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起源於唐朝,月餅源自明朝,中秋賞月為什麼還要吃月餅,有什麼典故?

腦洞趣味歷史


相信對於中秋節大家並不陌生,從小到大都吃著月餅,聽著嫦娥奔月的故事。那麼中秋節到底是怎麼來得呢?中秋節有什麼習俗?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和本站一起來了解下!

中秋節的來歷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團圓節或月夕、仲秋節、八月節等。有關中秋節的來歷眾說不一,據專家考證,在中國傳統的三大節日——春節、端午和中秋中,中秋節形成最晚。不過,與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中秋也有著悠久的源頭,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的敬月習俗和秋祀活動。

我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禮俗,據《周禮》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曆八月中旬,又是秋糧收穫之際,人們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一系列儀式和慶祝活動,稱為“秋報”。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因此,後來祭月的成分便逐漸為賞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並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在中秋節的演變過程中,古老的禮俗與眾多神話傳說及中華傳統文化中其他諸多因素結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內涵豐富的重要節慶。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圍繞著月宮的一系列神話,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唐明皇遊月宮等,它們給月宮掛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絢麗的光環,使之充滿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賞月宴飲之俗已頗為盛行。從流傳下來的眾多描寫中秋的詩句中,可以看到當時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話與中秋賞月聯繫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節可能已成為固定的節日。不過,當時中秋節似乎還是以賞月和玩月為主,還沒有在民間廣泛流行。

中秋節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間盛行應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賞月、吃月餅、賞桂、觀潮等節慶活動蔚然成風。明清時期,中秋始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餅必須是圓的,瓜果切成如蓮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紙,上面繪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祭月後將月光紙焚燒,所供的果餅分給家中的每個成員。中秋節是閤家團圓的日子,人們互相饋贈月餅表達良好祝願,很多人家還要設宴賞月,一片佳節盛況。

明清以來,中秋節日益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不僅全國各地,甚至在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和東南亞等地逐漸傳播開來。在賞月、吃月餅等活動的基礎上,各地還逐漸發展出“賣兔兒爺”、“樹中秋”、“舞火龍”、“走月亮”等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使得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內涵,更加迷人。

中秋節習俗

圍繞著中秋節,自古以來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風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習俗。

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據說唐朝時期已經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但是月餅作為食品名稱並同中秋賞月聯繫在一起,則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南宋文學家周密在《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的名稱。傳說元末,人們還利用月餅來傳遞反元信息,說明當時月餅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對製作月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明清時期,餅師已經把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和現在的月餅已頗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更加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還分成平式、蘇式、廣式、臺式等不同風味。月餅作為吉祥、團圓的象徵,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而吃月餅和送月餅的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

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祭月和賞月的習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除了賞月和吃月餅之外,不同地區的人們也都根據自己的地域傳統和社會風情來歡慶中秋,形成了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風俗。如南方許多地區盛行中秋賞桂和觀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兒爺,此外還有廣州的樹中秋、安徽一帶的燒塔、香港的舞火龍等等,很多少數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習俗,這些活動大大豐富了我國傳統節日文化。

中秋節的傳說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最引人入勝的月宮之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著不同的文本。早期的記載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是說后羿從西王母處要來不死之藥,嫦娥偷吃了這顆靈藥,成了仙,卻被罰變成醜陋的蟾蜍在月宮搗不死之藥。後來這個故事逐漸演化出許多優美婉轉的新情節,如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人們因此得以安居樂業。不料,被射落的九個太陽皆是天帝之子,天帝便惱怒地將后羿和妻子嫦娥貶入凡間。西王母同情后羿的遭遇,就把長生不老藥送給他。後來心術不正的逢蒙趁后羿率眾外出狩獵之機,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對手,當機立斷將藥一口吞下。隨後,嫦娥就輕飄飄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家後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妻子。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有些地方傳說中秋節就是這樣形成的。

吳剛伐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倒。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天界後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一說他學仙不夠專心,天帝為錘鍊他的心志,罰他砍桂樹,並允諾如果砍倒,即可成仙。於是吳剛便在清冷的月宮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砍下去。

玉兔搗藥

“玉兔搗藥”原是道教掌故之一。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隻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服用這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古代文人寫詩作詞,也常常以玉兔象徵月亮。

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元朝末年,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反抗。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軍師劉伯溫想出一條妙計,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

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起義成功後,朱元璋高興地傳下口諭,每年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用來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小時大彬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一書。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中的《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明清時,己是與元旦齊名,成為了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僅次於春節,成為第二大傳統節日。

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的中間,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稱,中秋。中秋還有多種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又稱,八月節,八月半,中秋的主題都是圍繞,月,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十五的月亮圓又圓,象徵團圓,故又叫,團圓節,唐朝時,中秋節還被稱作,端正月。

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意指,團圓,八月十五又祭月,餅心圓,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的晚上,我國很多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烙一種類似月餅的小餅子,中間裹有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表印有,月亮、桂樹、兔子等圖。

月餅祭月之後,在由家中長輩將月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份,如有不在家的,會留其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飛天ZY漫雪


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歷來被人們所重視,被視為是闔家團圓的重要節日之一,深受人們的喜愛。而在中秋,自古就有很多習俗,至今也在流傳,像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等等。


既然大家都很喜歡中秋節,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關於中秋的二三事。

中秋佳節,各地等有很多不同的過節方式。


有趣的中秋習俗

比如說祭月。祭月這種習俗在許多地區都有,源於上古時期對天象的崇拜,具體的就是在中秋夜晚,放好供桌,桌上放著葡萄、蘋果、棗子等水果,當然還要擺上最重要的月餅。再將“月神”的牌位放在供桌上,進行祭拜,希望月神保佑自己與家人身體健康、闔家團圓。

《禮記》雲:“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古代的帝王更加的看重中秋節日,在一年之中,他們至少要在春天的早晨祭拜太陽,在秋天的晚上祭拜月亮。

中秋之意,正是秋天剛過大半,但是這一天的十五月亮確實最圓的,古代的帝王們都將“秋半月圓”這個節日視為大吉之日,必定要大肆慶祝一番。

在錢塘江附近的地區還有中秋觀潮的習俗。

八月十五前後,正是錢塘江大潮的最佳觀賞時期,又適逢中秋佳節,所以八月十五觀潮就成為了一種習俗。

這項活動可謂是歷史悠久,從漢魏時期就開始流行了,一直傳承到了今天,如今的我們依舊能夠在八月十五前後看到錢塘江上人來人往,無數的群眾在這裡競相觀潮。

“乞月照月”也是中秋時節的一個習俗,但是如今好像沒有幾個地區還這樣過中秋了。

有一段時間,人們覺得月亮裡住著的早已經不是那個美麗動人的嫦娥仙子,而是掌管姻緣的月下老人,也就是俗稱的月老。

所以在八月十五這一天,青年男女就會在月下焚香,請求月老賜一段美好的姻緣,這就是乞月。

人們對於愛情的嚮往也隨著這個節日的單身賦予了更高的意義,更多的人開始在這種吉慶的日子裡尋求心理上的最大安慰,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人生的最佳伴侶。

而照月是指一些婚後一直沒有生育的婦女,為了求子,就會在中秋夜晚,離開家中,在月光下行走,沐浴月色。

除了乞月和照月,還有一個特殊的活動,叫做“走月”。

清人沈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吳俗,婦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戶皆出,結隊而遊,名曰‘走月亮’。”

清人顧祿之《清嘉錄˙走月亮》雲:


“婦女盛妝出遊,互相往還,或隨喜尼庵,雞聲喔喔,猶婆娑月下,謂之‘走月亮’。”

月色的行走也成為了古代人們最大的樂事,在這種喜慶的日子裡,所有人都希望能夠有一個好彩頭,她們或是結伴而行,或是盛裝出行,在很大程度上都希望自己能夠有幸福、安穩的生活。


中秋節的重頭菜——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唐朝,一般是指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又稱“拜月節”、“女兒節”、“追月節”。在我國,多個民族內都有此節,並非是漢族獨有的節日,有些地區,也會將八月十六作為中秋節。既然是過中秋節,那麼有一樣東西不可或缺,那就是好吃的月餅了。

那月餅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據野史所記載,月餅起源於元朝,還和明太祖朱元璋有點關係。元朝時期,百姓們受統治者壓迫非常嚴重,迫於無奈紛紛起義,反抗殘暴的元朝統治者。

在亂世之中悍然崛起的朱元璋也是起義軍中的一員,但當時元朝的統治者為了鎮壓農民起義,不斷派士兵嚴查,起義軍之間傳遞消息也就變得十分困難。

為了躲避元兵的搜查,足智多謀的軍師劉伯溫想出了一個妙計,將寫有“八月十五起義”的情報“八月十五殺韃子”藏在餅子之中,朱元璋通過這種方式讓各地的起義軍取得了聯繫,成功將起義的消息傳遞到了其他地區的起義軍手中,大家也就都通過這種方式取得了誅殺韃子的消息。

到了八月十五這天夜裡,各地的起義軍紛紛行動起來,反抗元王朝統治的大幕也就此拉開。

這場起義也被稱為“月餅起義”。

後來朱元璋攻入元大都,建立了明朝。

正值八月十五,朱元璋在宮闕中的秋夜想起了這段經歷,就把當年用來傳遞情報的餅子稱作“月餅”,賞給眾位大臣,與他們一起回憶當初的經歷,這件事情之後,後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中秋源於唐朝,月餅源於明朝,為何中秋要吃月餅?

上文我們也曾提到過,中秋起源唐朝時期。據記載,清代俞樾曾說:

“自唐以來,世間皆重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

(《茶香室四鈔》卷一)而《洪亮吉集·釋歲》中也曾記載:

“中秋節,唐初尚未盛行,故虞世南、歐陽詢、徐堅等作類書,《歲時部》皆未有列入。”

由此可知,中秋節的確是起源於唐中後期。

那麼如果按照野史所說,月餅是明朝時期出現的,兩者相隔近千年,看起來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又是怎麼攪在一起的呢?

這就要說說野史的杜撰性了。

野史為何會稱之為野史,就是因為它記載的許多東西是不準確的,沒有歷史依據的。

我們借用一下柯南的的臺詞“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月餅並不是在明朝時期出現的。

月餅,原來叫作胡餅、小餅、宮餅、樂團等,它在我國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

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了關於這種帶餡的餅狀食物的記載。

漢代時期,使者張騫出使西域,引進了一些西域的特殊食品,比如芝麻、胡桃等。芝麻和核桃的引入大大刺激了月餅的成型,雙方物質文化的交融,人們很快就在餅中加入了芝麻、胡桃仁之類的食物,當時的這種添加有佐料的香餅吸引了不少的達官貴人,他們將其稱之為“胡餅”。

雖然那個時候僅僅叫做“胡餅”,可是已經成型的胡餅已經和我們今天的月餅沒什麼兩樣了。

後來,這些胡餅漸漸開始在民間百姓中也傳播開來,更多的人也漸漸開始瞭解到這一胡餅。

直到唐代天寶年間,唐玄宗李隆基與他心愛的妃子楊玉環在中秋佳節一同賞月,《開元天寶遺事》記載:

“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

一位侍婢為皇帝與貴妃送來了“胡餅”,李隆基覺得這個名字不好聽,“胡餅”大有烤糊之意,遂讓身邊的愛妃楊貴妃重新想一個名字,楊貴妃靈機一動,抬頭看著天上皎潔的月輪,說就叫“月餅”吧。

唐玄宗也抬頭看了看月光,開懷大笑,欣然同意了“胡餅”的新稱呼,“月餅”也就由此誕生了,兩者的時間差也就不復存在了,因為它們本來就同時產生於唐王朝那個時代裡。

如此一來,中秋節源自於唐朝,月餅也同樣始於唐代,這樣就比較合理了,。

中秋節承載著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也充滿了人們對家人的美好的希冀與祝願。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希望大家都能度過一個快樂團圓的的中秋佳節!


歷史總探長


中秋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一天,我們都要陪同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這種闔家團圓的氣氛也是我心中幸福的味道。

不過吃著月餅的時候,免不了家中小孩子會詢問關於中秋節的事情,比如中秋節起源於唐朝,而月餅源自明朝,兩種時間跨度這麼長的東西,為何能完美融合在一起

【月餅】

其實,中秋節吃月餅這件事情的背後,流傳著一則關於朱元璋起義的故事。

傳說中,元代的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基層的管理,特別按照每十戶便設立一個“管家公”的規定來執行。

當然,這些管理者都是元代的貴族擔任。

元末是一個吏治相當混亂的時代,管家公在地區上橫行鄉里,他們早已把這項管理職責當作謀利的特權,因而老百姓特別恨他們。

【劉伯溫劇照】

體恤百姓疾苦的朱元璋便想借著起義的機會殺掉這些管家公,但劉伯溫卻及時勸住他,並且告訴他這樣做會打草驚蛇,可能一開始弄出了一些效果,但剩下的管家公見狀便會逃跑,導致效果沒有達到最佳狀態。

因而,精通算命的劉伯溫便藉著這個名頭,在民間傳播起:且莫笑,看重九;重九交午未,人頭要落地的傳聞

百姓們一聽,這還得了,重九馬上就要有大災禍了,這究竟該如何應對呢?

等到百姓們擔憂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劉伯溫見暖場做好了,便又發出一條動態“靈山普善先師給人託夢”,只要百姓們那天吃月餅就沒事了。

這件事傳播開來後,大家便紛紛去買餅,打算渡過劫難。

百姓們買回餅子後,卻發現裡面夾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中秋子夜時,齊殺管家公

老百姓看到劉伯溫的這個計策後,紛紛響應,打算在這天配合朱元璋把那些平日魚肉鄉里的蛀蟲給除掉。

後來,朱元璋為了紀念抗元的順利,便將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保存了下來。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八月節,拜月節,團圓節,時間在每年農曆八月十五之日。是流行於我國眾多民族與漢文化圈各國的傳統節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自2008年起仲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的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更是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祈盼豐收團圓之情,歷代文人墨客不惜筆墨為他寫下了流傳千古的詩篇,如李白的古朗月行,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等膾炙人口的名篇,故此,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把中秋節列入國家級非物資文化遺產名錄。

有種說法,說中秋節起源於古代的帝王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拜月亮,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效仿,逐步傳到民間。

但作為節日,據歷史學家考證,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為靈感,發明月餅作為軍糧,成功解決大量吸收反隋義軍的糧草問題,具有可口,便於攜帶,不易腐爛又寄託了思鄉之情,後被廣泛流傳開來。從唐至兩宋,再到明清盛行不衰。

但流傳更廣的是,元朝末年,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積極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事劉伯溫便獻出一計,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裡面,再派人分頭送到各地義軍中,到了起義的那一天,各路軍一起響應,起義軍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的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於民同樂,並將月餅作為節日糕點賞賜群臣,此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和其風


在我國古代,人們把農曆每季每月的十五,分別稱為孟、仲、季。因為農曆八月十五日居於秋季的正中,所以,稱作“仲秋”,“仲”即居中的意思,而八月十五日即居秋季之中,又居“仲秋”之中,故稱為“中秋節”或“仲秋節”。這時,因為月色倍明於常時,所以又稱為“月夕”。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百姓也就有了中秋祭月、拜月、賞月習俗。據史料記載,在唐代,祭拜月神後,還要賞月吃團圓餅,飲桂花酒,使八月十五成為了一個互相祝福、喜慶團圓的日子。

月餅在很早以前叫小餅或甜餅,開始是祭奉月神的供品之一。到了唐朝在京城長安有了專制月餅的輔子,宋代就興旺起來了。北宋蘇東坡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那時的小餅與現在的酥皮月餅很相似。

據說,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到杭州時正值中秋,一些學士奉獻甜餅給乾隆品嚐。乾隆一邊賞月一邊吃餅,連聲說:”好月,好餅,中秋良宵也。“從此,中秋做月餅吃月餅在全國興起。月餅也做的大了,供月時有如同大吃盤大小一般。據說,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算是一個巨型月餅了。


作家恩出


對於一個“民以食為天”的民族來說,中秋節如果沒有了月餅,那還叫中秋節嗎?可是什麼時候流行中秋節吃月餅呢?

月餅的歷史

月餅這個美食,它的歷史很悠久。最早,它還不叫月餅,叫胡餅。“胡餅”顧名思義,就是胡人製作的餅,是引進的食品。據說是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胡人的做法,製作出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胡餅”叫做“月餅”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時,一高興,隨口把正在吃的美食“胡餅”叫做了“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傳開。

但是上面這些據說,都沒有可靠的歷史材料可考,只是一種傳說。現在能在史料上見到的最早出現類似“月餅”一詞的是北宋大詩人,也是大吃貨蘇東坡“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真正“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

中秋節的歷史

中秋節的來源可能很早,甚至遠古時代,老祖先們在秋季對豐收的祭祀都可以看作是中秋節的前身。但是真正被當作一個節日來過,並且定在八月十五,應該是唐玄宗時代的事情了。

唐玄宗生在八月初五,把這一天定位普天同慶的日子,就叫“天長節”,等到安史之亂之後,唐玄宗的兒子唐肅宗即位,他看自己的老爸把生日都定為節日,也要把自己的生日定為節日,他的生日是九月初三,那一天就定為“地平節”,那時候唐玄宗還在,是太上皇,所以兩個節日都要過。但是這兩個節日的距離有點太近,而且在這兩個節日之間還有八月十五祭祀月亮的習俗,一個月之內,要過三個節日,“節”多了也使人愁,加上戰亂之後,財政也吃緊,後來有人建議,把三個節日合成一個節日,定在八月十五,節日的名字就叫“天長節”,唐肅宗也同意了,這就是唐朝八月十五就固定了一個節日,“天長節”。

直到宋朝,改朝換代之後,老百姓再過“天長節”就不太合適了,就把節日保留,節日的名字改為“中秋節”。這就是中秋節的來歷。

月餅什麼時候看上了中秋節

中秋節和月餅什麼時候搭檔,現在也沒有確鑿的歷史記載,但是有這樣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唐朝軍隊慶祝勝利的食品。據說是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八月十五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還有一說法和朱元璋有關。據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

這種說法可信度高。到了明代,就有許多資料顯示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做的月餅,和我們現在吃的傳統工藝的月餅,基本上是一樣得了。

月餅就像天上的那輪圓月一樣,寄託了人們對團圓,甜蜜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煙花三月09


中秋節,起源於唐朝,而吃餅的習俗自明朝才興起。

傳說,明末為反抗元朝的殘酷壓迫,朱元璋發動了農民戰爭,為了保持行動一致,他把寫有“八月十五日夜起義”的字條藏在餅裡, 讓起義的農民依次傳遞下去,這種辦法既隱蔽,又有效, 所以取得了起義的成功,後來奪取了元朝的江山,建立了明朝。


為了紀念來之不易的勝利,人們就在八月十五這天做成圓餅,相互贈送,一起賞月吃餅,後人譽為月餅。


吃貨別眨眼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

一年一度的八月中秋又到了,各地習俗不一樣,有的祭月賞月,有的要飲桂花酒,有的燃燈,有的燒塔,但幾乎都有都離不開一個習俗,那就是吃月餅。

中國人非常重視親情,講究個團圓,尤其是在花好月圓的中秋時節,和家人圍坐,在月光的映襯下吃著月餅,一起談天說地,是多麼美好溫馨的畫面。

不過,大家又都知道“月餅”的由來嗎?

相傳在殷商末期,為紀念聞仲,江浙地區將邊緣薄中間厚的餅稱作“太師餅”,也就是月餅的前身了。後來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帶回了芝麻和胡桃,人們把胡桃仁和芝麻放進月餅中,後來就稱之為“胡餅”。

再後來,唐朝楊貴妃中秋吃月餅時,不喜胡字,望著明月感慨,定下了月餅的名字流傳至今。而民間還有關於“月餅起義”的傳說。元代末年,朱元璋想聯合各路反抗力量起義,但信息無法傳遞,此時軍事劉伯溫出計散佈謠言稱,冬瘟流行,吃月餅可消災。於是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字條通過月餅順利傳遞出去。於是在這之後,老百姓為了感謝朱元璋推翻暴元,以後在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擺攤兒的四哥


中秋節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說出自西漢醜女拜月典故,也有人說出自唐朝宮女祭月。而真正月餅起源人間廣為流傳有鼻子有眼的是朱元璋起兵謀反殺韃子一事。

當時韃子也就是胡人,胡作非為,無惡不作,欺男霸女,而且把菜刀都用鐵鏈子鎖住,每十戶人家用一把菜刀,以防民眾暴亂。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當時有一能人劉伯溫想了一條妙計,輔佐朱元璋起兵暴動,這個信息就是包在月餅之中,一傳十,十傳百,在八月十五夜起兵,這一壯舉贏得了天下人們的愛戴。



這個故事流傳至今,在農村家家戶戶都要包上好多個花樣各異的月餅來,有甜,有鹹,有韭菜,有果仁,有芝麻。可以說裡面都有餡的,這就是月餅的起源。在農村還有一種風俗,八月十五殺韃子,韃子鴨子的鼻音,這個傳說在農村廣為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