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与中原扎甲


东罗马帝国与中原扎甲

在东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寻求东方的力量,士兵穿戴中原式扎甲,开始探索骑兵为主力的作战方式。随后罗马扎甲骑兵投入对北方蛮族的战争中,与哥特锁甲骑兵展开巅峰对决,最终东罗马骑兵先后击败了哥特人和法兰克人。在11世纪前,东罗马统治着整个欧洲战场,帝国铁甲骑兵(Klibanophoros)是地面上最强大的单位。

丝绸之路

罗马人从东方学习中原扎甲技术,恐怕比我们想象中的时间更早,推算可能是在奥勒良大帝(公元214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06年)之间,具体时间我们不得而知。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对手萨珊帝国(波斯人)的影响,萨珊帝国和中原帝国基本都是以扎甲为主的骑兵,扎甲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这种全具装扎甲骑兵(士兵铁甲和战马铁甲)作战能力极强,更是让萨珊帝国称霸沙漠,波斯人长盛不衰的制胜法宝。

同时,罗马人也受到丝绸之路的影响,从去过东方贸易的商人那里得知,在东方有一个神秘大国,长期将全具装扎甲骑兵作为主力,跟游牧民族打仗不落下风,东方士兵长期穿戴扎甲作战,这引起了罗马统治者的注意。

所以,罗马人对萨珊骑兵进行了仿制,在奥勒良大帝时代的罗马军团,已经拥有了仿波斯式冲击骑兵,也是一种全具装扎甲骑兵。罗马人已经掌握了扎甲技术,但是扎甲并没有在罗马广泛运用,只有极少数精锐(罗马仿波斯式冲击骑兵)穿戴,绝大部分罗马士兵还是以穿戴锁甲为主,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原因。

虽然扎甲的防御性能力更好,但是工艺复杂,且造价昂贵,锻造时间长,并不适合步兵大国。所以这个时期的罗马帝国,主力步兵仍然穿戴锁甲,其工艺简洁,且价格便宜,锻造时间短,作为步兵武装再适合不过了。

匈王阿提拉

另外一个强敌出现,彻底影响了罗马人,匈王阿提拉入侵了东罗马帝国。匈人骑兵不仅能弓骑,还能用长矛冲击陷阵,身上披着扎甲,使用长矛和弓箭作战,而不是单一的骑兵模式,同时兼有机动的“射击力”和“冲击力”。

面对匈人入侵,东罗马士兵连战连败,对匈王阿提拉的战术毫无办法,传统的罗马军团已经难以应付。幸好罗马人之前仿制过波斯式冲击骑兵,雪藏着一支足以对抗匈王阿提拉的扎甲骑兵。沙隆之战:面对来势汹汹的匈人联军,罗马骑兵力挽狂澜,全力牵制住了匈人骑兵,避免了罗马军团陷入被动的局势,最终西罗马帝国在沙隆之战击败了15万匈人联军,此战威震于天下,罗马人开始重视扎甲骑兵对战场的作用。

从此,罗马帝国开始分裂成两派战术体系,西罗马帝国一直沿用传统的步兵方阵作战,骑兵只作为少数精锐部队,保护侧翼和大后方。而东罗马帝国开始将骑兵大规模运用作战,全具装扎甲骑兵更是作为战场上的先锋,罗马军团尾随其后,形成步骑协同作战,并且帝国铁甲骑兵(Klibanophoros)还具备跟匈人骑兵一样的弓骑能力,使用长矛和弓箭,具备双重功效骑兵。

马鞍和全具装骑兵的出现,开始改变欧洲战场的格局:

1.没有马鞍的骑兵(手动挡轿车):冲锋速度不快,战马驾驶困难。

2.有马鞍的骑兵(自动挡轿车):冲锋能达到最高速,并且驾驶轻松,哪怕是女人都能轻易学会骑马,骑兵战斗力提升了3倍以上。

3.全具装骑兵(士兵铁甲和战马铁甲)在对抗步兵时,战斗力更强大,往往冲锋陷阵不可抵挡。罗马人在与匈王阿提拉交战的过程中,受到了重大影响,改变东罗马骑兵后来的装备和战术。

哥特王朝

根据罗马史书记载,东罗马开始摸索骑兵为主的战争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抗哥特锁甲骑兵的入侵。由于哥特人大规模将锁甲骑兵投入对罗马的战事,哥特铁骑在边境上多次击败了罗马军团,公元378年(亚德里亚堡之战)哥特锁甲骑兵全歼4万罗马军团,东罗马皇帝“瓦伦斯”殉国身亡。此后,哥特铁骑又攻打了西罗马帝国,法兰克人和哥特人逐渐占据了整个西罗马领土。

罗马帝国一系列危机,加速了罗马人寻求东方的力量,于是帝国铁甲骑兵(Klibanophoros)诞生了。东罗马骑兵开始穿戴中原式扎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同时兼有机动的“射击力”和“冲击力”,西方军史学者将这种骑兵称为“双重功效骑兵”。

东罗马帝国决定尝试新的作战体系,将帝国铁甲骑兵(Klibanophoros)投入对哥特王朝的战争中,全具装扎甲骑兵与全具装锁甲骑兵的巅峰较量,最终帝国铁甲骑兵(Klibanophoros)大破哥特骑兵,横尸千余里,乘胜追击征服了东哥特王国,事实证明罗马人的扎甲骑兵更胜一筹。锁甲是一环一环的,在防御长矛和弓箭时,更容易被破甲,通过圆环之间的缝隙穿透。而扎甲是一片一片叠加,铁片之间是没有缝隙的,在防御长矛和弓箭的攻击时,更容易抵挡伤害。

东罗马帝国先后多次征服东哥特王朝,帝国铁甲骑兵(Klibanophoros)沿途追击哥特骑兵。在东罗马击败了哥特人后,帝国铁甲骑兵(Klibanophoros)很快又投入了对北意大利的法兰克人战争,面对法兰克士兵的长矛阵,帝国铁甲骑兵(Klibanophoros)并没有发动冲锋,而是掏出弓箭侧翼射击,兼备弓骑兵作战模式,大量法兰克长矛兵被箭矢所射杀,惊慌的法兰克人全线溃败,随后帝国铁甲骑兵(Klibanophoros)发动长枪冲锋陷阵,杀得尸体堆积成山。

战争结果:在11世纪前,东罗马帝国统治着欧洲战场,帝国铁甲骑兵(Klibanophoros)更是地面上最强大的单位。扎甲技术开始被罗马人广泛运用,成为骑兵战场上的主力武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