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神機營有多厲害?它的出現,改變了千年來冷兵器對戰的場面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早在唐朝的時候,火藥就開始正式運用在軍事領域,但是由於科技水平的不達標,火藥在唐朝的規模和影響都不大。宋朝時期火器有了初步的發展,到了明朝火器開始成為軍隊的標配。

朱元璋時期就組建了一支火銃隊,朱棣更是在實戰中認識到了火器的重要性,所以就建立了神機營,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立作戰的特殊兵種。《大明風華》中提到的三千營、五軍營和朱棣成立的神機營稱為是“京軍三大營”,是大明朝精銳中的精銳。

影視劇中的神機營將蒙古部落打得落花流水,尤其是明軍的大炮,更是成為大明軍隊剋制蒙古騎兵的利器。在永樂年間,朱棣對戰蒙古騎兵的火炮,還不是紅衣大炮,而是將軍炮、碗口炮等等,紅衣大炮是在明朝後期才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

明軍神機營有多厲害?它的出現,改變了千年來冷兵器對戰的場面

永樂時期火器的運用

在《大明風華》中,朱棣帶領的大明軍隊親征蒙古,往往都是先用大炮將敵人陣型打亂,然後再用騎兵衝鋒克敵制勝。在歷史上也是如此,朱棣五次親征對戰蒙古騎兵都是用的這種戰術。

第一、二次遠征蒙古

第一次親征時,阿魯臺部詐降,卻被朱棣察覺,阿魯臺組織騎兵衝擊朱棣的大營,卻被神機營的火銃阻擋,史書稱:以神機銃當先,統發聲震數十里,每矢洞貫二人,復中傍馬,皆立斃。虔怖懾,策馬走。之後,明軍騎兵又開始追擊阿魯臺,使之倉皇逃竄。

在這場戰役中,大明軍隊充分發揮了神機營先聲奪人的優勢,同時配合步兵、騎兵,打敗阿魯臺。而大明的火銃也聲名遠播。“每失洞貫二人,復中傍馬,皆立斃”,由此可見明軍火銃的威力。

第二次親征的戰況和第一次相仿,都是神機營先聲奪人,之後騎兵出擊擊敗敵寇,步兵於最後清理敵軍的殘餘兵馬。

明軍神機營有多厲害?它的出現,改變了千年來冷兵器對戰的場面

《大明風華》中的明軍火器

第三、四、五次遠征蒙古

第三次朱棣遠征,史書中記載包括神機營在內的軍隊部署:步卒居內,騎卒居外,神機營在騎卒之外,神機營外有長圍各週二十里。這種神機營在外,騎兵在中,步兵在內,這種神機營在最外圍的排兵佈陣方式在明朝是最為常見的。也正是這種排兵佈陣的方式,讓蒙古騎兵無從下手。轉而改變戰術,不再突襲明軍大營,而是選擇避而不戰,和明軍打開了遊擊。

到了第四次、第五次大明遠征的時候,蒙古軍隊熟知了明軍的戰法,採取了避實而就虛,不和大明的主力決戰的策略。在後面的戰爭中,明軍也沒有發掘出更好的使用火器和其他兵種配合的方式。

卻由於數次遠征而導致了國力的衰弱,以至於大明遏制不住瓦剌勢力發展,讓其逐漸強盛,最後釀成了土木堡之變。

明軍神機營有多厲害?它的出現,改變了千年來冷兵器對戰的場面

大明風華中的朱棣

神機營對大明的影響

神機營自成立起,就開始參加各種各樣的戰鬥,就如同上文所描述的,在大明徵伐蒙古的五次戰爭中,處處可以見到神機營的身影。

神機營的出現,讓整個大明軍隊的實力上升了一個檔次。在前三次大明軍隊遠征蒙古的時候,蒙古軍隊還敢和明軍正面交鋒,但是到了朱棣第四次、第五次北伐的時候,草原軍隊基本沒有部落敢掠其鋒芒。他們一旦得知明軍來襲,就會依靠騎兵的機動能力迅速撤退,甚至都不敢在邊境線上活動。

神機營的出現不僅僅增強了明軍的戰鬥力,對於大明的軍事結構和戰術戰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明軍神機營有多厲害?它的出現,改變了千年來冷兵器對戰的場面

影視劇中的明朝神機營

改變了大明的軍事結構

神機營和火器在明朝軍隊中的應用,改變了古代戰爭中“騎勝步”的固有觀念。明朝的步兵在火器的幫助下成為抵抗騎兵衝擊最有效的方式。明朝的軍隊中已經很少組建大規模的騎兵了,火器成為了明軍軍事力量的主體。

尤其是在神機營創建之後,大明軍隊中火器的使用比例越來越高,甚至京軍中十萬人就有六成是火器手。以此看來,之前那種短兵相接的冷兵器交戰的場面變得越來越少。

在明朝中期戚繼光和俞大猷所改進的車步騎營成為了明軍的主要戰爭手段,這種騎兵、炮兵、步兵組成的合成部隊成為大明御邊的重要手段。這種多兵種混合的軍事結構代表了一種新的戰鬥形式。

明軍神機營有多厲害?它的出現,改變了千年來冷兵器對戰的場面

車步騎營佈陣

改變了大明的戰術戰法

明朝之前,軍事家們一直是以“重道輕器”為主,就是說,很多人都是注重謀略,而對於戰爭中所使用的軍械其實並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到了大明朝,火器的使用在軍隊開始普及,各種關於以器制勝的戰爭理念開始出現在軍事著作當中。

我們在前文說過,永樂年間,朱棣北伐的時候用的戰法是“步卒居內,騎卒居外,神機營在騎卒之外”,明軍用火器先發制人,等到敵軍大亂,明朝的騎兵出擊掃蕩。這種戰法的效果在開始的時候十分明顯,但是當敵人摸清你的戰法之後,便不再與之正面交鋒,轉而變成遊擊,火器由於太過笨重而機動性不強,這就成了明軍的軟肋。《大明風華》中,朱棣死之前的最後一戰,就是因為移動了大炮陣地,被敵軍發現,而被人鑽了空子,導致了戰敗。

明軍神機營有多厲害?它的出現,改變了千年來冷兵器對戰的場面

車營中的佛朗機炮

到了明朝後期,軍事家開始研究出了各種不同軍種之間互相配合的戰法,上文提到的車步騎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開始用戰車佈陣,抵擋住騎兵的衝擊之勢;再用重型火器發起攻擊,達到大規模殺傷敵軍的目的;然後再用輕型火器有效射殺敵軍;最後以短兵相接的方式擊退敵軍;當敵軍敗退的時候,騎兵再用輕型火器追擊殘敵。

隨著戰法的改變,明軍的訓練方式也開始發生了變化。神機營的出現,不僅讓火器的使用更加專業,也改變了當時的戰爭方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軍神機營有多厲害?它的出現,改變了千年來冷兵器對戰的場面

明朝重型火器佛朗機炮

明朝以後火器衰敗的原因

明朝的火器,自從朱棣五次北征蒙古到北京城被攻破,在這其中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明朝的火器幾乎沒有出現過更新!

缺乏科學理論

明朝後期火器發展沒有出現進步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是軍事技術人員水平的水平比較低,其次就是沒有基礎的科學最為發展火器的理論體系支撐。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缺乏基礎科學作為理論支撐,來發展科學技術。

明朝的教育主要是為了服務於科舉,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是為了當官而讀書的,沒有人願意將自己寶貴的學習時間放到研究一些被當時人認為是“奇淫巧技”的東西。而明朝那些工匠,又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團體,他們幾乎和軍戶一樣成為了統治者的“私有財產”。除此之外,由於社會階層的隔閡,士人和工匠之間存有很大的階級鴻溝,工匠之間也是相互敝帚自珍,這就讓“奇淫巧技”失去了傳播和發展的土壤。

明軍神機營有多厲害?它的出現,改變了千年來冷兵器對戰的場面

明朝名臣:于謙

人文的發達,忽略了科技的發展

中國的火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不是因為資源不到位,也不是因為士兵不夠勞心勞力,更不是因為八股文制約了知識分子的文化水準,而是因為所有的讀書人都有一種人文的神聖感,追求人文文化的極致,而忽略了和下層民眾中所存在的知識體系,比如手工業、科學技術等等。

而下層的普通民眾、工匠,他們缺乏基本而系統的知識,也很少有匠人識字,他們都是代代口口相傳的手藝人,由於缺乏文化知識,這就讓他們連傳承自己的發明創造的機會都沒有。

在數千年來,我們在人文上的發展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卻在忽略的科技的發展。只有在人文、科學、勞作三者共同進步才能打造一個強大的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