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合同违约了怎么办?张江公证处紧急开辟绿色通道

疫情特殊时期,合同违约大量增加。“怎么办?要承担违约责任吗?”许多合同履行方担心不已。今天记者从上海市张江公证处了解到,该公证处专门开辟了“办理不可抗力事件公证绿色通道”,助力保障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新冠肺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行各业都遭受重创,包括对外贸易在内的各类合同“违约”大量出现。而根据中国现有法律规定,在相关违约纠纷中,疫情一旦被认定为“不可抗力”因素,就可作为合同违约责任的抗辩事由。

疫情之下,合同违约了怎么办?张江公证处紧急开辟绿色通道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此次疫情是否可作为违约抗辩事由?

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换言之,“不可抗力”是指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对某事件的发生没有预知能力,"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则表明某个事件的发生和事件所造成的后果具有必然性。

同时,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综上,上海市张江公证处主任张磊认为,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事件,并可作为合同违约责任的抗辩事由。

疫情之下,合同违约了怎么办?张江公证处紧急开辟绿色通道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不可抗力事件公证效果好于自证

不过,张磊也指出,合同违约免责的前提是合同因此次肺炎疫情而不能履行,即不可抗力事件和不能履行合同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虽然疫情已经引发全球关注,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所受影响并不相同,各地区复工时间亦有不同,各方接收的信息也难免存在差异。

此时,要想使合同相对方信服合同无法按约履行系源于不可抗力(即疫情),而非己方主观过错这一结论,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和其他跨国交易时,必然有难度。那么,选择办理不可抗力事件公证,将是快速解决问题、挽回损失的有效途径。

张磊表示,不可抗力事件公证,证明的对象是某时某地发生了某一事件,并造成了某种结果。出具不可抗力公证的过程中,公证人员不仅会严格审核材料的真实性,而且其取证还会涉及权威性、专业性的部门,经查证无疑才依法出证。因此,将公证书作为证明材料的效果无疑比企业自证的效果好。

公民和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就有关事实选择以保全证据的方式办理公证,如网络保全公证、证人证言公证、书证保全公证、文本相符公证、邮寄送达公证等。不可抗力事件和证据保全公证服务,是公证机构助力打赢疫情攻坚战,为维护我国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所提供的重要法律服务。

怎样走公证“绿色通道”?

根据“绿色通道”相关信息显示,企业或个人可通过上海市张江公证处的电话、“张小江”微信号等方式与张江公证处进行联系、咨询,并根据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可能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身份证件、企业执照、授权书、企业所在地政府、机构出具的证明/公告,海陆空相关延运、延飞、取消等通知或证明,出口货物买卖合同、货运代理协议等。

记者|王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