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ECO氪体」体育圈人www.ecosports.cn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说到棒球,我们总会羡慕日本,羡慕他们有甲子园,有成熟的中小学全国联赛...但此行在中山,我同样看到了我们国家棒球文化发展的希望。

随着国内棒球热度不断升温,棒球参与者年龄越来越低,中国棒球的春天,或许真的不远了。

文 / 吴 小川

说实话,在飞往中山之前,我的心情有点激动。一是与此次出行的目的地有关,二是源于个人长久以来的好奇心。

先说第一点。作为一个媒体人,免不了经常出差到各地采访。细数参加工作这几年,广东也去了不下十几次,但中山,还是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目的地中。

很早之前,我便对这座城市颇感兴趣。不仅因为它是「国父」孙中山的故居,更被那里众多美食所吸引,总觉得去过那么多次广东,却未曾到这座有名的小城亲身感受一番,实在可惜。

至于第二点,便是此次出差的最直接目的—— 现场观看一次棒球比赛。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纪录72小时: 夏天的甲子园,另一个青春》剧照

我对棒球运动了解较晚,源于日本NHK电视台几年前拍摄的一部纪录短片——《纪录72小时:夏天的甲子园,另一个青春》。纪录片全长25分钟,讲述了福冈县的一所中学时隔21年后,重新打进甲子园的故事。

有趣的是,该片全程几乎没有比赛镜头,却让观众能够清晰感受到人们对棒球的热爱,以及学生打进甲子园给整个地区带来的活力。

后来,我又断断续续看了很多日本棒球电影,对这项运动及其背后散发的文化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在接到「熊猫杯」少年棒球赛的邀请函时,定不可放过这一机会。

虽说只是一次青少年业余赛事,但能够近距离观看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棒球少年的表现,也算是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01

比赛当天,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我早早便到了熊猫纪念球场。

工作人员带领我们一行人先行参观了球场内外。占地总面积60亩、馆内面积3000㎡、总计3000个座位、由台湾进口的红土与荷兰进口的人工草坪铺设的棒球场...这一切元素都将棒球运动的时尚魅力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熊猫纪念球场

进入场馆内部,我们注意到,这里不仅配套国际标准化的更衣室、球员休息室,拥有高空视觉的记录员室、媒体室、新闻发布厅,以及急救室、兴奋剂检查室等,还配备有专业化的LED计分牌、可进行现场赛事直播和精彩镜头回放的LED屏、牛棚和打击笼等设施。

熊猫体育董事长冯小龙告诉我,在他们心中,棒垒球运动不仅对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强身益智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棒垒球运动和比赛也作为文化载体,搭建起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之间交流的平台。

据了解,当地17所小学已有12所建有简易棒球场,从2016年起的每年寒假,都会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海内外冬训球队,年均已达30支并且每年不少于600人次。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近几年,中山市的青少年棒球发展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

目前当地众多中小学以棒球为桥梁会前往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日本、韩国进行交流。何文田棒球会,香港棒球总会等也会利用周末和暑假前往中山集训,互动体验交流。

而这,也是熊猫体育近年来不断夯实比赛硬件建设、探索开发更先进比赛模式的主要原因。

相较于可容纳5万名观众、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甲子园球场来说,我们眼前的这座熊猫纪念球场或许不值一提。但身处国内棒球运动发展头部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青少年棒球赛事的不断兴起,这里或许也能够成为属于我们自己的「甲子园球场」。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距离比赛还有一段时间,已经有不少选手早早到场地进行练习。

参观过程中,我身边的老张看我对所有设施都充满好奇,便和我说道, 「棒球赛是一种态度,是团队精神的体现,也是一种自我的证明。」

老张是本地人,已经年过60退休在家。几年前他在不是很了解棒球运动的背景下,抱着休闲找乐的心态,走进这片棒球场。没成想,越看越着迷,也为自己的退休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说,这次他想带着自己的孙子一起来看比赛,让他尽早感受一下棒球的氛围。「 棒球比赛每一次挑战的感受都不相同,这是一个能够不断让人放平心态、磨练韧性,最终努力前进的舞台。我带孩子来看比赛,去培养他对棒球的兴趣,希望他能找到自己前进的动力,能够快乐、阳光、健康地成长。」

02

比赛临近开始,球场内也陆陆续续来了不少观众。 但对于一届青少年业余棒球比赛而言,相比较他们在场上的表现,赛事背后的故事或许更有意义。

在中山,喜欢棒球的人都对「熊猫」爱戴有加。当然,此熊猫非彼熊猫,而是当地的一支棒球队。

熊猫棒球队最早起源于1939年的上海,「中国棒球之父」梁扶初时任队伍主教练。 在当时,他们曾经力挫葡商、美国海陆空等队,获得「小世界杯」等大赛冠军,蜚声国际球坛。后来因种种原因,被迫停办。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熊猫棒球队老照片

2006年,中山市东升镇成立本土第一支棒球队。次年,在东升镇成立青少年棒球训练基地,组建2支小学棒球队、2支中学棒球队。

得知家乡有棒球队后,2007年,侨居美国旧金山的熊猫队初创元老、梁扶初之子——梁友文在82岁高龄,毅然回国义务执教中山少年棒球队。 在执教期间,他曾多次表达想要恢复「熊猫杯」的心愿。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梁友文执教小选手们

终于,2011年,在中山市政协委员、东升镇商会会长冯小龙先生的支持下,中山市熊猫棒垒球俱乐部正式成立,比赛重新恢复。

作为中山本地的品牌棒球赛事,新「熊猫杯」今年已经来到第9届比赛。相比较以往几届,新赛事多了两项特点:一是接轨国际、级别更高;二是参赛球队水平更高。

除此之外,比赛历史传承的延续性也更为深厚。

「拼命追击,死缠到底」是梁扶初执教熊猫队时提出的战斗口号,这一口号也凝练成传承中的「熊猫精神」。突出比赛的历史与传承,发扬体育精神,传播文化价值,在赛事的整个策划和编排中,也都会有重点考虑。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梁扶初的雕像旁,刻着他执教时提出的口号,这一口号也被沿用至今。

「我以往也有参加很多的棒球比赛,但这里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在比赛的同时还要向其他队伍学习,不仅对我的球技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我开阔了眼界。」现场中山熊猫队一位小队员笑着说道。

「我知道拿第一名不容易,但这正是我们想要去证明的地方。也希望通过我们的表现,能够吸引更多同龄人参与到棒球中来。」

03

在观赛过程中,我用手机随手拍下几张照片,发了条朋友圈。没曾想,不一会儿便有几位好友留言,问我是不是去日本休假了。

其实,最初内心还是稍有无奈,但随即也能够理解,毕竟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开展确实不及我们的邻国火热。大家都对甲子园有所耳闻,却不了解国内也有一些地区在默默壮大自己的棒球事业。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熊猫杯」比赛照片

对于很多80、90年代出生的孩子,《灌篮高手》是不少人了解日本校园体育的一扇窗户。 但由于日本篮球水平有限,实际上,甲子园才真正反映了日本校园体育的全貌。

全国高等学校野球选手権大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子园」开展于1915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每年夏天,日本各县的代表球队聚集在甲子园,争夺高中棒球的最高荣誉。

在一场场挥洒汗水的激战过后,胜利的学校唱着校歌,带着荣誉和斗志继续前进;失败的球队则哭着挖取场地中的黑土作为纪念,来年再战...

日本人生活中的敬畏心和仪式感,被完完整整带到了甲子园球场。但除此之外,纪律性也是那里最为突出的特色。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甲子园球场火热的氛围

日本棒球本身就十分强调纪律和服从,他们会刻苦训练防守和跑垒,力争不出瑕疵,甲子园也是如此。

了解棒球的朋友都知道,日本职棒在名称上分为一军、二军,一支高中球队亦像是一支军队。监督(教练)有绝对控制权,并且对训练要求极其严格。能够进入甲子园正赛的球队,几乎每天都要训练5-6小时,且全年无休。

在日本,甲子园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都是毕生难忘的经历。正如比赛结束后,人们都会说,「夏天结束了」。

那种强烈的仪式感和纪律性塑造者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少年,不仅使他们成为球场上的精英,更助推其未来成长为社会中的强者。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甲子园对于每一位日本棒球少年来说,都是前半生最大的梦想。

说回我们国家。其实,棒球是国内继三大球之后,第四个拥有全国联赛的体育项目。 2002年,第一届中国棒球联赛正式开启,迎来了棒球在这片土地上短暂的「蜜月期」。

但随着08年北京奥运会后,棒球被移除奥运舞台,这项运动在国内的热度也急速下降。中国棒球联赛在12、13年停办, 16年经过回光返照般的虚假繁荣后,再度陷入停办的困境。

直到今年,随着这项运动重回奥运舞台,中国棒球职业联盟成立,中职棒也重新回归…我们自己的棒球文化,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10月,中国男子棒球队在第29届亚洲棒球锦标赛中获得季军,也成功拿下2020年东京奥运会落选赛的参赛资格。虽说整体实力可能与中华台北和日本队还有一定差距,但对于处在棒球复兴阶段的我们来说,也是不小的鼓舞。

比赛现场,随着中山熊猫队在与台湾仁善的强强对话中取胜,打进半决赛,整个球场的氛围也终于达到高潮,场边的观众纷纷起立为小球员们鼓掌、呐喊...

在人群中,我又看到了老张,他果然带着孙子一起在看台上。 我过去同他打招呼,他笑着对我说,这小子看起来还挺喜欢棒球,回去就赶紧给他找个地方练习。

中山最好的不止美食,还有属于我们的「甲子园」

从前我们总是羡慕日本的棒球文化,羡慕他们有甲子园,有成熟的中小学全国联赛...此行在中山,让我着实看到了国内棒球群体也在不断壮大。

我相信,随着棒球参与者的年龄越来越低、更多的泛棒球迷切实融入这项运动当中,过不了多久,我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棒球文化。届时,中国棒球的春天,就真的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