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幾位主要藝術家為什麼各奔東西?

納米藝文


黃梅戲發展大概有

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嚴鳳英/王少舫開創的黃梅盛世;第二階段是黃梅戲“五朵金花”帶來的梅開二度;第三階段頗有爭議,有說以韓再芬為代表,有說沒有第三次熱潮。

您所問的幾位主要藝術家大概是指第二階段代表人物,也就是馬蘭、黃新德、吳瓊、楊俊、張輝他們吧。

那得從“梅開二度”說起,上世紀80年代安徽省黃梅戲劇團“五朵金花”(馬蘭、吳瓊、楊俊、吳亞玲、袁枚)爆紅,但是當時物質條件有限,沒有那麼多資源捧所有人,最後馬蘭以綜合實力勝出被重點培養,其他幾位“金花”就先後出走了。


馬蘭與黃新德是一對黃金搭檔,都是黃梅戲第二代代表人物,創作了多部經典黃梅戲作品。後來馬蘭離開了黃梅戲舞臺,現在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戲曲音樂劇專業黃新德一直在安徽省黃(合肥)表演黃梅戲,退休後與安慶黃梅戲一團接觸比較多,收了好幾名徒弟,致力於唱新戲帶新人,非常棒。



吳瓊是黃梅戲“金嗓子”,唱功突出,自然不甘心坐冷板凳,就轉戰黃梅歌尋求發展,後來又迴歸黃梅戲,現在相當於是個人工作室的形式,常與馬鞍山四季戲曲劇院合作,創作了多部經典作品,深受戲迷喜愛。


楊俊是事業心非常強“奮鬥者”

,安徽省黃沒用武之地,就與張輝一起到了湖北黃岡白手起家,創建了湖北省黃梅戲劇院,現在到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任院長,張輝繼續留在湖北省黃梅戲劇院任院長。二人現在都是湖北黃梅戲的代表



吳亞玲

一直在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丈夫蔣建國是安徽省黃院長,二人也合作了多部黃梅戲作品,至今還活躍在黃梅戲舞臺上。


袁枚曾在87版《紅樓夢》裡飾演襲人,然後就直接離開黃梅戲轉到電視演員了,後來就轉型為製片人,一直從事幕後工作。


韓再芬一直在安慶致力於黃梅戲發展,她出演了大量黃梅戲作品,後來接手安慶黃梅戲二團,改為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發展得很好,韓再芬任院長。


所以這些表演藝術家雖然各在東西,但都在為黃梅戲發展做出貢獻。


黃梅迷I愛上黃梅戲


1975年安徽省藝校在全省招收了39名有藝術天賦的孩子,其中就有馬蘭和吳瓊,經過5年的學習她們學成畢業,很多同學被一同分配到了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其中就有馬蘭、吳瓊、吳亞玲、袁玫和楊俊,這五位姐妹花美若天仙各有千秋,她們一出道就被冠以黃梅戲五朵金花的美譽,往舞臺上一亮相不用開唱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她們以實力和顏值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受到萬眾矚目。

1981年黃梅戲歷史上第一次去香港演出,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視,在五朵金花共同的努力下演出大獲成功,引起廣大觀眾和媒體的熱捧,馬蘭更是光彩奪目,1984年央視籌備春節聯歡晚會,領導一致推薦了馬蘭,她不負眾望,她靚麗大氣的甜美形象,加上黃梅戲委婉柔美的唱腔一炮打響,她迅速躥紅成了黃梅戲新時代的代言人,可在黃梅戲個人表演的頂峰時刻激流勇退定居上海,2012年馬蘭在上海閔行成立了“馬蘭戲劇工作室”,成為傳播藝術的文化使者。

1985年電視劇《嚴鳳英》準備開拍,吳瓊認為嚴鳳英的扮演者一定是自己,但最後確定人選的時候機遇再次青睞了馬蘭,以吳瓊的唱功給馬蘭配唱心裡自然不服氣 ,青春年少的吳瓊就想著通過另外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實力,於是離開了安徽向外發展,1992年吳瓊調到北京中國廣播藝術團改唱黃梅歌,開始走向歌壇,吳瓊至今仍然活躍在戲劇界,還嘗試客串豫劇、越劇、京劇等不同劇種的角色,2016年首次反串生角主演大型原創黃梅戲《太白醉》,2018年跨界領銜主演音樂輕喜劇《哎呦,媽媽!》以自己的方式不遺餘力的宣傳黃梅戲藝術。

五朵金花之三的吳亞玲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馬蘭離開安徽以後吳亞玲是黃梅戲劇院力捧的對象,到現在她都一直堅守在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是黃梅戲藝術界德高望重重量級人物,繼續在黃梅戲的舞臺上展現才藝。

五朵金花之四袁玫1983年被央視選中,進入《紅樓夢》劇組扮演襲人一角,此後她幾乎再沒回到黃梅戲舞臺。1988年南下到廣東電視界做演員,2004年起任電視連續劇《故鄉的雲》劇組執行製片人,從此走上了製片人的道路。

五朵金花之五楊俊當年五朵金花裡最年輕的一朵,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從安徽被調任至湖北,開創了湖北黃梅戲的一片新天地,在86版《西遊記》中她飾演被白骨精變的村姑 ,2008年楊俊帶領黃梅戲劇團第一次參加央視春節戲曲晚會,現為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伯德小姐


黃梅戲是安微的地方戲,始源於安微黃梅縣,以前自然災害頻發,當地人靠賣藝為生,唱唱戲,建個戲班什麼的,以老一輩戲曲家嚴鳳英為代表的藝術家,因唱天仙配,女附馬而聞名,黃梅戲是屬於小戲種,想要全國流行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別說黃梅戲,就連國粹京劇,喜歡它的人也在遞減,分析原因,國家不夠重視,媒體傳播力度不夠,一切藝術都在走市場化了。所以大師們各奔東西謀生路,不足為奇。


熊文文熊建平348


1、嚴鳳英——“嚴派”代表人物;

2、王少舫——“生派”代表人物;

3、馬蘭、吳亞玲、吳瓊、楊俊、袁玫——“五朵金花”;

4、黃新德、蔣建國、李文、黃宗毅、陳小成——國家一級演員;

5、韓再芬——“白玉蘭獎”、“德藝雙馨”藝術家。


小蘭愛攝影


馬蘭嫁給文化大家、上海戲劇學院原院長餘秋雨後,心繫一處有專屬而不屑再拋頭露面為大眾表演了。

吳瓊轉行改唱流行通俗歌,但在新人輩出的流行歌壇,現在也難覓其蹤跡。

韓再芬還好,在黃梅劇壇上時見身影,難得了。


augustman


傳統文化在逐漸塌陷,而真正能夠彰顯一個國家進步強大的正是這個國家的文化。


如此就好25537622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科技的衝擊,體制的改革,任何傳統藝術都要受到不同的影響,黃梅戲正是這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藝術家們也要生活,也難怪各奔東西。


朝臨帖夜讀書


物慾橫流的浮躁社會里,很多藝術已曲高和寡。當藝術不能讓藝術家生存時誰還在乎“藝術”?


東拍西照


因為尋找各自發展更廣潤的天地和寬長的路徑。


齊聲喚賢


黃梅戲不受觀注的主要原因個人認為,首先它的啌調就編出了現實,所以不太受大眾關注,再說了,拿大衣哥朱之文來說就那麼一首摸仿的歌就火了,還有趙本山一頂歪帽子一幅醜臉就把人們逗笑火了,還有紅草帽……再說很多方面的東西它也有過時慢慢淘汰的過程呀!總而言之講究的是藝術,但是藝術更重要的應該還是你的演藝是否搏得人們的關注這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