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說說各地的習俗?

顧我安穩0206


迎春一天,打春一時。昨天一天,以及今天打春時辰,酉時十七至十九點,已嫁出的女人,不可見到孃家人。


興旺國學講師


濰坊立春又叫做“報春”、"咬春"。

現在農村中仍有這個古老的習俗,即由一個人手敲著小鑼鼓,唱著迎春的讚詞,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在這紅紙印的春牛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和人,牽著牛耕地,人們稱其為“春帖子”。這送春牛圖,其意在催促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抓緊農時,莫誤大好春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捲、嚼蘿蔔、五辛盤等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為什麼要吃蘿蔔呢?蘿蔔古代時稱蘆菔,蘇東坡有詩云:“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舊時藥典認為,蘿蔔根葉皆可生、熟、當菜當飯而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常食蘿蔔不但可解春困,還可有助於軟化血管,降血脂穩血壓,可解酒、理氣等,具有營養、健身、祛病之功。用小塊刀先將”心裡美“一刀去頂,再旋開蘿蔔皮,不切斷再將紅蘿蔔芯按方樣兒橫豎幾刀切成方形條狀,整個蘿蔔被切成好像一朵盛開的紅牡丹花,非常好看。當拿回家全家掰開嘎巴、嘎巴咬著吃,那可真是極水靈的好春令食品。


金剛9288


你好我是天津人說說天津衛立春的習俗 ,立春、立夏、立秋與立冬合稱四立,是傳統社會中的重要 節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而把此作為節日隆重慶祝, 則稱為“打春”。隨著時間推移,以及天津城市化的發展,人們 已經很少知道什麼是“打春”,但“打春”留下的傳統小吃卻一 直流傳,這種小吃就是春捲和春餅。

天津人在這一天要“啖春 餅”。馮問田《丙寅天津竹枝詞》中就有這方面的記述:“日曆 官場必用新,東郊不復祀芒神。一盤春柳晨餐薦,始識今朝正 立春。”所謂“春柳”就是雞蛋攤片切絲,拌上切成小段的春

韭,是立春日的美食,後來則演變為薄餅卷雞蛋、韭菜的春餅。

立春這天,還要食青蘿蔔或紫蘿蔔、白菜絲,謂之“咬春”。 有 “咬斷紫菘春恰到,一年生事卜春風”之意。天津蔣詩著的《沽 河雜詠》中有一首竹枝詞寫道:“迎得新春又咬春,紫花菘復及 時新。

年年歲歲春先到,春酒安排要請人。”詞中所說“咬春” 和立秋“咬秋”一樣,只不過“咬秋”是吃西瓜,而“咬春” 是吃蘿蔔,“紫花菘”就是指紫心蘿蔔。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 19個節氣。

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 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 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 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

完整地 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立冬 這一天,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呢?因為餃 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

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 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 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 餃子賣得很火。


聖仙兒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流傳在民間的很多風土民情都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記憶。

記得小時候,每逢到了節日,父母親都會大張旗鼓的忙碌一帆,他們不但會順應節日所具有的一些習俗並且還會喋喋不休的告訴我們在節日裡應該操守的禁忌。

立春作為四季之首,又代表萬物復甦,所以不管是煙雨江南還是風雪塞北都有它獨具特色的習俗。那麼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南北都有那些立春的習俗。

在我們西北立春當天首先有鞭春牛的活動。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首先村裡會推選一位有德望的老人事先讓他用泥土捏造一尊土牛,然後按照時辰把土牛敲碎,這時村裡人都會爭先去搶土牛碎片,依照村民說這叫搶春,以搶到牛頭視為吉利。

這種活動到了南方則稱之為送春牛。

在南方,送春牛的活動一般都在下午或是晚飯過後,屆時村裡會有選好的舞蹈隊到各家各戶去“送春牛”,其意思就是把豐收和福祿送到每家每戶。

其次在立春這天北方還有吃春餅的習俗。

春餅是我們北方婦女的拿手好戲。首先將和好的麵粉在平底的鐵鍋上烙成一張張透亮的薄餅,然後把炒好各種菜品均勻的攤在薄餅上再捲成圓錐狀。這時一家人都圍坐在炕桌吃春餅,我們當地人還管吃春餅叫“咬春”。

到了南方春餅責美其名曰“春捲”。

春捲是南方在立春時常會享用的美食,其做法是以薄面皮包餡,然後用油炸制而成,南方人多以咸和甜為最佳。

除此之外,應該還有很多關於立春的習俗,比如像北方的“喝春酒”,因為立春之後北方天氣還多寒冷,所以年輕人都會聚在一起圍著熱炕划拳猜令以助酒興。

而南方到了立春已是春暖花開了,所以男女老幼都會去到郊野去“踏春”。😊


花村WJ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今日立春,意味著春天即將來臨,春天的大地即將煥發出勃勃生機,春天在我們每個人的腦海裡都是美麗的,美好的……人們會覺得白天長了,太陽暖和起來了,農作物生長快了……蜇伏了一冬的綠色,即將破土冬眠的生靈,也將迎來溫潤如酥的春雨☔……

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在立春的節氣裡,人們為了迎接一年的豐調雨順,莊稼的好收成,各地都有打春牛🐮,咬春,迎春,吃春餅,吃春捲等習俗,祈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春風賀春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春園!

寒冷的冬天,我們終將熬過,春天,已經開始……





梓萱花園


立春,各地習俗都大同小異,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就是開始,就是出發,就是一切變好!在這個特殊時期只希望疫情早點結束!等春來,疫情畢,去街邊吃熱乾麵、去黃鶴樓登高、去江漢路逛街、去看長江大橋……武漢加油,我們一起,等春來。

一切終將過去,定會春暖花開!




用戶14867513279


立春是民間重要傳統節氣之一,曾被當成一個節日,有許多圍繞立春展開的民俗活動流傳至今,如打春牛、鞭春、迎春、戴春雞、咬春等。每個重要的節日都少不了其特有的傳統美食,吃春餅是我國一些地區的飲食風俗之一。春餅,又叫薄餅、荷葉餅,早期的春餅是用麵粉烙或蒸成薄薄的餅皮,包著炒好的豆芽、韭黃、粉絲一起食用。有些地方的春餅還要配炒菠菜、攤雞蛋、醬肉、肉絲等卷著吃。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



自成爸業


  “立春”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首個節氣意味著一年四季將由此開啟。即使2020年開年的這一場“暴風雪”來勢兇猛,但寒冬已過,萬物即將恢復生機,我們都在期盼著“春天”的到來!

立春三候

古時以五日為候

三候為氣

一年24節氣共72候

立春有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說的是立春到了,溫暖的春風從東方吹來,大地開始解凍,為不久就要到來的“生機勃勃”做鋪墊。

“二候蜇蟲始振”,立春五日後,冬天蟄伏在洞內的蟲類開始慢慢甦醒,但天氣尚冷,時機未到,所以還沒出洞,但好時節已經不遠。

“三候魚陟負冰”,再五日,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群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融盡的碎冰,如同被魚揹著一樣浮在水面。

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意味著溫暖,鳥語花香的日子即將到來。立春也意味著生長,耕耘播種的季節即將來臨。

立春習俗

1.咬春

  “立春”這一天,中國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麵餅,稱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風俗又有不同的表現,在南方則流行吃春捲。“立春”這一日,我國民間咬春的另一種食品就是蘿蔔。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

2.迎春

  立春時“迎春”也是一項傳統習俗。舊俗立春前一日由兩名藝人頂冠飾帶沿街高喊:“春來了”,就是傳統的“報春”。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3.打春

  “打春”,是以“鞭打春牛”來“催農耕作”。春牛有紙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用紅絲綢纏扎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即為“打春牛”,意為打走春牛的懶惰,督促人們在春回大地之際,趕緊耕種。


肖良忠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北京的,我們這的習俗你可以瞭解一下。

1、炒合菜

在中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地區,吃“合菜”十分講究。一是節令性強,立春日必不可少;二是吃“炒合菜”需要春餅卷食,方能品出味道。吃過春餅卷合菜,楊柳吐絮,燕語呢喃,春天來臨。

2、蘿蔔

老北京人還遵循著在立春那天買蘿蔔吃,謂之為“咬春”的風俗,這是由於老北京人認為立春這天吃蘿蔔可以解春困。立春時吃蘿蔔以脆嫩多汁的青蘿蔔為上,紅心蘿蔔更佳。

3、春餅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立春時節的北京往往還看不到什麼綠色的春意,便發明了春餅,就像是人們寄予春天的希望,薄薄的兩張小餅卷著滿滿的春意盎然,一口咬下去,討了個好彩頭,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了。





蘑菇小同學


一轉眼時間過的挺快,前幾天各地剛下過雪,今日就立春了,而立春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過了立春後萬物開始復甦,一年四季即將開始。立春的一般時間為每年的2月3或4或5日,三候為“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

民俗

1、報春:縣裡會派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還會挨家挨戶的送去春牛圖與迎春帖,其意識再催促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抓緊開始務農,莫誤了大好春光。

2、迎句芒神:句芒神為春神,所以在立春這天需要祭祀迎句芒神。

3、趕春牛:形式是一個農夫趕著一頭拉著一張犁的牛,和著鑼鼓的節奏邊走邊唱邊犁地,一會兒讓牛舒緩的前行,一會兒把牛趕得只撒歡。希望一年能夠風調雨順,莊稼能夠豐收。

4、遊春:民間會組織各種遊行,隊伍先是報春人打扮成公雞的樣子走在最前面,之後一群人抬著巨大春牛形象,之後的人打扮成牧童牽牛的、打扮成大頭娃娃送春桃的、打扮成燕子的。

5、民間互相饋送:民間會相互贈送春牛(小泥牛)、春牛圖、春娃(用絹做的小娃娃)等相互拜賀,此為拜春。

6、糊春牛:家家戶戶在家裡用米漿和紙糊成春牛的樣子,擺放在家中。

7、貼春字畫:家家戶戶在自家的門上貼上迎春線管的字畫。

8、戴春雞: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

9、佩燕子: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也有許多富家人會在自家的房簷下搭建燕子窩。

10、吊春穗: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