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身療親到求職表演——唐朝“割股”風俗的動機演變歷程

引言

常言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與其直接相關的孝文化便是“割股療親”。“割股療親”是中華古文化中比較特殊的風俗,對中國古代社會生活有著重大影響,而且這一風俗在唐朝備受推崇還瘋狂傳播,直到後期演變成了功名利祿的誘惑。

在唐朝時期,大多數孝子會在父母生病的時候割下自己的肉,以此來祈求能夠治好父母的疾病。在同時,如果這件好事能夠名揚遠播,那麼這個孝子還會得到功名獎賞,起初只是表彰作用,獎勵一個人有孝心、懂禮節。但是到了唐朝中後期,有很多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傷害自己的身體來謀得功名。

捨身療親到求職表演——唐朝“割股”風俗的動機演變歷程

▲今人仿建的唐代建築

這種習俗風向其實是變了質的。有關唐朝割股療親風俗的記載,最早見於《新唐書》,在此書卷一九五的《孝友傳》中,陳藏器作為開元時期有名的醫林學究,在《本草拾遺》中說“謂人肉治羸疾,自是民間父母疾,多刲股肉而進。”人肉可以治療疾病這一學說是由他首先記錄下來的。在醫學技術並不發達的年代,割股療親得到了傳統醫學的肯定,而在道德文化方面更是受到廣泛推崇,割股療親給人們帶來了生的希望的,同時也為這一風俗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很大程序上助長了割股風俗的傳播和流行。唐朝初期受古代醫學說的影響,大多數人忍痛割股就是很純粹的為了醫治病痛疾苦。與變了質的追求功名利祿不同,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治病救命。

捨身療親到求職表演——唐朝“割股”風俗的動機演變歷程

▲《新唐書》書影

割股風俗演變的宗教性意義

隨著時代的演變和發展,割股風俗也隨之演變。在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佛教傳入中國,王公貴族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或是為了求得精神上的寄託和慰藉;普通老百姓為了從現世的苦難中短暫逃脫,人們大都皈依佛教,古代印度佛教中釋迦牟尼的捨身之說便被廣泛傳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瞭解。人性中的光輝可以通過禮佛發揮出來,這種“善”和“大愛”與割股療親原本的風俗內涵極其相似,所以除了醫療外,割股也被賦予了捨身供養的性質。史料記載有李勳割股肉以啖單雄信,為的是痛悼故人的去世,這一割股的性質應該是屬於捨身供養。因為佛教神秘而柔軟的感化,割股便開始被注入了醫療以外的溫情,也不失對所尊敬之人表達情感的一種獨到的方式。

捨身療親到求職表演——唐朝“割股”風俗的動機演變歷程

▲唐代風格寺院

割股風俗演變的儒家動機

到了唐朝中期,隨著儒家禮制孝文化的發展,以及儒學在社會影響力的大幅提升,割股以治療親人被認為是孝子應有之舉,割股的風俗漸漸向療親的方向轉變。有史料記載“友貞弱冠時,母病篤,醫言唯啖人肉乃差。友貞獨念無可求治,乃割股肉以飴親,母病尋差。則天聞之,令就其家驗問,特加旌表。”王有貞的割股在於療親,和以前純粹捨身供養的性質有所不同。割股之風從武后以後,由捨身供養轉變而為割肉療親。在朝廷極力提倡禮制孝文化的大環境下,王友貞也因割股而受到朝廷的大肆旌表,割股療親在當時社會遂即成為孝子所標榜的行為,這對當時的社會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後來所謂的孝子,也都因割股療親而被朝廷授予的榮譽。割股的目的在轉向療親的同時也被迫與物質名利相關聯,慢慢也就失去了它原本治療或盡孝的純粹。

捨身療親到求職表演——唐朝“割股”風俗的動機演變歷程

▲唐代士人劇照

割股風俗演變的權力催化

古代中國皇權至高無上,統治者為了加強統治,就要使人民都臣服於皇帝權威,那就必定要使人民忠於君主忠於國家,為國盡忠,為家盡孝是在儒家禮制下主要的意識形態,而忠孝自古就被視為一個整體,皇帝要將忠孝觀念都根植於每個人心中,奴化人民,因此朝廷對割股這一現象加以美化讚頌,為的是大力傳播忠孝觀念,加強統治的同時也禁錮人們的思想,從而得以加強皇帝的統治。

皇帝給與割股之士大量的物質獎勵和褒讚,這表面上是給割股療親應有的獎賞和榮耀,但其實這給唐朝的割股療親帶上了一定的功利性質,致使當時的士大夫為了求取功名利益對割股療親趨之若鶩,但割股也由療親慢慢轉變為獲取功名利益的一場人們無奈但又為了追求榮譽不得不做的表演。

捨身療親到求職表演——唐朝“割股”風俗的動機演變歷程

▲唐德宗李適劇照

割股從治療、捨身供養,逐漸演變為對待父母難愈之疾重要的應對方式,但在這個風俗目的演變其間卻漸漸丟失了最基本的孝文化的純真,反而帶上了表演和功利的性質,上層統治者大肆宣傳儒學禮制,以一種忠孝觀念禁錮人的思想和觀念。然而,這種“愚孝”的思想因為帶上了名利而被大多數士大夫所認同,割股療親這一風俗也在不斷演變中慢慢走向異端。究其原因,唐朝割股目的之所以發生改變,最終還是因為受朝廷加強統治的大環境的影響和人內心對名利的渴望。

結語

從最初的盡孝初衷到最後追求功名利祿的轉變,其間不止包括了統治者的禮制禁錮,更包含了階級的發展和功利道德的博弈。統治者利用社會這個大環境對人心進行剖析,通過割骨療親功名化赤裸裸的展現出來,到了現在,大家身處局外才能看透這場戲。

參考文獻:

《新唐書》

《舊唐書》

《本草拾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