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鄉鎮超市老闆的“春劫”:營業額少了一大半,存貨堆積如山


一個鄉鎮超市老闆的“春劫”:營業額少了一大半,存貨堆積如山

撰稿|渾水研究院市值研究中心 趙士勇

大年初十,張大力坐在收銀臺後面刷抖音,偶爾進來一個買醬油醋的,他才會慵懶地抬起頭,顧客用口罩把臉蒙得嚴嚴實實,除了報價格,互相儘量不多說一句話,顧客掃完碼付了錢就匆匆推門出去。

這樣的日子已經過去11天了,頭幾天,張大力還如坐針氈,現在他已經習慣了。

張大力在皖北某縣城的鄉鎮經營一家超市,上下兩層,有400平米。這個超市也是他和老婆、父母、倆孩子一家六口的唯一產業。

一個鄉鎮超市老闆的“春劫”:營業額少了一大半,存貨堆積如山

從早晨7點到晚上9點,從週一到週日,從年頭到年尾,他們幾乎沒休過一天假。為了吸引客流,他還承包了當地的快遞業務,每天晚上都要去下面村裡的快遞點攬收、投送,風雨無阻。

春節是他們最累的時候,但也是最有盼頭,一個月春節可能抵上平時幾個月的營業額。

每年春節一個月前,他們就開始備貨,煙、酒、各種禮盒。。。。能弄來的都給弄來,反正按照往年經驗,不怕進來了賣不掉,就怕賣脫了沒有貨。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今年春節碰上了新冠病毒疫情,整個縣城、鄉鎮街道上突然空無一人,往年春節車水馬龍的超市門口門可羅雀。

對於張大力來說,可謂喜憂參半,喜得是他們從來沒像今年這樣安安靜靜地過年,要知道,往年這個時候經常忙得一天都吃不上一頓飯。

可是對於他們來說,賣貨掙錢的熱情要遠大於在家過年,畢竟看著倉庫裡堆積如山的存貨,他們哪能安得下心來吃年夜飯。

一天一天過去,張大力不但沒有看到希望,由於新冠疫情日甚一日,各級政府對人流的管控也越來越嚴格,整個鎮上的人們了好像突然蒸發了一般。張大力早已經把爸媽和老婆孩子放回家裡,店裡他一個人應付足夠了。

一個鄉鎮超市老闆的“春劫”:營業額少了一大半,存貨堆積如山

張大力簡單盤算了下,初一營業額少了三成,初二少了四成,初三基本打了對摺,初四更慘少了六成,然後後面幾天基本就是這個樣子。去年春節10天大概賣了40萬,今年還不到20萬。

雖然對冷清的生意麻木了,但也要考慮倉庫裡那些存貨怎麼辦。這些存貨有些是賒賬,比如有些保健品、飲料、禮盒之類的,有些可以退,有些不能退;有些是付了現錢的,比如煙、酒,而今年光是香菸就壓了十多萬資金。

過了初十,也意味著春節銷售最旺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這些貨有些是可以以後慢慢買,有些是時令禮品,不到年節是沒人買的。

而銷售是一個鏈條,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上下游都會立刻受影響。

不光張大力這樣的超市今年慘淡,他的上游批發商日子也更難過,由於終端賣不掉,他們要承擔巨大的退貨壓力,即便不退貨,後面的訂貨也會大幅減少。比如張大力的一家白酒代理商今年春節訂貨就少了30%以上。

貨壓在手裡雖然不會爛掉,可是把手頭的流動資金全押進去了,銷售額減少一半,也意味著今年的春節旺季打了水漂。

天災人禍張大力也無能為力,畢竟這是疫情,他只能自嘲地說,如果賣不掉,就當是為明年春節備貨了。

(文中圖片均來源網絡,與本文故事無關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渾水調研·挖掘上市公司價值,揭開資本市場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