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会有哪些表现?怎样调养比较好?

养生营养师-敏敏


你好!

从中医角度,湿热体质人群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1.临床常呈现面垢油光、心烦急躁、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粘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

2.易生痤疮、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带下增多等;

3.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如何调理湿热体质,分享我的8点建议:

1.平日适当增加食用帮助利湿清热的食物,例如薏苡仁、莲子、土茯苓、赤小豆、芡实等;

2.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保持充足的饮水量,避免辛辣冰冻刺激煎炸烧烤油腻食物,慎食牛肉、羊肉、狗肉、辣椒、姜、葱等食物,以免助湿生热。避免饮用酒类饮料等;

3.分享我平日健脾祛湿热的3款营养食谱:绿豆薏米粥、赤小豆薏苡仁粥、薏米土茯苓瘦肉汤,营养又有助健脾祛湿。

4.适当吃点有利于清热解暑的食物,例如苦瓜、丝瓜等。

5.有时可通过泡脚、艾灸,帮助身体祛湿。

6.天天适量新鲜蔬菜水果,新鲜蔬果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利于肠胃和帮助身体代谢!

7.早睡早起,有午睡更好,不熬夜,增加运动,出出汗,利于排湿气!

8.避免长期吹空调,最好每天晒晒太阳,保持好心情!

如身体情况较重,建议通过医生辩证来开具个性化健康方案。

如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转发点赞,有疑惑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平日会分享健康知识或营养食谱,欢迎关注头条号“吴斯洁营养师”~


吴斯洁营养师


湿热体质体质特点: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口苦口干口臭、身重困倦,心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躁结或臭秽且粘滞,舌红苔黄腻 易患疾病:此种体质易患痤疮、痔疮、疖肿、黄疸以及热淋等病。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日常调养: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

  饮食:应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

  推荐药膳:冬瓜豆腐羹 绿豆藕。

  禁忌:辛辣燥烈的食物:如大热之辣椒、姜、葱、蒜等,以及大补之牛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过食温热水果如荔枝、桂圆等,酗酒,补药;暑湿天气过度活动。

  日常可按揉丰隆穴、曲池穴。可酌情服二妙丸或四妙丸。


中医毛凤仙


湿热侵袭身体,会有一些迹象表露出来,而这些正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身体若受湿热袭扰,会有哪些信号发出呢?下面就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祛除体内的湿热,很多时候不需要用太过复杂的方法,其实日常每天食用的食物就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我将为大家介绍4种可以祛湿的食物

清炒丝瓜

丝瓜性凉,味甘,归味,具有清热凉血、解毒通便、润肌美容等功效,因此非常适合在盛夏季节里清湿热毒。

荷叶粳米粥

荷叶性平,味苦,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临床常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等症的治疗。

泥鳅山药汤

泥鳅性平,味甘,归脾、肝经,具有补中益气,扶正补虚,除湿清热的作用。经常食用泥鳅有助于减少身体内的虚火。

黄芪鲤鱼汤

鲤鱼性平,味甘,归脾、肾、肺经,具有健脾养气、利水消肿、解毒等功效,可适当加入一些除湿的食材,如陈皮、冬瓜、茯苓等。



以上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持续分享中医养生知识,希望人人都能懂点儿中医学,感谢阅读!记得关注哟~


成都泰生堂


湿热体质

1、型体特征:形体偏胖或消瘦;

2、常有表现:面垢油光、多有痤疮粉刺、常

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懈怠、身重

困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结或黏滞、男性

湿热体质

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带下增多。病时

上述征象加重;

3、舌象检测:舌质偏红苔黄腻;

4、脉象检测:脉象多见滑数;

5、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容易发怒;

6、适应能力:不能耐受湿热环境;

7、易患疾病:易患黄疸、火热症、痈疮和疖肿等病症。

中医调理方法:中医认为“湿热体质”是由脾的“脾虚,导致运化水湿、精微”的功能失调所致,也就是西医常提及的“代谢功能紊乱或脂代谢紊乱”,近年来又有新的理论认识,比如“排毒、抗氧化和自由基”理论。

饮食方面:主食,可选用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蚕豆、绿豆。肉食,可选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鸭肉、鲤鱼、兔肉、鲫鱼、田螺、泥鳅等。蔬菜,可选用富含有机酸、微量元素的食物,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白菜、芹菜、荠菜、卷心菜、莴笋、莲藕、空心菜、萝卜、豆角、绿豆芽、苋菜、芥蓝、竹笋、紫菜、海带、四季豆等都可以常吃。水果,可选用哈密瓜、枇杷、橙子、梨、马蹄等。

重点推荐薏仁和苦丁茶。苦的东西清热去火。苦丁茶对面部等身体上部的湿热更有效。也可以吃苦瓜等。

忌食辛辣燥烈、大热大补、肥甘厚腻的食品,如酒、奶油、动物内脏、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还有狗肉、鹿肉、牛肉、羊肉、燕窝、银耳、辣椒、菠萝、荔枝、芒果等温热性食物。减少甜食、咸食和酒、碳酸类饮料等,以免助湿生热。勿过度饱食。应戒除烟酒,因为烟酒是可以生湿生热的。

湿热体质养生调理的方法,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也可以通过药物来调理。湿热体质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说酗酒、劳累过度等。所以提醒湿热体质的人除了运用饮食调理外,还要注意生活调理。


健康顾问小戴


湿热体质是湿邪和热邪相互纠缠、缠绵,共同造成的病理变化。具有湿邪的症状,同时具有热邪的症状。湿气重浊、湿性趋下、热燥伤阴,所以有肢体乏力、倦怠、困倦、没有精神,甚至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四肢酸软无力,比如爱出汗、情绪容易波动、肥胖,这都是湿热体质。女性可能还会引起月经失调,比如月经过多。湿热体质的舌苔一般都是黄厚腻或者白厚腻,以黄厚腻的为多,体现湿浊和热邪在胃气熏蒸的时候形成的病理性舌苔。调理主要是以中药清热、利湿、祛浊为主,常用的方剂是葛根芩连汤,可以进行祛湿化浊,要根据其他的具体症状综合调理,对中药进行加减。


格力芳姐


早上凭感觉(头身困重,像穿了件湿衣服在身上一样,很不清爽)(夜间喝水多,早上容易眼皮肿)

(1)呵气闻口气(口干口苦口臭)

(2)如厕看二便(小便浑浊,偏黄;大便黏腻粘马桶或不成形)

(3)照镜看皮肤(皮肤易生痤疮,痘痘。皮肤蜡黄)

(4)白天看舌头(舌苔黄厚,舌质红,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周边有齿痕。大家课程结束后可以把舌头照片发给我帮大家辩证看一下)

请问你现在有哪些症状了?

症状出现时间多久了?

如果有,可以关注我,与我私聊,我帮你看一看,

我会为你出一个详细的病情分析,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脾胃虚弱


湿热体质的总体特征:湿热内蕴。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学生、商务服务行业人员多见湿热体质。


常见表现:

1、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光发亮;

2、容易生痤疮或疥疮;

3、常常感到口苦或者嘴里有异味;

4、大便粘滞不爽,经常有排不尽的感觉;

5、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

6、女性白带颜色发黄 / 男性阴囊处潮湿。


湿热体质的调养原则是疏肝利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适度锻炼,让筋骨、关节更柔韧;

2、科学饮食,远离肥甘厚腻,戒烟,忌酒;

3、少熬夜,保证良好睡眠;

4、多饮清水,确保大小便通畅;

5、修身养性,让情绪、心态更平和。


郎禾中医


湿热体质,其实用中医艾灸,配穴艾灸来调理是效果最明显的,绿色安全。

“冬病夏治”,夏天三伏灸,事半功倍,

艾灸取穴如下:湿热下注的灸疗原则是清热利湿,灸内关、阴陵泉、三阴交。



艾灸课堂唐医生


湿热体质平时会感觉身体比较重,浑身乏力,内里发热,气色发黄或者发暗,这种情况饮食调理一定要尽可能做到避免吃辛辣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注意坚持锻炼!多活动,同时要注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手机用户61787693825


我是脾虚湿热体质,请问茯苓和什么一起泡水喝健脾祛湿效果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