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不出門

對普通民眾來說,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宅在家中才是最好的抗“疫”辦法。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大多數人都主動改變了原定的春節行程,選擇待在家中的方式來為國家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往年的春節假期,我有時會回英國倫敦父母家裡,有時也會跟著中國同事去他們家過一個歡樂熱鬧的原味中國年。不過,今年的春節,我哪裡也沒有去,就老老實實待在上海的家裡了。”在上海一家外資公關公司工作的盧毅告訴國際商報記者,他在中國已工作了五年,非常喜歡中國特別是上海的環境和氛圍,特別是中國的春節讓他印象深刻。

“去年春節,我是跟著中國的同事一起去他老家寧波過的,在那裡我不僅學會了包餃子,還第一次親自點燃了1米多長的‘大紅袍’鞭炮……”盧毅對去年春節的每個場景仍記憶猶新,他說道,希望那個喜氣洋洋、祥和的日子能快一點回來。“這幾天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疫情的動態,希望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希望大家都要多保重。”

作為盧毅的同事,娜塔莉告訴國際商報記者,今年是她在中國度過的第二個春節,喜歡趁每個假期旅遊的她這幾天也停下了腳步。“去年的春節假期,我跟幾個朋友去陽朔玩了幾天,非常開心。原本打算今年春節期間還跟幾個朋友去麗江玩,後來我們商量了一下,最後在春節前四五天還是果斷取消了行程。這幾天,我都在上海的住處休息,看看電影、看看書,除了去超市買點東西和下樓扔垃圾,就沒有再出過門。“祈禱疫情能快點消退,祈禱往日的熱鬧景象能快點恢復。”

“今年的春節我沒有回老家廊坊,就在北京過的。”在北京一家外資軟件公司工作的小李告訴國際商報記者,也是考慮到疫情的影響,雖然回老家也就不到2小時的車程,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哪也不去比較安全。

“我平時週末有時沒事了也會回家看看爸媽和其他親戚,所以今年的春節沒有回家爸媽也都非常理解。只是春節前他們還時不時問我要不要回家待一兩天,但這幾天他們又說還好我沒有來回折騰。”小李說,自己所在的公司雖然是外企,但並沒有外國人,與在公司美國總部的外國同事間的溝通都是通過視頻會議和郵件以及出差來完成。“可能因為是外企的原因,我們公司的春節氣氛並不濃。之前每年春節,走親訪友,七天的時間感覺眨眼的工夫就過完了。今年春節假期哪也去不了,天天在家待著也會感覺無聊,我就主動在家加班,跟在美國的同事一樣這幾天也屬於正常工作時間了。”

“春節假期我原本打算帶著不到一歲的兒子回平頂山老家過春節,但又擔心孩子太小免疫力太低,就決定先不回去了。”在北京一家外資服務公司工作的小黎對國際商報記者說,“孩子出生後我媽媽就在北京幫我帶孩子,我爸一直在老家還沒有見過外孫,本來計劃春節回老家跟我爸團聚,現在看只能再找時間回去了。”

小黎還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公司裡多數離家遠一點的中國同事都選擇了在北京過春節,離家近一點的中國同事多是選擇臘月二十九或者三十回去,不過大年初二、初三就已回到了北京。而公司的外國同事多數也都在北京過的春節,取消了原本計劃回國或到中國其他城市以及其他國家旅遊的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