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學生跟你對打,你該怎麼做?

歐林


我還沒遇到這種學生,但是我遇到過上課跟我對著幹,死活不聽課,不遵守紀律的孩子。碰到這樣的孩子真的很頭疼,首先跟家長溝通,瞭解孩子在家裡的情況,是獨生子還是有兄弟姐妹,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針對性的在課堂上用科學的心裡教育的方法跟孩子談話,我用了正面鼓勵的語言跟孩子溝通,跟孩子約定,說到做到等方法,孩子真的變化很大,當孩子在心裡認可一個人時,眼神都是不一樣的,就算再偶爾犯錯,一句簡單的點名就能化解矛盾[微笑]。


小喵學貓


我初中時遇到兩起,說一下我作為學生的感受

第一起,混混學生與教導主任打,最後排,學生都在,教導主任暴打小混混,個人感覺打的好,班裡很多人受過他的欺負,特別一些好學生,對他們來說出了口惡氣!這場支持老師!

第二起,學生家長暴打語文老師(黃渤初中母校),個人感覺,打的好,此語文老師被評為高級還是特級教師,非常好面子,課堂以胡扯為主,經常上課遲到,還喜歡挑撥班級矛盾,這次有些調戲女學生,被家長追了幾個樓道打,其它老師攔不住,後被體育老師攔下,打的好!這場支持學生!


青島小任


回想起幾年前教書生涯的事,因為學生上課擾亂課件秩序,批評了一頓,學生像發了瘋的獅子一樣,舉起拳頭衝向講臺,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意識,我躲開,幸好我是一個冷靜理智的人。事後回想,要是我真的動手打起來場景會怎樣?!如今,我已離開三尺講臺,當年的學生也已經高三了。我想,他也成長了,希望他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尊重、冷靜、理智、感恩,也祝願他在今年的六月份考上理想的大學。


鄉情1988


如果你的學生跟你對打,那你一定要先冷靜下來。

否則打出了問題怎麼辦?

就算你像古代的武林高手那樣“點到為止”、不通過KO而僅以“點數取勝”,也沒獎盃可得,家長還很可能把你告到教育部門,說你“體罰學生打學生”,那個後果就有點嚴重了。

因為你所面臨的這個“搏擊”對手與你的身份不一樣,你再怎麼有理,到了動手打他的時候,就很麻煩了。

現在的學生本來就很不好管,家長也不一定配合,有的家長甚至袒護自己孩子,所以你首先應該冷靜下來。

我讀初中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也碰到過這樣類似的情況,但是他很快就冷靜下來了。

記得當時老師讓我們用“斬釘截鐵”來造句。

有個學生就這樣造句:“老師讓我們用斬釘截鐵這個成語造句。”

另外老師還要求用“齊心協力”造句。

他就這樣造句:“我的哥哥和嫂嫂齊心協力生出了我侄子。”

結果老師在課堂上公佈出來了。

全班鬨堂大笑。

沒料到該生惱羞成怒,他把書包拿出來“啪”的一下往桌上一摔,還說:“老子不讀了!”。

我的語文老師當時很冷靜,並沒有動手打他,也沒和他對罵,而是叫他一起去學校教導處,再通知他家長來一起解決問題。

所以,碰到類似的嚴重問題,要讓老師和家長以及學校三方面聯手來解決,可以跟學生溝通交流,瞭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

如果是老師的管教過於嚴厲才導致的,那老師的教育方式以後就變溫和一些。

如果是學生自身的問題,那就和學生家長共同解決,為了避免再出現類似情況,孩子的家長應該要求孩子向老師作檢討,並保證以後不再犯。

以後如果孩子再出現不守紀律的情況,那就直接通知家長,不要又一次走到一對一“搏擊”PK的邊緣!


趣談英語


我是心月聊教育。沒遇到過學生要動手的情形。如果真的學生要和我動手,我想我只能跑了。

能和教師動手的學生都很頑劣吧。和這樣的學生對打,會失尊嚴。就像和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受責怪的應該是自己吧。

能和教師動手,學生應該已經是暴怒。學生情緒失控,這個時候,和他對打,只能是火上澆油,讓場面難以收拾。

敢和教師對打的學生,應該是初中生或高中生了吧。他有取勝的可能。自己課堂上的麻煩,最後要找教務處,學生處等來處理,自己煩惱,給別人也帶來麻煩。

我認為,作為教師,應該儘量避免和學生對打情況的出現。學生再頑劣,他也只是學生,不是敵人或仇人,沒必要言語激烈,激怒對方。

處理學生問題時,我覺得教師要守住底線,學生也是普通人,也是有自尊的。不能生氣了,說話不講究,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他有過激的行為。

學生違紀情況嚴重,自己處理不了,可以上交。不能學生情緒失控了,教師也失控,事後讓自己後悔。

小結,教師教育學生,本是幫助學生去的,不能讓自己處於被動地位。


心月聊教育


我相信,每一位老師,都是有責任心的,教育的本身就不只有和風細雨,也有當頭棒喝,因為懲戒權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現在,卻需要上級部門給老師懲戒權,而老師在教育學生時,首先是想到會不會傷害學生自尊,學生會不會離家出走?會不會跳樓?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碰到老師和學生對打的情況,老師應該怎麼辦呢?

我覺得,首先,老師一定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動他,如果動了他,不管怎樣你都會受到影響。如果你打了他,他直接給你對打,那就更麻煩了,因為只要這種情況出現,都不會有“學生打老師”的說法,而是“老師打學生”,如果是這樣,教育局處分肯定是有的,畢竟這是公眾事件,領導肯定要對社會和家長有個交待。

其次,既然學生打也不是,罵也不是,那就別管了,做個“佛性”老師。其實,對於這樣的學生,老師就只能不管不問了,如果有人說閒話,這也不能怪老師,老師也無奈,老師也是弱勢群體,誰怪老師,誰把這個孩子領走吧。


英熊正能量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先不要糾結學生跟你對打,而你到底要不要還手。而是先要弄清楚為什麼學生會想要打你,是你因為什麼原因惹怒了學生,還是你們之間本身就有什麼過節。所以我覺得先要弄清楚問題所在,這樣就可以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而不是橫著性子和學生打起來,這樣雖然解決了一時的問題,但是卻把問題弄得更加嚴重。矛盾只會越來越深,永遠得不到解決。所以我的建議是,無論如何都不要和學生動手打架,這樣無論對學生還是對老師來說都是有害而無益的。


一、不要和學生髮生衝突,如果有矛盾也要及時處理。

對於老師來說,有時候為了學生,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由於學生不理解老師的做法,認為老師這樣做是故意針對他,以至於懷恨在心,時刻想辦法報復老師。這樣的學生不能說沒有,因為我親眼看到過,所以才會下次定論。

事情我還依稀記得一點,那時候剛剛讀高一,班上有一位同學比較調皮。整天不是遲到就是無故曠課,為此班主任也是非常頭疼。多次找他談話,希望他可以改變一點,但是起不到任何作用。

實在沒有辦法,班主任就把他在學校的表現如實的告訴他的父母。好像聽說他父母因為他的表現太差,還把他給收拾了一頓。事後也不懂他從哪裡得知是老師告的狀,他還威脅老師說遲早會讓老師好看。

由此可見,有時候老師明明是為了學生著想,可是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同。導致師生矛盾越演越烈,如果不是擔心學生學不到知識,辜負父母的苦心,老師又怎麼會“多管閒事”呢?留著他自生自滅豈不是更好,但善良的老師做不到。



二、打架解決不了問題,老師有時候寧願被打,也不會動手打學生。

由於職業的原因,有時候被學生欺負,作為老師也只能忍氣吐聲,正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危及到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是不太去理會的。

如果因為衝動而失手打了學生,那麼不但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影響。還有可能因為自己的行為給學校帶來不好的名聲,甚至還可能直接被學校辭退。

嚴重的話還要遭受社會的壓力,而且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不小心打了他們的孩子,單單父母這一關都過不去,更不用說面對社會的謬論了。

所以我覺得,作為老師無論如何都不能動手打學生。因為無論站在那個角度,如果打了學生,對自己都是不利的。

三、對於學生的挑釁,要隨機應變,用恰當的方式解決。

在學校不排除有一些學生是沒事找事,故意找老師麻煩,這就是所謂的看不慣老師。有可能有一些老師對於學生相對嚴格,以至於學生懷恨在心。

所以當老師面對學生的挑釁時,千萬不要上當。要時恰當的方式去處理,如果學生糾纏不休,老師也可以故意避開他們。如果避開不了,就要是正當的手段來保護自己。

不能讓學生認為自己是軟柿子,改強硬的時候還是要強硬的。雖然說老師不能打學生,但是迫不得已的時候,還是要出手的。


總而言之:該出手時就出手,一昧的忍讓,只會助紂為虐。所以無論是為了學生還是為了自己,都要量力而行。

我是“辛勤的工程師”專注於教育領域,善於解決教育問題。如果你也有關於教育問題,請關注我並邀請我來為你解答。

辛勤的工程師


作為一名班主任,需要對全班所有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負責,同時也充當著溝通者的角色,及時解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衝突。面對題中情況,我會從兩個方面努力,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平復家長情緒。在我與家長溝通過程中,可能過多的關注孩子表現不好的一面,語氣和措辭不太恰當,造成了家長的反感,加深了誤會,而家長護子心切也是人之常情。因此,我會立即調整自己說話的方式,誠懇的向家長表明,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孩子身上出現這些問題,作為老師十分焦急,以致剛才的語氣過重,希望家長能夠予以諒解。

學生打架,家長不管反而袒護,作為班主任該怎麼辦呢?

第二,有效解決問題。與家長重新建立信任後,我會把話題重點引向如何與家長共同努力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一方面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關注這位同學,多引導和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也希望家長能夠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多予以監督和督促,尤其是打架的問題,需要家長多加關注,與孩子深入交流,瞭解打架的原因,解開孩子的心結。只要家長和老師給孩子更多的關愛,一定可以幫助他儘快走出這種狀態。


Ai星球


打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噢,更何況還和學生對打,太損害老師形象了。作為老師,我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對學生施加體罰,用真誠的關愛春風化雨,幫助學生成長。

首先,我認為老師與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老師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要把學生當平等的人看待。在正常的成年人的世界裡,我們也不能因為別人的行為讓我們不滿意,就直接對人動手吧?何至於我們在老師的角色上,就認為自己有隨意揍學生一頓的權利呢?

其次,學生是有獨立意志的主體,要尊重他們的主體性,注重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內在動力。如果學生上課不好好聽講或有其他學習的不良行為,靠打罵壓著學生學也沒用,關鍵還在於調動他們的主動性。

再次,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關愛。沒有人會拒絕一個人真心對自己好,沒有人願意故意做一個愛自己的人眼中的“壞人”或“壞孩子”,愛能溫暖和滋養人,也能促使人向上向好。

總之,我不會和我的學生對打(打我也怕我打不贏啊,哈哈哈),如果真的出現那種差點要對打的局面,我也會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更深層的問題出在哪裡。


孟君親子英語


1、如果學生和我對打,我不會接招。

做教師的和學生對打,要麼是年輕教師易衝動,要麼是學生做事太過分老師忍無可忍。和學生對打,無論輸贏教師都是輸家,都會受批評。哪怕老師打學生是出於教育學生的目的,但是從教師職業規範上講確有不妥。


2、教師不要被學生激怒。

一位青年教師在課堂上和班上的調皮大王槓上了,老師讓學生站出來,學生不願意。老師就把學生拽了出來。學生說,你拽我,你犯法,我要打110報警。老師一衝動拿出手機給了學生,學生撥打110後,警察到校做了一系列調查。


這件事雖算不上極端,但是能看出老師被學生激怒了,沒有使學生受到教育或是懲罰,反而做出了錯誤的行為,給自己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3、教師不要高估自己。

拋開學生做事過分的情況不說,教師和學生髮生衝突,多是還是教師覺得學生不尊重自己,學生不聽老師的話等等。所以教師不要高估自己,還是要努力讓學生信服自己,也就是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而不是強制。有個性的學生,家長的打罵都不害怕,會在乎老師生氣了?


4、教育學生要力爭入心。

澆樹澆根,育人育心。沒有說到學生心裡去的教育,不被學生認同的教育,不會在學生心上留痕。學生離開學校後所剩也就不多了。


所以,作為老師真沒有必要和學生對打。你就當做是小孩子在耍性子,一笑而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