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十八般武艺”之说,初见于宋代戏文《张协状元》,

泛指各种武艺,并非固指武艺的18种内容。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冷兵器

后世有关其内容的说法有多种:

一、施耐庵在其《水浒全传》中:“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耙。”

二、明代戚晋叔辑《元曲选·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中:

“若论着十八般武艺,弓弩枪牌、戈矛剑戟、鞭链挝(zhuā)锤。

三、明万历年间谢肇淛(zhào zhè)的《五杂俎(zǔ)》中为:

“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前17种是兵器名称,第18种是徒手拳术。

四、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陆凤藻的《小知录》两书中

所描述的十八般武艺,内容与《五杂俎》相同。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冷兵器-枪

由于“十八般武艺”是指使用兵器的技艺,且多是兵器名称,

久而久之,便演化出“十八般兵器”一说。

具体说法有八九种之多,

较为常见的说法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

后世还出现了“九长九短”、“六短十二长”,

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艺内容说。

历代各种“十八般武艺”说所指的这些种目,

反映了中国古代武艺的概貌,但并未包括武艺的全部种目,

例如,抛射兵械中还有飞刀、袖箭等;

长兵器中还有抓子棒、三尖两刃刀等抓棒合体,或由刀、锤等器加长柄杆而改制成的兵械;

短兵器中包含有橛、鞭杆,以及匕首、鸳鸯铙、阴阳锐、状元笔、铁尺等短小兵械;

软兵器中还有绳镖、三节棍、飞挝等。

弓、弩、刀、剑,这里就不介绍了,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区分。简单写一下其他的兵器。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用戈的武将

戈被誉为“中华远古民族原有的自创武器”,

用现代的话说,戈是中华民族的专利武器。

它是一种装有长柄,可勾、可啄的多功能兵器。

主要用来勾挽、啄刺敌人,所以也叫做“勾兵”、“啄兵”。

戈流行于商至汉代,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

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

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

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

戈的击法有勾挂、扎挑等。

它的缺点是易掉头,转头。使用不够灵活。

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最早的发现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约有3500年了。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矛是一种直刺、扎挑的长柄武器。

由于矛头锋利,刺杀效果优于戈、戟,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一直是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之一。

矛在我国古代兵器史上使用期最久。

从原始社会的石矛一直到大革命时期的梭镖、红缨枪,

经历了漫长的战争风雨,可谓功勋卓著,历久不衰。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战国盾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藤盾

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

后来还称作“牌”、“彭排”等。

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

《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英雄人物的神话,

描写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不停的雄姿。

陶渊明为此写诗赞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盾作为一种“主卫而不主刺”的卫体武器,

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

到唐代时,盾改称“彭排”。

宋代时正式称“牌”。

明清两代沿袭宋习,称牌而不再称盾。

  • 斧、钺(yuè)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斧、钺通常被联称,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来劈砍的长兵器。

区别在于钺是一种大斧,刃部宽阔,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礼兵器;

斧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

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钺还是有所区别的,

凡在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者,即为钺。

据《六韬》记载,周武王军中有大柄斧,刃宽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名曰“天钺”。

斧钺在上古代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斧舞动起来,姿势优美,风格粗犷,豪放,

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方天画戟

戟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约前16世纪~前13世纪)。

最初以青铜制造,战国末期才逐渐用铁代替青铜。

戟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极为重要的兵器,

它多于战车上使用,最为盛行的时期是西汉魏晋。

晋代以后,戟逐渐被淘汰出战争的舞台,

到了唐代,戟主要被用于仪仗器物。

  • 鞭、锏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双鞭

鞭为短兵之一种,其由来与锏相同,

锏必定是双用,鞭则有单、双、软、硬之分。

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

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谓之软鞭。

鞭适用于马战与步战。

硬鞭一般用于马战,持鞭之将多持双鞭。

钢鞭沉重而无刃,以力伤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

锏,(铁)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

长为四尺(宋制四尺为一米二),

多为双锏合用,属于短兵器,对马战上有利。

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杀伤力十分可观,

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

技法上,与刀法剑法接近。

来自晋和唐,以铜或铁制成,形似硬鞭,但锏身无节,锏端无尖。

锏体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名称。

锏的大小长短,可因人而异(一般在65~80厘米之间)。

  • 挝(zhuā)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挝又称镐、骨朵、锤、椎。

古代的兵械之一,有长械、短械、软械三种之分。

挝的使用方法融有长矛、大斧等长柄重械的技法

  • 殳(shū)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殳实际就是棍棒。

它是古代一种击打兵器,又叫做杖、柞、格。

在以车战为主的古战场上,殳曾作为重要的兵器被列为“五兵”之一。

虽然它起始于原始社会,

但作为一种击打兵器,在实战中与戈、戟、矛、刀相比略逊一筹,

尤其之后,它的作战性能大大衰退。

汉代以后,殳已不再是军队制式装备兵器,

仅作为一种仪仗礼兵保存下来。

据史料记载,汉代的礼殳,通体钢制,两头镇金。

朝会时,御史大夫、司隶校尉手执金吾叩金棍,

夹侍皇帝,威风凛凛,表明它法权的象征而存在。

此外,殳在民间流传极为普遍。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叉是中国武术长器械的一种,

顶端有二股叉的为“牛角叉”,

顶图片端有三股叉的为“三头叉”,又名“三角叉”。

柄长7~8尺,重约5斤。

三股叉中锋挺出3~4寸,叉的尾端有瓜锤。

早在远古时代就有捕鱼的“飞叉”。

在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原始“鱼叉”,

尾端带有结节,便于系缚绳索,

使用时将叉掷出,然后抓着绳索将叉收回。

叉的击法有拦、横、扦、捂、挑、掏、贯、拍等,套路有“飞虎叉”、“太保叉”等。

  • 铛钯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九齿钉耙

铛钯式样很多,不仅名字特别,样子也很古怪。

如猪八戒肩扛的大铁耙,似乎会被人们把它当做农具,

实际上它就是铛钯的一种,而且这一类兵器也确实是从农具演变而来的。

一般柄长7尺6寸,重5斤,

前锋类似矛头,两侧伸出带刀的尖刺,弯曲上翘,呈月牙形。

这种兵器兼矛和盾的两种功用。

古代军中有专门的铛耙手,每2名铛钯手配备30枝火箭,

远可用铛钯的双刺作火箭架,发射火箭,近可以兵刃相见,架拿敌械,被称为“军中最利者”。

另外长兵器中还有一种长柄钩, 是从戈镰演变而来。

柄长可达1丈5尺,多用于步战、水战,

割断敌人的船缆、帆篷或用来搭钩船只。

步兵则用长柄钩对付敌军骑兵,钩马的四肢,使马不得行进,

这便是长柄钩的独到之处。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槊是重型的骑兵武器,

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同“矟”。

槊由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柄一般长六尺。

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装有鐏。

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的长度,

即可用于骑兵持槊冲锋、又可舞槊横扫。

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

主要种类有:马槊、步槊、杂槊。

  • 索套绵绳

套索,不知始于何时,亦并非兵器,

临阵时用者绝鲜,盖一寻常之绵绳,两端结作锤形,

长约一丈二尺,搆造至为简单,

用法亦止九势,为一种暗器,似飞镖袖箭之一类也;

若用为架格攻击,则非所宜。

  • 流星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流星锤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流星锤

流星,也叫“流星锤”、“流星镖”,是古代冷兵器之一。

在古代战场上常常有人使用这种兵器。

一般由绳索、铁链链接,分为有柄的单头流星和无柄的双头流星等种类。

这种兵器在近些年的电视剧中时常出现。

例如周星驰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就有周星驰飞锤流星把对手打下马的场景。

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十八般武艺,那么在究竟是指哪些呢?

拐,是中国武术器械之一,俗称“拐子”。

拐是由民间老人之拐杖而演变成的一种武术器械。

由铁制或木制,按其形式可分为长拐和短拐两类。

短拐可双拐同使,也可以与刀剑之类兵器同使。


冷兵器时代,兵器样式多种多样,

完全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战场形势发展而来。

兵器均有优缺点,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才是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