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杀弟及侄儿,霸占弟媳杨氏,那么杨氏心理上怎么能承受这种巨变?

一念永恒之永远


【米瑞君】的观点:宫廷和王权政变极其残酷,作为李元吉的妻子,丈夫被残忍杀害,杨氏不可能完全没有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儿子们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毕竟在一起生活,而且杨氏肯定也被他们唤作母亲。面对这种巨变,杨氏也必须有个接受的过程,但她终究是面对了这个现实,后来,还能李世民收入后宫,成为李世民宠幸的妃子,后来,她还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那么,杨氏最终为什么能够接受那残忍的巨变呢?

杨氏并不是一般家庭的女子,她见多识广,对当时的政治局面有一定认识,对巨变的发生不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杨氏是皇室之女,她生活的环境是非常不稳定的,她亲眼目睹了隋朝灭亡和唐朝建立的整个过程。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为了政权争夺而你争我斗、明争暗抢,且不惜杀戮是很常见的事情。李世民和李元吉及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冲突,杨氏也早有耳闻。争夺政权必然是有胜有败,最终的结局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失败,而李世民称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杨氏也只能面对和正视这样的结果。

杨氏对李元吉没有太深的感情,她是因为政治联姻才和李元吉结婚,同样,为了家族的利益,杨氏忍辱负重,再次成为政治联姻的工具

最初,李渊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争取隋朝贵族们的支持,才促成了李元吉和杨氏这门婚事。所以,这桩婚姻从开始就有很强的政治意图。杨氏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不可能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有意见或不满。而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政权还是没有牢固的李世民也需要前朝贵族的大力支持,而杨氏家族同样追求新政权的庇护,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和杨氏的结合就会起到双赢的效果。即使前夫被杀,杨氏也不可能长时间悲伤,因为她还有新的使命要履行。

唐朝时,中原地区深受少数民族豪放风气的影响,对待婚嫁问题的态度非常开放,杨氏后又嫁给李世民,在当时的人眼里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古代的风气和现在大有不同,特别是唐朝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开放和包容的朝代之一。弟弟去世后,自己的媳妇儿再嫁给哥哥,属于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杨氏要再嫁的人,又是未来王权的掌握者,她想反抗也是徒劳,否则,只有死路一条。但是,杨氏还肩负着家族的利益,她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死,只能听从命运和家族的安排,继续往前走。

杨氏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后,逐渐接受了现实。入李世民的后宫后,她一度很受宠爱,他们还生下了一个儿子。甚至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想立杨氏为新皇后,只不过在大臣们的反对之下没有实现。


我是米瑞君,精读华夏史。欢迎关注“米瑞谈历史”!


米瑞谈历史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为什么要娶杨氏,其实不是什么美色,主要是看重杨氏一族乃是关中世家大族。如果李世民不去争取他们的支持,那么自己玄武门之变之后,难以稳定局面。不仅仅是杨氏,包括许多支持太子的世家大族,都一一的被李世民给拉拢安抚了。而李世民娶杨氏,只是继承了杨家的政治资本罢了。

而对于杨氏来说,自己家族的利益才是关键,所以她才会愿意嫁给李世民,因为这样才可以保证杨家的经久不衰。这一场婚姻明显就是各取所需,虽然不容世俗所接受,但是帝王家这种事情是非常多的。并且当时的李唐是由鲜卑血统的,所以对于此事并不觉得过分,甚至当时的天下人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当时的主流文化其实是偏向鲜卑的,汉化还不够彻底,对于人伦关系,其实到了宋朝之后才特别讲究。这种关系首先要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经济水平也要比较高。秦汉时期就存在大量的女子二婚的,这看似不合理,其实在当时却促进了社会的公平。而当时也不觉得有什么过分,这就说明唐朝接受了鲜卑血统,加上社会经济水平不高,所以这种事情自然而然。

杨氏在成为李世民妃子之后,大臣们也没有说什么闲话,尤其是杨氏一族,更是觉得理所当然。毕竟杨氏是世家大族,需要李世民的支持,李世民也看中了杨氏一族的影响力。与其说杨氏是被逼迫,不如说杨氏是顺应自然·,毕竟自己的丈夫在争斗中已经失败,杨氏怎么能不识时务。所以这种事情狠正常,何况还是发生在最是无情的帝王家。


小司马迁论史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亲弟弟李元吉以及李元吉的所有儿子。

但是,李世民对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却情有独钟。

李世民把杨氏收入后宫,纳为嫔妃。

李世民霸占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杨氏心理上是能够承受的。

两人有缘分,但是迟到了

李元吉妻子杨氏是标准的皇家血统,她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

小时候,李世民跟随奶奶到姨奶家去走亲戚,看见杨广的小女儿杨氏,觉得非常漂亮,爱慕的不得了,总是找机会带小表妹玩耍。

那时候,小小年纪的李世民心中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娶到可爱的小公主杨氏。

在长辈撮合下,16岁的李世民娶了长孙氏,但是,李世民心中还是时常想起杨氏的美丽与可爱,始终放不下对杨氏的暗恋。

在李元吉迎娶杨氏的婚宴上,李世民看着杨氏成了自己的弟媳,心中醋意大发,以酒浇愁,喝得酩酊大醉。

在下人搀扶下,回到自己的卧房,李世民呕吐不止,还吐出了鲜血。

娶了杨氏后,李元吉贪杯爱喝的本性没有改变,经常与大哥李建成聚会喝酒,甚至通宵不归,让李世民有了可乘之机。

李世民寻找机会与杨氏勾搭成功,两人时常偷偷摸摸约会。

李建成似乎有所觉察,但是,没有抓到真凭实据,也不好将这件事公之于众,只在心中暗恨二哥李世民,甚至建议大哥杀死李世民。

所以,李元吉与大哥李建成关系亲密,两人联合起来排斥李世民。

李世民当然能够看出弟弟李元吉对自己的不满;同时,李世民对弟弟李元吉也是心生忌恨。

在长孙无忌等人的支持下,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举诛杀了弟弟李元吉和哥哥李建成。

杀死李元吉后,李世民急急忙忙闯进齐王府,找到齐王妃杨氏,并将杨氏带入秦王府,纳为王妃。

李世民与杨氏的缘分终于功成圆满,只是迟到了一点点。

李世民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美女杨氏,自然爱不释怀,宠爱有加。

杨氏后来为李世民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李明,被封为曹王。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很想册立杨氏为皇后,但是,遭到大臣魏征强烈反对,此事搁浅。

从此以后,李世民没有册封皇后。

史书上记载:

“太宗杀其弟齐王元吉,纳其妃杨氏,有宠,生曹王明。长孙皇后崩,帝欲立杨氏为后,纳魏徵谏,乃至。《新唐书》”

李世民霸占杨氏是否纯粹贪图美色呢?当然还有其他因素。

笼络政治势力,稳固江山伟业

李世民喜爱杨氏,基于两人的缘分,看中了杨氏的美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杨氏家族拥有强大的势力与实力。

杨氏爷爷是隋文帝杨坚,父亲是隋炀帝杨广,他们曾经的显赫地位不言自明,杨氏的奶奶、妈妈娘家也都是名门望族、官宦之家。

杨氏祖上就是弘农杨家,势力非常之大;加上爷爷杨坚的一帮旧臣与亲信、父亲杨广的大批旧臣与亲信,非常了不起;这些旧臣与亲信中的一部分人在唐朝初年仍然出入官场。

杨氏家族在历史上十分显赫。西汉时期,杨氏家族有11个人担任过宰相。后来东汉末年、直至三国纷争、再到东西晋朝,虽然皇室家族此起彼落,但是,杨家却依靠庞大的家族势力,始终稳如泰山,占据统治地位。

对于李世民来说,要想江山稳固,必须获得大量人才以及政治力量的支持。

不杀齐王妃杨氏,并且将杨氏收进皇宫,册立为妃,就能够赢得杨氏家族势力的支持,也能获得杨氏爷爷、父亲旧臣和亲信的拥护。

这一点,能够为李世民聚拢相当大的政治力量。

拉拢人才、聚拢人心,是李世民的拿手好戏。

李世民手下对李世民都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比如长孙无忌、尉迟恭等等。

即使原来处在对立面,李世民也能收为己用,例如魏征等。

所以,将倾慕已久的弟媳杨氏,霸占为妃,既收获了美女姿色,又聚拢了政治力量,稳固自己江山伟业,李世民自然不亦乐乎!

李世民霸占弟媳是否违背了人伦道义?这要看看当时的民族风俗。

鲜卑风尚:肥水不流外人田

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弟弟死了,哥哥可以将弟媳娶进家中,作为妻子或者小妾。

贫穷的农村,这种现象比较多见,只不过社会不提倡这种做法。

在鲜卑族,男人死了,他的妻妾通常就只能嫁给死者的哥哥或者弟弟,如果妻妾岁数较小,也可以嫁给死者的儿子。

李世民身上具有鲜卑族血统,所以,在渴望、羡慕杨氏的情感支配下,李世民没有丝毫犹豫,就把齐王妃杨氏掳进秦王府,供自己占有。

李世民身上是否真的具有鲜卑血统呢?

李世民的奶奶独孤氏是鲜卑族人,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独孤信的第四个女儿。因为儿子成为唐朝开国皇帝,独孤氏死后被追封为元贞皇后。

李世民的妈妈是唐高祖的窦皇后,也具有鲜卑族血统。窦皇后的妈妈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第五个女儿,宇文泰是鲜卑族。

秦王妃长孙氏也是鲜卑族。

李世民不仅具有鲜卑血统,而且娶的秦王妃也是鲜卑族,所以,李世民收纳杨氏为妃,是符合鲜卑族风俗习惯的,没有违背民族道义。

魏征等人反对李世民纳杨氏为妃,不是因为人伦道德,而是担心杨氏会为李元吉报仇,会危害唐朝江山社稷。

反对李世民娶杨氏的魏征等人,也不清楚杨氏与李世民本来就是两情相悦。

由于受到李世民的影响,后来唐朝皇宫中,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

最有名的当属母女共同享用同一个帅哥壮男;还有李治娶了父亲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再有李隆基将儿子寿王李瑁的老婆杨玉环娶进皇宫,成为妃子。

李世民霸占齐王妃杨氏为妃是李世民渴望已久的事情;

李世民霸占齐王妃杨氏为妃是为了笼络政治势力;

李世民霸占齐王妃杨氏为妃符合鲜卑族的风俗习惯;

李世民霸占齐王妃杨氏为妃开创了唐朝皇宫中任意“占女为妃”的先河,并形成小范围内的时尚。

(图片选自网络)


数学张教员


其实在历史中,玄武门事变并不是因为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杀李世民才爆发的,而是因为李建成想动李世民的兵权和手下,想架空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在手下们的鼓动下,才出现玄武门事件的。

在这场事变中,李世民架空了自己的父亲,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弟弟以及自己的所有侄子们,只留下了自己兄弟的妻子以及女儿们。

而作为当时齐王李元吉妻子的杨氏,因为早已受到李世民喜爱的原因,所以被李世民纳入了后宫之中,受到了李世民的极度宠爱。




杨氏高贵的家族出身使她不会拒绝李世民

杨氏出身于弘农杨氏,家族是隋唐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家族,是影响着那个时代的利益群体关陇贵族的一份子。

南北朝的西魏、北周,隋朝、唐朝都是在这些关陇贵族们的帮助下建立的,而隋朝开国皇帝的杨坚、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就是关陇贵族的一份子。

在李渊家族还没有发迹之前,他们就通过和各大关陇贵族的联姻,以增强自己的影响,其中李世民的正牌妻子长孙皇后、李元吉的妻子杨氏都是出身于这些有巨大影响力的贵族。

可以说杨氏自出生起,就是见过真正大世面的人,在这样的大家族中长大成人,受到的教育自然就有些非同凡响了,很多时候她在乎的更多的还是利益,最后才是自己个人的感情。

虽然说她自己的家族势力很强,但终究是比不上已经准备把握国家大权的李世民的。

她知道如果自己拒绝李世民的话,到时候所能影响的就不是自己个人了,到时候影响到的就将会是自己身后的整个家族,所以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杨氏无论如何都必须得接受李世民。

被鲜卑人感情文化影响的杨氏没有理由拒绝李世民

最后如果说到当时的文化,杨氏也是不太可能会拒绝李世民的。

杨氏的家族和李世民的家族都是在鲜卑人占据主要地位的北朝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贵族,虽然他们在名义上是汉人无疑,但是各种血统以及文化却早已受到了鲜卑人的影响,就连感情观念也受到了鲜卑人的影响。

在一般古代的草原文化中,一个女人的丈夫死后,她是可以选择嫁给自己丈夫亲属的,无论是丈夫的儿子还是兄弟,只要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在他们的文化氛围中都算是正常的。

在那个时代的感情文化中,忠节烈女根本就不是主流价值观,杨氏自然不可能会为了和李元吉之间的感情誓死拒绝李世民。

鲜卑人的感情文化在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的影响非常深远,在唐朝开国后,也对唐朝皇室的风气造成了很大影响。

就比如武则天在名义上算得上是李世民的妾,但最后竟然成为了李世民儿子李治的皇后,更是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这在其他不同文化风气的朝代中是不太可能的出现。

还有唐玄宗李隆基霸占自己儿子李瑁的妻子杨玉环的事情,其实从唐朝的皇室史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风气和我们历史中其他许多朝代的风气是很不相同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杨氏是没有理由和动机会拒绝李世民的,而且我们从杨氏和李世民后面的接触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相处还是很和睦的。

李世民和杨氏感情的和睦

在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甚至想册封杨氏为皇后,不过在魏征的劝谏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不是李世民对杨氏宠爱之深切,又怎么可能会想册封杨氏为皇后呢?而在李世民对杨氏宠爱的过程中,杨氏也必定给李世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大家试想李世民有着三宫六院许多妃子,作为一国之主他是有着自己威严的,如果杨氏在进宫之后经常因为李元吉的死亡而对李世民使脸色的话,又怎么可能会受到李世民的宠爱呢?

所以说杨氏之所以能承受得住这么巨大的人生波动,最主要还是因为出身以及文化影响的原因,正因为这些原因的影响,在她的丈夫去世后,她可能会伤心,但却并不会选择挂死在一棵树上,不过李世民的一些作法虽然不是很受我们传统道德观的认可,但在那个年代来说,却是很正常的,而李世民本人也知耻而后勇,在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之后,兢兢业业地支撑起了唐帝国,最终为唐帝国的繁荣强盛立下了不世根基。


孤客生


李世民的后宫有两位杨氏女人,一位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另外一位则是巢王妃,也就是李渊第四子李元吉的老婆了。


玄武门之变,李元吉被杀,李世民霸占的女人便是巢王妃,这位杨氏心理上怎样?她说:“我的内心在崩溃。”

崩溃体现在两处时间,一处是玄武门之变后,第二处是贞观年间。

先说,玄武门之变后

玄武门之变,平时射箭挺准的李元吉迟迟没射中李世民,反倒被对方士兵射下马,李世民的马受到惊吓,奔跑而走,遇到树枝被绊下马。李元吉赶忙上前,打算用弓勒死李世民。恰巧尉迟恭赶到,李元吉逃跑,被杀在途中。


李元吉死了,他的儿子全全被诛杀,齐王府也被全全赏赐给尉迟恭,杨氏肯定崩溃,丈夫被杀,儿子被杀,没家回,崩溃是肯定的。有人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为巢王妃,无稽之谈啊。

之后杨氏去了哪?她和李元吉一个小妾被幽禁在一间宫殿之中,而李建成的老婆郑氏则是在京城南面的长乐门内。

生活艰辛,没有自由,行动不便,和犯人有什么区别?杨氏崩溃啊。

再说贞观年间

贞观年间,得到李世民的临幸,杨氏受宠,两人生下幺儿李明。唐太宗曾想过立杨氏为皇后,但魏征劝谏,说:“皇上,您圣明,何必辰嬴自累?”辰嬴是谁?淫且贱之人。

值得一说,李世民没有生气。立杨氏为后肯定是会被阻碍的,不但魏征阻碍,朝廷上很多大臣也会阻碍,第一个跳出来肯定是长孙无忌。

此外,李世民可从没给杨氏改过身份,杨氏依旧是李元吉什么身份,她便什么身份。就连李明被李世民承认了,杨氏身份也没改。贞观十七年,李祐谋反,母亲四妃之一的阴妃被贬,李世民完全可以册封杨氏的。

杨氏崩溃啊……李世民好歹给杨氏一个身份啊,这样一直顶着巢王妃,很爽吗?


实际上,李世民根本不宠爱杨氏,他爱的只有长孙一个人,我猜想,临幸杨氏,有可能杨氏身上有长孙某种影子。长孙去世后,其幼子女不肯交由他人抚养,李世民做上奶爸,亲自抚养他们。可见李世民的爱!

种种现实,种种巨变,杨氏崩溃!但她出身贵族,家族利益在那里,胡汉的收继制度有前科。所以杨氏依然能够坚挺!

郑氏郑观音不也是吗?郑氏可活到了公元676年,活了整整78岁。杨氏在贞观二十一年便去世。


史小二记


首先,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并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她有两个非常显赫的身份:第一,她是隋朝皇室之女,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杨雄在隋炀帝时期,官至太子太傅,可以说是隋朝的风云人物。她的叔叔杨恭仁,在玄武门之变前,担任大唐帝国的宰相和左卫大将军,掌握中央政治权力和禁卫军武装力量。

第二,她出自弘农杨氏。大家知道,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安史之乱前,天下的局势其实就是被那些门阀望族所控制,这在四百多年的时间里,任何王朝的建立,都需要得到这些门阀望族的支持。

在当时,处于最顶尖的门阀望族,总共就那么几家。其中关东的门阀望族以崔、李、郑、卢、王为首,关中的门阀望族则以韦,柳,薛,杨为首,这其中的杨氏,正是弘农杨氏。杨氏出生如此显赫的家族中,也就注定她不可能为自己而活,她必须为家族利益而活。



事实上,她和李元吉的婚姻,本身就是一场标准的政治联姻,杨氏家族的本意,是希望能够借此攀上李唐皇室的核心成员,等到李建成继位,凭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关系,杨氏家族的地位显然会更上一层楼。

但没想到的是,李建成在和李世民的权力争夺中一败涂地,李元吉作为李建成的铁杆嫡系,按理说,他的妻子杨氏、以及叔叔杨恭仁、弘农杨氏家族都应当一律按照谋逆罪斩首,即便是法外开恩,杨氏家族也会因此受到大面积清洗。

然后,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虽然杀了李元吉和他所有的儿子,但却放过杨氏,并且将她纳入自己的后宫,李世民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向杨氏家族公开表态,总而言之,你们不用害怕,我不会借此机会对你们杨氏家族进行打击。相反,当年李元吉能够给你们的,我李世民也会给你们,甚至会对你们的家族更上一层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世民直接把杨氏纳入后宫,充分显示了他出色的政治才能。因为,李世民如果想继续笼络杨氏家族,他完全可以另外再娶一个杨氏家族的女子。

但是,李世民却依然选择了已经结过婚、且和自己有杀夫之仇的杨氏。李世民的这种行为,就等于向天下人公开表示,他对杨氏家族以前站队李建成的行为,不会有任何嫌隙,他会毫无保留的信任杨氏家族,现在就看你们杨氏家族怎么选择?

在当时的背景下,李建成和李元吉被诛杀后,杨氏的叔叔杨恭仁掌握着禁卫军武装力量,这种位置就相当坐在火山口上面,只要李世民稍微有点不放心,就会随时带兵进行清剿。而杨氏家族作为李元吉的最核心力量,李世民如果不能成功收拢,必然要全力打击,否则李世民很难快速稳定局面。



当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杨恭仁甚至整个杨氏家族恐怕都是提心吊胆,猜疑害怕,都在为前途和性命而担忧,因为这稍有不慎,就是灭族之祸。

而此时,李世民却把杨氏纳入后宫,等于公开向杨氏家族示好,从人的求生本能和整个家族的利益来说,杨氏家族没有理由拒绝。同样,杨氏也没有理由拒绝。

因为,逝者已逝,她的丈夫和儿子已经被杀,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但她的身后,还有很多活着的人,有她自己,她的父母,她的兄弟姐妹,还有那已经延续几百年的杨氏家族,孰轻孰重,作为一个从小在这种门阀望族长大的人,她自然能够分得清楚。

更何况,当年她和李元吉也不过是政治联姻,现在和李世民,再来一次政治联姻,又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我是赵帅锅


皇帝的事能叫霸占吗?人家是真爱,不嫌弃你是个寡妇,还对你百般恩宠,不但赐你龙种,生了儿子,还差点册为皇后,这难道不是真爱吗?

齐王妃杨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门望族,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天生丽质娇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个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动。

据说李元吉在世时,高富帅李世民便已垂涎杨氏美色,只是没法下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坏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干掉,连同把他们的儿子、自己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打包送给阎王爷,让他们父子在九泉之下团聚去也。

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还算幸运的,那些年轻貌美的被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佳丽,大美人杨氏也在其中,乐的李世民屁颠屁颠,合不拢嘴。

杨氏在宫中没有正式封号,宫人都称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兼寡妇是很宠爱的,人妻少妇的风情让他欲罢不能,还让杨氏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要知道,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子女,杨氏也因此成为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给皇帝生下子女的嫔妃。

后来中宫久虚,李世民甚至想把杨氏立为皇后,只是碍于魏征等人反对作罢,但他又把俩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死了的弟弟李元吉当嗣子。

狠下心来杀了弟弟,如愿以偿夺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儿子,还把这个儿子送给弟弟做继子,李世民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大。

后来人喜欢批判李世民杀弟夺妻,霸占弟媳,有悖伦常,其实这件事不足为怪,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扬他的英明正确。

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挂了娶弟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收继婚,古往今来都不少见,如今一些地区还保留兄弟互娶对方寡妻的习俗,更何况隋唐皇室都是鲜卑后人,这是他们的老习俗。这种传统实质上是对寡居女性的保护,不然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她们是很难存活的。

李世民此举至少是一举三得:

一是满足了自己对杨氏朝思暮想的愿望,此后专宠一人,夜夜笙歌;

二是让杨氏这个寡妇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用独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

三是表现自己宽大为怀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

综合来看,这已是杨氏最好的待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杀皇帝给老公、儿子报仇?只有宫廷剧才会有这样狗血的情节。

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给杨氏更好的结局?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还有四弟齐王李元吉。而李建成的五个儿子,还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也尽数被李世民诛杀。

李建成的六个儿子,长子早夭,次子安陆王李承道,626年被诛。三子河东王李承德,626年被诛。四子武安王李承训,626年被诛。五子汝南王李承明,626年被诛。六子钜鹿王李承义,626年被诛。都是在玄武门之变之后被李世民杀了的,斩草除根。李元吉的五个儿子长子,梁郡王李承业,626年被诛。次子,渔阳王李承鸾,626年被诛。三子,普安王李承奖,626年被诛。四子,江夏王李承裕,626年被诛。五子,义阳王李承度,626年被诛。也都是玄武门之变之后被杀了。

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在玄武门之变之后,终日悼念亡夫、抚育幼孤,孀居五十年,一直到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才去世。

但是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取得到了李世民的宠爱,杨氏是隋朝观王杨雄侄孙女,但是在历史上对于此人的记载是比较少的。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到底是不是她生的也是没有定论的。历史上只是记载了杨氏在跟了李世民之后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至于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是否是她生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如果李元吉的五个儿子里面有杨氏生的话,那么看到自己的儿子被杀,还能跟着李世民,并且为他又生了一个儿子,那么杨氏的心确实很大。或许只能说从小生在帝王家,作为前朝的皇室,也看到了自己的国家被灭,见惯了帝王之家无亲情的局面,所以心也就麻木了。

杨氏虽然跟了李世民,但是其实一直没有得到名分,杨氏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以李元吉的王妃称的。李元吉后来被追为巢王,杨氏也就被称为巢王妃。


中国历史研究所


杨氏毕竟也是关陇贵族之后,出生高贵,见惯了大场面,也见多了这种权贵阶层之间的你争我夺,更何况是没有什么人情味的帝王家呢?如果说杨氏是被迫接受现实,不如说是顺势而为,那个年代里,女人政治经济地位低下,尤其在皇家生活,锦衣玉食之余,保命是最要紧的。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将李建成5个儿子和李元吉5个儿子,共10个侄儿全部诛杀。他即位后的第二年,李世民才把李建成和李元吉以亲王礼节改葬,追封李建成为息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到了贞观16年,李世民又追封李建成为皇太子,李元吉为巢王。并把自己和李元吉老婆杨氏生的儿子曹王李明归入李元吉后人,继承李元吉的爵位,算是对兄弟有个交代了吧。


至于杨氏,李世民杀了她的丈夫和孩子,面对李世民的召唤,也无能为力,她身后有一个女儿以及一个杨氏家族,面对皇帝的命令谁敢不从,杨家很多人都在唐朝做官,她如果得罪了李世民,那整个家族也要遭殃,年幼的女儿也没有活路了。

虽然李世民霸占杨氏有点无耻,但除了长孙皇后外,杨氏也算是李世民用情比较深的女人了,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一度想立杨氏为后,不过因为长孙无忌和魏征等大臣反对也就作罢了,长孙家族怕长孙皇后生的儿子储君之位不保,而李世民也需要长孙家族的支持。

论祖谱的话,隋唐皇帝都是鲜卑族后人,李世民有四分之三的鲜卑血统,包括杨氏也是鲜卑人。胡人相对中原地区的汉人开放的多,包括匈奴在内,父亲死了,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所有小老婆,男人死了,他的兄弟可以娶他遗留下来的妻子,也许汉人会觉得匪夷所思,但是胡人生活环境恶劣,这种传统也是最大限度保证相对弱势的女人能有一个可靠的生存保障,保障族群的稳定。

从民族传统上来说,杨氏跟了李世民,一方面迫不得已,另一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思想负担。


云中史记


除了李世民是李元吉哥哥这种特殊关系外,古代女人这种遭遇很正常。

如果按照当时一般的政治斗争规律,失败者本人被杀后,妻子和女儿的命运一般是沦为奴婢。典型的如上官婉儿,爷爷上官仪得罪武则天被杀后,父亲上官庭芝一起被杀。当时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一起沦为宫廷奴婢。

上官婉儿运气好,作为宫廷奴婢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提拔,从此飞黄腾达,多数情况下沦为奴婢的女子只能一辈子做地位地下的奴婢,被作为货物看待,随意交易买卖。

即使是宗室获罪,妻妾也有可能被这样处置。李世民的堂兄庐江王李瑗,是李建成的盟友,在玄武门事变后被部下王君廓所杀。李瑗的家口都被作为奴婢赏赐给王君廓。

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随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共10人也全部被杀,10人都还是年幼的儿童。

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杨氏,之后被李世民纳入后宫占有。

(齐王妃杨氏)

如果是一般被抄家的大臣,妻女成为宫廷奴婢是很正常的操作,宫廷奴婢皇帝看上了宠幸也是平常事。不过自己亲兄弟的媳妇,这样做还是比较过分,李世民可能之前就看上了杨氏的美色也一时冲动就占有了。

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就得到了正常点的待遇。玄武门事变后,郑观音一直寡居抚养女儿,在玄武门之变后活了50年才去世。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儿们,相比一般罪臣的女儿,就幸运得多,能够享受宗室女待遇,之后的婚姻也大都不错。

李世民将杨氏纳入后宫后,对她非常宠爱,长孙皇后死后,还曾经考虑过立杨氏为皇后,后来被大臣反对而作罢。杨氏为李世民生育了儿子曹王李明。唐高宗李治时代,李治非常幽默的将曹王李明过继给已死多年的李元吉。

李元吉被杀的五个儿子中,应该有杨氏所生的,李世民是杨氏的杀子仇人。不过相比一般被抄家灭族的高官贵族家中女子,杨氏已经算比较幸运了。作为那个时代的贵族女子,杨氏肯定也见惯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心理上不至于不能承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