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靜夜思》短短二十個字,為什麼會用兩個“明月”呢?

Freedom20180214


李白的"靜夜思"最早並沒有兩個"明月",其實"靜夜思"在歷史上有多個不同版本,現存最早的版本是宋代版本,現存國家圖書館的宋刻殘本"李太白文集″,日本京都大學影印的靜嘉堂藏的宋刻本″李太白文集",都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詩中並沒有明月兩字,宋之前,再無此詩的記錄,故宋版本被認為是李白原詩可信度最高。

元.明.清各種版本錯綜交雜,至少八種版本。第一種與宋版本相同,元.明.清都有過這種版本。第二種:"忽見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起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元.明都有這種版本。第三種:"忽見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人王良臣《詩評密諦》中是這個版本。第四種: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朝有幾本書中是這個版本。第五種.床前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明萬曆年間謝天瑞著作中有此版本。第六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明.清都有這種版本。第七種:床前看月光,疑是池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明朝有此版本。第八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個版本從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百首中使用後一直沿用到今,成為普遍採用的版本。望明月與望山月相比,望山月,給人一種特殊的環境意境,有一定文人氣,文人宜接受這種寫法,而兩個明月即使沒有多少文化底蘊的人也容易接受,帶有普遍性和概括性,容易引起共鳴,並且朗朗上口,唐詩三百首本來就是為兒童和大眾選的詩,或許對這首詩的選擇上有這些考慮。我認為,宋版本更可看作是李白原詩,詩中有月.山.人,藝術意境也很好,山月,月在遠處,床前月光必不太白,故疑為霜,抬頭望山月與低頭思故鄉,動作也和緩適中,而舉頭望明月與低頭思故鄉,動作有點大了,此外,舉頭望明月指月在近處頭上,雖與床前明月光在道理上是相符,但那地上就是如雪而不如霜,所以,宋版靜夜思意境更深,切合情理,與靜.夜.思三個字都很契合,而兩個明月版本,只有人和月,意境簡單,情與理有不合之處,月光太明與靜與夜都不契合。但現版本更大眾化一點,通俗上口,且己廣泛流行,就繼續流行吧。


瀚墨尋夢


《靜夜思》

床前寒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目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可能被後人更改過,應該是這麼寫吧)





聖恆標


現在的版本,是明末清初懷念前明的文人改過的,原文應是:

床前望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

低頭思故鄉。


LTYwuhan


因為這樣更加朗朗上口。



《靜夜思》是李白的名篇。估計,在中國甚至在整個東亞地區,會背誦的人應以億計,可見其流傳之廣啦。原詩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不過,按照宋元之前的版本,原詩很可能是這樣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唐詩宋詞,流傳至今,膾炙人口的有不少,而這首《靜夜思》,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一首短短的五絕,才區區二十個字,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藝術魅力呢?我看,不外乎觸動了遊子的痛點,另外就是,自然而然,朗朗上口。


遊子思鄉,是人間最樸素的情感。一向詩風狂放的李白,為什麼會突然沉靜、雋永起來了?這很好解釋。因為,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處柔軟的所在,所謂鐵骨柔情是也。此時,再仔細品讀宋明兩版本,你就會發現,明版佔優。


“明月光”是靜態的,而“看月光”是動態的。接下來,一個“疑”字,更加烘托出月光的皎潔。以“明”代“看”,進而生“疑”,顯然,更加符合當時那個靜謐的氣氛,也更加準確地反映了詩人的真實心境。


再看看朗朗上口。詩歌的流傳,朗朗上口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讀起來彆彆扭扭,勢必會被時間所湮沒。與宋元版本相比,明版中出現了兩次“明月”,就恰恰體現出了流暢明瞭的特點。


在宋元版本中,“看月光”與“望山月”,“看”字不免有些突兀,“山月”則略顯文縐縐,甚至有點拗口。我們再看看明版本中的改動吧,“明月光”與“望明月”,讀起來確實流暢多了。


有人質疑明人的改動,有逢迎大明王朝的意思。我不這麼看。經過歲月的浸潤,將詩仙李白的大作,稍加潤色,從而,將其推上了一個新的藝術高峰,本是一件大好事。我們後人,應該樂觀其成才是呀。


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中華民族,擁有這麼優美的詩歌,真是我們的福氣。


俚言雜談


根據太多的史書文獻記載,宋朝以前的《靜夜思》才是李白的原稿,那麼究竟是誰給李白改了兩個字呢?先是明朝趙宦光、黃習遠只改了第三句為“舉頭望明月”,然後清朝康熙沈德潛改了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到了乾隆皇帝二十八年的時候,蘅塘退士所編的《唐詩三百首》裡,吸取了前兩位的改動,才終於造就了今天非常經典的《靜夜思》。究竟改了這倆字好不好呢?我認為,有先入為主的理念,再者兩種風格讀下來後能不難發現確實是現代流傳的這個版本更加朗朗上口。無論這倆字改不改,李白的思鄉情緒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大徹大悟4850



山谷裡的野菊花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有五十多個版本,我們現在熟知的這個版本,是明代人的版本,還有一個宋代人的版本,也是我們現在能看到李白詩集最早的版本-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

書中記載的《靜夜思》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顯然,宋代的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創。但我們現在讀明代的版本,感覺很通順。為什麼呢?因為是修飾過的,是在經典流傳的過程中一步步完善起來的。

明代人喜歡唐詩,好評唐詩,也愛改唐詩,並對唐詩的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印製了許多唐人詩集,所以李白《靜夜思》這首詩被改來改去,最後在民間普及並流傳至今。


晉唐風骨


這種表達方式小可稱之為“詩歌和絃”。

這是古詩詞創作中極為常見的一種手法,這種手法便大的特色就是重複使用某個字或詞、甚至是詞組。

比如杜甫《曲江對酒》“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裡兩個花字對兩個鳥字,還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兩個峽字對兩個陽字。

比如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中有“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無題》中有“一寸相思一寸灰”兩個一寸,還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比如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比如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一個律詩用了三個“黃鶴”。

《詩經》裡的《關睢》“參差荇菜”,《蒹葭》裡的“溯洄從之”,漢樂府詩中的《江南》用了六個“荷葉”。

李白《靜夜思》二十個字用了兩個明月,君不知李商隱《夜雨寄北》二十八字,用了兩個“期”,兩個“巴山夜雨”耶?

可見在詩詞中重字很常見,那麼為什麼要重字?或者最關鍵的問題是,重字有什麼好處?

會產生別具一格的韻律之美。

詩歌,本身就是一種音樂,因為有時沒有樂器,所以需要在吟哦之間產生出一種樂感來,這就是平仄格律的前提。而重字則是一種提升節奏感和樂感的有效方式。

我們在聽音樂時,不論是哪一種音樂,流行或者古典,總會聽到在一首曲子之中,會有部分節奏或者節拍不停地反覆出現,把這種重複的專術業語好像稱之為Riff,德語應當稱為Kontrapunkt。重複使節拍相連,會在相連之中生產不同的變化,從而會強化音樂的節奏感和韻律美,而且讓整體特別協調。

在不同的位置重複用字,就等同於在一首音樂作品中的不同階段進行旋律的穿插,或者可以解釋為一種詩歌的和絃,正因為這種“和絃”的存在,讓這一首詩在音律上產生了別具一格的節奏之美,有遞進、有迂迴、有一種“似曾相識、恍然重逢”的劇情,有一種“眾裡尋她,那人卻在”的溫潤。

重複是旋律美的一種。

現代文寫作中也經常運用到這種重複,君不知有一種修辭方法稱之為排比耶?在現代詩歌中也是如此,“詩歌和絃”(重複用字)是相當重要的修辭方式之一。

排比的最大特色不就是通過語氣的強化,從而產生一種情感的遞進麼?而這種語氣恰恰就是一種節奏感。

小可,將之稱之為“詩歌和絃”。


亦有所思


床前明月光,明月姑娘脫的精光站在床跟前?疑似地上霜,她的皮膚又白又嫩像地上的霜一樣白。舉頭望明月,抬著頭看著這麼漂亮的明月姑娘,真尼瑪美啊。低頭思故鄉,又想到老家的老婆跟孩子,不由得低下頭。感覺很愧疚。。此首詩表達了出門嫖風那種內心焦急[呲牙][呲牙][酷拽][酷拽]


風清揚日記


來欣賞一下李白這首千古名詩: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可能寫於秋天,秋高氣爽,月光如洗,春天或夏天空氣潮溼,不可能有皎潔的月亮。再加之古時候沒有工業汙染,空氣純淨,夜晚四周靜謐,偶爾遠處傳來幾聲狼嗥,時高時低,特別適合詩人胡思亂想。那麼問題來了,李白在秋天明月下想些什麼呢?請看註解:

靜夜思,與李白和,並遵守原平仄再改對仗。

楊妃胸露光,

李太汗洩霜。

千杯蕩幽月,

一心入夢鄉。

這叫做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原來是思紅顏知已!明月是借代楊貴妃的!寫得真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