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维逻辑能力?

猎趣物


一个人之所以其思维能力不行,大致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没有思维的习惯,未经过练习或者没有手段去训练;萧伯纳说:“在一年中思考两三次的人已经不多,我每星期总思考一两次,所以,我名扬天下!”

第二、没有学过逻辑学知识。当然这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当前学校没有开设这门课(但是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事实上是值得自学的);也可能没有人提过这门学科很重要,或者翻到逻辑学书籍后吓住了他——因为其强烈的抽象性。


如果中学、大学期间没有学过,那么当大学毕业后就没有时间去学了;因为大学毕业将立即面临工作,然后恋爱、结婚、生子等状况;之后养家糊口、赡养父母这种事成了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从此没有时间研究逻辑。

尤其是—若从孩子的高中阶段,就介入逻辑学的学习,那么对于孩子搞清概念、判断,然后进行推理、论证都是极有帮助的。

逻辑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能力,否则为什么我们经常提到逻辑思维能力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会更加深切地发现贫富两极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思维能力强的做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思维能力差的做门槛低的工作;即使你不爱听,但事实却不会依你的喜好而改变。凡是门槛低的,竞争会越来激烈、残酷,那个时候会有更多的人赚不到钱,甚至生意破产而欠债。

学点逻辑学知识大有裨益,但很多人不知道

人的所有行动,都是由大脑指挥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没有经过大脑的指挥、随意而行,那只能叫做无意识行为,精神病患者常常就是这样的。而行动的果效要好,思考能力就要强。提高思维的辅助方法很多,但是最直接的就是直接研究形式逻辑。逻辑学主要分为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辩证逻辑属于哲学),后者全世界懂的人也不算多——有的人读过以后,犹如天书,因此学过不等于你明白。我们常说的学习逻辑,就是指形式逻辑;事实上把这个学好了,已经相当不错,即便如此,高中生还是应当看看《简单的逻辑学》之类的书,直接研究逻辑课本会比较困难。

逻辑学要想学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其次常常思考。否则会比较困难。

对孩子来说,讨论、辩论是一个好方式

家长和孩子之间,通过讨论、辩论,是一种好方法,尤其对逻辑启蒙来讲。在讨论、辩论中可以把事情搞得越来越明白。凡讨论,必然有问有答;要想说服人,就必然要搞清楚概念,说明白判断;然后推理要明白、严谨,论证要充分,这已经是逻辑学的基础内容了。

在讨论的过程中,随着问题越来越深入,容易发现事物的深层次原因;这种能力对数理化学习会有巨大的帮助,其潜移默化会使孩子建立相当的思维能力。

这种方法比起读逻辑书更自然,而且容易从早开始。

为什么有的孩子逻辑性那么强、数理化那么好?因为别人的父母在家里有这样的教育,而你,却把这所有推给老师和学校。

如何在阅读中提升思维能力?

在读书的过程中,决不能图舒服,只看小说;也不能不思考,只是看,不做笔记;不划线,不批注。批注是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促使你跟作者辩论。凡不同意的,可以写下你的意见、原因;同意的,写上你的感叹。这样,感性、理性都得到锻炼。尤其是理性的提高。一个孩子在学校学那么长时间,如果一定要做最简单的概括—学什么?那么可以说学的就是思考,而思考的高级阶段就是理性。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感性已经非常落后;如果说感性是一个人的低级阶段,而理性是高级阶段,这大致也没问题。

能写一本书、尤其一本颇为高级书的,往往不是平常人,多数具有相当思维能力;你跟书(作者)的辩论,是一种高级交流,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你叹服时,明说懂了;审辨时,说明在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维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内容

现在开始有人把批判性思维翻译为审辨性思维,这个翻译非常好。这是对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更正,很有道理;批判性给人一种很不爽的感觉,仿佛风暴来临又要打倒谁的意思。而审辨性是没有感情色彩的,对这个思维动作描述得更加准确。审,是问;辨,是明是非之意。即他人提出的建议你有什么态度?推而广之,同事朋友提出的建议,或者社会的普遍欲望,社会流行的为人处事方法,你是什么意见?全盘接受,一概否定,中庸?

如果你能辨别,能思考,能取舍、甚至全盘否定,那么你的头脑就不再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你的思维能力就成为一台净水过滤机,把渣滓及各种微污染都排除到外面去,留下净水;这样的你,会更受大家欢迎,也没有人能骗到你。

独立性思考

独立思考跟批判性思维刚好相反,批判性思维是哪些你不要,而独立思考是你怎么做决定——要什么。

如果画一条直线,上面标出正负和零;你会看得很清楚,负区间就是批判性思维——你不想要的;正区间就是独立思考——你想要的。

在很多建议之中,往往大多数你都要排除,人不可能同时选择两个方向走路;这就是批判性。如果所有的意见都不适合你的情况,那么你就要自己想出办法来。有的人会说,不会吧?怎么可能没有适合自己的建议?这种问法几乎偏向于不思考;想想人的一生要作出多少判断、决定,有谁跟你的情况几乎一样?有多少事情需要你天天向别人问计?私事也需要问别人吗?有多少人知道你的真实感受、隐私、财产状况?所以要适合,要判断准确,就要自己思考,尤其不能人云亦云。

想想看,500多年前人们一直以为太阳绕地球转;150年前中国人以为大清是世界的中心;如果没有化学,我们还不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而这些错误和无知,当时全世界的人都认为是真理,不言自明。

你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因为个人的情况跟别人总有不一样之处,方法越是针对自己,那么常常越是正确,不要人云亦云。

写作是练习逻辑思维的有效方式

写作能够促进一个人的思维,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作家的思维能力非常强,常常留下许多名言警句。尤其是西方现代写作,其思辨性、独立性更突出。

为什么写作中隐藏着思维的训练?因为写作过程中需要创造性和理性的共同参与。没有创造性就写不出来,没有理性你如何修改?人从本质上都有写作的冲动,人人都想创作一部小说然后引起轰动,你没有吗?然而单单一个情节就把很多人挡在门外;小说需要连绵不断的情节;如果没有,就只能草草开始结果胎死腹中;若不跌跶起伏,必使人昏昏欲睡,不知所措;所以你需要创造性思维。

在修改过程中,更加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若不把很多感性的、个人的、罗嗦的内容去掉,而增添富有说服力的情节或论据,文章便会沦于偏激、罗嗦或者证明不了等状态。完成草稿培养创造性思维,修改则反复磨炼自己的逻辑思维。

大量写作,你很可能成为一个高手;高手一般指思维方面;脱离高级思维的行动家,只是工匠而已。有的人说行动不是比思考更高级吗?这偏向于无知了,诺贝尔奖怎么不奖励匠人?哲学家、思想家又有几个重视行动的,难道他们不会行动?——只不过思维比行动更高级而已——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钱三强教授文革期间被下放到钢铁厂的事情,就证明了此点。一个科学家、一旦真正劳动了就会发挥出几十倍、几百倍于普通人的力量——他设计了很多省力的办法、机械,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现代写作越来越逻辑化、理性化,也说明了此点;当前的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你单凭感性写作,根本无法获奖,所以你、你的孩子都需要逻辑思维的练习,最好从现在开始。


风过唐古拉


#闪电时间管理# 陪你一起职场成长,每天学习一点,高效提升一整天。

提高逻辑最好的办法是读书和写作,读书可以不断提升和内化新的知识,

而写作可以将自己所学所思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不仅是自己思考的过程,还是锻炼逻辑思维。


看什么书?从哪些书看起?

很多人也喜欢看书,但是最终没有系统,不知都自己看了哪些书,相当于一无所获。

想要在某个领域有所进步和持续学习,可以先看下这个行业或者专业最权威和经典的书籍,

然后去选择权威专家的文章和书籍,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之后,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开始的话,不建议从非常生涩的书开始,这样会打击你的积极性,可以从经典简单的书籍开始,

有利于自己的坚持和持久学习。那么,看完了书如何写呢?

写的部分分为灵歌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记,第二部分是自己的感受。

记笔记是自己能够打好知识基础,写自己的思想感受才是真正的看过这本书,

如果能够记住书中的理论,将其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有效结合,那么才是真正学有所得。

因为知识学习就是拿来用的,只记笔记还是别人的东西,与你无关,与你看过书也无关。

记笔记可以选择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记忆,现在的一款app叫做“幕布”也是非常好用的软件。

总之,看书是持续学习的最佳捷径,坚持写作是保持自己思想进步的最好方法。

将两者结合起来,每天练习1-2小时,坚持下去,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同样道理的还有练习演讲,也是不错的方式,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演讲出来,也会帮助你提升。

同时,还能够锻炼你的临场发挥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祝福你,加油。


闪电慢时光


想要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和独立性思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美国作家布朗在《学会提问》这本书中给出了批判性思考的具体步骤。

1,要确定一个核心的论题。

在和别人进行沟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的一种尴尬局面,就是聊着聊着不知道对方在说着什么,除了表达语言不清晰之外,对方可能更缺少一个核心的论题。

所谓的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

缺少论题,别人会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太多论题的话,别人又会将彼此搞混。所以最好就是在一次沟通中,只确定一个核心的论题。

2,对方的理由是什么?我可以相信吗?

你提出来的论题,我凭什么要相信你?你需要摆出自己的理由,我经过思考之后,觉得有道理,我才会相信你。

现在很多人在别人还没有摆出理由的情况下,他们就已经开始相信了,盲目追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前一阵子薛之谦不是深陷舆论的泥潭吗?不少人还没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开始盲目发表言论了:

我相信老薛!你肯定没有干过这些事情!你是无辜的!

下次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问一句:

对方的理由是什么?我可以相信吗?

3,弄清楚哪些词语表达不明确。

商家在做电视广告时,会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词语,然后把你搞得云里雾里。

比如有一个安眠药广告是这样的:

XXX,服用后,30分钟见效。

上述的表达中,「见效」是一个极其不明确的词语,它究竟是想表达,吃了它之后,30分钟就昏睡过去呢?还是说仅仅有一点睡意呢?它都没有仔细跟你说明白,就只是很含糊地说:

会有效的。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对于一些不明确的词语,一定要事先把它们给搞清楚,这样才能避免后续的麻烦。

4,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一个论题,除了要有理由之外,还得保证推理过程是合理的,所谓的谬误,指的是推理中的欺骗手段,别人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采纳其结论。

常见的推理谬误有以下的这些:

1,稻草人谬误:是指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们容易受到攻击,这样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因此,如果有人攻击一个立场的几个方面,一定要经常查看一下他是否公正全面的表现了这个立场。

举个例子:

男生跟女生抱怨说:你有事情做得不是很好。

女生本来就想和他分手了,于是就去和自己的闺蜜埋汰自己的男朋友:

他竟然说我什么事情都干不好,想不到他对我的要求这么高,不行,我要分手。

2,一厢情愿谬误:形式是我希望X是对的(或错的),因此X是对的(或错的)。一厢情愿谬误混淆了应然与实然的差异。

举个例子:

女人被男人骗了,她如果有这种推理谬误的话,心理活动是这样子的:

他不会欺骗我的,诚实是一个男人应当具备的,而且我们的感情时间那么久了。

3,以偏概全谬误:是指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

举个例子:

我见过的天鹅都是白的,所以全天下的天鹅都是白的,哈哈哈!

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有黑天鹅!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曾少贤


你所说的“不能把一件事说的清清楚楚的”,并不一定是逻辑能力的问题。

逻辑包括思考问题的逻辑和表达观点的逻辑。比如很多程序员,逻辑能力非常强,不强的话根本也写不了程序。可一旦跟大家沟通,就前语不达后语,你能明显的感觉 到他的思维非常的跳跃,让人抓不住重点。

逻辑能力在思维层面的提升,那就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了,但

逻辑表达能力却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在短期内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所以,我就介绍你一个提升逻辑表达能力的60秒训练法,也就是说,要培养自己在1分钟之内,清晰地表达一件完整的事情或观点。

为什么是“一分钟“呢?这是日本沟通大师斋藤孝根据自己的实验得到的结论。他给一群大学生一项演讲任务,要他们在一分钟和三分钟之内完成。斋藤孝发现,人能够自我控制的最佳时间就是1分钟,一旦超过这个时间,人就开始说废话,如果让人做一个三分钟的讲话,学生就没有时间概念了。不提示时间,大部分人都不能在三分钟之内说完。

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表达逻辑,就要训练自己一分钟说话的“意义密度”,告别前言不达后语,告别废话。

正常语速下,1分钟可以说200个字,

如果希望这200字完整表达一件事、没有任何废话、也没有语义的跳跃,你需要很好的规划这200个字。

比如说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一句话提炼出你的核心观点,50个字左右。就像绝大部分新闻报道都会采用的“倒金字塔”结构,第一句都是“发生了什么”一定要一句话,简洁、明确,然后对方的大脑就会围绕这件事进行理解。

更多时候,你以为你说过结论了,但别人并没能感觉到,就觉得你在绕啊绕,所以第一句话最重要——你的观点。


第二部分,对观点进行展开,100个字,包括你最重要的一两个证据、对观点的补充说明,事情大概的经过。注意,只能100个字,也就是两三句话,所以一定是和观点最直接的内容。

第三部分,结果,包括你打算做什么,你希望对方做什么,等等。

一定要强化行动本身,否则,你说完别人还是不知道要做什么。

在平时的沟通中,经常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在1分钟内表达完毕,达到一定的意义密度,那么,再加上一点必要的过渡、提示、回应,等等,你就可以在别人可以感知的范围内,把意思表达的非常有逻辑。


人神共奋


给你分享三种方法,帮助你循序渐进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首先要提高你的归纳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是逻辑能力的基础。


如何提升归纳能力呢?

每当你看完一本书之后,就尝试着用三句话来总结这本书的思想,你还可以尝试,翻开书的目录,每个章节,你都用1句话来概述它的中心思想。


你还可以和朋友一起来玩这样的游戏:看完一本书之后,你用3句话总结,他用3句话总结,然后你们再把这6段话综合成3段话,再把这3段话综合成1段话。这样慢慢的,你的归纳总结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你也可以在听到别人说完一长串的话之后,尽可能的抓住重点,把这段话归纳和简化成一句话。


无论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你觉得有多么困难,都尽可能的去尝试去表达,你会逐渐感觉到自己归纳得越来越好。


第二,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质疑是让你进入“深度思考”的第一步,批判性思维能够让你更清楚的看清事实,发现真相。


约会经济学有二条简单法则:

1、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般配,但有的组合明显优于其他的选择。

2、时间是稀缺的,所以基于有限信息做出决定也比不做决定好。

你认可这二个观点吗?

别着急回答。你是否认可某一个观点,取决于你思考问题的角度。


我们先来看第一条法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般配,但有的组合明显优于其他的选择。

这里面有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词语——“般配”。

什么叫做般配呢?每个人对般配的定义都不一样。

如果你认为“般配”就是门当户对,如果你认为“般配”就是白头偕老,那么,世界上其实是有绝对的般配的。

而如果你认为“般配”是两个人之间100%的互补,或者认为“般配”就是两个人之间没有任何分歧,那就很难说了。


“有的组合明显优于其他的组合”,这句话也容易引起歧义。

是哪方面“优”呢?是两个人的收入状况合起来比较优越,还是两个人相处时的快乐程度优于其他组合呢?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法则:时间是稀缺的,所以基于有限信息做出决定也比不做决定好。


这里有一个场景:假设你是一位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正在寻找一位年龄相当的伴侣。假设你有150万个男人和150万个女人可以选择。如果让你现在挑选其中一种性别,并和他们每个人约会3分钟,你也需要25年的时间才能挑出自己喜欢的对象。

所以,约会中的问题是,你得到的信息永远都不完全,你选择伴侣的时间也不够用。

所以有一个“最优停止”问题,就是说:你必须选择一个停止时间,以得到最佳结果。因此,基于有限信息做出决定也比不做决定好。


看起来,第二条法则中的观点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这个法则的结论依据于三个隐藏的假设:

(1)每个人都会寻找伴侣结婚(描述性假设)

(2)每个人都会在适婚年龄结婚(描述性假设)

(3)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假设)

如果这三个假设不成立,那么这条法则就不一定成立了。


所以,当你听到一个观点的时候,不要全盘接受,一定要去寻找这个观点背后的假设。


问题来了,在看书的过程中,怎么样发现作者的假设呢?

发现价值观假设,我通常用的是反串的方法,也就是问这样的问题:

(1)如果我的观点和作者一致,我会通过哪些理由来证明这个观点?

(2)如果我的观点和作者相左,我会运用哪些论据来证明我的观点?


发现描述性假设,我通常用的是批判性思维,我会问以下三个问题:

(1)你怎么从这个理由得出这个结论的?

(2)如果理由成立,要得出这个结论还需要哪些条件成立才行?

(3)假设这些理由都成立,有没有可能这个结论仍然是错误的呢?

希望你也能运用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不草率,不盲从,擦亮双眼看清世界。


第三、学习结构性思维。结构性思维是帮助你提升逻辑能力的最佳工具。

如果你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考虑问题不周全,解决问题没头绪;

沟通时出现理解障碍或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无法用足够清晰的论据说服别人或者证明观点;

那么,你就需要学习结构性思维。


在结构性思维里面,有两种不同的结构,一种是横向式结构,一种是纵向式结构。

横向式结构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举个例来说,大前提是“一个月之内不迟到就能得到全勤奖”,小前提是“小明连续一个月都没有迟到过”,结论是“小明能得到这个月的全勤奖。”


这种结构适用于证明观点或提出建议。


比如你是一个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你想建议老板把部分人才招聘的事情外包给劳务人才派遣公司,你就可以用这个结构:领导,根据我们最近的调研,发现以电子产品为主的制造型企业,和劳务人才派遣公司合作,能节约50%的招聘成本(大前提),我们是以电子产品为主的制造型企业(小前提),所以建议我们也跟劳务人才派遣公司合作(结论),您觉得怎么样?”


当然,有些老板是结果导向且缺乏耐心的,所以针对这类型的老板,你跟他汇报工作的时候就要结论先行,所以可以把这个结构倒转一下改为:“领导,建议我们和劳务人才派遣公司合作,请他们帮我们招聘一些工人(结论)。因为根据最近的调研,我们发现以电子产品为主的制造型企业,和劳务人才派遣公司合作,能节约50%的招聘成本(大前提),而我们是以电子产品为主的制造型企业(小前提),因此我建议也跟他们合作。你觉得呢?”


有人说,这句话信息量很大,如果老板工作特别繁忙的话,他就希望你能够用足够精炼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把这段话精简呢?


你可以把大前提跟小前提合并,这样说:“老板,建议我们和劳务人才派遣公司合作来招聘技术工人。因为根据调研,像我们这种以电子产品为主的制造型企业,和劳务人才派遣公司合作,能节约50%的招聘成本。”这样是不是足够精简了?


说完了横向式结构,我们再来说纵向式结构。纵向式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从上到下,提问回答;一种是从下到上,概括总结。

从上到下,就是总分结构,通过提问,能够从结论到原因,从框架到细节,从表层到里层,一层一层、抽丝剥茧的向下挖掘。


比如说有一篇文章是《刘强东:不符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你能力再强,我也不要》。针对这篇文章,我们如何用纵向式的结构向下深挖呢?

我们可以采用提问回答的方式,从Who、What、Why、How四个方面来提问:

Who:这话是谁说的?这是哪个企业的观点?这话是说给谁听的?针对的对象是谁?

What:你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Why:为什么不符合你们核心价值观的人不要?

How:要怎么样做才算是符合你们的核心价值观?什么样的人符合你们的核心价值观?

这样一来,《刘强东:不符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你能力再强,我也不要》这个题目的观点就能得到足够的论据支撑。

通过归纳总结能力、批判性思维、结构性思维的学习和训练,你就能一步一步的提升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茹锦花开


  1. 爱逻辑学,学习逻辑学,多看看逻辑学方面的书。深入的和逻辑学交朋友打交道。记得培根有说过这样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变。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见,学习逻辑修辞学对自身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2. 善于思考,勤于思考。要想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仅靠感觉,感知,感官是不行的,那只是浅显的认知,经常思考,大脑才可以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从而间接地、概况地、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和事物的本质,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3. 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怀着一颗怀疑的心探究事物。坚持以一颗质疑的心探究事物,我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发展到创造水平,要知道,一个人要想拥有一个高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属于自己的思维,因此,在平时考虑问题或者看某个事件事物时,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思考。不盲从,不依赖,不轻信,多听听自己的声音。

  4.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敢于提问问题。要使自己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把自己的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了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能活动起来,我们的逻辑思维才能得到极大的发展。要知道,真理的发现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实现的。而正是这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可以使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极大的发展。

  5. 多观看哲学方面的书籍,学习哲学。生活其实就是哲学,学习哲学,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生活,以及世界上的事物,有利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让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清晰,让我们的逻辑思维更严密,形成真正的哲学智慧——辩证智慧。

  6. 尝试进行一些辩论比赛,经常看高质量的辩论比赛,学习和借鉴别人好的辩论技巧。要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毫无疑问,进行辩论或者观看高质量的辩论比赛并从中学习和借鉴方法技巧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通过辩论,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提高自己的思维反应能力以及思维的严密性,极利于思维逻辑能力的提高。


经典回忆往事


1

逻辑能力是天生的?

逻辑能力强是不是天生的?女生是不是缺乏条理?这样的问题,我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思考。

读初中的时候,我的数学很差,看到几何体,应用题,脑袋疼,求解证明题的时候,完全搞不懂怎么推到出来的。那个时候,大家都会说:“这孩子逻辑能力有点差。”

我很挫败,变得很不自信,觉得自己天生缺乏逻辑,导致我数学很差。这种不自信一直持续到大学,我才慢慢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有些人天赋秉异,天生就很有逻辑,但绝大数人都是普通人,都是靠后天培养出逻辑能力,变得有条理。

所以你要明确一点,逻辑能力可以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我们不是缺逻辑,而是缺乏思维框架。

2

什么是思维框架?

思维框架就是思考问题的一种模式,简称“套路”。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思维的框架,让思维在理性和感性中切换,让思维遵循客观路径思考,能够高效、准确地找准问题核心,建立快速、有效的行动方案了。

你之所以缺乏条理,没有逻辑,归根到底,是因为你不知道从何思考,没有一个框架,一个思路引导你去思考。你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凭感觉寻找路线。

那有了套路,岂不是就框住了,只能在这个框架下转悠吗?当然不是,我们来三句话:——今天我很开心,但是明天要上班了。(但是之前我很开心,但是之后变难过了,仅仅一个词,从高兴变成难过)——今天我很开心,并且明天要上班了。(并且这个词,表明了我今天很开心,明天要上班了我也很开心,一种高兴状态)——今天我很开心,虽然明天要上班了。(虽然,这个词表示转折,这句话的意思是,明天要上班了,又要工作了,我仍旧还是很高兴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

你会发现,人的思维只需要几个词语就会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思维框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可以自由切换。

不是思维框住了你的大脑,而是你的大脑被思维框架钉住了,陷入死胡同了。

3

如何让思维跳出来?

知道什么是思维框架,明白了思维框架可以自由切换。

那么如何让思维跳出来呢?

用两个字就可以解决:一写、二戴

所谓的写就是把你的困难写下来,写5

条内容即可。

——困境描述:客观描述自己当下面临的状况和处境。

比如:我不能写出一篇文章。

切记:不要用抽象和感觉的词语;不要加个人观点,只认准现实状态;不要写“我感觉写不出一篇文章。”;能写出来就能下来,哪来的感觉写不出来。

——改写 :用可能性词语描述困境,完成消极思维。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写出一篇文章。这一步写明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

——用转折性词语描述做不到的原因,建立积极思维。

因为大学毕业后,再也没有写文章,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无法写出一篇文章。

这一步是为了找到根源,你为什么会出现第二步最坏的情况,找到最本质的原因。

——针对步骤三的原因,提出正向假设,进一步强化。

如果我去参加写作课程,或者每天规定写500字,我会慢慢开始学会写作。

这一步,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一旦你找到最根本原因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变得简单。

——对未来的憧憬,目标和方案

给你自己一个写作目标,比如成为专栏作家。

这就是你要写的内容,但是,问题来了,我们一旦出现问题后,情绪比较激动,容易感情用事,无法非常理性的写出上面的内容,甚至会出现思考不全面,这该怎么办?

这就是第二个关键词:“戴”。

用戴帽子的方式,确保自己思考全面。爱德华·德博诺提出的“六顶帽子”专治思考不全面,不理性的问题。

六顶帽子分别为蓝帽,白帽,红帽,黄帽,黑帽,绿帽。蓝帽: 思维中的思维,一顶控制思维过程的帽子。就象是乐队中的指挥一样来组织思维。(这次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关于写作)

白帽: 收集已知的或者是需要的信息,仅仅是中立和客观的事实和数据。(目前,我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是什么?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没有逻辑?不会讲故事?)黄帽: 代表的是乐观、探究价值和利益,帮助人们发现机会。(写作遇到的问题,无法解决吗?有没有回转的余地?有,比如加入写作社群,多看书,多写)黑帽: 象征冷静、反思或谨慎。以探索事物的真实性、适应性、合法性为焦点,运 用负面的分析,帮助人们控制风险。(加入写作社群,阅读,多写,当前哪一种方案最可行?我为什么不能写出文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绿帽: 象征创新和改变,寻找更多的可选方案和可能性,从而获得具有创造力的构想。(除了加入写作群,还没有其他备选方案呢?)红帽: 为情绪和感情的表白提供机会,这是一个直觉和预感的判断。(我干什么要写作?因为好玩?有趣?还是喜欢文字?)

这六顶帽子不是固定不变,可以随时换,只需记住一点,当前戴了什么脑子,就得根据这顶帽子的属性思考问题。

六顶帽子搭配方式:

黄/黑/红 —— 对想做的事情做出评价 困境描述白/绿 —— 想出主意 改写黑/绿—— 改进已有想法 困境转换蓝/黄—— 分析当前情况 假设描述蓝/黄—— 总结并详细说出想法 对未来的憧憬。

也许你会说,我们为什么需要逻辑,为什么要有思考框架,这样太死板了,太无趣了。可是,你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有逻辑,只是她用到好看的包装纸抱起来了,就像一幢大楼,如果没有根基做基础,房子能塔起来吗?而你为什么看不到根基,他们被油漆包裹起来了。就像马薇薇说的:“

没有逻辑的正能量就是负能量


迪迪干货


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这样培养,很多家长都不知道

过年的时候,我就把孩子给婆婆公公带,我和老公就出去旅游了几天。

过了大概一星期,我们回来后。我就问公公婆婆,孩子有没有不听话,有没有闹脾气,或者身体上有没有不舒服。

因为不是经常和公公婆婆接触,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是说地方话,而且年纪大了说起来有点重复。



而但我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原本可以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事情,到了他们那里半天都说不出来龙去脉,沟通起来非常费劲。

但是关于逻辑思维的培养,这是父母育儿中被忽略的一个部分,很多家长都是等孩子大了,学习成绩不好,尤其是数学学不好的时候,想到要给孩子锻炼逻辑思维,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能在生活中,帮助他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逻辑思维不能够让孩子长大以后再培养,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

之前就听我的朋友说,现在的基因检测非常厉害,能够测出孩子基因中“隐藏的信息”,也能够检测出孩子的能力。

所以我特地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一次基因检测。这个检测非常简便,只要刮一点口水就能够进行检测,在家也能操作。

过了2-3周,检测结果出来了,我发现孩子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挺强的,这让我放下悬着的心!



让我觉得惊讶的就是,检测结果分析不仅全面易懂,还附有安我基因专家根据我家孩子的情况提供的,有利于加强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建议,真是太贴心了!



如果感兴趣的爸爸妈妈可以去试一下哦~

所以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这样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 培养孩子在做事时候注意逻辑顺序

比如说让孩子帮忙整理书架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首先,你把桌上的书全部收集好,然后,把正面朝上放好;最后,把书全部放到架子上去。”



经常这样告诉孩子,一定要有先后的顺序,孩子耳濡目染,慢慢的也会学着这样去表达。

2. 重视对孩子的因果教育

在给孩子讲道理时,我们不能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去做,什么事情不能去做。

应该把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这件事情不能去做都告诉孩子。

当孩子明白其中的因果关系时,慢慢的就建立起了逻辑能力。

所以,孩子的逻辑教育,家长千万不能忽略,这关乎孩子的表达,以及做事是否有条理。


随便叫圆吧


先来明确逻辑是什么,再说如何提高思维逻辑。

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听老师和父母说,学好数学能够提高逻辑思维。但是不管怎么努力,我却总是学不好数学。于是我认为自己的逻辑思维不好。后来上高中了,那时候高考还是文理分科呢。那是关于文理科的主流观点是,理科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强,文科只要记忆力好就行。

于是被数学带给我的恐惧支配多年之后,我顺理成章的选择了文科,考入了大学。

后来在大学毕业,工作多年之后,我发现一个问题。我身边理科专业毕业的学生,在逻辑方面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强。尽管有的人是从医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但是在与他们聊天、共事的过程中。对方所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强,甚至有时还不如我一个文科生。

后来在看了很多关于逻辑思维的书,并在实践书中关于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之后。我才明白,原来逻辑并不是我以为的那样。

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方法,也就是说逻辑存在的意义是提高我们思考的能力。逻辑本身不生产知识,逻辑知识提供一套规则和方法,让我们可以组织和运用知识。

打个比方,知识就像是存在一个凌乱房间里的单独个体。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有时还找不到。逻辑就像是一个勤劳的保姆,帮助我们把这个房间收拾好。将知识分门别类的放置在某个地方,这样等我们需要用的时候,直接去知识所在的区域寻找即可。

这样大大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

说完了什么是逻辑,我们再来说说思维逻辑的两种方式。

既然逻辑是规律和方法,那么就有固定的“套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常用到的“套路”有两个:演绎法和归纳法。

演绎法又被成为演绎推理,是根据已知条件以及事物发展规律,推测出可能出现的结果。比如通过卫星来观测气象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台风、干旱、降雨等等自然灾害,提前进行灾害预防工作。

归纳法又被称为归纳推理,是将众多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进行总结,发现其隐藏在背后的规律,之后再用这些规律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比如我国古代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根据月相和四季变化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根据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安排农业生产。

说完了逻辑的两种方式,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提高思维的逻辑。

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一种,简单且轻松的方法是参加辩论赛,或者看《奇葩说》。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辩论赛的是强思维逻辑的体现。

首先,要明确问题。每场辩论赛都会有辩题,双方辩手在拿到辩题之后,要搞清楚辩题想要向观众们表达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只有搞清楚问题的内核,才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论点和证据。比如《奇葩说》里的话题“先救猫还是先救画”。

表面来看这是猫与画的问题,实际伤这个问题要讨论的是艺术和生命哪个更重要。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后,双方辩手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罗列对自己有利的论据。

这个过程被称为立论过程。

第二,立论之后要开始驳论。辩论不是演讲,在完成陈述自己观点的立论过程之后,要寻找对方的逻辑漏洞。通过罗列证据,来证明对方的观点不成立。

驳论的过程与立论最大的不同,是需要通过寻找对方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并以此为切入点,用大量的客观事实来让对方的观点不成立,同时强化观众与裁判对自己观点的认同。

所以纵观整个辩论过程,你会发现立论与驳论的过程都是基于逻辑。辩论双方先将论点和论据整理成为书面材料,之后再去寻找对方可能存在逻辑漏洞,并寻找论据来驳斥对方。之后再上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打动观众和评委,从而赢得比赛。

在完成立论与驳论的过程之后,还要对主题进行升华。也就是需要我们将具体经验总结升华成为普遍规律,让观众和评委认同我们的观点。

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就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逻辑。


吃书青年


假如每个人都是一台机器,再配以良好的润滑油,那么我们办起事来就会更高效更有条不紊!这款油说的就是我们的逻辑能力——没有那个牛人、精英会说它不重要。

人们与生俱来就会的无非这几样: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爽就哭闹——没有天生的天才,只有后天培养的人才!!所以我们想要掌握一项技能/能力都是可以的。

要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便是我们的兴趣所向,兴趣决定你的行为,甚至是命运!那些喜欢看推理剧、悬疑片这类人逻辑能力都一般般。而喜爱思考、阅读、写作的这类人逻辑能力肯定要强的多……

通常所谓那些能说回道的人却没有被冠以优秀标签的人,缺乏的就是理性思维。他/她们的言论中大多是以情绪化的说词为主导。反儿言之,以理性思维为主导的言论者缺点也是很明显!

所以要想拥有强大的逻辑能力就先得建立起逻辑思维框架!感性的使然与理性的结合才是完美的逻辑能力者!具体方法可参照我截的这张图:

哈哈,时间有限,不好意思,直接照搬过来的!记得要多多阅读与写作哦……如果你有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