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啟功和田蘊章的書法,你怎麼看?

文化小易


啟功先生和田蘊章的書法,我怎麼看?說句真心話,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兩人之間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共同點

啟功先生和田蘊章先生都是教育工作者,為中國的書法教育和傳統文化的繼承都做出了相當多的貢獻。所以兩人的書法,都有著濃濃的書卷氣,不像當今很多書家那樣,有種戾氣。這都源於兩人在傳統文化方面的學識和修養。

兩人的書法也都是以師法古人為主,對傳統名家的書法學習非常深入。而且巧合的是,兩人都學習過歐陽詢的《九成宮》。

不同點

田蘊章先生的家學就是歐體,因此他一生都在歐體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可以說是歐體成就了今天的成績。但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兩面性,有時很難把握,就是在歐楷這個裡面走的太深了,似乎一直沒有走出來。不知道是不願走出來,還是不能走出來。

而啟功先生的師法對象就比較廣了,用他自己的詩句來說就是“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竟體芳”。啟功先生的童蒙是以顏真卿《多寶塔》為入門,同時學習唐人的寫經小楷,受益匪淺。後來行書又學習趙孟頫和董其昌的字。學的太多了感覺險峻不夠,就又臨帖《九成宮》。中歲稍晚的時候,為追求用筆的骨力,而學習柳公權的《玄秘塔碑》。

啟功先生師古而能出古,田蘊章先生師古卻未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這是兩人書法學習上最大的不同。

另外就是,啟功先生在學識方面要高出田蘊章先生很多。啟功先生不僅僅在書法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他甚至不願承認自己是個書法家。啟功先生的主要成就應該是在古典文學的研究方面,以及在中國古書畫的鑑定、考究方面貢獻極大。他曾經可是解放後,故宮博物院最早的中國書畫鑑定專家七人組中的一位。

特別是在古代碑帖的研究方面,啟功先生靠的是自己的博學,拓寬了研究方法,詩曰:“買櫝還珠事不同,拓碑多半為書工。滔滔駢散終何用,幾見藏家誦一通。”一改以往學者專家對碑帖的研究只注重形式,不注重碑文內容;只知道書法、書體,而忽略了內容辭章的毛病。

僅此一點,當今書壇無人能比。他雖然是書畫大家,但他從來都認為書畫是副業。他一生教授古典文學、漢語,研究古代文學、史學、經學、語言文字學、禪學,著有《漢語現象論叢》、《詩文聲律論稿》、《古代字體論稿》等。他熟知清史,曾經7年點校《清史稿》;20世紀50年代註釋《紅樓夢》。

因此,田蘊章與啟功先生相比,且不說書法,這書法之外的學識,啟功先生就高出了太多。而反過來,這些書法之外的功夫,又濡養著啟功先生的書法。


翰墨今香


啟功先生是當代著名的書法大家,也有人稱他為當今唯一的書法大師,當代書壇泰斗級人物,於書法和書法教育都有傑出的貢獻,當今的書法家很少能有可以和他相比肩的。

二田蘊章雖然也是當今的書法名家,但是他在書法水平、社會地位以及在書法上的貢獻上是遠遠不及啟功先生的,這個不用多論,其實二者本身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我覺得這種比較也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兩個不在一個層級上的事物是沒有辦法比較的,仔細回味一下,這個更像是一種高級黑。

我以前好勝心比加強,跟著老師學習了兩年,有一些老師臨寫了一幅作品掛在了牆上,我趁老師不在,也臨寫了一幅同樣的作品,掛在了老師作品的旁邊,然後津津樂道的欣賞起來,總感覺自己寫的比老師好了,感覺老師寫的太平淡,我自己寫的非常的瀟灑。

又過了一個月,我發現我寫的那幅作品越來越差了,到處都是問題和毛病,而看老師的字則越看越好了,才知道一個月以前自己是多麼的幼稚。要知道老師那時候已經練了39年了,我才寫了兩年。

所以,不在一個層級上的人沒法比較,只有像以前的我一樣不懂的人,才會這樣比較。

你覺得呢?


不二齋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首先,啟功先生和田蘊章都是當代書界公認的大家,對於田蘊章來說,啟功先生是前輩。

說起啟功先生和田蘊章老師,他們二人還頗有淵源,一是在田蘊章老師年輕的時候舉辦書法展,啟功先生很認可田蘊章老師的書法併為他題寫書法展名稱,可以說,對當時的田老師來說是一種認可和鼓勵!


二是時隔多年以後,田蘊章老師在他的書法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裡,多次談到了啟功先生,肯定啟功的詩書畫和人品,說啟功先生是當代一流的大家!也從很多方面對啟功先生作出了客觀的評價。

啟功先生的書法水平是公認的,儘管啟功先生辭世多年,但是他的書法依然隨處可見,例如我們熟知的《書法報》的“書法報”三個大字就是啟功先生寫的,啟功先生生前也寫了很多的牌匾和給很多地方題字,啟功先生的書法自成一體,被人們稱作“啟體”。

而提到田蘊章老師,也是時下著名的書法家,他和其弟田英章是當代深受追捧的書法家,二人都有著“歐楷第一人”的美譽!特別是田蘊章老師在北方網錄製的一系列書法講座,被稱為是書法界的一股清流,更是讓我們看到了田蘊章老師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書法功底。

啟功先生和田蘊章老師都是當代實力派,正統型的書法家,他們的書法理論和書法作品也必將為後人珍藏!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存希齋書法


從職務上來講啟功先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二任主席,從學養上來講,啟功先生雖然沒有學歷,但他是貨真價實的副教授,還是文物鑑定專家。還有一個身份是其他人怎麼也比不了的,那就是啟功先生是愛新覺羅的後裔,他曾經見過故宮裡很多珍品、真品。而且不僅見過,還曾經用手摸過、擁有過、臨摹過,這個是先天優勢。

從這幾個方面來講,應該說啟功先生完勝。

對書法的貢獻方面,啟功先生算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的一股清流,其生前對錢看得很淡,其人品受當時和後人的稱頌。

啟功先生的字很有特點,很多人直接稱之為“啟功體”。別說是田,全國能跟啟功先生相比的都沒有幾個。

我們可以從下面的書法作品當中看出來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是非常有內涵的。

這種內涵,包括線條的質量、用墨的方法、章法以及落款、內容等都非常的講究。而且啟功先生對書法理論有相當的研究,是一個真正的做學問的人。

把田跟啟功先生放在一起比,我覺得這個沒有可比性。


東野牧者聊書法



或許是瞭解啟功先生的書法較早的原因吧,比較喜歡啟功先生的書法。二十多年在西安一家書店看到了一本《啟功絮語》隨手翻了一下,看到所附作品,可以說是毫不猶豫就收入囊中。自此亦或時常關注啟功的書法作品。後來有購得到一本《啟功書畫作品集》,就是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的那本書,因因刷質量特別精,看其作品如見真跡。可以說對啟功先生的書法佩服的五體投地。之後有購得線裝本《啟功論書絕句》。對於啟功先生的書法,感覺太好了,這才是書法大師的造詣。這樣說或許未必啟功先生喜歡,但打心底認為啟功先生的書法藝術造詣高。


田蘊章的書法是不可以和啟功先生的書法相提並論的,雖然他們的書法造詣都不低,在歐風楷書上與現代中國沒有幾個人能夠平行的,但和啟功先生的書法是沒法比較的。啟功先生的書法是有創新的,既有古代書法理論的繼承也有許多書法理論的融入,可以說是劃時代的書法大師。田英章和田蘊章的書法比較而言,可能田英章的楷書更出色一些。不過始終感覺其書法的內涵不夠。而啟功先生在藝術文化修養方面,是國家一流的專家學者或者說大師都是當之無悔的。

若從創新時代書法風格方面來說同樣是啟功先生的書法創新程度高。







翰墨書道


關於啟功書法和 田書法相比較哪個的好?還是實話實說吧。個人覺得,啟功書法很不錯,鋼勁透骨,雄心勃勃,功夫淳厚,半行半草,流暢有度,收開自如。個性突起,創新獨到。不失為一名著名書法前擁者。不足的欠缺有一點小小的問題,見骨不見肉,鋼有餘柔不足,結體過於收擾,左右失衡,見長不見方。田,書法傳統功底深厚,柔裡帶鋼,骨肉俱全,正氣凜然,落落大方,大小兼顧,左右縫原,不見敗筆,墨韻流暢,舒心豁達,無可外溢,結構嚴瑾,造化自然。只有微小一點不足,少有個性化。如果二者書法比較起來,各有不同各有千秋。本人實在雙雙佩服。但是田體書法的優點要稍微多出啟老書法,所以個人覺得田體書法稍微靠前一些。以上個人看法僅作參考,對其他朋友沒有影響。


鬱香墨


先拿假《碑帖》來忽悠?再拿假書法來欺騙!這才是“不羈為真”“書法微評”“中國書法網”“書法密碼”“詩書畫印筆記”“喜愛書法”“藝術漫步”“書法微課”“漢隸大叔”“松風閣書法日講”“書法第一網”“藝術起源”“書法名家堂”“書法魅影”“古籍”“書法影響力”“丹青硯遇”“古韻國學”“練字日記”“關中博雅齋”“溯芳齋”“筆墨書屋”“墨雨齋”“玄賞齋”“華夏博學苑”“翰墨閣書法”“太一智慧書法藝術”“姚家墨苑”“杜米粒”“悲和藝術影響力”“文史一談”“晉唐書法”“一日一書一畫”“書畫界藝術”“書法聯盟”“梁宇航”“半山古玩”“拔雲堂書法探索”等水軍們真正的本質。也是它們的真面目。這是它們一貫作偽的伎倆。它們如此不尊重老祖宗的真品?如此卑劣無恥?如此囂張跋扈?遲早要斷子絕孫的!“氣功”只是一個屁!何必作死地吹?(首屆湖南收藏家劉廣文先生撰寫於2018年11月29日)



用戶52790361735


一個天上,一個址下,將兩個這樣的人並列提出問題,說明見識和格局都相當的值得考慮。也不值得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啟功先生的成就各方面各個領域都很不錯,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學者,後者連提起他都覺得有辱自己的人格。

後者不有三大罪,

一是普遍使用異體字銷售給學生,而且以類似宗教等方式對學生洗腦,說使用異體字是書法上的正常現象。事實上是歷代統治者都不準使用異體字。凡是學過書法的人,都應該看得到字帖碑帖很少能夠見到異體字,見到個別的也是當時代許可的,不一定是當時的異體字。他這種行為是禍亂華夏文化的根本,想搞混亂漢字,誤導禍害華夏子孫,正直的華夏子孫,人人都應該得而誅之。

二是廣泛宣傳不是書法旳所謂書法。

三是夲尊覺得說這樣的人和事有失身份。這樣的人本身不值得說,以後任何人就不要邀請這樣的回答了。上個對比所謂書法作品吧,是人都可以看看,這是什麼樣的說法?



,都是橫幅,哪個更好看一些呢?


guihuxuan1


不要跟不讀書的人談論書法

我有一個朋友給我說過:“不要跟不讀書的人談論書法”。我覺得他說的非常有道理。書法雖一技,然近乎於道!要搞懂書法的本質,就得從文字的起源開始探究,從中國文明的發源初著眼。中國人離不開本土文化,從伏羲畫卦、周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各種書體都有一條文明線串聯著,只有搞清了中華文明與文字形成的這條脈絡,才能心中無疑惑,才能寫出合乎情理的作品,而不是憑自己的想像胡亂創新。

啟功是一個學者,對古文化有很深的研究,所以他的書法也是經的起推敲的。


而田英章的書法就是中規中矩,靠的是功夫,缺少文化底蘊和靈性!


硯臺山人


當前,見網上書法爭論有點象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小說刀光劍影,眾多宗派齊聚少林寺非要決一雌雄爭當武林盟主。本來會寫點毛筆字算個文人,一般是禮賢謙讓斯文君子一個。但一聽到有人抨擊幫主各種不是馬上翻臉指責。僅管有些書法名家千古千年,仍還為後人推崇。足見書法藝術魅力高深。但現今的活的書法愛好者在欣賞古代書法作品時,因時代不同,觀賞的角度不同,文化層次的不同會出現感性認知和理性認識。這本來應是稀鬆平常仁者見仁無可厚非的事。學術討論嘛應求得共識引導後人受益傳承。完全沒必要把某人當神祖牌。曾有網友說高手在民間只是不是名人。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的。其實網友們曬在今日頭條的許多作品並不比某些大師大書法家差。只是沒經過投票評比決不出勝負而已。如果真要評比一定要隱去姓名只拿作品方見分曉。我想這種評比永遠不會發生。就象巴塞羅那的中國球迷向中國足球隊吹口哨那樣是絕對不允許的。只講規矩不講其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