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家和战略家的区别在哪里,能具体说明下吗?

汉史趣闻


军事家,指挥军事斗争或战争的专家。战略家是制定谋个区域和整个世界局面,决定胜负的专家!


东风震世界


从1948年11月23日起,东北野战军十个主力纵队和全部特种兵部队大举入关,70多万名指战员头戴狗皮帽子身穿嶄新棉军装手持缴获的美式武器,簇拥着3000辆汽车、8000辆大车和14万匹骡马,后面跟着15万名支前民工,浩浩荡荡向长城沿线进发。然而这样的大军开拔却是极其隐蔽的,报纸上甚至还有林彪在沈阳出席活动的新闻。



东野纵队数量不对吧?没错,由第4和第11纵队(塔山阻击战的参战主力)组成的“先遣兵团”,早已经在河北遵化地区完成集结,在司令员程子华的率领下先期从热河方向的冷口、喜峰口越过长城,西柏坡给他们的任务是:以最快速度直扑京西的怀来和南口地区,切断北平与怀来之间的联系,配合华北军区部队消灭“平张线”上的所有守军或者援军。

东北野战军发起的辽沈战役整整打了52天,至1948年11月2日才全部结束,东野各部伤亡较大(全军伤亡69000余人)、解放战士成分增加、百万大军的粮秣函需补充,甚至还有干部战士离开家乡南下的思想问题等等,因此进行一定时期的休整非常必要。尽管华北战场军情如火,林彪还是电请休整至12月中旬,而傅作义根据军事常识判断:东北野战军至少需要休整四到五个月才能再战。



这只是军事家们对战争的通常或者说正常理解,西柏坡的毛泽东则站在战略高度强调抑留傅部的紧迫性,强调东野提前入关的重要性,致电林罗刘指出:“欲抑留蒋、傅两部于华北,以华北我军现有兵力,是无法完成的”,于是1948年11月18日,嘱东野提前入关的命令不容置疑地下达了,次日上午林罗刘回电:“我们决遵来电于22日出发”。

先遣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将军虽然55年没有授衔,却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家,早年就是强悍的红25军军长(徐海东转任副军长),也是东北野战军最早建立的两个兵团部(原番号为第一、第二前方指挥所)司令员之一,另外一名是开国大将肖劲光,军界资历显而易见。他率领先遣兵团入关后,12月4日逼近密云县城,即现在的北京市密云区。



密云县城座落在潮河与白河的汇流处,虽然我军步兵可以徒涉,但如果不能控制城郊的渡口,东野先遣兵团的辎重车队就难以过河,并且根据情报显示,密云城内只有敌人一个保安团和少量警察,至多不超过2000人。兵团前指经过研究决定,顺手牵羊解放密云,为了不影响大部队前进速度,只派出11纵第31师独立完成作战任务。

从纯军事角度出发,程子华司令员的决定没有错误,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结束后,编成内重武器数量较多,携带的装备和弹药为数不少,如果辎重车队不能跟上队伍,则必然影响兵团战斗力。然而从战略高度来看,擅自攻击敌人重兵把守的京郊重镇,极有可能暴露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的企图,事实也果然如此。



战斗打响后就出现了意外情况,由于敌正规军第13军的464、465、890共三个团,之前一天刚刚从古北口收缩进密云,使守敌数量骤然大增,东野第31师登时陷入激战和苦战。接到报告后的程子华,只好命令已经渡河的第32师折返回去,配合第31师共同攻击密云之敌,两个师的解放军官兵经过12月5日整整一天的战斗,才终于解放密云。

密云战役,东野先遣兵团以1500人的伤亡代价,全歼守敌四个团67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辎重物资,也算是个成功的攻坚作战,参战部队理应得到嘉奖。然而程子华接到的,却是西柏坡雷霆大怒的电文,电报同时命令先遣兵团不得停留全速前进,增援华北军区的杨得志第二兵团。



西柏坡关于平津战役第一阶段的战略构想,是假意围攻张家口,诱使傅作义派出机动部队第35军前往增援,然后在野战中包围之,从而使傅作义舍不得起家部队暂不南逃。然而这一切的战略布局,是建立在傅作义判断东北野战军必须休整相当时间的基础上,如果他发现林彪百万大军有入关的迹象,会不顾一切西撤、或向东从海上逃跑。

果然,密云漏网的敌人迅速逃回北平报告:“发现戴狗皮帽子的解放军”,傅作义马上判明东野主力正在入关,因为我华北军区部队的兵力已用到极限,而没有其它什么部队可以在24小时内吃掉他6000余人。于是傅作义12月6日紧急下达命令,着第35军火速返回北平,一刻也不能耽误,电影《平津战役》中特别呈现了这个镜头,就是华北“剿总”早晨升旗那一桥段。



于是郭景云的第35军乘坐400多辆美式卡车,从张家口沿平张公路全速向北平撤退,途中遭到华北军区部队的节节阻击,而与此同时,傅作义又派出了第16军、第104军前往接应,杨得志兵团腹背受敌,差一点被郭景云冲过新保安,那问题可就大了。所幸东野先遣兵团强行军抵达战场,迅速击溃了从怀来出援的第16军和第104军,杨得志兵团才得以集中兵力完成了对第35军的合围,战场形势当真是千均一发。

林彪与程子华都是优秀的军事家,但他们在平津战役第一阶段对全局的战略认识都有所欠缺,没有深刻理解西柏坡的战略筹谋和部署,不过都能在西柏坡的巨大权威下修正自己的不足,反之,华北之敌和南京方面的战略思想却始终不能达成一致,失败在所难免。所以说,军事家擅长的领域多为战役和战术层面,能够做到判断准确和指挥得力,但是战略家更着眼于战争全局,对战役战术的细节,反倒可以放手让手下的军事家自由发挥,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度度狼gg


举一个实例来说明一下:以蒋介石为例,他就是一位战略家,而不是一位军事家。

周总理曾这样评价蒋介石的军事能力:“蒋介石的战略水准要远高于他的军事水平。他能老练地策划一场战役,协调平衡、合纵连横各种有利于自己的力量,来占据上风。所以,他能够历经数十年的军阀混战,而屡屡获胜。但是,在军事战术运用层面上,蒋却显得很幼稚。他总喜欢把自己想像为一位前线的连长、甚至排长,以为单凭勇敢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每当他亲临前线指挥时,国军就必败无疑!”

伟人的观察力是很敏锐的,尤其是对熟悉对手的观察。记得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军民都亲切地称蒋介石为“运输大队长”,这就是对蒋的军事能力的最佳评价。



临时客


在笔者看来,军事家是一位将才,而战略家则是一位帅才。

简单来说,军事家不一定是战略家,战略家一定是军事家。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军事家,他们在各自的时代,立下了汗马功劳,创立了不朽功勋。

而战略家往往非常稀少,特别是立足于全局的战略家,更是少之又少。

笔者认为,我们的毛主席是集军事家和战略家的代表人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毛主席用几个大战略眼光,为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第一个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二个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三个是一切反动派都是都是纸老虎

第四个是三个世界的划分。


这几个都是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实用的理论观点。

毛主席正是因为具有长远的眼光,全局的把握才能够在强大敌人的包围圈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而军事家则比较简单一些,像孙武,白起,蒙恬,徐达等等,都属于军事家的范畴。

因为他们虽然骁勇善战,长于谋略,但是却没有一个全局的眼光,这是他们不具备战略家的因素之一。

能够称的上战略家的,有诸葛亮,刘伯温,曾国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

他们不仅能看一域,也能谋全局,这是战略家非常突出的特点。



—End—



冷月钩沉


战略家与军事家的不同之处在于格局。

战略家的视野是宏观的,全面的,江山一统的,而军事家则是学术有专攻,骁勇善战,能打胜仗。

战略家可也是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但军事家不一定成为战略家。

战略家一般处于统治阶层,军事家多为其服务,因而处于从属地位。

战略家属于帅级别的,军事家也可以成为帅,但多数属于将级别。

历史上军事家枚不胜举,战略家凤毛麟角。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就是战略家。同时又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天马行空的老兵


从战争军事层面看,军事是战略的一部分。革命年代的军事家基本都是战略家,如毛泽东,他既是战略家,也是军事家。军事家基本都有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这个军事理论知识当然是包含战略理论在内的。

如果从非战争军事层面看,战略不一定服务于军事,也可能服务于政治、经济、商业等。如邓公,他既是战略家,也是政治家。在政治理论中,国家发展战略,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环。

战略家与军事家,没有必然的联系。战略家不一定是军事家,军事家也不一定是战略家。战略和军事虽然关系紧密,但不代表,所有的战略都和军事有关。

民族解放是军事层面的战略,改革开放是政治层面的战略。

真没必要,一定要把战略和军事扯上关系。战略不仅仅和军事有关,还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工商业等有关。

战略是全局的,军事是其中一个方面。军事上需要用到战略,政治和其它非军事方面一样要用到战略。


袁卫宇


1941年2学12日,希特勒把自己的爱将隆美尔派遣到了北非战场上,他让隆美尔去支援被英军打得落花流水的猪队友意大利的军队。临行前,希特勒对隆美尔耳提面命,谆谆教导,这位独裁者说道:“记住,你只有两个装甲师的兵力,我不可能给你再多的兵力和物资装备了;你的作用就是指挥意大利军队稳住北非的局面即可,也就是说,你要在北非战场上拖住英军,以避免我们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牢记,你的对手英军非常强大?”希特勒的意图非常明显,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战略重心在东方,在红色苏维埃的苏联,这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他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半点分心。而德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必须尽量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所以,他这样交待隆美尔是必要的和正确的!如果仅仅只从战争全局的角度去看,希特勒是有着一定的战略眼光的。

然而,希特勒应该是一个教学水平不怎样的“老师”,而隆美尔就是班里的那个最为调皮捣蛋的“坏学生”。老师希特勒的话刚刚从隆美尔的左耳朵进去,马上就从隆美尔的右耳朵出去了,他把希特勒的话扔到了爪哇国里。隆美尔的心里想,管他呢,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先干了他娘的再说!于是乎,这只狐狸走向了成就他和毁灭他于一体的北非的沙漠。隆美尔到达北非后,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对兵力部署进行了调整,然后开始准备进行卡扎拉会战(地点在利比亚)。隆美尔对自己的所谓的进攻力学非常自信,其实,说白了,他的进攻力学无非就是我们中国兵法里的声东击西之计罢了,即正面是牵制性攻击,是佯攻;而在侧翼进行迂回包抄,是主攻,最后一鼓作气拿下敌军。此次会战,他让意大利军队在正面作佯攻,而自己却绕到了英军的背后,隆美尔出其不意地在英军的背后插了一刀。这一刀又狠又准,一下子就打败了这帮趾高气扬的英国绅士,而隆美尔因此战声名鹊起,如日中天,他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

r

然而,隆美尔越是在北非战场上打得风生水起,希特勒在德国这边越是感到如芒刺在背。这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得已把蒙哥马利派到了北非战场,而且把更多的兵力部署到北非战场,以打击德军的侧翼。所以,希特勒无可奈何地对身边的德国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儿说道:“看来,隆美尔不是一个战略家,他只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勇士!”在我看来,这句话简直就是骂人呢!直白点说,希特勒指着隆美尔的鼻子骂道:“傻逼,你没看到我在和老毛子干得热火朝天吗?你不知道一个俄国佬就够我整的了吗,还他妈的让我给你增兵,你这不是给我添乱吗?”无可奈何之下,希特勒只得把苏德战场上的一些物资装备抽调过去。没想到,隆美尔竟然为减轻苏德战场上苏联红军的压力起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作用!

由此看来,战略家看的是整个战争的全局,他的立场和观点往往是高屋建瓯,从而对整个战争进程是洞若观火。所以,军事家一定是一个战略家,而如隆美尔,一个街头小混混而已,不足为虑。

中国抗战初期,国军节节败退,日寇张牙舞爪,疯狂进攻。这时,许多中国人看不到希望,他们产生了“亡国论”等等之类的思想。而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基于此种情形,写下了著名的一书。该书一经出版,便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人们的战斗意志。可以说,这本书的作用就是拨云见青天,这就是战略家毛主席的战略眼光!所以,我们说,

毛主席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

战略家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不得不说其有着高超的战略眼光。然而,其军事指挥就略逊一筹了。


综上,军事家一定是一个战略家,他就是把握着整个战争走向的那个人;或者说,他是改变历史进程的那个人。而战略家不一定就是一个军事家,他有着独到的眼光和思维,看得远,所以走的稳。至于一路上披荆斩棘的活,只能由别人干了!


历史茶楼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是全国人民的大救星,他创建并领导人民军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同时,在他的亲自指导中国人民志愿军,敢于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在朝鲜战场一决高下,最终取得胜利。无一事例不震惊世界,并受到世界敬重。真正意义上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用户9806911646219


军事家主要关注的是战役、战场和任命和调动,刘伯承、彭德怀、林彪和粟裕就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据说林彪和粟裕是出了名的地图迷,一天到晚地图不离身,他们主要抓的就是在某个区域如何利用所有优势获得战役胜利,
战神刘伯承


战役和战术的不同是战役由多个大大小小的战斗组成的,战役指挥要保障战区内整体战斗的胜利,一线指挥官只要按上级要求前进、后退、坚守或撤离,军事家相当于大车间主任或生产厂长,也可以说成功的集团军领导就是军事家,刘伯承多一个军事理论家的头衔,因为他有军事著作以及在军校作领导的经历!
最能打硬仗的彭德怀

而战略家又和政治家有相似的地方,即要关注战役情况又要考虑更大更远的问题,但是政治家侧重于政治外交,战略家侧重于军事和政治的总体战略,例如红军过草地张国焘不听中央的决定执意西去,结果到人烟稀少的西部被敌人围困着打的赔本买卖,人员死伤过大半后被迫再过草地,张国焘就是个拙劣的军事家还想自不量力的关注战略问题。


安排周祥的林彪

还有国民党的总裁蒋介石,往往对打仗战斗、战役和战略不分,常常干预一线战场的兵力布置,所以导致打败仗,被大家称其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领导人。
临危受命、以少胜多的粟裕

军事知识在当代也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样高校毕业,有的可以年薪百万有的只是他的几分之一,原因就是职能不同,同样的职位年薪也相差很大,原因是跟的公司领导和平台的不同,有贵人、有好平台能成条龙,没有贵人、好平台只能是条虫!


黄蜂二师兄


军事家和战略家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我举几个例子,相信大家就明白。

张良和韩信:

张良战略家,韩信是军事家,张良为刘邦制定五年规划,佐策入关、斗智鸿门、暗度陈仓、下邑奇谋、劝都关中,为刘邦谋划将来。而韩信为刘邦攻城略地,完成眼前任务。

周恩来:项羽打了一百个胜仗,顶不住张良一个主意,优势变劣势,只好求和。



荀彧与曹操:

荀彧是战略家,曹操是军事家。荀彧为曹操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具体的军事路线,而曹操是帅才,是军事家,指挥具体的战役人物,所以战略家不一定是帅才,不一定是军事家。

诸葛亮:

诸葛亮既是战略家又是军事家。战略家体现在《隆中对》,为无寸地容身的刘备谋划三分天下的将来。军事家主要体现在他的统领蜀国军队,制定法规军纪,训练士兵以及南征蛮荒,六出祁山,斩张合诛王双,殴司马上等。

刘伯温和徐达:

刘伯温为朱元璋,制定了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路线,徐达就是按照这条路线,为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

白崇禧和薛岳:

白崇禧是战略家,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制定了纲领性的六条六条指导原则。

“坚壁清野”、“焦土抗战”、“发展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

敌后游击战,持久战的战略。薛岳是这六条战略的具体执行者之一,是军事家。

毛泽东和粟裕、林彪:

毛主席是战略家,为解放战争制定了5年解放全中国的战略规划,向南防御,向北发展,关内尽量把敌人迟滞在国统区,拖延及尽量减少国民党向东北增兵。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是最正确的战略,牺牲局部力保东北大局。

粟裕是军事战略家,从局部的战役实际出发,思考战争的规律及敌我势态,实时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内线打歼灭战的战役方针,影响及调整了中央毛主席的战略规划,并使得5年解放全中国的计划,提前两年完成,这是从局部影响全局的最典型例子。


林彪是军事家,只关注,东北自身的形势,做好毛主席交代的任务。

结论:

以上就是战略家和军事家的区别,战略家不一定是军事统帅,军事家,军事家也不一定是战略家。战略家通常都能趋利避害,得到善终,军事家一般看不到更远,往往下场不好。而军事战略家,则是比较少的。既能统领千军万马,百战百胜,又能顾全大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