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母誇讚寶釵“我們家四個女孩兒都不如寶丫頭”四個女孩兒都是誰?

阿丹151014015


賈母說自己家“四個女孩兒”都不如寶丫頭,這四個女孩兒毫無疑問指的是元、迎、探、惜四春。老太太雖姓史,嫁到賈家就算賈家的人,四春都姓賈,自然是一家人,這應該是公認的。黛玉雖然是老太太的嫡親外孫女,從感情上說可能是老太太心尖兒上的人,但從法理上說肯定不能把黛玉算成是一家人。正因為如此,黛玉在賈府才總覺得自己是寄人籬下。

寶釵一向很乖巧。給她做生日的時候她會很細心地想到賈母這樣的年高之人喜歡吃甜爛之物,愛熱鬧戲文,所以點菜點戲都想到這一點上去。寶玉捱打之後,風波過去,女眷們聚在一起吃點心,就是小荷葉、小蓮蓬的湯,然後順便閒話。討論的話題是究竟嘴乖的人可疼還是嘴笨的人可疼。這話題還是寶釵先引起來的,鳳姐吩咐人去做點心的時候,寶釵對老太太說,“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二嫂子憑他怎麼巧,再巧不過老太太。”

賈母卻說出一番道理來:嘴乖的可疼,不愛說話的也未必就不疼,而嘴乖的還有一樣可嫌的。恰巧在寶釵逞口舌之利賣乖的時候賈母說出這樣的話來,又偏說嘴乖的也有可嫌之處,簡直就是明著打臉。那麼嘴乖的到底哪一樣可嫌呢?我覺得應該是說,有意在長輩面前“獻好兒”。這不就是指著寶釵在說嗎?

要說迎、探、惜三春都不如寶釵也就算了,要是說元春都不如寶釵,這簡直就是更厲害地打臉了。都知道寶釵上京是為了應選的。那麼到賈母說這話的時候寶釵到底有沒有去應選呢?應該是選過了。因為就在說這話的上一章,薛家母子兄妹三人還鬧了一場。這中間薛蟠說起妹妹這個金鎖要配給有玉的人,所以就對寶玉上心。如果不是應選結束,寶釵沒選上,肯定不能說出這樣關於寶釵婚配的話來。寶釵沒選上肯定賈家都知道了,而賈母卻非要說才選鳳藻宮的元春比不上沒選上的寶釵,這是有多不喜歡寶釵才說出這樣的話來。

再看寶釵的反映,寶玉對她笑的時候,寶釵早扭過頭去和襲人說話了,這是說明寶釵聽出來是賈母諷刺她,所以躲害臊去了。


沅汰



《紅樓夢》第三十五回,賈母曾如此誇過寶釵:“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乍聽之下,好像賈母誇寶釵簡直把賈府四春都比下去了,可憐的黛玉在賈母那裡已經沒有一點位置了。但事實果真是如此嗎?

賈母口中所說的“我們家四個女孩兒”,我們知道一定有迎探惜三春,那麼第四個是指誰呢?是元春還是黛玉?一直存在爭議,其實只要稍加分析,答案並不難猜。

一、元春已經是皇帝的妃子,不可能拿來比較

我們都知道,元春剛出場的時候已經入宮了,後來更是被加封賢德妃,且被特許回家省親。在那個時代,講究的是“天地君親師”,元春雖然是賈府出去的女孩,但她已經今時不同往日,是貴妃了,見面就不能先論家中身份了,要先論國禮。

所以,元春省親的時候連賈母都要跪下迎接,賈母如此守禮如此精明世故之人,怎麼可能將元春跟家裡的女孩子放在一處進行比較呢?她不僅不敢,也不會把這麼做,因為元春已經既入了宮,成了妃子,就不是賈家的人了,她更不可能將元春跟寶釵這樣“別人家的孩子”相提並論,否則就是“犯上”的罪過了。

所以,賈母說的我們家四個女孩,顯然是迎探惜三春和黛玉,因為黛玉在她的心中,早已默認是自家人了。


二、賈母其實是非常喜歡黛玉的,所以把她當成自家人

賈母對黛玉的疼愛,賈府上下是人盡皆知的,所以鳳姐在黛玉剛進府時,就不無奉承:“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也許王熙鳳的這個玩笑,正是黛玉成為賈家自家人的暗示。

如果不是賈母正有此意,鳳姐敢這麼開玩笑嗎?相比之下,鳳姐是寶釵的親表姐,按理說她應該和寶釵更親近才對,可書中並沒有看到鳳姐和寶釵說笑的場面,反而鳳姐經常拿黛玉開心。

其實鳳姐除了有真心喜歡黛玉“真性情”的因素之外,剩下的就是為了、討賈母歡喜了。另外,賈母對黛玉的關愛還體現在很多情節中:給黛玉零花錢;提醒王夫人黛玉屋子的窗紗不翠了;多次親自探視黛玉……所以賈母誇讚寶釵,更多的是對客人家的孩子的一種客套話罷了。所以在誇讚寶釵的同時,暗示了黛玉才是自家的女孩兒。


三、賈母希望黛玉和寶玉可以結合

從黛玉剛進府,賈母就默許她和寶玉同起同坐,以及稱呼他們是“小冤家”,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賈母是支持寶黛之間的愛情的。她又怎麼會不清楚,自從薛家一住進賈府,甚至散播“金玉良緣”,害得她寶貝外孫女兒整天“風霜刀劍嚴相逼”?但她因為王夫人的緣故,才不好直說,甚至以禮相待薛姨媽母女。

清虛觀打醮的時候賈母一邊拒絕跟寶釵一樣15歲女孩的婚事,一邊說誰家窮給點銀子就可以了,其實後者不就是在說黛玉嗎?在公眾場合裡充滿愛意地說過“只有兩個玉兒可惡”,而對金玉良緣卻從來不理會,其實無論是王夫人還是薛姨媽亦或寶釵,都是明白的。

所以,賈母口中的四個女孩,是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這句話也透露了賈母對黛玉的疼愛,她早把黛玉當成親孫女一般看待,這句話是賈母說給薛姨媽聽的,所以也隱約透露出賈母對釵黛的不同態度。她把黛玉看成自家孩子,而寶釵則永遠是客人。

在賈母心裡,黛玉早已經跟嫡親的孫女沒有區別,甚至對黛玉要好過三春,文中最初還說過“迎,探,惜三個孫女兒暫且靠後”,“飲食起居,一如寶玉”。簡單的一句話,透露的是賈母對黛玉最細微的關懷和疼愛,對寶釵的客氣和疏遠。


少讀紅樓


第三十五回,賈母和薛寶釵展開了互誇的模式,薛寶釵誇賈母赤裸裸,賈母誇寶釵很心機。結果當然是賈母勝出。可也隨之留下了一個謎題,賈母口中說的她家“四個女孩兒”都指誰!賈母沒說透,使得誇獎變得尷尬起來。

賈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薛姨媽聽說,忙笑道:“這話是老太太說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時常背地裡和我說寶丫頭好,這倒不是假話。”

賈母誇獎薛寶釵評價之高很罕見。她說從她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薛寶釵,也就是薛寶釵冠絕群芳之意。問題是賈母話中“四個女孩兒”到底指誰?站在賈母角度,明顯是指林黛玉、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當時賈家也就只有這四個女孩,這話彷彿沒有疑問。問題是賈母的表述方式存在爭議。

第一,賈母用“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形容,等於將林黛玉算家裡人。其實這並不是賈母第一次如此表達。

(原文第二十二回)至二十一日,就賈母內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戲臺,定了一班新出小戲,昆弋兩腔皆有!就在賈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並無一個外客,只有薛姨媽、史湘雲、寶釵是客,餘者皆是自己人。

賈母當林黛玉自己家人,當薛姨媽、寶釵母女是外人,脂硯齋發現此點後批語【庚辰雙行夾批:將黛玉亦算為自己人,奇甚!】此次借“四個女孩兒”再一次表態林黛玉是自己家人,薛寶釵是外人,老太太這話特別耐人尋味。看似誇獎薛寶釵,實則有點拒人千里。


而且,這話起因源自薛寶釵誇賈母,偏偏踩了王熙鳳,當面說王熙鳳巧不過賈母去。寶釵也是昏了頭,這句誇讚不但不高明,反令賈母和王熙鳳都尷尬。

賈母認為自己沒必要得到這樣的誇獎,她在賈家的地位和經歷,王熙鳳根本沒法比。拿王熙鳳和賈母比較,談不上誇獎。而王熙鳳被無辜貶低也是尷尬,一聲不吭表明她有點不開心。賈母隨後說“四個女孩兒”將“嘴巧”的林黛玉算成“我們家人”表示親密,王熙鳳作為賈母嫡長孫媳婦,更是“我們家人”。當時一群人,就只有薛寶釵母女是外人,外人說人家家裡人,這話中意思細想就尷尬了。


第二,賈母說“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還有一種說法。可以包含林黛玉,也可以不包含。她模稜兩可的表述使得“四個女孩兒”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將“四個女孩兒”當成元、迎、探、惜賈家四春也未嘗不可。有人覺得元春貴為貴妃,不應該被提起,其實並不是。賈家深以元春為傲,不但經常提起她,還以她做榜樣。比方元春晉升,人人面上有得意之色。探春算眾人生日,也毫不避諱說到賈元春福氣大。掣花籤時也提到了元春…所以,賈母這“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完全可以理解成“元、迎、探、惜”。起碼薛姨媽有點受寵若驚,急忙說“這話老太太說偏了”。

其實,無論賈母話中“四個女孩兒”說誰,薛寶釵都是尷尬的。包含林黛玉的話,薛寶釵是外人尷尬。包含賈元春,拿貴妃和她比更讓她尷尬。賈母這種不說透徹模糊的話最要命。如果賈母真心誇寶釵,應該說“我們家裡現在這幾個女孩兒都不如寶丫頭”才對。單單拿出來“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老太太也太狡猾了。這種夸人,能把人誇死,反正我是不希望如此被誇獎!您覺得呢?

歡迎關注、收藏: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新穎的紅樓視角!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君箋雅侃紅樓


對於這個問題,沒有疑問的三位是迎春、探春和惜春。除了上述三春,還有一位是誰?元春還是黛玉?我覺得是黛玉。這段原話是這樣的:

賈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薛姨媽聽說,忙笑道:“這話老太太是說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時常背地裡和我說寶丫頭好,這倒不是假話。”

為啥是黛玉不是元春呢?首先看看賈母說這句話的時間節點。這段故事發生在第三十五回,發生在元春省親之後。那麼就是說這個時候元春在十六回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既然元春加封賢德妃了,就不能直呼其名,不能和其他姐妹連在一起了,即使是在賈府,自己的親人長輩也不能。

這是古代的避諱制度,避諱早早就有,文獻記載在周代避諱制度萌芽,秦漢時已經確立,到了晉代日臻嚴密,在封建社會,避諱往小處說是不禮貌,往大處說是嚴重的政治事件。

還是看《紅樓夢》原文,聽聽賈府丫鬟對元春的稱呼,在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倫樂寶玉呈才藻》中,襲人叫元春貴妃,襲人和寶玉說“昨兒貴妃差了夏太監出來,…”

在第二十四回《醉金剛輕財尚義俠 痴女兒遺帕惹相思》中,賈芸也稱元春為貴妃,孝敬王熙鳳冰片麝香的時說:“往年間我還見嬸子大包的銀子買這些東西呢,別說今年貴妃宮中…”

王熙鳳稱元春娘娘,在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豔曲警芳心》中,鳳姐和王夫人對話:“這些小和尚道士萬不可打發到別處去,一時娘娘出來就要承應…”

就是元春的爸爸賈政,也不能直呼其名,在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中稱貴妃,賈政道:這匾額對聯倒是一件難事,論理該請貴妃賜題才是,然貴妃若不親睹其景,大約亦不肯妄擬…”

有人會說賈政在外面,身邊有其他清客。其實在家裡,身邊沒有外人也不稱元春,在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豔曲警芳心》中,賈政稱娘娘,賈政半晌說道:“娘娘吩咐說,你日日外頭嬉遊,漸次疏懶,如今叫禁管…”

綜上所述,是封建社會宗法不允許賈母把賈元春和其她三姐妹並列,賈母在當時社會不能也不敢那麼去並列。所以說賈母所說的四個女孩是不包括元春的,應該是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

另外,把黛玉與自己孫女並列也符合人的生活,符合人物情感。在現在,很多家庭把外甥女和孫女同樣看待,認為都是孫女,特別是在南方一些地方,就不叫外甥女而是稱外孫女。賈母對於黛玉的愛是發自內心的,對她的愛要遠遠超過三個孫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賈母會把黛玉自然而然歸為自家孩子,這也是真情的流漏。

基於上述兩點,賈母誇讚寶釵“我們家四個女孩兒都不如寶丫頭”四個女孩兒是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希望留言討論。


崑崙山Y東北曲藝


《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寶釵先拍賈母馬屁說,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她怎麼巧,巧不過老太太去。一番話為得是和賈府掌門人套近乎,其心機城府可謂深矣。


賈母則對薛姨媽說,咱們家四個女孩兒,都比不上寶丫頭。她口中這四個女孩,並非指元探迎惜四春,而是三春和黛玉。為什麼呢?

劉心武認為是指元春,是暗諷寶釵選秀一事。但元春已為皇妃,在舊時嫁出去的女兒便是客人,回家時也只稱為姑奶奶而不是小姐

元春省親時,父母長輩皆要行君臣大禮下跪,縱鮮光著錦的繁華簇擁,元春在賈府也只呆了幾個時辰揮淚而去了。


何況以元春的尊貴身份,和商人之女相比,往下說折煞寶釵,往上說以不犯上了,以賈母睿智知禮之人怎會如此作比呢?

而黛玉為什麼算四姑娘之一呢?首先她是賈母的親外孫女,而且父母雙亡,自小在賈府長大,雙玉被賈母視為心頭肉,認作自家人並不奇怪。

其次就算外孫女不算,鳳姐幾次三番開寶黛的玩笑,算成親花銷賬時說不花錢,早已勘破賈母心意,孫媳婦鐵定是自家人了。

所以說黛玉當作自家人不如寶釵,已是明顯的謙詞,又是輕輕巧巧分清裡外親疏,自家人不自誇也是禮數。明裡贊寶釵出色,實際上將寶釵定性為外人了。

何況文中還有一句:"寶玉勾著賈母,原為要贊黛玉,不想反贊起寶釵來。"

人精賈母多次誇寶釵,無異於"捧殺",這樣地高調,反而不親近了。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閒魚🐠元元,期待你的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如果按照正常解釋,賈母所言的四個女孩兒,當然是自己家裡的四個孫女。按排序就是元迎探惜,意即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也被稱之為“原應嘆息”。

但是,我們知道,冢孫長女賈元春早已進宮,是皇室之人,因其賢淑獲封“賢德妃”,早已是名花有主,和其餘三個待字閨中的孫女不可同日而語。

而黛玉因母喪自幼就進了賈府,成天和姐妹們耳鬢廝磨,和寶玉一處廝長,和寶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久住成家人。況且賈母從來就沒拿黛玉當外人看待,一直視同家人待遇,且還有心一力促成寶黛的姻緣,心裡頭早已將黛玉看成了賈府的一份子。

所以,賈母每每提及家中的幾個女孩兒,其實指的是黛玉、迎春、探春和惜春四姐妹,並不包括老大元春。

這句話的意思也很明顯,明裡是誇寶釵賢良淑德蘭心蕙質,其實是暗中告知薛姨媽,黛玉是我們家的人,你的寶丫頭才是外人,和我們親情之間有著天然的血緣隔閡。也是讓薛姨媽知趣而退,主動撤回所謂的“金玉良緣”這個幌子,不要再企圖施行什麼金玉良緣的美夢,依靠這個手段進入賈府合巹成親,將來把持賈府一應事體。

賈母曾經有過一段極為明確的姻緣定位,那就是不管這個姑娘什麼出身什麼家境,要的只是容貌和品德,並不會考慮其家庭出身和才華心計。

這個話其實也點明瞭薛寶釵進入賈府的實質障礙——從她這個角度來說,她就不認這個什麼能說會道巧言令色的薛大姑娘。


圖片來自網絡


龍吟148119260


賈母所說的四個女孩兒,一定是迎、探、惜和黛玉無疑。為何呢?下面細說。

這是在紅樓夢第三十五回《白玉釧親嘗蓮葉羹 黃金鶯巧結梅花珞》裡的一段拉家常的話頭。也就是賈母鳳姐和薛家母女的閒嘮嗑,生活氣息滿滿,百讀不厭。

拉家常第一回合

因著寶玉要吃荷葉兒蓮蓬兒湯,鳳姐巴巴的張羅起來,還和姨太太玩笑,薛姨媽說鳳兒是拿著官中的錢做人情,鳳姐兒笑道:“這點兒小東道還孝敬的起”。

接著是寶釵打趣鳳姐,說來了這幾年看在眼睛裡,鳳丫頭憑他再巧,巧不過老太太。哈哈哈哈。

誰知賈母不領情,說自己老了,哪裡還巧呢?倒是年輕的時候確實比鳳姐還會來事。鳳姐兒雖然不如年輕時候的我,卻比你姨娘(王夫人)強多了,嘴也乖,所以我格外疼她。

Round 1,賈母和鳳姐勝出。

拉家常第二回合

寶玉上場:老太太說這話不公,大嫂子(李紈)不怎麼說話,您還不是一樣疼嘛。若只是嘴乖才可人疼的話,那這些姐妹裡面就只有鳳姐姐和林妹妹惹人疼愛了。

寶玉這話真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了,讓薛家母女陷入尷尬。

老太太就解嘲道:提起姑娘們,不是我奉承,從我家這四個女孩兒算起,全都不如寶丫頭。

王夫人和薛姨媽遂接了話茬,一個說老太太確實常常跟我誇寶釵好呢,一個說是老太太抬舉她。

Round2:一片祥和

那麼,為什麼賈母所說的四個女孩是迎、探、惜和黛玉呢?

首先我們從語境來看:

賈母為什麼要說這麼一句話?是寶玉一句無心的誇耀引起的。寶玉說只有鳳姐姐和林妹妹的口才可人疼,這話原本沒什麼問題,但是站在賈母的位置看,在坐這麼多的女性,要麼是她嫡親的孫女、子媳、孫媳,要麼是嫡親親的外孫女,唯有薛家母女,算起來和賈母是隔著親的。從待客之道上說,薛家母女是應該被捧著的。

寶玉這個直腸子寵妹狂魔一口便誇了鳳姐和黛玉,絕口沒提寶釵,其實造成了微妙的尷尬。賈母作為老太君,控場的東道,她有責任扭轉這個尷尬的局面,於是輕飄飄地一句“全都不如寶釵”即可化解。既然是提到女孩子,自然是在場的幾位賈母的至親未嫁姑娘,沒必要再扯上已經出嫁的元春。

其次從身份地位上看:

賈府大小姐元春早已嫁入皇家,近幾年更是封了貴妃。雖然是晚輩孫女,然而在封建社會,畢竟君臣先於父子。且看元春省親的戲份,大家都知道,即便是賈母、賈政、王夫人,見了貴妃也是要先行過國禮的。

元春對於賈家人,那是宮裡無比尊貴的貴妃娘娘,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庇佑,豈能隨意提起,還和人對比?賈母作為身負誥命的老夫人,自然不會犯這種低等的錯誤。

最後從用意上看:

賈母此言不過是家中婦人們之間的打趣自謙,沒有必要太紆尊降貴,說賈府千尊萬貴的貴妃大小姐,比不過一個商戶家的姑娘,賈母敢說,薛姨媽和寶釵也不敢認啊,實在沒必要。

若要論起真心,在賈母心中,她最愛的外孫女林妹妹怎會不如寶釵呢?那可是她老人家的驕傲啊。

所以從語境上、身份上、用意上看,四個女孩,都不可能包含元春。一定是黛玉和另外三春無疑了。


清嘉讀書


“元妃省親”題詩,釵黛的才華都得到賈元春的欣賞,稱賞“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賈母為寶釵過生日是“元妃省親”之後的第六天、正月二十一,幾天之後元妃就下旨力邀寶釵與寶玉及賈府眾姐妹三春黛玉搬入園中居住。

賈府還專門為了薛姨媽和寶釵往來方便在大觀園東北角專門開了一個通往薛家借住的獨立院落的方便門,使薛家比修建大觀園時往來賈府更加方便了,賈母為寶釵過生日像是在為寶釵入住大觀園做預熱。
事實上,正式入住大觀園有自己獨立院館的除了賈府“自己人”李紈、寶玉、“四個女孩兒”三春黛玉之外,真正唯一被元妃下旨邀請入園的親戚就只有薛寶釵了。 “元妃省親”之後,給薛寶釵帶來的是賈府的更加熱情和待遇升級,其中尤以因為“賈母素喜寶釵穩重和平”特地為寶釵捐資過生日最突出、最熱忱。在寶釵過生日的前前後後,黛玉明裡暗裡、當眾和背後都不只一次的為此吃了飛醋、鬧了不愉快,寶黛湘還為鳳姐的一句看小戲子齡官像誰的話“混戰”一場。

賈母為寶釵過十五歲生日的三個月之後,元妃賜下獨寶玉寶釵相同的端午節禮,而“我們家四個女孩兒”三春和黛玉的端午節禮相同,並且比寶玉和寶釵的端午節禮要次一等。此時寶釵更成為了大觀園中不同於賈府的“四個女孩兒”三春及黛玉的“焦點人物”,令黛玉又一次大吃飛醋。

寶玉捱打後,賈母在怡紅院誇讚寶釵“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寶丫頭。”,賈母所說的“我們家四個女孩兒”應該是和剛剛十天之前,芒種過後農曆四月二十七、元妃賜下端午節禮中三春及黛玉“四個女孩兒”的節禮相同是一致的。 劉心武揭秘中的觧讀是“我們家四個女孩兒”是指“四春”,賈母以此用元春封妃來譏諷待選失敗的寶釵。以賈府老祖宗的尊貴地位,用得著這麼拐彎抹角的方式來譏諷一個親戚家的女孩寶釵嗎?也只有劉心武老師才會有這麼“一顆八卦的心”吧?

在大觀園中有獨立院館長期居住的女性是賈府媳婦李紈,賈府的“我們家四個女孩兒”三春和黛玉,唯有寶釵是親戚家的女兒。王夫人抄檢大觀園時,鳳姐說不能抄親戚家寶釵住的蘅蕪苑,只抄了“我們家四個女孩兒”三春黛玉以及寶玉和李紈的住處。

所有事實都證明,賈府的嫡親孫女兒三春和收養的外孫女兒黛玉,在賈母、王夫人、鳳姐、元妃心目中都是一致認定的“我們家四個女孩兒”。

第三十五回、賈母在怡紅院中當眾對薛姨媽誇讚道:“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寶丫頭。”就是在講:我們家大觀園中的四個女孩兒迎春、探春、惜春、黛玉,都不如寶釵優秀。


阿丹151014015


我認為賈母指的,我們家這四個女孩子,就是迎春探春惜春黛玉。

首先賈母說我們家這四個女孩子,肯定不會包括元春的。元春一來已經出嫁,二來地位非常尊貴。賈母不可能說元春不如寶釵。那麼接下來這四個女孩子肯定有賈家三姐妹迎春探春惜春。那麼第四個是誰?肯定不是李紈王熙鳳的,她們都說賈家的兒媳,不能稱為女孩子。也不可能是巧姐,巧姐太小,不可能拿她和寶釵比。也不會是湘雲,湘雲和賈母的關係沒有黛玉和賈母關係近,而且湘雲也不常住賈府。

那麼只有一個人符合,那就是林黛玉。雖然黛玉不姓賈,但是賈母從那個方面說,都不會把黛玉排除在外。一來黛玉常住在賈府裡,二來,在賈母看來,林黛玉真就比賈母的親孫女都親。

我們看一下她們的關係,就會知道。迎春的父親賈赦好色不務正業,賈母對他可以說非常不喜歡,間接地連累了迎春。而且迎春非常木訥,也不是賈母喜歡那個類型的女孩。探春的母親趙姨娘更是賈母討厭的人,因此連累探春也是必然的。惜春更不用說,她是賈珍的妹妹,根本不是賈母的親孫女。

咱們再看看林黛玉,她的母親賈敏是賈母最疼愛的女兒,而且已經去世,因此賈母對黛玉又可憐又心疼,那種感情是賈府其她女孩沒辦法比的。因此賈母說咱們家那四個女孩包括林黛玉是確定無疑的。






佔禮雜談


夸人的話鳳姐一出口就顯出水平高,比如說她誇老太太頭上的癟窩,沒那個癟窩,拿什麼盛這麼大的福呢?但是,寶釵比起鳳姐來,就遜色了許多。

這回夸人的話是寶釵先起的頭,她來了一句:“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他怎麼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這話說出來,就特別不討巧,一是以賈母的身份,她需要寶釵這樣誇嗎?一個孫輩的親戚誇她有多少的份量呢?所以寶釵這對賈母的番誇完全沒有意。另一方面,她打壓了鳳姐,屬於貶一個揚一個,顯然也不得鳳姐開心。

賈母自然不需要寶釵誇,但是,賈母顯然也不能不接寶釵的話,賈母就回答得很巧妙:“我如今老了,那裡還巧什麼。當年我象鳳哥兒這麼大年紀,比他還來得呢。他如今雖說不如我們,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強遠了。”

賈母這話有幾重意思。第一重,很不謙虛地說,我當年年輕的時候確實是巧,比如今的鳳哥兒巧。第二重,鳳哥兒雖然趕不上當年的我,但是,鳳哥兒比王夫人強多了。賈母說這話的時候,口氣裡透著的全是自豪感。

看著他們這樣說話,寶玉不樂意了。寶玉認為論會說話的話,當數鳳姐姐和林妹妹了。他是什麼時候都不想冷落林妹妹。可是,賈母並沒有接寶玉的話,而是接著說了這麼一句話:“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的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

賈母這話你如果認真去看,看了就會想笑,有點像小孩子賭咒發誓的味道。“不是我當面奉承”,“千真萬真”,賈母什麼時候如此說過話?她越是要強調的東西,越是在口氣裡透著生分和客氣。至於你當不當真,那是你的事。在座的各位大概也聽得有些不對頭,連一向木訥的王夫人都跟著表白,幫著解釋:“老太太時常背地裡和我說寶丫頭好,這倒不是假話。”她越是這麼說,越是讓人覺得假。而且老太太背地裡跟她說,而不是跟她們說,就顯得更加無處佐證。

那麼老太太說的“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究竟是哪四個呢?迎探惜肯定是沒有問題,剩下一個到底是元春還是黛玉?賈母說這話的時候,元春早就貴為皇妃,一方面她不再是“女孩兒”,另一方面,她也不再是“我們家的”,以元妃的身份,賈母不能把元妃稱作“我們家女孩兒”,所以,另外一位,毫無疑問是黛玉。這也從側面證明賈母一直疼惜黛玉,早就將她視為自家人。

劉心武先生在解讀《紅樓夢》的時候,把“我們家四個女孩兒”認為是包含元春,並且認為這是賈母嘲諷寶釵,因為元春都已貴為皇妃了,怎麼可能不如寶釵呢?但我認為說的“我們家四個女孩兒”不包括元春,卻同樣表達了賈母對寶釵只是口頭上的客套,實質上並不認同。就像我媽口中永遠說別人家的孩子好一樣。

我是蘇小妮,喜歡我回答請點擊關注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