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新冠病毒,最終要靠身體免疫力

未病先防,康加中華。

自2019年12月首例患者在武漢發現以來,新型冠狀病毒不斷擴散,確診人數、死亡人數與日俱增。患者初始症狀多為發熱、乏力和乾咳,與感冒症狀極為相似。

不同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治療指南均明確指出,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尚無特效藥主要靠自身免疫康復。

為健康,做加法 | 戰勝新冠病毒,最終要靠身體免疫力

病毒,作為微小簡單隻含一種核酸(DNA或RNA)的個體,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以複製方式增殖。一旦離開宿主的身體,病毒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就會死亡。

令人沮喪的是,病毒與人體細胞幾乎是一樣的生存環境,所以人類目前沒有任何醫療手段,可以定點攻擊已經存在於人體內的病毒,只能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去對付。

為健康,做加法 | 戰勝新冠病毒,最終要靠身體免疫力

至於因病毒而引發併發症的重症患者,臨床上也僅僅是對症支持治療為主,例如呼吸困難的時候進行呼吸支持,幫助病人渡過難關。等到自身免疫力戰勝病毒的那一天,病人也就“自愈”了。因此,面對如今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在缺乏有效的特異性藥物治療的情況下,提升免疫力是關鍵。

免疫力是人體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人體的免疫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這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先天因素是次要的,後天因素才是主要的,包括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疾病等。防疫當前,我們應該怎樣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新型冠狀病毒呢?

均衡營養,合理膳食

為健康,做加法 | 戰勝新冠病毒,最終要靠身體免疫力

人體免疫系統活力的保持主要靠食物,各種營養素必須合理搭配,任何一種攝入不足或過量都有損於人體的免疫系統。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免疫系統裡的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的主要構成物質是蛋白質,機體在製造干擾素時也需要用蛋白質做原料。營養專家推薦的判定方法為葷素搭配,一週吃50種以上不同類別的食物;同時,要戒菸戒酒。香菸和酒精對身體的毒害有目共睹,它們在損傷身體器官的同時也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所以及時的戒菸戒酒可以有效的避免抵抗力下降。

下列5種營養元素,對於提高免疫力很有幫助。

1.蛋白質

人體生長髮育必不可缺的,一旦缺乏蛋白質,不僅會導致抵抗力下降,還會引起多種疾病。補充蛋白質的食物有很多,如大豆及其製品、瘦肉、雞蛋、魚蝦、牛奶及其製品等,均為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2.維生素C

維生素C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能夠維持細胞活性,維持正常的免疫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主要是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藍花、青菜、草莓、鮮棗、獼猴桃、山楂等。

3.維生素A

缺乏維生素A不僅會引起視力問題,還會引起抵抗力下降。通常動物性食物富含維生素A,如動物肝臟、魚肝油等。一些深綠色或橙黃色蔬果,如菠菜、南瓜、胡蘿蔔、柑橘、獼猴桃等,富含的β胡蘿蔔素能夠在人體轉化成維生素A。

4.鋅

鋅對於維持人體正常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富含鋅的食物首選土壤天然富鋅地區的糧食作物,其次為菌菇類和海產貝類,此外,在核桃、瘦肉、動物肝臟等食物中,鋅的含量也比較豐富。

5.鐵

缺鐵也會造成免疫力下降,補鐵最好用動物性食品,如紅肉、動物血、動物肝臟等。維生素C有助於鐵的吸收,在補鐵的同時,建議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加強運動,張弛有度

為健康,做加法 | 戰勝新冠病毒,最終要靠身體免疫力

運動,已經是全人類都在主張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運動,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途徑。通過運動可以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速度,有效的增強心肺功能並激活人體免疫系統,此外,運動還能改善人體的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內臟器官、運動系統和骨骼等,從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美國阿帕託契州立大學有3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45分鐘,每週5次,持續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

按時作息,保證睡眠

為健康,做加法 | 戰勝新冠病毒,最終要靠身體免疫力

睡眠左右著人體的免疫功能。頻繁熬夜會擾亂人體的免疫系統並干擾器官臟器的休息和修復,不僅會降低免疫力還會影響人體的判斷力和思考能力。相反,充足的八小時睡眠是維持基本抵抗力的關鍵,規律作息讓內分泌平穩且對身體器官有潤養的作用,還能有效的延緩衰老的速度,顯著提高人體對抗外界病菌的能力。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免疫學家貝里·達比教授研究小組對睡眠、催眠與人體免疫力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得出結論: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勞,使人產生新的活力以外,還與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進入睡眠狀態時,人體分泌大量的與代謝和免疫有關的激素,免疫系統在活躍地工作。如睡眠不足,不但身體疲勞得不到恢復,而且由於激素合成不足,會造成體內內環境失調。

情緒樂觀,笑口常開

為健康,做加法 | 戰勝新冠病毒,最終要靠身體免疫力

情緒看似抽象的東西其實對免疫力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長期處於焦慮或悲觀的情緒中會擾亂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以及免疫系統,自然更容易患上疾病,相反,情緒樂觀開朗可以促進機體分泌有益的化學物質,能夠激活機體的免疫功能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可以更好的抵抗病菌的侵襲。

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對人體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的荷爾蒙成分增多,從而壓抑身體免疫功能,進而出現病變。臨床統計顯示:90%以上的腫瘤均與精神、情緒直接或間接相關。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工作和學習上的長期緊張、人際關係的不協調、生活中的重大不幸是致癌的三個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