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G時代到來,4G手機還能用多久?

烏龍絞柱


普遍了嗎?先問問你現在是4g時代還能不能使用3g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月亮灣島主


2020年5G時代到來,4G手機還能用多久?4G會與5G並列相當長時間,甚至高達幾十年,這樣的話4G手機可以一直使用。只是現實情況可能是各大廠商在3、4年甚至更短時間內就不再生產4G手機,只是市場的4G存量手機繼續使用而已。

作為個人來說不必擔心手裡的4G手機不能使用,4G會和5G並列相當長的時間。比如3G時代我國是從2009年開始的,但10年過去了3G還是可以使用,可能再過一二十年3G都不一定會停止,到現在才開始規劃停止2G。所以從這個發展趨勢來說,4G也還有相當長的存續時間。

從5G建設來說,真正要達到全國成熟起碼還有4、5年時間。按照三大運營商5G基站的建設速度規劃,我們是2021年-2023年才是5G建設的高峰期,每年大約新增5G基站是100萬個,即使是高峰期過去,也並不表示5G基站建設的停止,還會繼續建設。所以整個國家5G基站建設基本成熟大約也要等到2024年。

只是生活在大中城市的人來說,5G建設會根據各地不同進度會不一樣。比如只有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5G全域覆蓋規劃是在全國領先的,大約在2020年8月份就要建成4.5萬個基站,率先在全國的大城市中實現5G網絡的全域覆蓋。而高達1.641萬平方公里的北京5G基站建設,即使到2021年也只才建設到3萬個5G基站,要實現全市的5G全域覆蓋還差得元。更別說有8.24萬平方公里的重慶建設進度更會比上述城市延後不少。


所以至少在相當長時間裡,不用擔心4G手機不能使用。只是以後各大手機廠商可能基本不再生產4G手機,而是生產5G手機兼容使用4G。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4G手機,起碼可以用到2023年。

為什麼,很簡單的事情

2020年還有人買4G手機(沒有5G)

新出的iPhone11,不是4G的麼,難道2020年就沒人買了?

按照目前的情況,一臺手機可以用兩三年,一方面手機的流暢度比以前稍微好轉,大眾也開始習慣了一天一衝電池的耐用度,即使電池變差了、花小錢換電池或者是充電寶這種“反人類”東西的存在也習以為常。

快充這裡就不說了,4G手機是選配,但是到了5G手機應該是變成標配。

另外就是,5G的佈局問題。目前4G能滿足一般群眾的需求,5G的發展還是偏向工業化,(過兩天答主會去互聯網+展會,基本上5G是主要主題,據瞭解還是目前5G的發展還是以工業化、機械化、以及無人技術為主)

一般群眾的5G,其實也沒必要為了5G而放棄目前正常使用的4G手機(手機價格也不菲,即使價格降低也沒必要)

說到佈局方面,基站建設的問題。其實很多人都談及了,時間和基站分佈。短期內5G完全佈局還是需要時間,即使是隻佈置在城市而非鄉村地區。

未來幾年,我認為4G會和5G並存,在這種情況下,3G應該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4G保留的基本的數據服務和高清通信服務,2G的覆蓋範圍廣的情況下,某些地區還是會有所保留以作為應急使用。手機的話,4G還是還有時間“存活”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夢想成真在2020


對於用戶來說,5G網絡相比4G網絡最大的區別就是速度快,4G網絡最大網速峰值可以達到1G的上網速率,而5G則可以最高達到10G,甚至更高,速率可以達到前者的上百倍。

簡單來說,5G網絡將是4G網絡的真正升級版,它將在4G網絡的基礎上,帶來更高網速的提升。

此外,5G網絡不僅傳輸速率更高,而且在傳輸中呈現出低時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點,低功耗能更好地支持未來的物聯網應用。

5G取代4G是必然,只要終端用戶成本降低,相信5G在2020年會是爆發的一年。


工控輝少


我個人是做通信,方面的,我認為普及5G網絡,依舊是一個難題,目前只有一些發達城市,省會城市有5G網路,在2020年,會延伸到一些小城市,普及農村需要到2021年甚至更久,5G目前雖說商用了,但高額的套餐費,以及5G終端的價格都不是一個普通人能負擔的起的,所以4G手機是性價比機器,2020年後發佈的手機,很有可能不再有4G手機,這也會加快5G網絡的普及。


特子科技


我用純流量卡一年多了,優點是流量超多,28元100G不限量不限速(網速高大50m/s),缺點就是就是不能打電話但是可以當副卡使用,流量又多而且每個月節省好多錢,一開始不相信但是客服說手機卡不需要錢免費。


狼人騎馬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2020年5G時代到來,但是我們現在手機的4G手機也是一直可以使用的,在使用10-15年都沒有什麼問題。

5G時代,2/3G將會逐步的退網,相應的無線頻率資源會重耕為4G或者是5G。

時代在發展,移動通信技術也在不斷的升級,隨著5G時代的來臨,運營商的2/3G網絡將會逐步的退網。

目前中國移動的3G已經退網,頻譜分配給了4G使用,另外它的2G現在也開始被重耕為4G,主要是給FDD-LTE以及NB-IOT使用,移動的2G退網比較艱難,不過也會在5G時代之中退掉,現在GSM實在是比較落後了。

聯通目前2G的GSM也正在退網,絕大部分的900M已經重耕為4G使用,剩餘少部分區域也會逐步的退掉。在3G時代,隨著4G的Volte的不斷推進,3G的WCDMA也會退網,未來聯通的4 5G網絡,4G會使用900M/1800M頻率,而5G會使用2.1G/3.5G以及未來引入毫米波。

電信現在2/3G都只減頻未退網,不過電信退CDMA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5G終端已經被禁止支持 CDMA這個制式,也可以看出來電信的退網決心了,未來電信的800M將會是完全重耕為4G使用,1.8G的4G也會保留,2.1Ghz會和聯通共建共享。

在中國,4G 5G將會長期共存。

目前三大運營商有大量的物聯網設備在4G網絡上,三大運營商都建設了大量的NB-IOT基站,並且在推進2/3G物聯網設備向NB-IOT網絡轉進。

4G在中國,將會長期和5G共存,運營商建設4G的1萬億以上的資金必須要進行回收成本,花的錢也得賺回來。

中國的5G整個網絡的建設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大概會持續10-15年時間,5G和2/3/4G相比,網絡建設的難度都要大的很多,對於運營商來說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也要建設更長的時間。

這也決定了中國的4G網絡會和5G網絡長期的共存,現在運營商和設備商也都在研究4G 5G共存的相關技術,包括4 5G融合核心網、多制式基站、4 5G無線頻譜動態分配的各種技術都是為了完成這個目標。

總而言之,在中國,並不需要擔心4G手機的使用問題,而且4G也不會和以前的2/3G一樣使用體驗下降,4G還會隨著用戶不斷的轉入5G網絡,以及和5G使用一些融合的技術,體驗也會更好一些。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客觀講,當下的5G手機對普通消費者還是有較大的吸引力,在換手機的時候更傾向於選擇5G手機,相對而言4G手機失去了以前的優越感,但還是具備一定競爭力,至少在4G信號關閉之前它還是主要機型之一。

5G網絡對日常使用意義不大,4G還將會是主流

現在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覆蓋了5G信號,但現在的5G信號只是一個“雛形”並沒有達到所謂的理論速度。而且因為5G屬於高頻段,波長短,在建築遮擋物多的地方信號穿透率很差,甚至是還不如4G,這就間接影響了用戶體驗。

日常使用4G手機足夠

仔細想想,對5G的需求真的很大嗎?在當下的環境裡,無論是公共場所也好,還是家裡公司裡也好,都會提供wifi給大家使用,即使沒有,發個消息看看新聞什麼的4G也都足夠使用了。更重要的是現在5G套餐資費偏貴,即使有些人買了5G手機但也還會選擇4G手機,本質上跟用4G手機沒什麼區別。

綜上所述,2020年5G手機雖然會很多,但只是小部分人會選擇購買,大部分人還是用當下的4G手機。不過等哪天5G套餐價格和4G一樣便宜,大家才會去考慮使用5G手機吧。


科技世紀


2020年5G時代,4G手機還能繼續用很多年。

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解釋為什麼:

1、目前5G還沒有完全覆蓋且普及;

從2019年開始,5G基站才剛剛開始建設,信號覆蓋還不多,覆蓋的區域基本上在一二線城市,少量的三線城市。在這些覆蓋的城市裡面,覆蓋的區域先從人群密集的交通樞紐,shopping mall,高校、政府機構開始,大部分地區還是沒有5G信號覆蓋的。另外因為5G信號波長短,覆蓋密度需要比4G/3G的都要大,建設的數量也多,用電量是4G的3-4倍。建設難度和工期的時間較長,覆蓋進度會比建設4G時期更慢些。如果能完全普及,需要達到6-7年時間,所以,雖然2020年開始,各種品牌的5G手機蜂擁上市,4G手機還是可以用的,而且可以用好幾年時間。現在購買4G手機,性價比也很高。


2、即使5G全面覆蓋,大面積應用,只要4G網絡一天不退網,4G手機就能一直使用。

簡單的來說,90年代初,2G時代的手機,經歷了3G時代,4G時代,都一直可以使用。每代網絡的推新,都會有下行支持的能力,所以,即使5G大面普及,4G手機依然可以接收4G信號,正常使用。


IT老菜鳥


[4G還能用兩年]5G部署基站密度太大,目前運營商也不像前幾年那麼有錢了。畢竟賣話費,賣手機,賣短信費,這些收入都收到影響。所以在5G投入上,不會像3G跟4G那模式,如風過竹林。運營商目前淪為單純網絡渠道,5G如何給運營商自己帶來可觀的收入並不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