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孩子的心理问题怎么办?

疫情期间,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但是绝对数量很少,除了坚持做好儿童和家长的日常防护外,家长对于疫情的态度和身心稳定的状态,也是保证儿童能够平稳度过疫情的基础。家长到底该如何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疫情期间,孩子的心理问题怎么办?

1.合理选择接收信息

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关掉疫情相关接收通道,当孩子休息或不在近前时再阅读疫情资讯或观看疫情相关视频,了解疫情最新进展情况,学习科学预防知识。

2.保持规律有序生活

规律有序的生活可以给孩子一种稳定性和安全感,是保持孩子心理内在稳定的重要部分。家长应与儿童一起保持作息规律,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学习、室内锻炼、家务劳动、亲子游戏等。

3.做好日常个人防护

做好家长及儿童的个人防护,如勤洗手、外出戴口罩、手套、居室多通风;平衡膳食,避免暴饮暴食;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白天可以保持1个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不建议睡得过晚。

如果哺乳期妈妈被诊断疑似或者确诊病例,应立即断奶,并做好隔离,与婴儿保持安全距离;由爸爸或其他家人给婴儿合理添加辅食、加以照料。

疫情期间,孩子的心理问题怎么办?

4.做好孩子科普教育

家长要用孩子的语言去解释在疫情期间孩子所不理解的问题,其中绘画是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之一,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病毒、生病等概念,学习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提高意识和养成良好习惯,同时更加理解家长的各种决定。

5.父母保持情绪稳定

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所以父母应及时觉察并调节自己的焦虑、恐惧,在孩子面前呈现出稳定、积极且有力量的一面,这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确保家长有途径能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如热线电话、网络在线咨询等。鼓励父母写日记,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经历,记录每天照顾孩子的艰辛和喜悦。

6.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鼓励孩子以他们习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情绪感受。不轻易打断孩子说话,保持足够的耐心聆听;允许孩子哭泣和表达恐惧,帮助孩子认识到害怕和恐惧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并通过绘画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舒缓不良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