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做蛋糕時 我們在做什麼

最近疫情爆發,也難得有時間做件一直想做的事情:以從業十餘年,職業履歷包含傳統餅店、法式西點、培訓機構、研發中心、門店升級、中央工廠、加盟商、原料商等直接或間接參與烘焙市場的不專業蛋糕師的角度,去了解蛋糕。這將會是一個很長的系列文章,從多個角度,儘可能詳細的去解構蛋糕。


蛋糕,我都厭倦了用“英文名字cake,中古時期的歐洲.......”這種最常見的廢話來解釋這個名詞了。於小白而言,他們通常似懂非懂的看了大半篇,到最後得出來的結論為:上面抹奶油放個草莓的就是蛋糕,至於裡面像海綿一樣鬆軟結構的是麵包胚!!!


So 蛋糕,顧名思義。廣義的可以理解為所有以雞蛋為主要原料經攪拌、混合製作而成的糕點,加工工藝包括但不限於冷凍、烘烤、蒸煮。甚至現在很多書籍與門店將很多不含蛋的甜點也劃分為蛋糕);狹義的可以理解為由雞蛋打發充氣,加入麵粉、糖、油脂烘烤而成質地鬆軟或綿密緊實,可通過塗抹奶油、果醬等提升風味輔料,製作而成的食品。近些年越來越多跨行業者的加入,創新與混搭給予了蛋糕更多的可能性。


這裡順帶提醒一下,很多人不理解蛋糕與麵包的區別,因為兩者看似結構都差不多,色澤微黃或金黃,裡面都充滿氣孔,且大都是烤制而成。實則口感、用料、加工工藝上卻不盡相同。麵包是以高筋麵粉與水為主要原料,攪打出麵筋後,經過酵母菌發酵產生二氧化碳使體積膨脹數倍,而雞蛋只作為輔助原料,可有可無,口感勁道有嚼勁;而蛋糕的主要原料為雞蛋,經高速攪打包入空氣使體積膨脹,以糖、油脂為穩定劑與增味劑,再以少量麵粉或澱粉作為支撐,口感細膩甚至入口即化。也可以以蛋糕胚為基底,添加更甜、更濃郁的蛋奶凍、鮮奶油、糖霜、果醬、糖漿、巧克力、利口酒、美乃滋等。


以常見或門市銷售的蛋糕為例,我大體將其分為兩大類:

一、視覺類蛋糕:包括但不限於奶油水果蛋糕、奶油裱花蛋糕、翻糖蛋糕、韓式裱花蛋糕、糯米紙糖花蛋糕、糖藝蛋糕、果凍蛋糕、法式西點、模具造型類蛋糕等。

二、口味類蛋糕:包括但不限於常溫蛋糕、慕斯蛋糕、拿破崙蛋糕、歌劇院蛋糕、提拉米蘇等在慕斯蛋糕、芝士蛋糕基礎上通過增減配比、替換食材得到不同口味的延伸產品。


當我們在做蛋糕時 我們在做什麼

口味類蛋糕還可以大致往下細分為幾大類:

1、常溫蛋糕類:包括但不限於戚風蛋糕、磅蛋糕、海綿蛋糕、天使蛋糕、喬孔達蛋糕、達克瓦茲蛋糕等。

2、冷藏/冷凍蛋糕:包括但不限於慕斯蛋糕、芝士蛋糕、奶油蛋糕、奶凍/果凍蛋糕、冰淇淋蛋糕等。

3、甜點類:包括但不限於布丁、馬卡龍、大福、泡芙、千層蛋糕、各種口味盒子蛋糕等。


當我們在做蛋糕時 我們在做什麼


這個分類目的只在於好理解,並非專業引導,因為很多蛋糕甜點都是重疊混淆的。後續文章裡會有每種蛋糕的解析、配比與延伸。


蛋糕的基礎食材包括:雞蛋、麵粉、糖、油脂、澱粉等。

增味/塑性食材包括:乳品、水果、花/茶類、香草類、堅果、穀物、可可、巧克力、明膠、酵母、鹽類、酒、甜味劑、發粉、磷脂等。

裝飾材料包括:食用著色劑、巧克力、糖類、水果、堅果、果膏、餅乾等。


當我們在做蛋糕時 我們在做什麼


每一類食材又包含多達上百個品種以及多種形態。食材在不同溫度、不同形態、不同順序添加進去得到的口味、口感卻大不相同;而繁多的裝飾材料、塑性模具與裝飾手法賦予了蛋糕樣子的多樣性。


近年來很多人甚至在蛋糕上直接放置不可食用的鮮花、玩具、飾品等。這種行為的利弊以及是否違規這裡不做深入考究,畢竟在當下,能受到市場的喜愛與認可,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食品安全意識與認知,消毒殺菌處理要到位。畢竟,即便是達到藝術品的觀賞級別,它本質仍是個食品,無論其目的是否作為食用,但前提是一定可以放心食用的。


當我們在做蛋糕時 我們在做什麼


這就可以看的出,做蛋糕,並不是一個將打發鮮奶油塗抹在蛋糕胚體上,順便淋點果醬、放點水果的簡單過程,而是包括視覺、嗅覺、味覺在內,需要考究一個師傅對於食材認知、配比關係、口味搭配,顏色搭配,繪畫功底、視覺審美、技術功底、節日氛圍營造等在內的複雜職業。


當我們在做蛋糕時 我們在做什麼

也順帶提醒下,想入行以及行內親友,在烘焙的修行中,每個人都會經歷達克效應,烘焙,從來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