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的煩惱:俘獲朱祁鎮又將他放歸,真是他失去價值了?還真不是

1449年,瓦剌部聯合草原其它部族,舉兵南下,攻克大同,朱祁鎮效仿明成祖、明宣宗御駕親征,因宦官王振弄權,在距離乾清宮119公里處一個叫土木堡的地方,明英宗成了也先的俘虜。

不過,朱祁鎮在草原待了差不多一年,即被也先放回。

也先的煩惱:俘獲朱祁鎮又將他放歸,真是他失去價值了?還真不是

歷史上,靖康之恥中,徽欽二帝亦是北面蒙塵,輾轉流離,終死異域,同樣是成了遊牧民族的俘虜,明英宗為何就被放了回來呢?

1、朱祁鎮的最後價值就是放回大明。

金兵南下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北方建立了穩固的後方,有了完備的國家組織,在某種層面上,我們可以說,金人的目的是取代宋朝。

而這是瓦剌等草原部族所不具備的,也先南下,其本意就是“打秋風”,這也是土木堡之變爆發的直接原因。

1449年,瓦剌入貢,也先派出了兩千多人的使龐大使節團,這倒不是因為他們對大明有多崇拜,其實就是過來領份子錢了。

按照大明規制,賞賜對方是按照人頭數量來的,來的人越多,拿回去的錢就越多,所以,自從瓦剌“臣服”大明後,從最初的二三十人,很快就暴漲到了數千人。

也先的煩惱:俘獲朱祁鎮又將他放歸,真是他失去價值了?還真不是

但是也先還是嫌人少,就謊報來了三千人,王振一看,你居然使詐,真當地主家有餘糧哪!於是就按照實際人數給,不僅如此,王振還發現,也先入貢的那些馬匹好多都有劣弱之象,就把貢馬的價格削減了八成。

大概是也先急切的想弄錢,就回去又搞了一批馬來,這次,他學乖了,重金賄賂明朝通事(即翻譯官),獲取了明朝內部的虛實情況,但是這個時候的也先,其實還是對大明心存忌憚的,就想著,如果能迎娶大明公主,對於穩固雙邊關係,顯然大有裨益。

於是,也先便向通事提出和親的請求。

大明朝的通事是個愛財之輩,居然私下就答應了,而朝廷對此一無所知!

所以,幾個月後,當也先趕著馬匹來到京城的時候,對朱祁鎮說,陛下,這是我的聘禮,我媳婦呢?

朱祁鎮看的一愣一愣的,什麼聘禮?跟我要什麼媳婦啊?

朝堂之上,眾多臣工不由大笑。

鬧了這麼大笑話,也先臉紅脖子粗的,甚是尷尬。

回到草原後,立馬聯絡其他部族發兵南下,既然你羞辱我,又不給我足夠賞賜,那就我自己來搶嘍!

也先的煩惱:俘獲朱祁鎮又將他放歸,真是他失去價值了?還真不是

朱祁鎮臨時拼湊了二十幾萬人馬號稱五十萬,浩浩蕩蕩出京。天下承平已久,再加上朱祁鎮又沒有經過戰陣,王振更僅僅是個弄權之輩,對兵事一無所知,最終,在京畿之地的土木堡兵敗被俘。

當也先聽到抓到了大明的皇帝,真是又驚又喜,不由說道:

我常告天,求大元一統天下,今果有此勝!

這個重大成果,讓也先一下子膨脹了起來,對於“打秋風”,他不再感興趣,拿下京城恢復故元成為也先的戰略目標,不過,也先還想賺點零花錢。但是,就連這個小小的目標,也先都沒有實現。

朱祁鎮不值錢到什麼程度?舉個例子,也先挾持朱祁鎮來到大同城外,想和守將郭登借點銀子:

也先擁上至大同城下,索金幣,約賂至即歸上。都督郭登閉門不納。

郭登對此無動於衷,後來也先如法炮製來到宣府,守城的楊洪亦是予以拒絕。

所謂“物極必反”,正當也先厲兵秣馬之時,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在京城登基為帝,換句話說,也先手裡抓到的這個“大貓”已經飛速貶值了。

也先的煩惱:俘獲朱祁鎮又將他放歸,真是他失去價值了?還真不是

也先騎虎難下,最終決定孤注一擲,想憑藉著土木堡勝利的餘威速取北京,不過,這個時候的北京早已經不是五十天前的北京了,守衛京城的二十餘萬明軍的精神狀態更非昔日可比。也先在北京城下沒撈到半點好處,損兵折將一路竄回草原。

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讓也先甚是尷尬,敢情這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啊,忙活半天啥也沒撈著,眼下,明廷已經有新君即位,朱祁鎮的價值,似乎只有一點了,那就是把他放回去,畢竟,朱祁鎮心裡還是不想失去帝位的,他回到京城,勢必會與朱祁鈺發生摩擦,一個動盪的大明對瓦剌是有好處的。

2、也先鞏固自己地位的需要

鮮為人知的是,明朝對北元的進貢,其實是分開賞賜的,慣例是,也先、脫脫不花各得一份。

也先的出鏡率很高,其實他只是子承父業的太師,而脫脫不花才是北元真正的皇帝。

是時,韃靼政事,也先專之,兵最多。脫脫不花雖為汗,兵少。知院阿刺兵又少。君臣鼎立,外親內忌。

也先大權在握,一直想取而代之,因此與脫脫不花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外親內忌”是指也先的姐姐嫁給了脫脫不花,在外人看來,兩人親如兄弟,實際上也先的手腳伸得很長,他想讓脫脫不花立他姐姐的兒子為太子,而脫脫不花自是防賊一樣防著這姐弟倆。

如果說,平時明朝給的賞賜也先多拿點也就忍了,但是,土木堡之戰的時候,也先拿了大部分好處,到了北京保衛戰失利,也先卻提出平均分攤,這下脫脫不花就不幹了。

也先的煩惱:俘獲朱祁鎮又將他放歸,真是他失去價值了?還真不是

所以,當也先透漏出想與大明言和的時候,脫脫不花早他一步,提前派了使節來到京城。

也先聽說此事後,更是擔驚受怕,萬一大明與脫脫不花聯合起來,二打一如何是好?自己豈不是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因此,他對明廷下了最後期限,八月初五之前必須把你們的太上皇接回去。

當然,在這期間,也先肯定是不會乖乖把朱祁鎮送回去的,下令各部沿長城一線不斷掠擾大明,但是都被明朝一一打了回去,比如,朱謙敗敵於宣府,杜忠敗敵於偏頭關,王翱敗敵於遼東,馬昂敗敵於甘州。

此外,明朝加緊了防禦體系建設,修築城堡,淘汰冗員,明朝向著精兵方向演進,一時之間,北部各關口都做好了禦敵準備。

也先的煩惱:俘獲朱祁鎮又將他放歸,真是他失去價值了?還真不是

​另外,也先的帶路人小田兒、喜寧先後被于謙設計幹掉,失去了“智能團”的也先頓感茫然,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先只能選擇求和了。

結語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也先實力無論如何是不能和大明相比的,當明軍集結起來後,也先頓感捉襟見肘,求和就是一種必然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