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凡若在,何至於此?”

新型冠狀病毒被發現到2月3日,全國共有17336人確診,有361人死亡。

這讓人們不由得又想起了非典,又想起了非典後有人說的一句話:湯飛凡若在,何至於此?

湯飛凡是誰?

他生產了中國的第一支青黴素

第一支狂犬疫苗

第一支白喉疫苗

第一支牛痘疫苗

世界第一支班疹傷寒疫苗

他用兩個月的時間遏制華北的鼠疫……

他將沙眼的發病率

從95%驟然降低至不到10%

他的研究讓中國提前十六年消滅了天花

他被譽為“東方巴斯德”

世界“衣原體之父”

中國的“疫苗之父”

他是曾經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他是世界著名的醫學微生物學家、病毒學家湯飛凡博士

湯飛凡,中國第一代醫學病毒學家。在病毒學發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闡明病毒的本質。1955年他首次分離出沙眼衣原體,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第一個中國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箇中國人,國際上又稱這個病毒為“湯氏病毒”。他對中國的生物製品事業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兩次重建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機構--中央防疫處,並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抗生素生產研究機構和第一個實驗動物飼養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主持組建了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質量管理機構--中央生物製品檢定所

湯飛凡是湖南醴陵人,又名瑞昭。1921年畢業於湘雅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後在協和醫學院研究細菌學。1925年入美國哈佛大學學習,並任細菌學家漢斯·津瑟教授助手。1929年回國。曾任上海中央大學醫學院教授、上海雷士德醫學研究所細菌系主任、中央防疫實驗處處長、英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建國後,任衛生部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一屆理事長、衛生部生物製品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微生物學會常務理事。1939年、1945年在昆明與北平兩地重建中央防疫實驗處。1943年在昆明負責建立青黴素實驗車間並研製出我國第一批青黴素。在沙眼病原學研究中創立了接種雞胚鏈黴素抑菌分離病原體的方法,於1955年9月分離培養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沙眼衣原體,此項成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1年獲國家沙眼防治協會金質獎章。

湯飛凡自從1954年恢復研究工作以來,成果累累。他眼看著一些年輕人在他的手下茁壯成長,十分高興。他對夫人說:"到底是在新社會,我這一生從來沒有在這樣短的時間裡順利地作出這麼多工作"。誰知就在一切欣欣向榮之時,一場席捲文化教育屆的“拔(資產階級)白旗運動”牽連到了一門心思搞學問的湯飛凡身上。這位前途無量的學者、醫學病毒學的戰士,由於不堪忍受屈辱,在1958年9月30日清晨自殺身亡。周總理聽到這個消息後氣的渾身發抖,處理了一批當事人,可是這又有什麼用呢?原本和世界並駕齊驅的中國防疫生物製品業失去了中流砥柱,一時停滯不前!科技史權威李約瑟爵士也致信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表達哀思,稱讚湯飛凡是“全人類的朋友”、“傑出的科學公僕”、“預防醫學領域裡的一位頑強的戰士”。

英雄已逝,然而他的名字與精神卻永存。

願世上有千千萬萬個湯飛凡,

他們不為名不為利

孜孜不倦地推動中國醫學事業的發展

先生千古,恩德永存!

“湯飛凡若在,何至於此?”


“湯飛凡若在,何至於此?”


“湯飛凡若在,何至於此?”


“湯飛凡若在,何至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