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族人那麼多?


全球民族最多的是中國的漢族,還有印度的印地人,但是,印度的印地人因為宗教信仰已經少多了。中國的漢民族也是長期的民族融合的結果,也與中國歷史上人口基數大有關係,早在新石器時代,創造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炎黃部落人口眾多,可能達百萬之眾,到了周王朝時期的人口有五百萬以上,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人口基數是兩千萬,這在當時世界上是最多的。一千年後的宋朝人口已經上升到一億人口,清朝中期是兩億人口,民國時期已經是四億人口,當時的漢族佔百分之九十五多。

秦朝以後的兩千年,漢族經過數次的大動盪,融合了北方的幾波遊牧民族和嶺南的百越部落,形成了世界上民族最多的漢族,現在的漢族人口已經是十三億 。


太興真人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家,在中國目前已知的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占據人口達到92%,相對少數民族有絕對的人數優勢,並且漢族在人口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為什麼漢族人口會這麼多呢?

一、漢族有強大的生存力,這是每個民族的共性。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隨著中國歷史的變遷,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戰亂等因素,漢族也發生了大規模遷移,一直在從中原地區向南遷移。但是漢族從未中斷過,頑強的生命力使其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二、漢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融合各族人民一起生活。我們知道漢族經歷過很多次少數民族的入侵,尤其是在五胡亂華的時期,但是中華民族有極大的包容性,所以很多民族最終走向了漢化,融入到漢人之中。到唐朝的時候,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交融就更加頻繁,甚至是唐朝李家也融入了少數民族的血液。極強的包容性讓漢族得以與很多民族和睦相處,也容易壯大發展。

三、漢族的家族文化,給了漢族極強的繁衍能力。家族文化很重要的事要保證家族的強大,這就需要有很強的人員作為補充,所以漢族特別重視傳宗接代,也特別注重家族的強盛,兒子多 的家庭或者家族就對在當地很有威望。而家族融合在一起,又讓人活下來的概率擴大,所以人員的增長比較快。

四、中華文化的自強不強和對自然的敬畏思想,使漢族會發奮圖強。中華文化主要還是漢文化,而漢文化自強不息,面對自然災害能奮力抗擊,同時又相信“天人合一”敬畏大自然。自強不息讓漢族在面對自然災害的時候,想到的是面對和解決,而不是逃避,這種方式就增加了漢族的生存力。

漢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且從未斷裂的民族,作為一名漢族人,我們為民族自豪;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為國家驕傲。


帝國烽火


漢族是我國乃至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是一個擁有從未中斷過的悠久歷史的民族: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2%;在臺灣漢族佔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和97%。除中國兩岸三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佈,如今全世界的漢族人口已接近14億左右,佔全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其實漢族的族源血統並非單一,事實上中華民族的歷史從來不是單一民族的歷史,甚至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本身就是多民族融合的產物。根據先秦文獻的記載:漢族的遠古先民主要以中原地區為活動範圍,分佈於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被視為是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漢民族興起的黃河、長江中下游衝擊平原可謂得天獨厚——相比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那種四周多沙漠和古希臘的多山地形而言:能與黃河、長江中下游衝擊平原這樣大面積的衝擊平原相提並論的只有印度的印度河、恆河衝擊平原,這兩大沖擊平原是當時難得的適宜農耕之地,因此孕育了大量人口。在持續數千年的農耕文明時代我國很早就形成了獨特的家庭倫理風俗——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在相當漫長的時間內可謂根深蒂固。這種觀念的形成和古代中國的國情密不可分:一個農業國家需要充足的壯勞力維持生產,只有多生育人口才能維持家庭生計,進而實現老有所依的目標,這就很自然地形成了多子多福的觀念。與此同時朝廷的日常行政運作以及應對戰事也必須消耗大量錢糧,因此朝廷會千方百計出臺各種優惠措施鼓勵人們生育:越王勾踐對大齡男女的父母徵收重稅、秦獻公嬴師隰廢除活人殉葬制度無不是出於充實國家人口的目的。


這種地理結構和農業社會形態還使漢民族很早就催生出大一統思想意識。相比西方政治版圖長期的四分五裂狀態而言:中國在絕大部分時期都得以維持一個大一統帝國。中國人的這種大一統思維其實由來已久——儘管締造中華大一統帝國的人是秦始皇嬴政,然而在此之前戰國七雄連年征戰、諸子百家縱橫爭辯所要解決的就是將天下定於一的問題。正因為大一統思想是華夏民族早就孕育出來的全民共識,所以秦始皇嬴政可以較為順利地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廢分封行郡縣並統一帝國的文字、貨幣、度量衡,實現了”車同軌、書同文“,從此以後中華大地各地區之間就形成了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聯繫。秦王朝在300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內締造了一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高度統一的共同體。秦朝之後的歷代王朝在秦朝的疆域基礎之上不斷向四周擴張並最終形成今天的中國版圖。在秦朝建立後的2000多年時間裡除魏晉南北朝以及五代兩宋共計600多年時間之外這片土地都保持著統一的狀態。相比歐洲長期以來的小國林立狀態而言:我國可以說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領土大國。儘管人口不一定和領土呈正比,但不能否認龐大的領土是孕育龐大人口規模的基礎:沒充足的土地資源作為依託就無法供養龐大的人口。當今世界的確有像加拿大這樣的地廣人稀的國家,可話說回來像科威特、卡塔爾這種國土面積有限的國家是絕不可能發展成為人口大國的。

中國的大一統政體不僅使國家得以保持龐大的疆域,同時也使國家在生產力上保持相對的高效率。在古代的農耕社會水利設施無疑是對農業生產極其重要的,而在水利工程的建設上就能充分體現大一統帝國與封建采邑制國家的效率差距。都江堰、鄭國渠等水利工程極大促進了農業生產,使帝國得以供養更多人口。大一統帝國的高效率不僅體現在農業生產上,在商業活動上同樣能體現大一統帝國的高效:大一統的古代中國儘管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然而卻構建了龐大的商業貿易網——這一貿易網絡不僅涵蓋了帝國的疆域,甚至通過絲綢之路得以延伸到帝國疆域之外。反觀歐洲和中東在統一的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時代是可以參與絲綢之路貿易的,然而中世紀歐洲的封建采邑制國家顯然就無法參與如此廣袤範圍內的貿易運作了。由此可見古代中國無論是在農業生產或是商業活動上都能創造出高於世界其他地區的利潤,從而得以供養更為龐大規模的人口。中國這種高效的大一統體系是如此強大,以致於即使是異族入主中原也必須接納這一體系。歷史上作為中國主體民族的漢民族以其獨特的開放包容特性使匈奴、鮮卑、契丹、党項等民族相繼被融合到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這些民族的加入進一步充實了漢民族的人口。漢民族之所以能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民族在相當程度得益於歷史上的民族融合:當秦始皇混一華夏時如今的江南、嶺南地區仍是山越民族出沒的蠻荒之地,然而如今這些地區和其他地區都使用著同樣的方塊字。可以說歷史上漢民族的幾次大規模遷徙以及與當地民族的融合是漢民族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民族的重要原因。

漢族的祖先是原稱“華夏”的中原居民。距今大約4600年前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與蚩尤部落大戰與涿鹿,正是這一戰奠定了以炎黃部族為核心的華夏民族的形成。戰敗的蚩尤部落分化為兩部分:一部分向南遷徙成為今天苗族的祖先,另一部分在被華夏部落聯盟征服後日漸同化。華夏部落又進一步吸收了以東夷為代表的周邊部落,事實上漢族遠古先民在相當一部分來自於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團。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虞舜出自東夷,夏禹出自羌、戎等說法。華夏民族早期歷史階段的神話傳說從側面間接證明:漢民族是由來自不同氏族部落的成員經過長期融合而形成的。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左右華夏民族在經歷早期的三皇五帝時代後進入到世襲制王朝階段:歷經夏、商、週三代共計千餘年的演變後華夏民族的活動區域從內陸擴展到大海。事實上夏、商、週三代本身就出自於不同的始祖部落:夏王朝是大禹之後;商王朝的祖先出自東夷;周王朝自稱其先民為夏人的一支,雜居於戎、狄之間,與羌人關係密切。夏、商、週三代的演變就像是攤大餅一樣不斷吸收融合周邊的鬼方、東夷、淮夷、赤狄、白狄、鮮虞等諸多民族,就這樣華夏民族的活動區域由最初位於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逐漸拓展到包括華北、東海、長江流域等地,然而廣大的南方地區此時依然處於華夏文明覆蓋範圍之外:當時生活在今天江南、嶺南等地的是百越民族,而在今天的四川盆地則生活著古蜀人、古巴人等遠古民族,然而我們知道這些地區如今早已成為以漢族人口居多的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在爭霸的同時也都不同程度開拓了華夏文明所覆蓋的版圖:秦霸西戎、滅巴蜀;趙滅中山、徵樓煩;楚伐三苗、平山越;燕伐東胡、徵朝鮮......這一系列軍事行動拓展了華夏文明所覆蓋的版圖範圍,而在此之後隨著經濟和文化聯繫的日益密切使這些新開拓的地區日漸同化於中原的華夏文明。隨著戰國七雄之間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已形成諸夏統一的趨勢,進至中原的戎、狄、夷、蠻也逐漸與華夏融化,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佈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兼併東方六國,隨後秦王朝廢分封行郡縣,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實現了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至此在大一統政體之下諸夏開始形成為統一民族。當時在今天的江南、嶺南地區生活的是古越民族,他們分佈在今天的江蘇、上海、浙江、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這一長達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內。越族內部又分為于越、揚越、甌越、閩越、南越、駱越等不同支系,合稱百越。如今其他越族分支大多已融合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而且絕大多數就是融合在了中華主體民族漢族的血脈基因之中,事實上廣東省的簡稱粵在古漢語中和越就是通用的,而今天的廣東顯然是以漢族人口居多的,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則因為中原人口的南遷;二則因為當地越族的漢化。公元214年秦始皇嬴政遣將任囂征服了嶺南地區的百越部族,隨後秦王朝在嶺南設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從此以後嶺南兩廣地區就成為中華版圖的一部分,這其中的象郡所轄之地甚至已延伸到越南北部地區。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今天的越南中北部地區成為南越國的一部分。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此後嶺南地區的漢化程度日益加深。

秦王朝的國祚實在過於短促,而在秦朝之後的漢朝前後歷經四百餘年且國力強盛:在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徵朝鮮、服西南夷、收南越的過程中,在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在通過絲綢之路與安息、羅馬等國的貿易文化交往中,漢朝之名逐漸被他族用作稱呼華夏民族之名。漢朝滅亡後中原大地歷經了魏晉南北朝持續三百餘年大分裂大動盪的局面,在這一過程中以匈奴、鮮卑、羯、氐、羌為代表的五胡湧入中原,同時大批漢族百姓遷徙到南方。南遷後的漢族百姓與長江及珠江流域的蠻、俚、僚等南方民族日漸融合,由此促成了江南、嶺南等地的漢化,如今這些地區的人口已基本以漢族為主。南遷的漢人與南方民族的融合造就了南方地區的漢化,而北方由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時代進行了全面的漢化改革,儘管在後來的北齊和北周統治時期主張恢復鮮卑舊俗的聲音壓制了主張漢化的聲音,但在隋唐之後鮮卑民族還是幾乎完全融入到漢民族之中。事實上隋、唐兩代的皇室均有鮮卑血統:唐高祖李淵和隋煬帝楊廣的母親就是出自鮮卑獨孤氏的親姐妹,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出自鮮卑紇豆陵氏(後改漢姓竇氏),唐高宗李治的母親出自鮮卑長孫氏。

李唐開國之初就經歷了玄武門之變——太宗李世民殺死兄長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讓位於自己。然而就在他即位剛十二天的時候東突厥十萬大軍由頡利可汗親率一直進擊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長安城下飲馬渭水。這時的李世民選擇了忍辱負重——拿出國庫所有積蓄賄賂頡利可汗,與此同時自己親赴突厥大營求和,然而即使在此時他也依然堅持絕不放棄長安城。儘管是前來求和,但當他單槍匹馬步入突厥營帳和頡利面對面談判時頡利被震懾住了,不久突厥退兵,但這件事被李世民和他的臣民視為國恥牢牢銘記。僅僅只過去了三年李唐王朝就聯合反對頡利可汗的各部族向其發起全面的戰略報復:唐軍深入突厥腹地俘虜頡利可汗滅東突厥。唐太宗李世民滅東突厥後保存其部落風俗,此後大量突厥人開始自動內附,突厥血統從此逐漸融合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血脈之中。盛唐時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達一百多人,幾乎佔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東北和西域各部族紛紛要求內屬大唐王朝,各族首領齊聚長安,共同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事實上在唐朝獲得重用的外族名臣不只有突厥人,還有鐵勒人契必何力、靺鞨人李多祚、高句麗人高仙芝、百濟人黑齒常之、突騎施人哥舒翰、契丹人李光弼、沙陀人李克用、日本人阿倍仲麻呂、波斯人李元諒、天竺人瞿曇悉達等等。長安城中匯聚著突厥人、波斯人、吐蕃人、新羅人、日本人,甚至還有皮膚黝黑的崑崙奴,這些人中不乏在中國定居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也融入到漢族血脈中。

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兩次變亂再次導致大量中原人口南遷,這進一步促進了南方地區的漢化程度。同時南遷漢人還形成了漢族內部的一個族群分支——客家人。由南遷漢人形成的客家人群體進一步向東南亞等地遷徙構成了我國曆史上名為下南洋的大規模人口遷徙,成為了海外華人中一個重要群體。目前全球約有八千萬客家人。其中約五千萬人分佈在中國的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海南等19個省的 180多個市縣,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佔到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廣東的三大方言就是粵語、潮汕語和客家話。約600萬人分佈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約1500萬人分佈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毛里求斯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客家語也是當地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惠州、梅州、深圳、贛州、龍巖、河源、韶關、賀州、沙巴州、新竹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城市,梅州、惠州、贛州、汀州被譽為“客家四州”。當客家人活躍於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之時北宋王朝從晚唐五代的廢墟之上崛起,然而終結了晚唐五代亂局的宋王朝執行守內虛外的國策,北方的契丹、党項、女真等族建立起自己的政權並於宋朝對峙,而在宋朝與女真人建立的金國的戰爭中又一次導致大規模的中原百姓南遷。建立後把治下人民劃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在這一劃分標準之下那些久居中原漢化已深的契丹人、女真人逐漸被視為漢人的一部分。

1624年生於福建海澄縣(今廈門海滄青礁村)的海商顏思齊率船隊在笨港(今臺灣北港)靠岸。臺灣島地肥水美、大片荒野等待開墾。顏思齊決意在此幹一番事業:他先率領大家伐木闢土,構築寮寨,同時對島上的少數民族加以安撫,商定疆界,互不侵擾。大局初定後顏思齊派下屬率船隊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後到臺超三千人。顏思齊將墾民分成十寨,發給銀兩和耕牛、農具等,開始了臺灣最早的大規模拓墾活動。墾荒需要資金投入,於是顏思齊挑選了一批有航海經驗的漳、泉人士,以原有的十三艘大船,利用海上交通之便開展和大陸的海上貿易;同時組織海上捕魚和島上捕獵,發展山海經濟,以解決移民生產和生活的物質需要。1625年臺灣糧食大豐收,興奮的顏思齊拉著弟兄們進入諸羅山中打獵。歸來後的顏思齊一病不起,數日後病逝,時年37歲。顏思齊的一生彷彿一顆流星,然而他的壯舉開啟了臺灣一個新的時代。從那時起大規模的移民高潮到來:每年都有大批百姓跨越海峽進入臺灣島,在島上屯墾耕種、繁衍生息。這些奔赴臺灣的大陸漢族先民們以堅忍不拔、蓽路藍縷、前赴後繼、勇往直前的優秀族性,以辛勤血汗為後代子孫開拓美麗的寶島臺灣,從而開創了300多年以來“唐山過臺灣”的歷史……近代著名的愛國史志學家連橫在《臺灣通史》自序曰:“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大約與”過臺灣“同一時期闖關東、走西口等人口遷徙活動也逐漸進入高潮時期。

廣義上的闖關東包括有史以來山海關以內地區的民眾出關謀生的歷次遷徙。事實上早在清王朝入關前遼東地區已有中原內地遷徙去的漢族移民定居了,清軍入關前的漢軍八旗主要就由這些土生土長的遼東漢人組成。《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出身就是中華先民闖關東的見證:曹家本是漢人,世居遼寧鐵嶺,後金立國後被編入滿洲正白旗。早在明代就在東北設有遼東都司和奴兒干都司兩大行政管轄機構,而中原百姓也不斷有出關謀生者,那時東北各民族就已開始了早期的融合,共同開拓著中華文明的東北邊陲。清王朝入關後相當一段時期內將山海關外的白山黑水視為自家保留地,因此禁止關內漢人向東北遷徙。這其實是為了以備有朝一日被中原人民推翻後還能返回東北老家落腳,為此從順治朝開始旨在阻止中原漢人進入東北的柳條邊籬笆牆就開始動工。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積貧積弱,東北日漸淪為俄、日兩國爭奪的對象,眼看自家老巢有陷落於俄、日之手的風險,加之此時滿族也已在相當程度上融入了中華文明,於是禁止中原漢人移民東北的限制被逐漸放寬。這一時期黃河下游連年遭災,一時間河北、山東等地的農民迫於生計掀起了大規模向東北遷徙的浪潮。這時朝廷只是放寬了對中原漢人移民東北的限制,但並未完全取消禁令,然而求生意志最終戰勝了朝廷的禁令:一批又一批中原內地百姓衝破朝廷的禁令出關討生活。1897年清政府在”闖關東“的浪潮衝擊下完全放開中原內地百姓移民關外的禁令,到1910年關東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來自關內的河北、山東等地的漢族移民從老家帶來了諸多習俗,這些習俗和關東本土文化逐漸融合形成了今天東北獨特的人文風貌。

獨特的地理結構、農業社會、人口遷徙、民族融合以及延續上千年的大一統政體為漢族的人口增長奠定了基礎,而歷朝歷代的戰爭則成為了漢族人口增長的制約因素:秦末農民戰爭、漢武帝伐匈奴、兩漢之交的戰亂、漢末三國混戰、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隋末暴政、安史之亂、黃巢起義、靖康之變......在這一次次戰亂中人口大量凋敝:秦末漢初的戰爭導致人口銳減70%;漢武帝伐匈奴的戰爭導致人口減少50%;兩漢之交的戰爭造成了65%的人口損失率;東漢末年以及三國時期的戰爭更是使人口損失率達到了95%,一時間中華大地出現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象;西晉八王之亂導致了38%的人口損失率;五胡亂華以及後來的南北朝割據混戰造成了60%的人口損失率;隋末的戰亂使中國人口由公元606年的4602萬人減少到公元639年的1235萬人,損失率高達73%;安史之亂使中國人口由公元755年的5292萬人口減少到760年的1699萬,損失率高達68%。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動亂之所以動輒使人口減少過半除了直接死亡的人口之外還有就是有相當多的人口成為了脫離國家戶籍統計的流民。在經歷一次次動亂之後中國人口在明代首次突破1億:明初人口約為6500萬~8000萬人之間,然而到萬曆年間就已增長到1.97億,即使在經歷明末清初的戰亂後仍有上億人口。進入清代以後中國人口的增速進一步加快,到了新中國成立後的1953年全國人口已達到5.83億,這還是在經歷了慘烈的抗日戰爭和內戰之後的數字。當然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過漢族無疑佔了總人口中相當一部分。

儘管漢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口規模龐大的民族,然而在明清以來的六百餘年間其人口增長超過了此前數千年的積累。在這六百餘年間明末清初的戰亂、清末的動亂、慘烈的抗日戰爭均曾導致包括漢族在內的中國人口的大規模減少,那麼為什麼在經歷一系列動亂後漢族人口仍在這六百餘年間呈現如此急速的增長呢?明代的鄭和下西洋以及此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早期殖民主義國家的海外擴張推動了一個世界範圍內的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儘管此後中國的明、清兩朝日益走向閉關鎖國,但中國還是在大航海時代中有所收穫。對中國這個農業大國而言:來自美洲新大陸的農作物的引入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而這也恰恰是導致中國人口急劇增長的一大重要因素:玉米、番薯、馬鈴薯、花生、向日葵、辣椒、南瓜、番茄等近30種作物都是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至清末之間傳入我國的。玉米、番薯、馬鈴薯都是耐旱、耐貧瘠的高產作物,於是這些作物就在一般的糧食作物難以生存的貧瘠土壤上大量種植。高產作物的引進使單位面積的耕地實現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足以供養相對更多的人口。進入清代以後隨著耕地面積的進一步擴大就使這些高產作物的優勢進一步凸顯。清朝的疆域是不是比此前的朝代大的問題一直存在各種各樣的爭議,我們姑且不去討論這些爭議,但我們至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清朝對邊疆領土的控制力度是超過了此前歷代王朝的。東北、新疆、西藏等地的確不是清朝最早納入版圖的,但在此之前的歷代王朝對這些地區的控制力度如何呢?事實上在清軍入關之前肥沃的東北黑土地幾乎處於未開發狀態,隨著清代的闖關東、走西口、過臺灣等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使原來很多未開墾的荒地得到大規模的開發。雍正繼位後甚至把開荒作為考核官員政績的指標,因此清代的耕地面積比起此前的朝代其實是有較大規模的擴張的。


如果說明清時代是包括漢族在內的中國人口急速增長的一個高峰,那麼新中國成立後則是又一個高峰:明清以來六百餘年的人口增長超過了此前數千年的積累,而在這六百餘年中絕大多數人口增長又是發生在新中國成立後。新中國成立後於1953年的人口統計數據為5.3億人,而如今的中國人口比這翻了可不止一倍。這首先是因為新中國結束了舊中國長期的動亂,而和平安定的環境恰恰是人口增長的基礎。事實上清朝的人口在鴉片戰爭前就已增長到4億——這也就是中國近代史上所謂“四萬萬同胞”這一說法的出處。然而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百餘年間四萬萬同胞的說法就沒變過,當然由於長期的戰亂實際上無法確切統計人口,所謂四萬萬同胞不過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然而根據新中國在1953年的人口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四萬萬同胞這一估計其實差得並不算離譜。這麼說來長達百餘年的中國近代史幾乎就沒什麼人口增長,這主要是因為長期的動亂使人口大量死亡從而抵銷掉了增長的部分,所以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後所創造的安定和平環境的出現就使中國人口開始呈加速增長。與此同時隨著醫療技術的穩步提升也使嬰兒夭折的現象越來越少,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在一起促成了人口的大增長。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為什麼漢族人那麼多?

據1978年的統計資料,全世界約有42.6億人,分別屬於2000多個大小不同的民族。其中,既有人口在一億以上的大民族,也有不到千人、百人甚至數十人的小民族。

自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我國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秦漢而後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於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繫、民族雜居情況和各種原因造成的多種多樣的移民,從而不斷出現了各民族之間的融合。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 黨和政府一貫主張各民族共同繁榮。“人口興旺”政策成為促進民族繁榮發展的重要內容。50 多年來, 少數民族與漢族和諧、團結、穩定發展,少數民族人口總量迅速增加。根據建國以來的人口普查數據,我國少數民族人口規模由 1953 年的 3401.38 萬人上升到 2000 年的 10449.07 萬人, 人口數量增長到原來的 3 倍。相應地, 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也由1953 年的 5.89%提高到 2000 年的 8.41%。

漢族族稱的起源與流變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也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的主體民族。關於漢族族稱的源流問題,李一氓、賈敬顏、陳述、陳連開等先生都曾有過研究1,並發表過一些很好的見解。但他們主要關注於“漢人”一詞的考釋,忽視了先秦時期和清末以來這兩個非常重要的時段,從而無法系統地準確地反映漢族族稱起源與流變的整個過程。此外,某些觀點也有商榷、發揮之餘地。因此,進一步深入系統地探討漢族族稱的源流,仍然很有必要。

一、奠基期(先秦時期)

提起漢族族稱的來源,人們自然會想到強盛的漢王朝。呂思勉先生認為“漢族之稱,起於劉邦有天下之後。”呂振羽先生則稱:“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說“漢”這個族稱源自漢朝是對的,但還應注意到早在漢代以前漢族之實體就已存在,並且已經擁有自己的名稱。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民族的得名必須先有民族實體的存在,並不是得了名才成為一個民族實體的。”“漢族這個名稱不能早於漢代,但其形成則必須早於漢代。”又如林惠祥先生所說:“漢族之名肇自漢代,非初起之名。”因此,要想搞清漢民族及其族稱的起源,就必須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更為久遠的先秦時期,從大規模的人們共同體開始形成的炎黃時代說起。

距今大約五千年前後的炎黃時代,是中華文明大門開啟、曙光初現的時期。上個世紀20年代以前,大多數人對炎黃的真實性篤信不疑。隨後出現的疑古派認為炎黃是“層累地造史”的產物,純屬子虛烏有,影響頗大。近年來學術界主張“超越疑古”,綜合文獻、考古、民俗等資料證明炎黃時代是存在的,炎帝、黃帝都是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首領,是那個時代傑出人物的集合體。炎黃時代按考古學的分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按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說劃分屬於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時期,這也恰恰是中國古代民族開始萌芽的時期。

炎黃時代農產品已相當豐富,社會分工、社會分化比較充分,戰爭頻繁發生,人口流動加劇,規模較小且散佈各地的部落開始融匯、重組成規模較大的部族集團。炎黃時代究竟有多少部族集團,已無法確計,就其大者而言,傅斯年先生認為有夷和夏兩大系統;蒙文通先生認為有江漢、河洛、海岱三大民族;徐旭生先生認為有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儘管諸說有異,但在各個部族集團後來以炎黃集團為核心聚合成華夏族這一點上並無分歧。

華夏族實體形成於夏朝建立以前,而華夏族得名則在夏朝建立以後。《爾雅·釋詁》雲:“夏,大也。”《尚書正義》雲:“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孔穎達疏稱:“中國有禮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蘇秉琦先生推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主要特徵的花卉圖案彩陶可能就是形成華族得名的由來,華山則可能由於華族最初所居之地而得名。”商滅夏後,商人成為華夏族的主體,周人滅商後,周人又成為華夏族的主體。夏人、商人、周人共同構成了從炎黃部族發展而來的華夏族的主體,並不斷融合蠻、夷、戎、狄等“四夷”之人,至周代時已形成以中原地區為中心,以禮樂文化為紐帶,自稱“華夏”、“諸夏”、“中國”的民族共同體。《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以服事諸夏”;《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左傳·定公十年》:“商不謀夏,夷不亂華”。夷夏並稱,“華夏”既是他稱,又是自稱,說明其確已成為族稱,而蠻、夷、戎、狄等實際上就是華夏族以外其它各種民族共同體的名稱。 當時與“華夏”含義相近的還有“中國”。“中國”在今天是一個含義十分明確的專有名詞,特指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但在古代,其含義卻是多重的、複雜的,各種含義之間的界限有時並不分明。先秦時期“中國”一詞大概有以下四種含義:其一為地理概念,指中間的區域,即“天下之中”,也就是後來所說的“中原”;其二指京師,即“天子居住之地”;其三為國家概念,指控制著中土的城邦,即“中央之國”,有學者認為,“中國”一詞的多種含義,除“京師”之義外,都是國名意義的繼續和變化;其四為民族和文化概念,指與“四夷”相區別的華夏族和華夏文化,《說文》曰:“夏,中國之人也。”正是在這層含義上,“中國”與“華夏”是相通的,中國人就是華夏族人。 先秦時期形成的華夏族到了秦漢時期演進為漢族。可以說華夏族是漢族的雛形和前身,“華夏”是漢族最早的族稱。“華夏”最終被“漢族”所取代,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仍然起著漢族別稱的作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漢獻帝傳載詔曰:“華夏遺民,含氣之倫,莫不蒙焉。”《晉書·食貨志》稱漢中“雜有獠戶,富室者願參夏人為婚,衣服、居處、語言殆與華人無別。”《魏書·高昌傳》稱高昌“國有八城,皆有華人。”《周書·異域列傳》謂獠“與華民雜居”,稽胡“與華民錯居”。《隋書·食貨志》載:“華人之勇力絕倫者,謂之勇士,以備邊要。”《舊唐書·尉遲敬德傳》稱“華人入北,其類實多”。《舊五代史·桑維翰傳》雲:“不畏風霜,不顧飢渴,皆華人之所不能。”《明史·李鉞傳》言:“倭恃華人為耳目,華人借倭為爪牙。”直至今日,我們還在使用“華夏兒女”、“華夏子孫”、“海外華人”等詞語,可見作為漢族最早族稱之“華夏”影響之深遠。二、萌生期(秦漢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百家爭鳴,各家雖因理念不同而相互辯難,但卻普遍表現出對大一統的嚮往。《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雲:“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成公十五年雲:“王者欲一乎天下”;《論語·顏淵》雲:“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孟子·梁惠王上》雲:天下“定於一”;《荀子·議兵》曰:“四海之內若一家”;《荀子·致士》曰:“隆一而治”;《呂覽·審分》曰:“一則治,異則亂”。大一統觀念的產生既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趨於統一,以華夏族為核心的各部族之間交往頻繁不斷融合的產物,同時又加速了秦漢大一統局面的形成,為華夏族過渡發展到漢族,“漢”取代“華夏”成為漢民族族稱奠定了基礎。 秦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由於強大的秦王朝威名遠播,所以周邊各族、各國都稱中國人為“秦人”,直到漢代時仍有“秦人”之稱11。但秦畢竟短祚,比不上代之而起的漢王朝統治綿長,故而“秦人”實際上只是從“華夏”到“漢人”之間的一個過渡,最終成為漢族族稱的不是“秦”而是“漢”。

漢族族稱凝結著中華兒女的心血和智慧,作為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過程中起著凝聚核心作用的主體民族,漢族必將同55個兄弟民族一起迎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純手工作答,如果博而化易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歡迎大家點贊、轉發分享和關注博而化易來支持我吧!朋友的一評一轉都是對博而化易最大的肯定和支持,感謝夥伴們的支持!


博而化易


中國以漢族為主體,漢族以華夏為主體,正統漢人,就是東周列國人(戰國七雄的人,是正統漢人,例:劉邦是魏國人後代,張良是韓國人後代等等……)

漢民族派系:

洛河系(以居黃河、洛河的人,今閩贛粵桂等地漢人即是洛河南下之人)、

中原系(不單指河南人,還包括中部平原地區的漢人,多以兩廣、湖南、江西為主,最早是秦始皇征服百越,把中原政治犯、犯人往南遷移,後來這些人與當地女子結合,到了漢朝,成為最早的南方漢族中原系)、

巴蜀系(這一支,在滿清入關,被屠過一次,損失慘重)、秦隴系(以古代陝甘漢人為主的漢民系,五胡亂華,幾百萬漢人逃往甘肅,到北魏馮太后主政時期,甘肅漢人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馮太后就是漢人,執政期間重用漢人,而她自己即燕西系的,隨著北胡文化的融入,什麼胡服、胡床、胡椅、胡食的交融,影響當時秦隴系漢人,很多人就以為甘肅、陝西漢人就一定是胡人,這個說法不對,難道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就一口咬定趙國人都是胡人)、

北族系(含括鮮卑、東胡、匈奴、沙陀、女真等北方少數民族人加入,自成的一派漢系,金日磾後人、宇文、慕容、完顏等等姓就出自這一系,廣東慕容氏,就屬漢族中的支派北族系)、

燕西系(河北、山西、遼寧西南部的漢人)、

西北系(西羌、氐、義渠、回、番等西北少數民族人加入的漢系,例明洪熙大將李英,就是番人,這個番人李英可能就是藏族人)、

燕東系(即山東、河北南部,東北漢人又以山東漢人為主體,東北大部漢人應屬燕東系)、

江南中土系(就是江南少數民族的加入自成一系,例如粟裕大將,由侗族改入的漢族)

客家系、廣府系、嶺南系(俚族、百越一些少數民族的加入自成一漢系)、

江淮系(即長江上下流域、淮河流域的漢民系),雲南漢人多以江淮係為主。

對於北方漢民系支派名稱,我大概標註分配一下,因為北方不談民系支派的。

漢族除了江南中土系、西北系、北族系、嶺南系,其餘都屬正統華夏人。

隨著民族融合,派系林立,漢族出現很多支派。

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不解決,以後南京大屠殺、廣州黑人、日本侵華問題,都會被借用漢族學說來搞亂中國人的思想,正統漢人接受外族人的加入,但你們是漢族的加入者,絕不可以用你們外族加入的的身份,搞亂漢人的思想,自華夏開族,就註定華夏是一族了,就是正統漢人,而二千年後你們再加入,你們不能稱華夏人,你們沒資格,你們只能稱漢人,人類從原始社會走到了宗族社會,後來形成國家民族的歷史開端,國與國的國人族人就不是同一個,按某些傻屌的話,難道滿清入關,就是民族融合,滿人是漢人了,日本人要是贏了,是亡國,還是日本人是漢人呢?


嶽神通


民族概念是康有為等維新派從日本引進的,日本師法西方列國。梁啟超發明中華民族之說。袁世凱推動五族共和。解放之後,才確定採用漢族名稱,進行民族辨別,申請為民族的有四百多個,最後確認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沒有少數民族身份的全部歸類為漢族,因此漢族人口多。漢族分七大方言,上千種方言,各種方言之間難以溝通,分明是個大雜燴。按照西方的標準,語言是民族的主要標誌之一,語言難以溝通的就是不同的民族。





山青水秀人家


東亞和南亞是文化發發地區。不僅僅漢族人口多,別的民族人口也不少。

不信的話,看看日本1.3億,韓國和朝鮮0.7億,印度13億,越南0.9億,菲律賓1億,孟加拉國1.8億,巴基斯坦2.2億,泰國0.6億,印尼2.2億…

這些國家的人口稠密眾多,並不是我國才特有的。人家的人口密度還比我們要大。

其實中國一點也不特別。

這個世界上的白人數量更多,只是因為不能統一而分成了許多國家和民族。其實你仔細看看,如果以西方民族劃分標準,漢族可以分成好多民族,比如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文化差異和身高體重就有很大不同,只是因為我們有偉大的祖先統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僅此而已。

而我們華人不能佔領龐大的土地,也是因我我們近代落後了,我們的土地和人口都遠不及西方白人。

所以,別再說我們人口過多了,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慧讀古典


一再強調漢地十八省是別有用心的人,是西方勢力豢養的專家,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13987228610


這本身就是個扯蛋的命題,漢族只是一種自我認同,中華民族5000年融合,你中有我我種有你,少數民族中野流淌著其他民族的血脈,漢族是民族大融合的產物,中華民族是最準確的詮釋。

我是漢族,但我從來不認為有什麼純粹的漢族,既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無論宗教信仰,民族差異,我們都是中華民族,我們都是兄弟姐妹,這是改變不了的客觀事實!








徒步狼行


現代民族主義的盛行實際上要到五四運動之後了,在之前中國人是沒有什麼民族主義的,我們今天所稱呼的“漢族”其實就已經有了現代民族主義。


從文化來說,漢族已經綿延很久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生活習慣等等,但是從現代民族主義上來說,漢族是一個相當年輕的民族。


我舉個例子吧:



這是1899年《知新報》第93期,23-24頁裡面所登出來的,標題就是《日人論中國人素質》。

日人,就是日本人。

這篇文章實際上是翻譯,翻譯自日本的《東邦協會報》,其餘文字我不說了,我就說裡面的核心文字,是這麼寫的:


支那人民古來之習慣風俗於君臣大義冷淡太甚,其愛國的思想亦極缺乏焉,蓋起不拘泥於華夷之辨也久矣,今有外來之人焉能使支那人苟免目前之虐政盜難貧民等事,有以生活只安堵之則不問此外來施治之人其所來何自,華也,夷也,漢也,滿也,固將奉以為君,英也,美也,俄也,法也,德也,亦將欣戴歡迎之,而不區分其實何種族矣,嗚呼,固不知愛其國,只求存其身,是非支那人民之常習哉?


雖然是文言文,但是想必大家也看得懂,當然這會還沒有後來的抗日戰爭,這時候的日本還曾經想和中國搞聯合,清末時期在日本留學的留學生極多。

這個叫東邦協會的,後來還搞過所謂的“清國改造運動”


這篇文言文並不複雜,說的是中國人不愛國,也沒有所謂的君臣大義,只要外來民族讓中國人過的好,不管什麼民族,華夷滿漢,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美國德國人,都可以“奉以為君”。

然後日本人批評中國人“不知愛其國,只求存其身”。


很諷刺是吧,當年的日本人責怪中國人不夠民族主義,不夠愛國主義,日本人說的是不是事實呢?在當年確實是,清朝軍隊和外國打仗,老百姓趴在牆頭看熱鬧,當年就是這樣的。


儒家文化,漢族文化確實有很強的包容性,我們同化了,或者驅趕了,或者消滅了很多很多異民族,匈奴,東胡,烏桓,鮮卑,契丹,突厥,回鶻,党項等等之類的異民族已經不見史書了,漢族文化的兼收幷蓄讓喜歡漢族文化的人群越來越大,就形成了現在的漢族的基本盤。


但是有基本盤,不代表這些人就成為現代民族,我們都知道韓國人,越南人古代是採用漢字,使用漢族習慣的國家,但是後來紛紛獨立了,如果純粹的按照文化習慣,這兩個國家本不該存在的。


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漢族,是在清末一步一步被催化的,被淬鍊出來的,是通過歷次戰爭把整個民族凝聚在一起的。


建國以後,又通過掃盲,又通過推行普通話,把整個漢族緊密聯繫在一起,實際上在中國相當多的少數民族實際上是“紙上少數民族”,因為這些人除了一個身份證上寫的是少數民族以外,和漢族幾乎一模一樣,甚至這些人都不會說本民族的話,寫本民族的字。


通過戰爭的淬鍊團結,又通過建國以後的文化統一,形成了今天的現代漢族,現代漢族帶著鮮明的民族主義,這與古代漢族那種純粹以文化和風俗習慣結合的民族是截然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