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树是种密点好,还是稀点好?为什么?

农村人小肖


辣椒树是种密点好还是稀点好,这要根据辣椒的品种,播种季节,栽种辣椒的地区和当地的土壤环境来决定。合理种植,精心管理,来提高辣椒的品质和产量。



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建议株行距:早熟品种40厘米X50厘米,可以栽双株;中熟品种50厘米X60厘米;晚熟品种50厘米X60厘米。每平方米施腐熟堆肥4000克、饼肥150克。地膜覆盖栽培基肥要在此基础上增加近一倍。


辣椒夏秋露地栽种,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70~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穴距33~40厘米,每穴一株。夏秋种植,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每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6000~7500克,耕翻整地,起垄或者是做成小高畦。

稀和密取决于辣椒的品种,有的树形大,有的树形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合理密植,通风透光,有利于辣椒的生长的发育。


黄晓红果果


辣椒的种植最好稀一点,我们这里主要种植的是朝天椒和线椒。具体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2018年的时候种植朝天椒的经历吧!

由于连续好几年朝天椒的价格行情不是太好,所以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对于朝天椒种植的热情不再高涨,我也是由于育苗床做的大了,所以就想着把辣椒苗都移栽了吧,本身种植朝天椒就是二垅套的模式,株距一般都在20厘米左右,可是为了能够把多余的辣椒苗给种完把株距给降到了12-15厘米。老觉得把辣椒苗扔了可惜。(主要当时没有人要辣椒苗,俗话说得好种子有价,青苗无价)

在辣椒开花坐果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本来留的宽趟就比较窄,早早的就罩严地了。辣椒苗长势喜人,但是由于通风效果不好,以及无法受到阳光照射,就出现了光开花不结果的情况。白白的长了辣椒棵。虽然说辣椒苗长势比较好但是产量缺没有同样亩数的高。

主要是辣椒的分枝发叉能力强,特别是朝天椒80%以上的辣椒果都是在侧枝上结的。所以对于朝天椒的种植应该尽量选择种植的稀一点比较好。既能够节约了种子钱又能够取得比较高的产量。


豫东小农


辣椒是大家都喜欢的蔬菜,调味很好,能增加人的食欲。因此,很多家庭都种植辣椒,辣椒是菜园子里的必备蔬菜。那么,种植辣椒过程中,是适合密植还是稀植呢?为什么?从实践经验看,密植好!



这个问题对于种植人员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只要经常种植辣椒的人都知道,辣椒是适合密植的,为什么呢?因为:第一、辣椒植株是紧凑型的,适合密植,植株之间相互不影响。第二、辣椒植株短小,不是高杆作物,不存在遮阳现象。第三、当然这个是比较关键的,因为前两个因素所决定,辣椒密植能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呢!基于这三大因素,辣椒当然是密植好!



那么,辣椒该如何密植呢?这要根据辣椒品种不同,是有区别的。有的辣椒不仅适合行距、株距密植,还适合行距株距密植的同时,植株之间也密植。比如大家都喜欢的朝天椒,它就是,不仅适合行距、株距密植,而且还可以每穴植两株,对生产发育没有影响,对产量没有影响,并且产量还会增大。当然,一穴植两株就足够了,植三株的话就多了,过密了。一般而言,朝天椒的种植密度是一穴两株,每亩地6500~7000株。而线椒、尖椒等辣椒的种植密度是一穴一株,每亩地4000~5000株。



辣椒适合密植,定植后需要马上浇水,促进根系复活。定植7天后,需要及时浇水、施肥进行缓苗、提苗、壮苗,这两步可同时进行。根据情况,还可进行叶面肥的喷施,促进茎叶的繁茂生长。辣椒因为植株短小、结构紧凑,不怕密植,并且是提倡密植的。


种植天地


辣椒苗移栽到大田的时候,都是需要给辣椒进行定株距和行距的。辣椒苗在慢慢生长的时候,会不断生长出侧枝侧芽,如果不加管理的话,辣椒苗就像一棵小树一样,枝叶茂盛。自然就会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如果辣椒苗定植的时候,比较近的话,辣椒后期生长到旺盛的时候,苗之间的枝叶会出现交叉在一起的情况。



特别是到了辣椒开花结果期的时候,植株相互距离的太近以后,导致整个辣椒地里面的小气候有一个变化,出现高温高湿的情况。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开花授粉以及坐果的。并且这样的小气候,也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过密的植株,也不利于辣椒苗的光合作用,也不利于红辣椒的着色。

所以到了辣椒生长的后期,有时候,为了提高辣椒苗之间的通风采光,我们还会进行推株管理,将双行种植的辣椒,在行中间将辣椒苗相互推开一点点,提高通风。



如果辣椒苗移栽的太稀疏的话,整块土地的利用率会大大下降。因为辣椒是自花授粉的作物,采用双行种植有利于花朵授粉的提高,栽种比较稀疏的话,会影响授粉效果。最重要的一点是,辣椒如果栽种的太稀疏的话。到了夏天以后,高温对辣椒苗生长在土表的根系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而如果植株刚好封垄的话,就可以通过植株相互遮阴而避免高温直射土壤,伤害到土表的根系。


辣椒移栽定植的行距和株距,就需要合理合适才行,不能出现过密过稀的情况。辣椒苗的定植也需要根据辣椒品种等情况,合理定植,不可能套用同一个行距和株距。一般来说如果是早熟的辣椒株距一般28-35㎝,行距40-50㎝,而晚熟品种株距50-60㎝,行距65-75㎝。对于大果型的辣椒,植株会大,行距株距就宽些,小果型植株不大,行距株距就窄一些。


着迷大乡村


辣椒种植密度,要根据 辣椒的品种和土地的肥沃程度来确定种植密度。

一般情况下,辣椒早熟品种,树冠较小,种植密度要求密一些,而中,晚熟辣椒品种,树冠较大,种植密度应该稀一点,还有一些辣椒品种树冠虽小,但是容易落果,也要求种稀一点。

土地肥力不同,要求的种植密度也不同,一般土地贫瘠的地块种植辣椒,密度应该大些,土地肥沃的地块种植辣椒,应该稀一点,总之,要根据辣椒的品种和生长习性及土地的肥力情况,来确定种植密度。

如果辣椒树过密,会影响通风和光合作用,容易造成落叶,落花,落果。还会多病虫害发生,辣椒种植过密,会影响辣椒的品质和产量。

如果辣椒种植密度过稀,会浪费土地资源,不利于高产,但是能够保证光照及通风条件,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于辣椒的生长,很少出现落花,落果现象。而且辣椒品质好,株产量高,所以我们种植辣椒,要根据多方面因素,加以分析,合理确定种植密度,过密或者是过稀,都会影响产量和经济收入。

因此题主所问,是种密一些好,还是种稀一些好,我只能说,合理的种植密度最好,如果是便于管理,不考虑亩产量的话,还是稀一点的好。如果辣椒种植密,对种植者的技术要求较高,管理难度增加,且辣椒品质难以保证,如果是我选择的话,我还是种稀一点为好。

比上是本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提供更好的观点和意见。


龙形山生态


农作物的种植,大家都知道应该遵循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八字方针。题主问道:辣椒树是种密点好,还是稀点好?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梅花来为大家解析一番。


辣椒的种植,要根据辣椒品种的不同,还要根据土壤的土质不同,来确定辣椒的种植密度。

土壤的质量比较好的重的稀一点,土壤质量比较差可以种的密一点。土壤的土质比较好的,因为它能够储存水分和养分,辣椒的种植最好相对的疏一些,不管是株距还是行距,都要适当的减少5到10公分。土壤的土质比较差的,辣椒的株距和行距只有相对的大一些。这样才能保证辣椒能充分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辣椒的品种不同,种植的密度就有差异。簇生椒,因为它长出的侧枝不是很长很高,只是在每一个小侧枝的顶部,长出一簇一簇的小辣椒,根据簇生椒的生长特点,这种辣椒的种植密度,相对要密集一些,株距和行距大约都在30到35厘米,这样既适应了簇生椒的生长要求,又能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而我们平时说甜辣椒,又叫菜椒,种的要稀点好。因为他所长出的侧枝,枝条茂盛又长又高,每一株所占的面积比其他辣椒品种的都较大。因此在种植甜辣椒时,株距一般在五十公分,而行距多在七十公分左右。这样比簇生椒的密度为少三分之一左右。



还有一种辣椒叫长辣椒,我们通常把它叫做羊角椒 ,这种辣椒也应该种的稀一点。这种羊角辣椒,生长的属性和甜辣椒有点儿相似,只是它的侧枝要比甜辣椒的还要长。因此种植时它的株距和行距,只要和甜辣椒的株距和行距差不多就行。这样也能保证长辣椒生长的数量和质量。


当然辣椒的品种有很大的不同,各地土壤土质也有差异,因此辣椒的种植密度也是有差异的,一定要因地、因种子的品质而确定,但是有一点,宁多种一点,密度大一点,也不能让它缺苗断垄,影响产量,从而减少收入。


山村梅花


辣椒树是种密点好,还是稀点好?为什么?

辣椒种植的密度是由辣椒的品种、后期整枝打杈的方法、土壤状况以及管理水平来决定。


一、辣椒的品种。辣椒的植株矮小可以种植密点,辣椒的植株较大,植株繁茂就应该种植稀点。如朝天椒、线辣椒、二荆条等这类辣椒,果实或细或小,就应该种植密点。如甜椒、牛角椒果实较大,主要用来鲜食,这类辣椒就应该种植稀点。

早熟品种要种密点,行距控制在45CM左右,株距控制在28CM左右。晚熟品种要种植稀点,行距控制在65CM左右,株距控制在50CM左右。

二、土壤状况。在土壤排灌水良好、土壤肥沃、土层厚的土壤可以种植密点,这类土壤可以为辣椒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在土壤土层较薄、土壤肥力差的土壤可以种植稀点。

三、辣椒整枝打杈的方法。采用三主枝或四主枝整枝打杈发可以把辣椒种植密点,采用多主枝整枝打杈发或者不规则整枝打杈方法可以把辣椒种植得稀点。

要注意的是辣椒种植得过密在阴雨天气很容易患病,如果自己的管理水平不是非常高尽量种植稀点。如果采用大棚种植辣椒,无论种植得密还是稀,在阴雨天气一定要多注意通风。辣椒种植的稀,有利于通分透光,叶片光合作用强,但是土地的利用率就不高。
总之,辣椒不能种植得过密,也不能种植得过稀,得有一个平衡点,我们才能种出高产、高质的辣椒。对于辣椒种植得密点好、还是稀点好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下方留言。


乡村小水


‘辣椒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而综合考虑,土壤肥沃一点的宜种稀一点,肥力差一点的就可种植密一点,总的来讲,种植过密,影响肥水供给,通风透光,种植过稀,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浪费土地资源,因地自宜,适地适种,合理密植。


用户98892609440


说说我的观点,不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家里的妈妈也都会种辣椒,主要就是小米椒、朝天椒和线辣椒,云南的农村基本上家家都会种点辣椒,留着自家吃,也有人会出售。


那么,辣椒的种植,怎么样才可以实现高产?以下几个观点:

1,辣椒的种子要选对,种过一次之后,如果当年品种比较好的,就可以进行留种,这样来年的结果率也就能够得到保证;

2,小苗开始长的时候,早晚要及时浇水,但不宜过多,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如果是大棚种植,温度24到26℃左右就可以;

3,管理期间如果发现有幼苗出现萎蔫,要及时移除并进行补种,保证最后的产量,而且也能防止病虫病害传染给别的幼苗,辣椒开花后,要把茎叶上的枯叶给摘除掉,可以促进它长出更多的侧枝,这样能保证营养的积累,促进它的座果率;

4,辣椒的后期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在它结果的关键时期,光照和温度方面都要及时的跟上;

5,施肥,每采一次辣椒,辣椒树就会逐渐衰老,为了能延长它的结果期,一定要保证水分充足,钾肥跟上,但是不宜过多,水肥结合,有利于维持它的长势。

至于辣椒长的密还是长的稀才会产量高,这个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具体来管理。


老百姓的转折点


请点击关注【乡村关中】, 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精彩。

农民种植辣椒成为增收的良好渠道,有好多农村地区发展规模化辣椒种植,辣椒产业成为当地农产品的重要品牌和经济支柱。其实,我们都知道,在陕西“八怪”中,就有“辣椒一道菜”的说法,可见陕西人对辣椒的钟情;而现在流行的菜肴体系中,辣椒可以说是湘菜和川菜的“灵魂”,人们所常说的无辣不成欢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其实,我们要追溯辣椒种植的渊源,它并不是我国自有的蔬菜品种,而是原产于中南美的热带地区,是在明代时从国外传入我国,并经过多少“辣椒人”不断地进行品种改良,发展成繁多的辣椒品类。我们知道,因为辣椒含有维生素、辣椒素等营养元素,它对于人体起到御寒行血、增强食欲、杀菌等多方面的良好作用,因此,辣椒的消费市场需求很大,也就成为农户种植和发家致富的重要选择。那么,题主所问,辣椒种植是密植好,还是稀点好?对此,作为“三农”领域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认为应该这样种植才好:

第一,辣椒种植要做到合理密植才好。

一般我们种植辣椒都是移苗栽植,采用大小垄地块,施足底肥,避免重茬作业,大行距保持在60~70公分,小行距保持在40~50公分。栽植时,根系不宜深埋,最好三个植株型一块栽植,植株间距保持在30公分左右,每亩栽种4000~4300株为宜,最低地温达到15℃以上;苗栽后每天早晚于根部浇水,以便辣椒迅速经过缓苗期,这样才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辣椒生长要保持水肥和光照充足。

我们发现,辣椒栽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经过充足的光合作用,它生长的更加旺盛,产量也高,品相也好,反而植株密植,田间地块通透性变差,结果适得其反;我们在大棚种植过程中总结出,辣椒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30度左右,且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但不可过湿,否则易造成植株根系腐烂,这样辣椒生长的果实肉厚汁多。另外,辣椒追肥时,以钾磷氮肥的施用为主,才能保证植株生长的正常需要。

第三,做好病虫害防治。

我们在辣椒种植作业管理中发现,如果辣椒出现黄叶、枯枝等情况,就要开始进行喷施农药管理,如果有植株死亡,及时拔除整个植株;当辣椒发生病虫害的时,要及时进行防治,不同的病虫害,要施用不同的药剂;同时,还要做好喷洒消毒杀菌的农药,避免细菌病害感染侵袭。

第四,辣椒植株生长周期管理。

在辣椒生长周期,我们一定要做好不同阶段的管理,初期苗期,水肥充足,疏苗管理合理;成长期,防止雨涝对根系的腐蚀和危害;开花期,要控制浇水;坐果期,要适当追肥并结合浇水,这时主要是以钾肥、磷肥和氮肥为主。主要预防辣椒病虫害,及时喷施农药。只有做好每个生长阶段的管理,才能保证辣椒品相好,产量高。

总之,我们有农业生产发现,任何农作物都有自己的生长习性,只有我们掌握了它们的生长规律和习性,科学的进行田间管理,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对于辣椒的生长管理也一样,并不是密植,或者稀疏栽植,充分掌握生长规律,因地制宜,讲究合理方法,才能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我们看到,辣椒的市场需求量大,这是农户增加收入的好产业,但一定要掌握好田间管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职业农民【乡村关中】,我们一起关注“三农”动态,解析“三农”热点,剖析“三农”万象,探索“三农”规律,推动“三农”发展。你对此有什么意见,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