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抗“疫”天團,他們都是誰?

四大抗“疫”天團,他們都是誰?

在這場抗疫戰場上,我國醫療精銳盡出,匯聚武漢。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北協和,南湘雅,西華西,東齊魯”,是我國醫學領域精英團隊,為保護全國人民的健康安全,堅定的逆行。

今年高考的學生,出生那年遇見非典,而高中畢業這年,他們碰見新冠。看著這些敢於奉獻、忠於職守的醫護人員,感染了身邊無數的你我。這些感動最終會植入學生的心理,埋下一顆理想的種子,生根發芽,投入到我國的醫療衛生健康事業中,為我國醫療衛生領域的長足發展默默的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們將梳理這四大天團,可以讓更多的考生所熟知。


北協和——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

四大抗“疫”天團,他們都是誰?

北京協和醫學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的唯一一所醫科全國重點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一體的管理體制,是中國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是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協和醫學院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於1917年捐資創辦,1919年10月開辦八年制醫學本科,是我國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醫學院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自行審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和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的委託學位授予單位,國際醫學科學研究組織正式成員單位,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

學校歷經“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中國協和醫學院”、“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等多個歷史階段,於2007年5月18日正式複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

為探求中國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的創新模式,北京協和醫學院與清華大學於2006年9月起開展合作辦學,可同時使用“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作為第二名稱,並依託清華大學,部分進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平臺建設行列。

據2019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院校設有18個研究所(以及5個分所)、7所臨床醫院、6所學院、1個研究生院;在崗博士生導師654人,碩士生導師845人;有各類在校生4726人,其中研究生3862人佔82%,普通本科生與成人本科生628人佔13%,普通專科生236人佔5%;擁有6所直屬醫院和1所共建醫院。


南湘雅——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四大抗“疫”天團,他們都是誰?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CSU)是隸屬於中南大學的學院,是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首批教育部、衛生部共建高校醫學院,教育部和衛生部共建的十所部屬綜合性大學醫學院之一,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與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在中國同時進行兩個標準試點研究的兩所院校之一,首批試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五所院校之一。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前身是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創辦於1914年,由湖南育群學會與美國耶魯大學雅禮協會聯合創建,是中國第一所中外合辦的醫學院。1925年,孫中山曾為湘雅第五屆畢業同學題寫“學成致用”的勉詞。五四運動時,毛澤東曾在此主編過《新湖南》週刊。歷經國立湘雅醫學院、湖南醫科大學等階段,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由衛生部和湖南省政府共建。2001年2月進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行列。

學院造就了湯飛凡、張孝騫、謝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中國海內外有影響的醫學專家。曾享有“南湘雅、北協和”之盛譽。1992年,國家郵政部首次發行4枚科學家郵票,其中就有2枚是湘雅畢業生湯飛凡、張孝騫。

據2016年1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佔地面積1200畝,建築面積77萬平方米(不含老校區和附屬醫院),擁有固定資產總值近20億元。擁有6所學院,開辦11個本科專業,有5所直屬附屬醫院和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建有24個臨床教學基地;有在校學生1萬多人,教職員工近萬人,其中有正、副教授2000餘人,博士生導師近700名。


西華西——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

四大抗“疫”天團,他們都是誰?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前身是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建立存仁、仁濟醫院;1914年私立華西協合大學成立醫學院,將其作為教學醫院。經過113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展,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已成為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醫療技術精湛、診療設備先進、科研實力強大的綜合性研究型臨床醫學院及教學醫院;1990年被衛生部評定為三級甲等醫院。是中國高等醫學教育重要基地,西南地區疑難重症診療中心、醫學科學研究中心,國家循證醫學中心,國家新藥、中藥安全性評價中心。

華西醫院是中國規模龐大的醫院之一,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症的國家級診療中心,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和最佳醫院排行榜上,連續兩年名列全國第二。


東齊魯——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

四大抗“疫”天團,他們都是誰?


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Cheeloo College of Medicine, Shandong University),是負責山東大學醫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二級辦學機構。

齊魯醫學院歷史可追溯至1864年創辦于山東登州的文會館。1911年,共和醫道學堂大講堂在濟南正式落成,其後的齊魯大學醫學院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醫學院校之一。1952年由齊魯大學醫學院、山東省立醫學院、華東白求恩醫學院合併成立山東醫學院。1985年山東醫學院更名為山東醫科大學。2000年7月,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為新的山東大學。2012年5月,山東大學整合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等5個學院以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山東大學口腔醫院、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等4所附屬醫院,成立齊魯醫學部。2017年9月,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更名為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英文名稱不變。

據2017年12月齊魯醫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事業編制人員711人(不含附屬醫院),其中醫學專任教師477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341人,另聘有臨床教授副教授302人,直屬附屬醫院事業編制人員3495人,非事編人員5490,合計898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952人;有各類全日制學生約88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697人,研究生3726人,臨床醫學(英語授課)留學生300餘人;擁有3個國家級科研機構,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有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本科專業。


想了解上述院校醫學相關專業招生詳情,可私信留言,我們將詳盡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