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市餐飲服務提供者、零售藥店的信

全市各餐飲服務提供者:

為貫徹落實福建省關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措施,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漳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全市餐飲服務提供者,在疫情防控期間應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一 積極組織群防群控

應遵從政府相關部門防控疫情工作指引,做好員工培訓工作,做足防控措施。在經營場所向消費者公示12315消費投訴舉報電話,對經營過程中發現、瞭解到的發熱人員或湖北方面人員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二 嚴禁舉辦任何形式集體聚餐活動

餐飲服務單位、農村(社區)集體聚餐舉辦者和鄉廚(流動廚師)及專業加工團隊等承辦者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得承辦(承接)群體性聚餐宴席。

三 加強單位食堂等集中供餐管理

疫情防控期間,單位食堂工作人員和就餐者應佩戴口罩,應採取有效措施避免人員密集排隊和用餐,保持人員間隔1米以上。建議實行簡約配餐、分散用餐。製作固定菜式搭配的快餐式盒飯,使用一次性餐盒,提前訂餐備餐,用餐時即取即走,避免取餐排長隊等人員聚集情況,用餐人員分流到各自辦公室用餐。

四 採取措施有效避免人員聚集

小餐館、小吃店、小飲品店等場所擁擠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採取有效措施避免人員密集就餐,儘可能暫停提供就餐場所,提供一次性餐盒勸導消費者打包帶回。熱店旺鋪的餐飲店還要提示提醒排隊的消費者戴口罩並保持安全的人員間隔,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五 遠離野生動物等傳染源

嚴禁購買、飼養、宰殺、加工活禽和野生動物以及來源不明、未經檢驗檢疫合格的禽畜肉及其製品,做好索證索票工作。

六 嚴格從業人員健康晨檢管理

餐飲單位宜配置非接觸式紅外體溫計,餐飲工作人員及相關人員每日上崗前應測體溫,做好每天健康晨檢記錄建檔,發現有發熱、感冒、咳嗽症狀、呼吸道感染的員工要立即停止上班,對有發熱咳嗽的人員應佩戴口罩到醫院就診。對商場餐飲集中區等人流量大的餐飲場所,宜配置非接觸式紅外體溫計對用餐者進行測體溫管理,並儘可能保持用餐餐位間隔1米以上。

七 嚴格從業人員衛生防護

餐食分餐、明檔操作、熟食加工及其他專間內的操作員工等有關工作人員必須戴好口罩上崗,每4小時及時更換口罩。

八 嚴格從業人員手部清洗消毒

從業人員在加工製作食品前,應洗淨手部,手部清洗宜符合《餐飲服務從業人員洗手消毒方法》(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附錄I);加工製作過程中,應保持手部清潔,出現下列情形時,應重新洗淨手部:

1 加工製作不同存在形式的食品前;

2 清理環境衛生、接觸化學物品或不潔物品(落地的食品、受到汙染的工具容器和設備、餐廚廢棄物、錢幣、手機等)後;

3 咳嗽、打噴嚏及擤鼻涕後;

4 使用衛生間、用餐、飲水、吸菸等可能會汙染手部的活動後,應重新洗淨手部;

5 加工製作不同類型的食品原料前,宜重新洗淨手部。加工製作直接入口食品前應洗淨手部並進行手部消毒,手部清洗消毒應符合《餐飲服務從業人員洗手消毒方法》。加工製作過程中,應保持手部清潔。出現下列情形時,也應重新洗淨手部並做手消毒:

(1)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後;

(2)觸摸頭髮、耳朵、鼻子、面部、口腔或身體其他部位後;

(3)加工製作不同存在形式的食品前;

(4)清理環境衛生、接觸化學物品或不潔物品(落地的食品、受到汙染的工具容器和設備、餐廚廢棄物、錢幣、手機等)後;

(5)咳嗽、打噴嚏及擤鼻涕後。具備條件的餐飲單位,宜增設公共洗手消毒設施供用餐消費者洗手。

九 確保環境衛生、保持通風

餐廳、食堂空間要做到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如果是密閉的空調空間,要保持空調系統正常運行,定期對空氣過濾裝置和送風出口進行清潔消毒。

餐廚廢棄物嚴格按照垃圾分類管理有關規定規範處置。

做好有關衛生消毒

餐用具按照《推薦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附錄J)清洗消毒,確保餐用具消毒後使用,每天對保潔設施空間進行消毒;

定期對經營場所地面、電梯空間、衛生間、門把手等進行消毒;外送餐食的保溫箱、物流車廂及物流週轉用具要每天清潔消毒。

經營場所設施清洗方法參照《推薦的餐飲服務場所、設施、設備及工具清潔方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附錄H)、《餐飲服務化學消毒常用消毒劑及使用注意事項》(《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附錄K)。

具體方法建議如下:地面可用84消毒液消毒,選擇1:200或1:500稀釋後用拖把拖地;

檯面、砧板可用75%的酒精噴灑消毒,人員洗手後用75%的酒精擦拭手部消毒;

所有餐飲具,工用具用電子消毒櫃消毒20分鐘以上;抹布可洗淨後進蒸箱蒸15分鐘以上。

十一

製售食品熟煮透

烹製畜禽、蛋類食材應保證燒熟煮透,確保加熱食品的中心溫度不低於70℃。

疫情防控期間自助餐廳等宜以熱食食品供餐,不得提供刺身、沙拉等生食類食品;

不具備生食製售專間控制條件的餐飲單位禁止製售刺身等生食類食品。

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大餐飲經營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力度,重點加強從業人員健康證與衛生防護、禽畜產品採購索票索證與進貨查驗記錄、餐飲具洗消保潔、場所衛生消毒等關鍵環節的檢查,嚴厲打擊製售野生動物食品以及採購使用來源不明、未經檢驗檢疫合格的禽畜肉及其製品的違法行為,對疫情防控期間不按照有關防控要求採取有效措施,造成嚴重後果、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犯罪的,將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薌城區各小型餐飲經營者:

2020年1月24日,福建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結合目前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形勢,為進一步做好我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1 自即日起,北環城路以南的芝山鎮、6個街道辦事處轄區內的小型餐飲店在2月9日前(正月十六日,含9日)全部暫停營業,具體允許營業時間視防控要求另行通知;

2 區城管局、市場監管局等有關部門將對執行情況開展巡查,若有違反者,依照相關規定予以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 暫停營業期間,請及時關注有關部門和我指揮部發布的最新通告信息。

為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漳州市市場監管局近日發佈《致全市餐飲服務提供者的一封信》,從嚴禁舉辦任何形式的集體聚餐活動、嚴格從業人員衛生防護、製售食品燒熟煮透等11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號召各餐飲服務提供者積極參與群防群控。

根據市市場監管局的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間,全市餐飲服務單位、農村(社區)集體聚餐舉辦者和鄉廚(流動廚師)及專業加工團隊等承辦者不得承辦(承接)群體性聚餐宴席;嚴禁購買、飼養、宰殺、加工活禽和野生動物以及來源不明、未經檢驗檢疫合格的禽畜肉及其製品,遠離野生動物等傳染源;要嚴格從業人員衛生防護,餐食分餐、明檔操作、熟食加工及其他專間內的操作員工等有關工作人員必須戴好口罩上崗,每4小時及時更換口罩。

市場監管部門即日起將加大餐飲經營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力度,重點加強從業人員健康證與衛生防護、禽畜產品採購索票索證與進貨查驗記錄、餐飲具洗消保潔、場所衛生消毒等關鍵環節的檢查,嚴厲打擊製售野生動物食品以及採購使用來源不明、未經檢驗檢疫合格的禽畜肉及其製品的違法行為,對疫情防控期間不按照有關防控要求採取有效措施,造成嚴重後果、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犯罪的,將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此外,我市還將加強單位食堂等集中供餐管理,嚴格從業人員手部清洗消毒及健康晨檢管理,並採取措施有效避免人員聚集。各餐飲服務提供者如發現、瞭解到發熱人員或湖北方面人員,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各零售藥店: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體現藥品經營者的責任和擔當,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全市零售藥店發出如下提醒和倡議:

一 保證質量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要一如既往守法依規經營,確保向市民銷售的藥械質量安全有保障。堅決防範和打擊一切假冒偽劣商品和“三無產品”

二 穩定價格

嚴格落實明碼標價制度,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保障所有防疫藥品、口罩、消毒殺菌用品等與疫情防治相關的商品市場價格平穩,不出現囤積居奇、哄抬價格、行騙牟利等違法行為。

三 加強宣傳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LED屏播放防疫宣傳標語,在店堂內張貼防控溫馨提示,運用藥學專業知識優勢,向市民提供科學防護知識,引導社會公眾科學認知疫情,克服恐慌心理,堅定打贏疫情防控戰的信心和決心。

四 協助排查

發揮零售藥店網絡覆蓋優勢和早期監測作用,實施全面排查和精準摸排,對購買解熱鎮痛、止咳類藥品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做好信息登記及上報,有效控制感染源。

五 保障供應

積極開拓進貨渠道,加強力度組織相關物品採購,全力保障防疫藥品、醫療器械、消殺防護用品調配,保障醫藥用品物資充足。

望各零售藥店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誠實守信合法經營。歡迎廣大群眾積極監督,發現藥品零售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的,及時撥打12315舉報,對違法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將從嚴從重查處,並通過新聞媒體曝光,實施信用懲戒。

致全市餐饮服务提供者、零售药店的信

漳州廣播電視報

審稿:陳麗貞

監製:賴松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