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解放汤阴

  1947年4月6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攻克汤阴城东关后,继续保持围攻汤阴态势。4月16日至20日,三、六纵队主力相继攻克张庄、北关、西关、姚家沟、三里堡等外围据点,汤阴成为一座孤城。21日起十昼夜挖掘交通沟和地道上万米,30日黄昏攻占并击退敌十余次反扑坚守城壕外沿阵地。5月1日下午,攻城炮火将东北角城垣炸开一个缺口,突击队激烈战斗一小时后攻入城内;同时,城西门也被爆破炸开。攻城部队对敌人分割包围,逐屋搜索,各个击破,国民党守敌全部被歼,暂编第三纵队司令孙殿英被俘。2日,新组成的军政委员会入城办公,汤阴城第二次解放。14日召开庆祝汤阴解放大会。

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一、龟背汤阴城

  汤阴县城为六门形如龟背,城墙高三丈,厚七八尺,护城壕一丈七尺,城垣坚固,易守难攻。城墙有三层射孔,围城均有碉堡,城外东北角张庄,东南角石家庄,西北角杜庄,西南角马家沟和姚家沟均筑有壁厚两米的围墙碉堡,形如龟爪,山炮不易摧毁。孙殿英盘踞汤阴十年修筑了三层城防工事,吹嘘“固若金汤”。1947年4月3日刘邓发布第十号命令,彻底平毁安(阳)新(乡)段铁路,相机攻取汤(阴)淇(县)两城。

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二、围攻占东关

  1947年4月5日晚杜义德率六纵在太行军区独立一旅的协同下包围了汤阴城,部署四个旅分别攻打四关。6日晚8点战斗打响。十八旅旅长肖永银率部一举攻克东关,歼敌一部。其余因兵力分散奏效不大。十六旅四十六团攻打张庄外壕没炸塌,寨墙高梯子短不能攀登,敌火力点未被摧毁;攻打北关的部队也受张庄敌火力侧射,也未奏效。十七旅一个团攻击南关未成。太行军区独立一旅攻占西关两个碉堡及8座房屋,但天明后遭敌反扑回来。守敌孙殿英恐慌急电求援,并部署加强张庄等据点防御。

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三、助攻克张庄

  1947年4月11日刘邓增调第三纵队和第六纵队继续围攻汤阴,威胁安阳吸援打援,部署三纵攻打西关南关,六纵攻打城东北角张庄和北关。4月16日黄昏,六纵尤太忠率十六旅向张庄发起攻击。担任助攻的四十八团从东北角用山炮抵近射击,三发炮弹摧毁敌三个地堡,工兵连连续爆破外壕和寨墙成功。从张庄北面担任主攻四十六团受阻也加入突破口战斗。战至午夜,攻克张庄,俘敌200余人。孙殿英惊呼:“张庄失手,汤阴难保”。

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四、血战染西关

  1947年4月19日,三纵八旅在浚县大小湖营战斗后,经一天一夜急行军,于4月20日到达汤阴西北张贾一带,受命围攻汤阴。按作战部署,二十四团主攻西关。三纵陈锡联司令员亲自到西关看了地形。22日18时,战斗发起,二十四团二营担任主攻。经4小时激战,二营通过封锁沟,将铁路上的三个暗堡、一个碉堡扫除后,突入西关。逐屋争夺中,部队很快控制了十几座房子。孙殿英调军官教导团增援达两千余人,分三路包围迂回。次日清晨,激烈的战斗展开,击退了敌人十一次反扑。营指导员邢官来、七班长关贵海浴血奋战光荣牺牲。敌人被打回城内,我军牢牢占领了西关。

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五、攻打土围子

  “土围子”,乃汤阴城墙外西北角长方形围寨,地形险要。三纵八旅二十三团担任了主攻“土围子”的战斗任务。1947年4月22日18时,与二十四团攻打西关的同时,二十三团对“土围子”发起攻击。连续几次冲锋攻击受阻后,以手榴弹强攻和突击队爆破,仍未攻下。营长严大芳英勇负伤。旅长马忠全改变战术,采取坑道爆破。26日至30日,挖了三条坑道,将装满炸药的棺材运到坑道尽头的“土围子”底下。4月30日16时,倾刻间“土围子”被炸,全歼守敌一个营。

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六、外围攻坚战

  三纵九旅为扫清南门及西南外围敌据点,1947年4月22日18时战斗打响,三里堡、段庄之敌向城内逃窜,二十七团乘势夺取姚家沟;二十六团攻占瓦厂;二十五团占领三里堡后,准备攻击马家沟和石家沟之敌。至29日19时将敌全歼。汤阴外围之敌即全部肃清。

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七、扫清地雷区

  敌在城外几里远的地方就开始埋设地雷。据点,特别是在张庄到至城垣之间多为七百米的开阔地带上,除梅花形碉堡群外更是地雷密布。六纵命令各团首先扫清自己阵地前面的地雷。当时只是工兵有少量探雷器,战士们就把步枪上的探条取下来安上一块磁铁当扫雷工具,迅速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扫雷活动。很快将跨沟、跳坎、路旁以及工事掩体和起步落脚地的地雷扫除。

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八、开挖交通沟

  敌军守城内外防御坚固,城墙上射孔密布,城楼上碉堡矗立,城墙下地堡隐伏,城外围村庄有碉堡鹿砦,各村各堡火力可相互支援。六纵十六旅副旅长尤太忠到前线四十六团召开诸葛亮会决定开挖交通沟和地道,直通敌城壕外沿。战士们在“多流汗,少流血”的口号鼓舞下,4月20日开始经过十个昼夜,建成地堡118个,炮阵地53个,地道和交通沟1.1万米。5月1日晨在城壕外沿阵地打退敌人十一次反扑,建立并巩固了攻城出发阵地。李达参谋长几次检查后认为攻城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九、炮轰突破口

  1947年4月24日12时第三集团陈锡联、彭涛下达了汤阴攻城作战基本命令,我军决心彻底歼灭伪孙殿英部,收复汤阴城。三纵攻西面南面,六纵攻东面北面。六纵决定十六旅、十七旅并肩突击,由李德生统一指挥。十六旅在城东北角进攻,四十六团为主攻。5月1日18时30分,总攻炮火准备各种炮火迅速将城垣东北角轰开一个约二十米宽的缺口。突击排没等炮火延伸即发起冲击遭到火力杀伤并暴露主攻方向。后改变打炮、爆破、攻城三步规律用炮火迷惑敌人,在五次炮火急袭后,不再用工兵爆破,即令四十六团三营发起冲击。三营越过战壕,登上城垣,一举夺占了突破口。敌纠结兵力疯狂反扑。团长唐明春浑身着火仍指挥战士与敌展开激烈的白刃格斗,打退敌十一次反扑,率团突进城内。

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十、爆破西城门

  攻城开始后,敌人事先将桥破坏封锁了壕沟,三纵八旅二十四团五连跨越护城壕沟,在敌火力下迅速将桥搭起。5月2日凌晨3时,炮火掩护爆破组冲到西门城下,点着导火索,将城门炸塌。因来不及撤离,爆破组战士英勇牺牲。二十四团相继突入城内,与敌激战。刘邓因此表扬“三纵八旅以果断机敏的动作,不失时机炸开西门,突入城内,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同时,六纵十八旅也炸毁东门突入城内。


  十一、活捉孙殿英

  敌遭沉重打击后阵势大乱,我军迅速入城将敌分割包围,逐屋逐院搜索,同时展开政治攻势,大批敌人纷纷投降。六纵十六旅四十七团一营速往北关接应十七旅四十九团进城获得成功。四十六团和四十七团二营将敌一部压缩至城西南角大操场予以歼灭。四十八团在大西街俘敌一部。十八旅五十二、五十四团炸毁东门入城向东南追击。三纵八旅二十四团从西门一举插入敌指挥部,二十二、二十三团也从城西北角杀入城内;九旅二十五团在马家沟以北入城与敌进行巷战。敌孙殿英、刘月亭、邓甫暄等将校官从地道逃跑至石家庄,三纵十八旅五十三、五十四团前堵后追被活捉。

战争前后的汤阴纪实(二)


  十二、军民庆解放

  汤阴攻城战斗全部歼灭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和轻重兵团、教导团、保安团、特务团、还乡团、警察团,毙敌1800余人,生俘孙殿英等一下7300余人;缴获山炮5门,迫击炮10门,轻重机枪350挺,枪支400余支,子弹25万发,电台3部,汽车8辆,战马250匹,其他军用物资不计其数。5月2日当天在4月27日组建汤阴军政委员会进城办公,清查敌伪特务,发放粮食、被服救济难民。社会秩序空前良好。5月14日汤阴县委、县政府在汤阴城里召开万人庆祝大会,热烈庆祝汤阴解放。

(来源:汤阴县民政局 汤阴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