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寒假時間大搞“停課不停學”,不是積極作為,而是違規補課

“非常感謝家長及孩子們的努力。準時參加今年第一場考試,祝大家取得理想成績。”1月28日上午8時55分,湖北省特級教師、武漢市第十一中學高三(3)班班主任湯彥平在網上對同學們說。學校原定於大年初四組織高三學生參加的考試,轉為在網上進行。各科老師將試卷發給班主任,由班主任轉發給家長,按規定時間,學生統一打卡參加,誠信應考。之後,老師利用網上直播的方式對試卷進行評講、答疑。

1月31日上午,南京市六合區實驗高級中學高三年級學生開始使用好未來直播雲上課,67名授課老師為17個班的571名學生網絡直播授課。同時開課的,還有河南省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31位任課老師為近600名學生在線授課。課程結束後,有老師評價:“原以為網絡直播課,學生的聽課狀態會下降,沒想到,回答問題和平時一樣踴躍。”


利用寒假時間大搞“停課不停學”,不是積極作為,而是違規補課

這是人民日報2月3日刊發的《開學延期,教學不延期》的報道。1月28日,就組織網上考試;1月31日,進行在線教授,這是什麼節奏?媒體在報道時,應該搞清楚“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這一基本概念。現在還在放寒假之中,1月28日、1月31日就開始啟動在線教學,這是違規提前補課。放在以往的寒假,這是要嚴厲禁止的行為,為什麼現在就變為了“積極”的典型?

事實上,輿論與部分教育培訓機構對“停課不停學”的炒作,也是導致目前各地教育部門、學校紛紛上線在線教學的重要原因。在輿論的炒作下,之前的假期違規補課、提前開學,被合理化,反而,那些不提前組織在線教學的教育部門和學校,則面臨很大的壓力,甚至會被輿論和部分家長質疑為“不作為”。

利用寒假時間大搞“停課不停學”,不是積極作為,而是違規補課

這種利用寒假時間大搞“停課不停學”的做法,由地方教育部門主導,得到輿論的支持,是耐人尋味的。教育部門和輿論都忘記了一而再再而三發佈的減負令,雖然這個寒假很特殊,各地都會延期開學,但是,寒假還是寒假,是沒有理由在寒假中就由學校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在線教學的,這把減負令置於何地?

本來,由於線下教育培訓被暫停,這個寒假,會把更多時間交還給學生自主安排(當然,也會有部分學生自主選擇線上教育培訓),這應該是教育部門和社會輿論所樂見的,因為一直以來,對於中小學生的假期生活就是上培訓班,繼續進行學科學習,教育部門和輿論都有意見,認為學生學業負擔沉重。可為什麼卻這麼主動地“補位”給學生提供假期在線教學了?

2月4日,教育部針對過早提供新學習線上課程的現象,發出提醒稱,“由於現在正值寒假期間,學生需要完成寒假作業,過早提供新學期線上課程,將會增加學生學業負擔。為此,教育部提醒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在各地原計劃的正式開學日之前,不要提前開始新學期課程網上教學,可安排一些疫情防護知識、心理健康輔導、寓教於樂等方面的網上學習內容。”這一提醒是很及時的,但是,有多少學校是通過網絡,給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普及輿情防護知識?從媒體報道的信息看,這就是在提前進行學科知識教學。


利用寒假時間大搞“停課不停學”,不是積極作為,而是違規補課

依法治教是教育部門的首要職責。寒暑假裡不得違規安排教學活動,這是基本的規定。有人說,這是非常時期,教育部門和學校為防疫作出的貢獻,但就其實質來說,這是擠佔師生的寒假時間,在寒假中統一安排在線教學,是提前開學,而非延期開學。考慮到延期開學,會影響學生的學業進程,因此在延期開學期間,各地各校要通過在線教學方式開展教學,這是履行教育職責的積極作為,怎麼就變成了假期還沒有結束,在正式開學前10多天、20天就上網課了?

規範辦學,嚴禁違規補課、提前教學,這是教育部門必須堅守的底線,國家也反覆要求地方教育部門轉變教育政績觀,要形成科學的教育政績觀,當前出現的現象,反映地方教育部門的教育政績觀,還是學生的分數、成績。而媒體在報道時,也需要盡到監督職責,不要把違規提前補課、提前教學樹立為積極作為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