈!不过没办法,在炮火连天的生死关头,忍受酸爽总比一命呜呼强的多。当然,此时释放的通常都是液体,而且排泄到车内或者裤子上的尿液,很快就能蒸发掉。有些没有空调的老式坦克,内部温度最高可达60度,在里面呆半天,军靴里都能倒出汗水来。在这种环境下,甚至都不会有尿液了!

有的军队还会使用便携式卫生用具,比如军用的尿袋、纸尿裤等,不过由于体验实在不佳,没什么人喜欢使用。

第二种,通过车底安全门解决。

很多俄系坦克上都装有车底安全门,用于坦克乘员在危险环境下逃生。这种安全门相当于坦克车底的一个开口,打开后完全可以当做“马桶”。不过,如果是在行驶的时候,一定得保持住身体稳定,不然在剧烈颠簸的车内很有可能滑落车底。

第三种,就地取材用作“临时马桶”。

西方多数坦克没有车底安全门,坦克兵就利用车内的弹药筒、急救包、干粮袋、水桶等当做“临时马桶”,解决完了就将其丢出车外。有些二战回忆录中,就提到用炮弹壳解决便便的情况,有经验的坦克兵会随车携带一个油壶,以备不时之需!

第四种,车内专用卫生设施。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为最新型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安装了马桶,为乘员长时间作战提供便利。由于阿玛塔独特的无人炮塔设计,三名乘员均位于车体前部的驾驶舱内,因此猜测这种马桶是座椅下的翻盖式排泄装置。

以色列梅卡瓦坦克比较特别,由于需要长时间在敌我交织的环境下战斗巡逻,人员上下车辆异常危险,因此不仅装备了完善的空调设备和饮水机,还配备了可拆卸得干式马桶,排泄物会被收集到专用袋子里密封,返回驻地后再行处理。这些设计当然非常贴心,不过前提是梅卡瓦拥有巨大的车体和重量,其前置发动机设计也为坦克战斗室提供了较大空间。

英国“挑战者Ⅱ”型坦克上也配备了无水排污的简易厕所,位于乘员座椅下方,抬起盖子就能使用。德国“拳师犬”步兵战车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苏联BMP-3步兵战车上也装有一个“马桶”,不过不能直接排出车外,需要临时存储在容器内,返回后再行处理。

第五种,坦克炮释放排泄物?

这个就真的是重口味了。据称俄罗斯曾有一项专利,叫做“从军事设施或设备中的独立隔间将生物废弃物移除的方法和实施”,这么拗口的名字,说白了就是“打翔弹”:坦克兵内急时排泄到炮弹壳内,然后利用坦克炮将其发射出去......

具体进展和实际应用不得而知,不过严重怀疑俄国人这么干会不会糊自己一身......


军备解码


坦克里的士兵怎么解决内急,呵呵,如果是平时,把坦克停下来,出去找个地方解决就行了。但如果是在战场上或者说在急行军状态,坦克就不能停下来了。特别是在战场上,你停下来了就成为敌人最好的靶子了。

那要是在这个时候坦克车组成员人有三急了怎么办?

方法一:可以就地解决。现代坦克的车底一般都开有个逃生口,是用来防止坦克翻车时或者说炮塔被击中时好让坦克成员逃生的。想要方便时将它打开,可以暂时客串一下厕所。

方法二:先找个容器,自己解决。比方说上小号,咱们在高速公路上有必备的神器——矿泉水瓶。在坦克上,用来装水的空瓶子或者空水壶也是可以用来装尿的。如果上大号,也可以找个大点的容器解决。比方说装压缩干粮、罐头的空盒子,装子弹的空箱子都可以。

方法三:如果有报纸,塑料袋的也行,先铺好报纸或者将塑料袋打开,将便便💩拉上去,然后包好,等车停下来了再将它扔掉。当然,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你也可以打开进出舱口,将它从那里扔出去。

方法四:上车前穿好成人纸尿裤或者尿不湿,内急了就地解决。车停下来了再将它处理。


血染战旗红


对于装甲兵上厕所这件事,无论战车内有厕所还是没有厕所都挺让人尴尬的,毕竟战友就在你很近的旁边。当然,在战场上一切什么面子,自尊啥的都是不存在的;只要能解决问题那才是最重要的。上周,俄罗斯有消息称,他们为最新型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配备了车载厕所,这就能让车组人员在无法出车方便的情况下,在坦克内部就解决生理问题。

但实际上,除了T-14坦克配备车载厕所之外。德国与以色列的拳击手战车,梅卡瓦MK4主战坦克上也都配备了可拆卸式的移动马桶模块。另外,英国的挑战者II主战坦克也设有车载厕所的。拳击手与挑战者II坦克的厕所很相似,都是直接装在乘员座位的正下方,使用时移开坐垫就能使用。由于坦克空间相当宝贵,所以主战坦克内部的厕所基本不会专门设置什么储存的装置。都是直接排到车外面,基本就是如果车内有人员在大便,那么坦克就是一边行进,一边放屎。外面看上去就像坦克自己在边跑边拉屎一样。

不过,也有许多型号的坦克与战车是没有车载厕所的。比如,美军的M1系列坦克与M2重型战车就没有这种人性化的装备。也就是说车组人员如果想要在坦克或战车内大便,就要遭受能想到的最糟糕的场景。有美军的坦克兵在参加海湾战争时,就体验了这种让人心理会崩溃的经历。战斗中,坦克根本不敢停下来,怕被击中。因此乘员要上厕所,只能利用手上有的所有可能的东西,如果能一个瓶口大一点的瓶子可能都是最好的条件。没有的话小便时可能直接就尿裤子里了,但是大便如果拉裤子里那绝对是比挨子弹都要崩溃的事情。

在M2布拉德利战车上,一共能塞下11个人,3名车组8名车载步兵。在任务中一旦无法中间停车,那么这期间士兵想要解决生理需求,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急救包清空,倒出所有的东西。并且不需要在意其他10名战友的跟感受,因为他们都习惯了。但是急救包数量是有限的,最好不要等到没有了才想起要大便。那样就只能用包装野战口粮的包装袋了,但是如果量太大了,这种包装袋就可能装不下,效果远不如急救包的盒子~~~~~~~

反正,在没有厕所的战车里,你要善于利用各种可能当成容器的东西,炮弹壳、塑料袋、甚至是头盔等等~~如果想避免这些尴尬,那么在饮食上可能就要事先注意,但是战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遇到了就想法解决,面子永远比不了性命~~


陶德中士


在日常生活中,排泄是正常的人体代谢行为,也是很容易解决的事情。但在战场上,问题就复杂了。由于战场环境艰苦恶劣,没有绝对安全一说,大小便的地点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普通的步兵可以选择在隐蔽处,但装甲兵就不行了。尤其是坦克部队,如何妥善处理内急问题,一直是困扰几十年的老大难。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给坦克乘员准备收容装置,这和飞行员类似,用尿袋或者其他便携容器暂时存储排泄物。但也有国家设计了全新的处理方式。

坦克乘员解决内急问题一般有四个方法。第一种,是用容器和袋子解决问题。常用的容器是小型的油壶状容器,一些民用私家车里也有这种“小油壶”,如果去偏远地区出远门担心汽油不够用,还能借这种“小油壶”多储备一些汽油。这种容器密闭性比较好,不会散发气味。很多国家的坦克兵也会在车内准备两三个油壶,如果需要解决内急问题,就先排到壶里。等到方便的时候,再找机会把东西丢出去。尿袋也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西方国家的坦克部队以前还用过纸尿裤。

第二种方法,是在坦克底部预留一个可打开的门,俄系坦克会使用这种设计。该设计的初衷是让驾驶员从底部逃离坦克。在实践中,也可以把这个门打开,把它当成是“移动的蹲坑”。不过这需要如厕者蹲稳一些,毕竟坦克在行进中十分颠簸,这一姿势十分考验坦克兵的平衡能力和心理素质。

第三种方法是安装简易排便装置,这种设计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以色列的梅卡瓦,英国的挑战者2,美国的M1A2改进型,俄罗斯的T14都有这种设计。其做法是在坦克乘员舱室内部,加装一个可简易收放的排便马桶,展开之后可以解决内急问题,不用的时候收起来,也不占用空间,有点类似现代家居设计里的那种扩展空间。

第四种方法是放到炮弹里打出去。这个做法比较奇特,来自于俄罗斯坦克部队。根据俄军的说法,他们已经研制了一种新技术,可以把乘员排出的液体和“固体”放入即将发射的炮弹中。通过发射的方式把火力和粪便一起砸到敌人头上。

战场无小事,看起来很简单的内急问题,其实也关系着士兵的生命和战斗力。未来坦克越来越人性化,坦克兵的内急问题应当会逐步改善和解决。


兵说


说到士兵在封闭的坦克里面怎么解决内急问题的这个事情也还是很有意思的,小编看到有的人的解析简直就是笑尿了,各种奇特奇葩的方式都有,但是其实方式方法就那几样,也有总结出来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下!

space

在日常生活中,排泄是正常的人体代谢行为,也是很容易解决的事情。但在战场上,问题就复杂了。由于战场环境艰苦恶劣,没有绝对安全一说,大小便的地点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普通的步兵可以选择在隐蔽处,但装甲兵就不行了。尤其是坦克部队,如何妥善处理内急问题,一直是困扰几十年的老大难。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给坦克乘员准备收容装置,这和飞行员类似,用尿袋或者其他便携容器暂时存储排泄物。但也有国家设计了全新的处理方式。

坦克乘员解决内急问题一般有四个方法:

1、是用容器和袋子解决问题

常用的容器是小型的油壶状容器,一些民用私家车里也有这种“小油壶”,如果去偏远地区出远门担心汽油不够用,还能借这种“小油壶”多储备一些汽油。这种容器密闭性比较好,不会散发气味。很多国家的坦克兵也会在车内准备两三个油壶,如果需要解决内急问题,就先排到壶里。等到方便的时候,再找机会把东西丢出去。尿袋也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西方国家的坦克部队以前还用过纸尿裤。

space

2、是在坦克底部预留一个可打开的门

俄系坦克会使用这种设计。该设计的初衷是让驾驶员从底部逃离坦克。在实践中,也可以把这个门打开,把它当成是“移动的蹲坑”。不过这需要如厕者蹲稳一些,毕竟坦克在行进中十分颠簸,这一姿势十分考验坦克兵的平衡能力和心理素质。主战坦克内部的厕所基本不会专门设置什么储存的装置。都是直接排到车外面,基本就是如果车内有人员在大便,那么坦克就是一边行进,一边放屎。外面看上去就像坦克自己在边跑边拉屎一样。

3、是安装简易排便装置

这种设计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以色列的梅卡瓦,英国的挑战者2,美国的M1A2改进型,俄罗斯的T14都有这种设计。其做法是在坦克乘员舱室内部,加装一个可简易收放的排便马桶,展开之后可以解决内急问题,不用的时候收起来,也不占用空间,有点类似现代家居设计里的那种扩展空间。

space

4、是放到炮弹里打出去

这个做法比较奇特,来自于俄罗斯坦克部队。根据俄军的说法,他们已经研制了一种新技术,可以把乘员排出的液体和“固体”放入即将发射的炮弹中。通过发射的方式把火力和粪便一起砸到敌人头上。

战场无小事,看起来很简单的内急问题,其实也关系着士兵的生命和战斗力。未来坦克越来越人性化,坦克兵的内急问题应当会逐步改善和解决。


东哥科技


自打一战的时候,英国率先投入了坦克这种武器,战争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坦克渐渐成为各国陆军的主要武器,它对于战争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坦克拥有着坚硬的装甲,在保证防御的基础上,又拥有威力强大的炮火,在战斗中能给敌军带来很大的打击,坦克的威力确实很强大,像德国在二战初期能横扫欧洲,就是由于他们采用了装甲闪电战,利用自己的坦克机动与火炮的优势,快速切割对方的防线,从而达到闪电致敌的效果。

不过坦克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它的目标还是有些大了,在战场上容易被对方发现,各个国家研发坦克的同时,也都在寻找着克制坦克的方法,因此很多国家就有专门的反坦克武器,一旦被打中之后,坦克里面的士兵就几乎没生还的可能。

坦克兵也是比较悲催的职业,他们的战斗能力不见得非常强,主要就是操纵坦克作战,最早的坦克其实与装甲车没有太大的区别,后面坦克不断改进,内部的空间也变得非常狭小,这对坦克兵的活动就会造成一些阻碍。

通常坦克内部是有专门的3到4人,这么多人与设备挤在狭小的空间里面,别说是正常活动了,就是上厕所都比较麻烦。人有三急,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坦克兵在出战的时候,会采取一些措施,避免真出现这类的情况,可有的时候还是无法避免的。

那么坦克兵是如何解决自己的内急问题呢?

其实早期的坦克压根没有办法解决什么内急的问题,要不就是跳出去到外面解决,这样的话就容易被对方攻击,还有一种就是直接在车内解决,这样的话,听起来是比较恶心的,可实际上坦克内部的温度是非常高的,而且一旦开炮之后,温度会继续升高。

可以说内部就好像一个火炉一样,不要说尿液这些东西,就是正常的汗水也会迅速蒸发。随着坦克越来越先进,内部的设置也会有一些改变,很多坦克就有专门的安全门,通过这种方式,出来解决内急的问题。

当然,还有个难以启齿的做法,就是坦克兵在出征之前,还会有专门的配置,像尿袋这类的,都是能帮助他们快速解决内急问题,不过这样的方式明显不够妥当。最直接的解决方法,还是在坦克内部设置临时的马桶,虽然没有办法直接排泄到外面,但还是可以解决内急问题,排泄物都被临时储存起来,也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这种装置,一般的坦克是不见得会使用的,通常都是一些长途巡逻作战的坦克,里面才会这么装配。现代坦克里面大部分都有专门的空调,毕竟时间长了,里面超高的温度大家都受不了。这样坦克兵在里面就能待得相对舒服一些,起码不用继续忍受高温与恶臭。至于这些排泄物,储存好了之后,等完成了任务就能及时处理了。

其实坦克兵的问题,也是很多兵种都要面对的问题,像潜艇兵,这些兵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面工作的,不仅空间狭小,还没有办法随时出去解决内急,因此就需要有专门的设施,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处理好内急的问题。

如果要是条件不够好的话,就需要发挥一下大脑的智慧了,很多老兵都会选择用战场上的一些东西来解决内急的问题,像炮弹这类的,都能帮助他们解决需求,还有一些专用的水壶,真到要紧的时候,没有人会在意那么多事情的。

坦克通常都是有专门的队伍,在国内行动的话,还会稍稍好一些,可一旦脱离了国内,在外面作战就要更加谨慎了,周边随时都有可能是敌人,因此有内急的情况,就不可能出去解决了,坦克的不断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现代战争的需要,往后可能坦克的装备会更加先进。


猫眼观史


俗话说,人有三急,不管事常人还是军人都不例外。坦克内的士兵们,在实战或者演习训练时往往需要在坦克中待上好几天,那么内急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接下来就来介绍几种坦克兵如何在坦克内部上厕所的手段,可以说是十分有创意了。

现代的主战坦克,在坦克底部一般设有紧急逃生口,方便让乘员在坦克失去战斗力或者是被击毁的时候,可以从底下的紧急逃生口钻出去。这个口虽然不大,但是足以使一人通过。在驾驶员的座位下面,以及炮塔下面都设有逃生口,坦克兵们平时就利用这个来解决内急问题。把逃生口打开,"对准、发射"就可以了。

当然这个办法就是属于俄罗斯了,他的解决方式比较粗狂了,就是利用逃生口,就是在不平坦地面上行驶时候,这会方便比较尴尬,会弄不好蹭一身,当然这是纯属想象。其实还有办法就是准备好塑料袋和瓶子,只是方便时候味道不小。这些方法看似比较尴尬,但是在真正打仗时候也相当简便。

除了利用逃生口解决内急问题外,坦克发射炮弹后的炮弹蛋壳也可以利用,在其内解决一些"问题",由于战时车内不需要发射过后的弹壳,因此这些弹壳一般都会抛出去扔掉,既然扔掉也是扔掉,何乐而不为呢?不过使用装备有自动抛壳机的坦克兵们就没有享用弹壳的福利了,他们只能乖乖的使用逃生口来解决"内急"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在坦克内上厕所再怎么困难,也绝对不能出坦克上厕所。

在二战期间,就有过坦克兵因此丧命,因为坦克内部视野狭小,无法判断敌军步兵是否躲在附近,因此一旦离开坦克,就有被击杀的可能。并且在战场上对一个车组进行紧急补充,是较为困难的一件事,因此有一些国家在手册中就明令禁止离开坦克上厕所的行为。

另外,因为内急问题的确十分令人头疼,坦克兵们在战时也会足以自己的饮食,尽力控制自己上厕所的次数。还有更极端的,锻炼自己"憋"的能力,可以说成为一名坦克兵也是十分锻炼意志力的了。不过对于坦克兵来说,性命肯定比上厕所要重要,因此这些问题也无法难倒坦克兵们。除了这些传统手段外,还有过一些国家开发过一次性厕所,这种一次性厕所和我们现在使用的冲水马桶不同,是没有冲水装置的,用过即弃,据说小范围列装过,具体使用情况不清。

当然,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同样,现代的坦克里面也有厕所的,比如说德国。众所周知,德国制造在世界上是最强之一,德国的装甲车辆不仅外观上也很好看,而且内部也是非常舒适的,德国拳狮犬装甲车,座椅底部设计了专用厕所,就是一个小型马桶,而且设计的非常人性化,甚至比家用的马桶还要便利。

当然,还有以色列,英国的坦克,设计的厕所也是别出心裁的,有的安装在乘员座椅下面,还是可以拆卸的,英国的安装在座椅下面,以色列安装在坦克底部逃生口,也是相当方便的,至少不会出现乘员"内急"带来的尴尬局面。


雷姐的机械空间


坦克部队的出动,总会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气势,尤其是像阅兵时的坦克部队更是如此。但是坦克也会遇到令人尴尬的问题,毕竟是人在操作,而人必定会有三急嘛。坦克里的士兵也是人,与普通人一样,也是要吃喝拉撒睡的,若在平时当然可以考虑到车外解决,但是实战训练或者战时,士兵必须要在车内待上很久,即使很是内急也是不能随意出来的,那如何解决车组士兵的“三急”呢?首先明确的是在坦克狭小的空间里,肯定是没有厕所可上的,直接在战斗舱室地板上解决当然是不可以的,那么至于别的常见的矿泉水瓶、塑料袋也是不理想的,再说这些东西并不是坦克里随手可得的,就是用起来也不稳定,毕竟坦克在颠簸路面行进时,在那狭小又颤动的空间里,你小便什么的用塑料袋和矿泉水瓶还能接得住么?那要是来大的呢?那画面想想也是很搞笑。所以就只能是寻求方便、快捷、稳定、随手可得的容器了。

那么坦克兵究竟如何寻找方便、快捷、稳定又随手可得的容器呢?请看上图,这是西方坦克炮打完退出来的弹药底壳,这个东西重心低、重量足、口径大,并且在战场或者演习场上随处可见、唾手可得。打完炮捡一个,放在战车上,简直就是坦克兵解决内急的天然便池,用完从坦克抛壳窗扔出去就行了,完全符合方便、快捷、稳定又随手可得的原则。不过吧,话说回来,在坦克上蹲坑这种事儿,还是很少发生的,一般都是在上车前就解决好了的。当然,这种事儿也难以预料,真在战时或者演习时遇到,肯定是能憋则憋,憋不住就肯定是就地取材来解决,退出来的弹壳优先选择,真不行就直接解决到裤子里,毕竟作战最重要。不过人家美国就不一样,而为了解决这一尴尬的问题,美国甚至颁布了相关规定,以坦克排为单位作战,间隔解决作战中的个别问题,不过人家美国的坦克部队,都是以一个连的规模出动的,一个连由三个排组成,所以每个排的轮流解决问题对整体部队的影响相对较小。

当然了,与坦克兵比起来,步兵战车就可能好得多了,上图就是俄罗斯BMP-3履带式步兵车上的厕所,位于乘员舱左后位置。这个厕所在折叠坐垫下方,不用的时候放下坐垫就是个座位,用的时候,拉起坐垫就是个厕所,大便小便都可以,并且厕所右边就是步兵车的弹药架,可以一边蹲一边欣赏弹药,而且这个厕所盒子还可以拆下来清洗,这待遇着实比坦克兵的人性化多了。






龙呀视频


人有三急,战斗员已然,要问坦克手如何解决的,答案是要自家调整。过去的坦克都不装空间,狭窄的空间燥热异常,进入坦克空间的战斗员们,会迅速被蒸掉身上的水份,自然小便也少,因是大多不用考虑内急问题。经验丰富的坦克手,都会自我调整,大多不会存在此一问题。这就犹同准备好冲锋的战士,哪会有这多事?坦克在设计之初,只为战斗而生,空间狭窄,没有哪一个设计师会考虑是一问题,也不允许。不允许也是对的,类似的装备设计,如装甲车和战斗机等,一是技术条件不允许,二是靠战斗员们自身调整,思路是相同的,至今如是。

现在有了?以色列就有个“梅卡瓦”,设计了可拆卸干式马桶,有两点原因值得人们注意,一是该国要面临的战斗环境严酷,坦克要考虑极限条件下使用的情况,紧急情况下执行任务时间较长,不得不考虑内急问题;二是充裕的空间也给其设计马桶提供了小方便,我们知道其发动机为前置设计,驾驶室自然相对空间大些。继以色列之后,俄罗斯在最新型坦克T-14上面也有了马桶设计,此前一款步战车BMP-3即有一个简易的马桶。俄罗斯之所以有此设计,也因为其广阔的地形,坦克战斗员要面对长时间作战的问题。

还是不要的好。魂舞大漠思想较为保守,以为不要的好,装备设计以简便为第一原则,怎么使用怎么有利怎么干。比如坦克大多不装空调,如果空调损坏,战力便会受到极大影响。以前坦克不加装马桶,考虑的也正是这一情况。不过,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简易的设计还是必要的,毕竟人的生理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到战斗力生成。


魂舞大漠


威风凛凛的坦克部队,当然也会遇到令人尴尬的问题,毕竟人有三急嘛,这道题目简直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啊。车组成员也是人,当然就要吃喝拉撒睡,若在平时当然可以考虑到车外解决,但是训练或者战时必须要考虑在车内如何解决了,毕竟车在人在。

坦克里解决内急,当然是没有厕所可上了,所以就要寻求方便、快捷、稳定、随手可得的容器了,直接在战斗舱室地板上解决当然是不可以的,那么至于别的答案所说的矿泉水瓶、塑料袋也是不怎么样,先说这些东西并不是坦克里随手可得的,就是用起来也不稳定。你想当坦克在颠簸路面行进时,在那狭小又颤动的空间里,你小便什么的用塑料袋和矿泉水瓶还能接受(就是水瓶对准有问题),那要是大的呢?那画面想想也是很有意思。

那么坦克兵究竟如何寻找方便、快捷、稳定又随手可得的容器呢?请看上图,这是西方坦克炮打完退出来的弹药底壳(可燃药筒燃烧后的产物),这个东西重心低、重量足、口径大,并且在战场或者演习场上随处可见、唾手可得。打完炮捡一个,放在战车上,简直就是坦克兵解决内急的天然便池,用完从坦克抛壳窗扔出去就行,完全符合方便、快捷、稳定又随手可得的原则,并且环保、卫生,人见人爱。不过吧,话说回来,在坦克上蹲坑这种事儿,还是很少发生的,最好都是上车前解决好问题,当然这种事儿也难以预料,真在战时或者演习时遇到,那么就能憋则憋,憋不住就什么脸盆、弹箱、塑料袋有啥用啥吧,真不行就直接解决到裤子里,毕竟作战最重要。

当然了,与坦克兵比起来,步兵战车就可能好的多,上图就是俄罗斯BMP-3履带式步兵车上的厕所,位于乘员舱左后位置。这个厕所在折叠坐垫下方,不用的时候放下坐垫就是个座位;用的时候,拉起坐垫就是个厕所,大便小便都可以,并且厕所右边就是步兵车的弹药架,可以一边蹲一边欣赏弹药,而且这个厕所盒子还可以拆下来清洗,这待遇着实比坦克好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