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经历了什么,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所以不要轻易劝别人大度,对吗?

未央哉


生活是一个大染缸,有酸、有甜、有苦、有乐,五味杂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背景,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官和看法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同身受就不一样。生活中每个人经历的一些事和人,主体感观者是事物感知的第一人,只有真正作为经历着,才能明白其中苦了,作为旁观者,只是一个事物的传导者,缺乏中间经历过程,自然缺乏同等感知,所以但我们身边的人经历了一段难过的“坎”,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就不要轻易劝人大度,因为我们没有作为经历着,亲身经历过程,不知其中艰辛苦楚,而作为经历着我们也没必要大肆宣泄,因为没有理解你的处境,你能做的就是苦中作乐。


Rlanbo9527


不要轻易评价别人,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

你不是我,又怎能感同身受?

理解别人不了解的,了解别人不理解的。

曾在某平台上看见过这样一个自述:一女子怀孕8个多月,耻骨痛得走路都痛,还要每天自己做饭,自己做家务。

甚至生她女儿做月子时,老公没能回来陪她。月子里高烧到39.5度,婆婆却在那几天出去旅游了,最后还是娘家的大嫂来照顾她的。

后来丈夫和他丈夫的姐姐却总是让她理解下婆婆。丈夫对她说“她是我妈,你理解下,别让我难做”;姐姐对她说“我妈年纪大了,你就大度点,别跟她过不去”。

其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用自己的道德观去要求别人大度。

可此非彼,你不是当事人,怎么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呢?可能在你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别人的世界里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置身事外,谁都可以心平气和;

身处其中,谁还可以淡定从容。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我们不可能指望别人都能感同身受我们的苦痛和绝望。

感同身受是假,但是相互理解却是真的,对待他人,做不到感同身受,至少要保持客观,不要人云亦云,妄自揣测和指指点点,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頭条我喜欢看评论


说的很对!别人经历了什么,我们真的无法感同深受,盲目的劝人大度,会让别人心生愤怒,怨气,你并不了解他(她),不知道他(她)内心的苦!



为什么男人出轨了,却劝女人大度一些,为了家为了孩子要忍让;为什么很多经历了家暴的人,就连亲近的人也要让你宽容对方,要善良大度;多少跳楼自杀的人,被人说成太脆弱了,一点承受能力都没有,能有什么事看不开,心眼太小....可谁能知道他们内心的绝望;谁又看到暴力背后流血的伤口和那心酸的痛,如果你不原谅,还指责你自私,说你小气,说你无情,他们只会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不关心你经历过什么,用道德绑架你,让你反省,让你学会宽容大度!郭德纲曾说过一句话“我很厌恶那种不明原因就劝人大度的人,离这种人远点,雷霹他时会连累你!”确实是那种不了解别人苦的人,就妄下评论,在旁指手划脚,非常可恨!



这世上从没有真正的感同深受,伤口不在你的身上,你凭什么说不痛,这世上就有这种人,事不关己,却劝别人大度,当自己利益受到损害时,却比任何人都愤怒!

不是大度就能解决所有的事情,一再的忍让换来的只有得寸进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有些错误不能原谅,善良应有度,大度有底线!有句话说“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只是告诉自己要学会放下,放过自己!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谁人没伤痛,谁人没苦难,看起来风轻云淡,笑起来没心没肺的人,可知背后的泪雨连连!不要动不动就劝人宽容大度,做为朋友,我们不能体谅,就别说风凉话;作为亲人,我们不能感同深受,就不要轻易劝人大度,反过来想,如果自己还做不到大度,就请免开尊口吧!


梦之觉


01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想起前几天看的《奇葩说》,其中的一个片段就很符合问题。

颜如晶提了一个问题:“《延禧攻略》中你们最讨厌的人是谁?”

马薇薇快速的回答:“尔晴。”

颜如晶立马反驳道:“不是,是那些没有看《延禧攻略》的人,他们没有看,就说尔晴很可爱,你没有看,你知道尔晴黑化吗,你没有看,你给我说他很可爱。”

是啊,我们没有看过,自然也就不知道了,就像你没有经历别人的痛苦,却在一旁轻描淡写的劝别人不要难过一样。

很喜欢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的一句话:“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与乐。”

深以为然。

02

前段时间,我朋友感冒了。

看着她咳嗽的样子,我真是看不下去了,就给她熬红糖姜水来喝,晚上给她烧热水泡脚。

她压抑不住内心的烦躁,给我说和男朋友吵架了。

她给男朋友说感冒了,男朋友都是这样回复的:

“谁让你不多穿点,现在好了,感冒了吧。”

“感冒了,就赶紧去拿药。”

“不想吃药,就多喝开水。”

她说男朋友这些话在她看来都是废话,她感受到的都是敷衍。

我不知道该怎么接口,只是随声附和了几句。

后来,她生病住院,男朋友第一时间赶到,看着他忙前忙后的。

那一刻,朋友才明白,男朋友其实对她挺好的,只是说话的方式就那样。

她无法体会男朋友的表达方式,只是莫名的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子,男朋友加班还不忘关心时,她却在闹小情绪,哪会管男朋友是不是在忙。

每个人背后都有别人体会不到的辛苦,每个人心里,都有旁人无法感受的难处。

正如蔡康永所说:“你不能跟痛苦的人说你那个不算痛,我这个经历才算痛。”

或许我们没有办法感同身受,但我们可以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当他难受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当他哭泣的时候给他一张纸巾,当他感冒的时候给他一杯姜茶……

若无法感同身受,就别以自身的经历劝别人大度。你可以,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愿你我,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青諹



沐兮陌墨ouvert


劝别人大度是站在比别人高的位置说话,听者很难“收到”。

真正能支持到别人的 永远是共情他的痛苦与伤心,陪伴与信任他。


婵娟月桂木


其实真的很不想回答这些蒜毛鸡皮的问题,这是否会影响我的大肚(度),我还是觉得自己能够瘦一点比较好,当然也不能太瘦,那样就小度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他们都会有自己的存在法则,至于肚量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也只有他们自己决定选择如何去度量事物!

至于问题,话说的没错,因为语言吗,是个奇妙的东西,怎么说都可能有理,事物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变化多端无法预测的,还有难道就不可能这个人本身就足够的大度,有时候你得要去劝他多为自己考虑吗!

不要把人都想的那么小气,你自己够大度吗,还要去劝别人?的确我们不可能完美匹配别人的感觉,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在觉得自己了解甚至很理解的情况下才会参与发言的,只有那些吃瓜观众才不该废话!

什么叫大度,勇于奉献自我的人才有资格去劝别人大度,其它者,顶多只能说引导别人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不能妄言对方是否大度及又该如何,他的度量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无权过问,只可出于善意的引导!

我很讨厌别人指挥我的活法,但我接受他们的善意,他们都劝我要多为自己考虑,其实我又何尝不考虑自己呢,只不过是很多时候每个人的理解境界不一样而已!


哇大哈


看对方的身份,若是家人,能大度就能不伤心或者无关紧要,就要发自肺腑的劝,要是家人以外的人,就要看性格,别人需要的不是你让他怎么做,而是心里安慰,或者认同,只要不违反道德底线的问题,不必较真


单默默


不对。无论别人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劝人大度总是对的!即使是发生了最不该大度的事情,这时劝他大度,起码能起到缓冲冷静的作用,防止冲动之下的鲁莽行动,本来就是来日方长嘛。所以,什么情况下劝人大度总是不错的。仅供参考。


南山牧云578


郭德纲说的最多!!![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