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天下糧倉》

前言

在唐朝孟棨(qi)撰寫的《本事詩》(這本書也寫有白居易和顧況的故事,具體可參看公眾號唐朝《落花流水》)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唐朝的大詩人劉禹錫(即《陋室銘》作者),高中進士後,做了監察御史。但是由於行為放蕩不羈,為人耿直,遭到其他同事嫌棄和排擠,被貶為和州主客郎中。當地有一位曾經做過司空官職的詩人李紳,比較仰慕劉禹錫的才華,專門組了個飯局,邀請劉禹錫來家裡喝酒,還喊了不少歌伎跳舞助興。

端上來一桌桌的珍饈美味,斟滿了一杯杯的新豐美酒,可李紳還覺得不夠,讓其中一位歌伎又跳又唱,用唱歌加舞蹈的形式來表達對劉禹錫的熱烈歡迎,那祝福的氣氛是相當濃厚了。劉禹錫吃著看著也是很有感覺,當場寫了一首《贈李司空妓》: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李紳見此情景,飯局一結束,就把這位歌伎送給了劉禹錫。成語“司空見慣”便是出自故事中劉禹錫的這首詩。



《憫農兩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而在李紳做淮南節度使的時候,有一位叫張又新的同志在江南郡守上被罷了官。張又新雖然在歷史上不算特別出名,但他有個特別耀眼的光環,唐朝到清朝歷屆文科高考中,他是十七位做到過“連中三元”的人物之一。

當時的科考還沒有那麼詳細,除了恩賞、舉薦之外,一般都需要地方的學府來舉薦有資格的學子去參加京城的考試。此外還專門分有“明經科”、“進士科”、“博學宏詞科”等幾個類別,而其中進士科是含金量是最高的,明經科則是最簡單的,也是多數文人所不屑的,有句諺語“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就是反應的這個社會現象,意思是說三十歲才考上明經都是很老的歲數了,而到了五十歲能考上進士的都還是少數人。

張又新這次罷了官,心裡比較緊張,原因很簡單,他和李紳的關係一向不好互有嫌隙,兩個人總是互相抬槓冰火不容。可現在的老張不僅沒做官了,歸隱老家的路途中,乘坐的渡船還遇到了大風,浪高舟翻,張又新兩個兒子都掉入水中溺亡了。這一連串的打擊痛苦下,讓張又新很沒有安全感,擔心李紳會趁機報復他。於是痛定思痛,專門寫了一封書信向李紳真誠的道了歉,李紳對他的近況表示非常同情,還專門回信一封說道: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我不會記仇的,以前雙方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我也已經拿塗改液把它擦掉了。


張又新看到李紳如此大度,感激涕零,專門面見李紳表示謝謝,於是兩個人冰釋前嫌,和好如初,感情的溫度如野草一般瘋長,像極了一對海爾兄弟。此後他們兩經常一塊兒喝酒行樂,好不快活。

有一次張又新又來到李紳家痛飲,在見著李府中一位歌伎女子時,兩個人一下四目相望,熱淚盈眶,淚如泉湧。原來二十年前,張又新在廣陵(今揚州)當官時,曾與一位青樓女子相愛,但是兩人當時沒能在一起,今天卻是在李紳家意外的與她重逢了。

趁著李紳中途去換衣服的空檔,張又新用手指蘸酒寫了一首詩在桌案上,女子也暗暗記在了心中。等李紳換好了衣服回來,招呼張又新繼續喝酒划拳,張又新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表示喝不下去,李紳於是讓這位歌伎唱曲助興,方便老張下酒,歌伎就唱了剛剛張又新寫的那首詩:

雲雨分飛二十年,當時求夢不曾眠。

今來頭白重相見,還上襄王玳瑁筵。

意思是說,和你分別已經二十年了,當時想和你在一起卻無法如願,到了我現在已經鬢白衰老,才又在今天相逢,還是像二十年前在這樣宴會上。張又新聽完昔日深愛的歌伎唱完這首曲子,觸景生情,喝的酩酊大醉。李紳見此情景,明白了怎麼回事,大手一揮,讓這位歌伎隨張又新一起回家,做了一件成人之美的好事。

這個插曲,頗有徐德言、樂昌公主“破鏡重圓”的意思(破鏡重圓的故事可參見公眾號隋朝《因為愛情》);也和晚唐才子羅隱(羅隱故事可參見公眾號唐朝《顏醜文良》)十多年後重新邂逅當年那位雲英姑娘多有相似,只可惜羅隱面對雲英,只能無奈的說出一句: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而我們的這位“活雷鋒”李紳同志,也並不是靠著“送歌伎”出名,他的兩首詩作入選過我們的小學教科書,和“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春眠不覺曉,花落知多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等,都屬於是小朋友們開口就會誦讀的詩歌啟蒙讀物,那兩首便是耳熟能詳的《憫農二首》。


《憫農其三》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國家肥。

李紳(772-846年),字公垂,祖籍安徽亳州,生於浙江烏程(今湖州),幼年不幸喪父,隨母親來到潤州無錫(今江蘇無錫)居住。804年,李紳又一次高考落榜,只能暫時借住在元稹(元稹故事可參看公眾號唐朝《箋短情長》)家。元稹根據自身經歷創作《鶯鶯傳》(即元雜劇《西廂記》的藍本)後,李紳還親自為元稹這部作品命題,寫有《鶯鶯歌》。

在著名的“新樂府運動”中,元稹和白居易一起提倡恢復古代《詩經》和漢樂府詩的傳統,內容包含時政和民情,體現現實主義精神。在這項運動中,李紳也有積極參與其中,並寫有《樂府新題》二十首。

關於李紳寫《憫農》,有這樣一個故事。才子李紳高中進士後,皇帝欣賞他的學識,讓他任職翰林學士。有一年,李紳回亳州探親訪友,恰好遇到了同事,浙東節度使李逢吉要回長安述職,也路徑亳州。兩個人是同一屆高考的進士出身,又都是文人墨客,自然少不了一陣熱情,還相約一起去登城東的觀稼臺。

當兩個人登上觀稼臺時,眺望著遠方,心潮不斷澎湃。李逢吉頗有感觸,唸了一首詩,詩的最後兩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遷任如登臺。意思是如果升官能像登臺這麼快就太好了。可李紳同志的境界就不一樣了,他看到了城外頂著大太陽,在田間辛苦勞作的農夫,心裡不禁感慨,字從口出: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聽了連聲叫好,這一飯一餐當思來之不易。李紳稍作停頓,又再次吟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這次李逢吉不說話了,心裡一琢磨,這小子好大膽,後面這首詩不是在抨擊朝廷,給朝廷抹黑嘛,當下便暗存了心思。

回到書房,李逢吉對李紳說:兄弟,能不能把你剛才唸的兩首詩抄寫一遍送給我,這次咱們一起登臺遠望我也有個念想。李紳答道:這兩首小詩不過四十個字,聽過一遍就會記得,何須抄錄,你要喜歡,我另外作一首詩送給你。李逢吉有點失望,嘴上也只能說好。李紳略思片刻,提筆寫下: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國家肥。

詩意是在田間辛苦耕種的男兒,應該是有飯吃的,可是腹中卻常是飢腸轆轆;在窗下織布的女子,理應是不缺衣物的,可是仍是穿不暖時常挨凍;我希望天下的美女都變成上古黃帝身邊的嫫母一樣,雖然面相醜陋,但德行兼備,性情賢淑;這樣就不會出現千金買笑,窮奢極侈的事情了;耕者有其地,可以吃飽肚子,織者有其衣,可以不用受凍,這樣國家才會好起來。

李逢吉拿過來一看,心頭一陣狂喜,失望之情一掃而空,這首詩比起之前那兩首,可謂是更加大膽,對朝廷的短處揭露的更為徹底。第二天,李逢吉便和李紳告別,匆匆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一回到京城,李逢吉馬上把李紳當成了升官的墊腳石,跑到皇帝面前告狀去了。他拿出李紳的這首詩作,向唐武宗進讒邀功,說李紳對朝廷不滿,寫詩諷刺朝政,意圖不軌。唐武宗還算是比較理智,等到李紳休假歸來,招李紳入宮,拿出李逢吉邀功的詩作,親自詢問事情的詳細情況。李紳一看這的確是自己寫的東西,老老實實說道:這是微臣昔日返鄉,看見民生疾苦,心有所感,便揮筆寫下。


皇帝聽李紳說完,感覺自己沒有及時體察民間疾苦,慚愧道:久居高堂,忘卻民情,朕之過也,虧卿提醒,猶如醐醍灌頂。今朕封你尚書右僕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國安民。李紳就這樣被升了官,末了皇帝還說了一句:這件事情多虧了李逢吉對你的舉薦。

李逢吉這邊戰戰兢兢的不知所措,怎麼自己沒成檢舉揭發的大功臣,還反倒是把李紳給升了官,心裡真不是個滋味。正在納悶的時候,李紳卻親自上門了,李逢吉以為他是來興師問罪的,李紳卻一臉笑容,對李逢吉在皇上前面舉薦自己的行為,李紳緊緊握住了李逢吉的雙手,表示熱烈的感謝。不久後,李逢吉被調到雲南做觀察使,降了官,這才明白自己是自作聰明,之前的小人行徑被皇帝所厭惡。

據說從此這首《憫農其三》就一直被皇室收藏著,到了近現代有人在甘肅敦煌石窟中發現了唐朝殘卷,上面記載有李紳的這首詩,才知道這件事。而一般我們知道的李紳《憫農》是有兩首,這首新發現的詩作,其實以前有過記載,名字叫《苦辛吟》,作者則來自唐朝晚期詩人於濆(fen)。目前關於這件事尚有一些爭議,但無論這首作品到底出自誰人之手,我想比起這首詩的作者是誰,這其中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到了古代知識分子作為讀書人的良心。


(完)


唐朝《天下糧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