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型肺炎,保障人員健康和食品安全,食品企業怎樣全程防護?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新型肺炎疫情,讓全國人民進入緊張"戰疫"狀態。除了醫護人員在一線奮戰外,廣大食品從業人員也在後方辛勤勞作。目前,有的食品企業已提前開工,有的食品企業準備復工。

食品安全和健康人士表示,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肺炎疫情,要保障人員健康和食品安全,食品企業應從大門外就開始,進行全程防護。那麼,食品企業特別是食品生產企業,在復工之後,該怎樣全程防控新型肺炎疫情呢?請接著往下看。

抗擊新型肺炎,保障人員健康和食品安全,食品企業怎樣全程防護?

食品車間包裝工序

一、大門外消毒

要想打贏新型肺炎疫情阻擊戰,食品企業應將防控關口前移,將病毒阻擋在大門外,可在大門外搭建臨時房子,對欲進入企業大院的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帶衣體表消毒。體溫超過37.3℃的人,不要進入大門,應立即回家觀察或看醫生。

體溫正常者,在臨時房內,用大功率吹風機從頭到腳,吹掉身上的灰塵,接著用酒精全身噴灑消毒後,才可進門。

開車上班的人,當體溫檢測正常、消毒後,還要用濃度為250ppm的次氯酸鈉溶液對汽車內外噴灑消毒後,才能將車開入廠區。

抗擊新型肺炎,保障人員健康和食品安全,食品企業怎樣全程防護?

噴灑消毒

二、門衛消毒防護

門衛室的消毒防護非常重要,方法如下:

1.門衛室和門衛帶衣體表每隔4小時,用酒精噴灑消毒一次。酒精濃度為75%,下同。

2.門衛戴醫用口罩,應2-3小時換口罩。

3.門衛戴一次性手套,每3-4小時換一次,或視具體情況增加更換手套的次數。每換一次手套或脫手套後再戴,則必須再洗手、用酒精消毒。

二、人員進入前的車間消毒

車間以8:00開始生產為例,在工人進車間前,應對車間提前消毒,可選用以下一種消毒方法:

抗擊新型肺炎,保障人員健康和食品安全,食品企業怎樣全程防護?

等待消毒的食品車間

1.用次氯酸鈉消毒

在工人進入食品生產車間前2小時,用濃度為250ppm的次氯酸鈉溶液,對食品車間的地面、牆壁、天花板、生產設備和工器具表面、門簾、門把手、洗手池、衛生間進行噴灑消毒。一小時後,用乾淨的清水噴灑上述部位,以清除殘留的次氯酸鈉。

同時,將次氯酸鈉溶液通入生產設備和工器具內,浸泡消毒半小時後,用清水衝乾淨。

2.用臭氧消毒

食品車間也可用臭氧消毒,在工人進入車間前4小時,開啟臭氧消毒機,產生臭氧氣體,對車間空氣、牆壁、地面、天花板、生產設備和工器具表面、門簾、門把手洗手池、衛生間,進行消毒。設定消毒時間為2小時,可在前一天,自動設置臭氧消毒機的消毒開始時間和消毒結束時間。

在上班前2小時,將一定濃度的臭氧水通入生產設備和工器具內,浸泡消毒半個小時後,用清水沖洗乾淨。

抗擊新型肺炎,保障人員健康和食品安全,食品企業怎樣全程防護?

充滿消毒水的食品設備

三、更衣室的消毒

在工人上班前4小時,用臭氧消毒機對更衣室的空氣、衣服、帽子、鞋子、口罩等物品進行密閉消毒。設定的消毒時間為2小時,可在前一天,自動設置消毒的開始和結束時間。

工人到更衣室後,先洗手、消毒、烘手(手部乾燥),接著換上工作用的帽子、口罩、衣服、鞋子。進入緩衝間,再次洗手消毒,戴上工作手套,進入車間。

四、工作時的車間衛生防護

食品車間人員較多,且處於密閉狀態,為保障員工健康和食品安全,更要注意衛生防護,具體要求如下:

抗擊新型肺炎,保障人員健康和食品安全,食品企業怎樣全程防護?

方便食品稱量車間

1.員工進入車間後,每4小時測1次體溫,體溫超過37.3℃時,員工應回家觀察或到醫院治療。

2.在打噴嚏、咳嗽、吃飯後,應及時更換口罩。沒有這些情況時,口罩也應每4小時更換。

3.手套要勤換,更換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按平時規範操作即可。必要時,對手套消毒。

4.每次換手套後,要重新洗手、消毒。

5.有些工序不宜戴手套操作,工人手部要定期消毒。

6.門把手每兩小時用酒精噴灑消毒。

7.洗手池、衛生間、門簾等設施,每4小時消毒一次。

抗擊新型肺炎,保障人員健康和食品安全,食品企業怎樣全程防護?

洗手消毒

8.如有生產途中外出或吃飯等情形,在回到車間之前,應重新測體溫、全身體表用酒精噴灑消毒,換上工作服,並執行其他清洗、消毒規範,才可再次進入車間。

9.下班後,做好車間的清洗、消毒工作。

五、其他場所消毒

由於食品企業內除生產車間外,還有食堂、停車場、辦公樓、倉庫、空曠地帶等場所。對這些場所,也要同步嚴格消毒,以避免病毒、病菌的傳播,消毒方法可參照上述方法或按相關規定執行,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做贅述。


想了解更多食品行業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