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公共場所防控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根據公共場所人群高度聚集、人員構成複雜、流動性大的特點,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賓館、酒店、商場(超市)、餐館、影院、KTV、網吧、公共浴池、體育館、展覽館、候車大廳等公共場所。

一、保持公共場所室內空氣流通

應優先打開窗戶採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應保證集中空調系統運轉正常,關閉迴風系統,採用全新風運行,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風量。公共場所營業開始前或結束後,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多運行1小時。

二、設立體溫監測崗

在公共場所入口處設立體溫監測崗,對賓客進行體溫測量,必要時進行復測。對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賓客要及時勸返。

賓館、酒店在賓客辦理入住手續時應詢問其14天內曾到訪的地區,對來自或經停湖北的賓客要予以重點關注,為其提供醫用體溫計,每日詢問並記錄體溫。對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賓客要協助其及時就近就醫。

三、公共場所實行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

工作人員實行每日健康監測制度,建立工作人員體溫監測登記本,若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症狀時,不得帶病上班,應佩戴醫用口罩及時就醫。

工作人員在為顧客提供服務時應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並佩戴醫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潔衛生。

四、加強日常健康防護工作

1、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2、洗手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增設有害標識垃圾桶,用於投放使用過的口罩。

3、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要加強清洗和消毒。

4、取消非必需的室內外群眾性活動。限制人流密集、流動性大且通風不良的室內公共場所(如影院、網吧、KTV等)開放。

5、賓館、酒店應為入住賓客提供醫用口罩等防護用品。

五、做好賓客的健康宣傳工作

在醒目位置張貼並利用各種顯示屏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和冬春季傳染病防控知識。告知賓客服從、配合公共場所在疫情流行期間採取的各項措施。有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的乘客,不應進入公共場所,並做好以下防護措施:

1、佩戴口罩。

2、不要觸碰口、眼、鼻。

3、外出回到家,一定要先洗手。

4、接觸可能被汙染的物品後,必須洗手,或用手消毒劑消毒。

5、儘量避免乘坐廂式電梯。

六、公共場所的日常清潔和預防性消毒措施

以通風換氣為主,同時對地面、牆壁、公共用品用具等進行預防性消毒。

1、地面、牆壁

配製濃度為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製方法舉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5%-6%,配製時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於15分鐘。

2、桌面、購物車(筐)、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

配製濃度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製方法舉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5%,配製時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作用30分鐘,然後用清水擦拭乾淨。

3、餐(飲)具

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鐘;也可用有效氯為500mg/L 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5%,配製時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浸泡,作用30分鐘後,再用清水洗淨。

4、毛巾、衣物被褥等織物

配製濃度為250mg/L 的含氯消毒劑溶液(配製方法舉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5%,配製時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15 -30分鐘,然後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 分鐘。

5、注意事項

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應避免過度消毒。針對不同消毒對象,應按照上述使用濃度、作用時間和消毒方法進行消毒,以確保消毒效果。消毒劑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製和使用時應注意個人防護,應戴防護眼鏡、口罩和手套等,同時消毒劑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注意消毒後用清水擦拭,防止對消毒物品造成損壞。所使用消毒劑應在有效期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