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北京女子圖鑑》是2018年優酷出品的一部熱播網劇,由戚薇、魏大勳、張檬、吳越、劉暢主演,講述了四川姑娘陳可大學畢業後獨自來到北京打拼奮鬥,歷經十年時間,由職場菜鳥成長為美女老闆的勵志故事。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其實,陳可的成長不只侷限於職場,還有對待愛情和婚姻漸漸清晰的認識。十年時間裡,陳可談過五次戀愛。而隱藏在這些情感經歷背後的,其實是同一個愛情真相。

01相愛的人未必能夠在一起,現實總有太多身不由己

我想,每個女孩在20歲左右的年紀,都曾幻想過能夠像言情小說裡的女主人公一樣,遇上命中註定的白馬王子,不離不棄,相守一生。可想象再美麗,往往抵不過現實裡的無奈與身不由己。

陳可和楊大赫便是如此,他們是大學同學,也是彼此的初戀。兩人原本約定好了畢業後一同到北京打拼,可楊大赫還未出發,母親卻因重病住院,不久就癱瘓在床,楊大赫無奈之下提出了分手。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分手後,兩個人有了不同的交際圈子,在各自的小天地畫出了不同的人生軌跡。再次重逢,已是多年以後。楊大赫已為人父母,而陳可剛剛結束一段不幸的婚姻。

人生際遇有時候很微妙,有些你認為會相伴一生的戀人或朋友,會在旅程的途中,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離開。或許,與相守比起來,別離才是人生常態,相愛的人未必能夠在一起。

02道不同不相為謀,愛情也是同樣的道理

陳可的第二任男友張超是公司同事,陝西人,在北京唸完大學後就留在了當初實習的廣告公司工作,為人正直,工作兢兢業業,憑著過硬的工作能力晉升為部門經理。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同是在北京打拼的異鄉人,兩人惺惺相惜,情投意合。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了解的深入,各種各樣的問題漸漸暴露了出來。

這個時期的陳可來北京時間不長,對未來的一切充滿了憧憬,她極度渴望通過努力奮鬥,在職場闖出一片天地,過上優渥的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婚姻對她而言還太過遙遠。

而此時的張超已在北京奮鬥多年,他認為在北京紮根生活的成本太高,面臨的實際問題也很多,比如買房難、孩子上學難、照料父母不方便等等。因此,他計劃在兩年後順利調往西安分公司,在老家安家置業,早日結婚生子,過平平淡淡的生活。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人生規劃上的巨大分歧正是導致兩人分手的根本原因。其實,愛情和婚姻同樣講究志同道合。如果戀愛雙方在大方向上都不能達成一致,又何談相互理解和扶持,攜伴同行呢?

03動機不純的感情,不過是各取所需

陳可的第三任男友于揚,北京本地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陽光帥氣,情商智商雙高,事業心很強,是男神級別的存在。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但這段開場絢麗的戀情,最終還是以分手收場,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人都不夠愛對方。與其說這是愛情,不如說這是一場男女之間的博弈,雙方不過是各取所需。

對陳可而言,能夠和於揚這樣的男人戀愛,無異於中了大獎。可回頭來看,她真的愛於揚嗎?她愛的只是於揚的身份、地位和財富,她把於揚當作進入上流社會,過上優質生活的保障。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在這段感情中,陳可極力的滿足於揚的所有要求,無條件的付出。為了陪於揚應酬,她耽誤了本職工作,弄丟了公司的大客戶,透支了精力和健康,把工作和生活搞得一團糟。

但陳可所做的一切並沒有打動於揚的心,在於揚眼中,陳可和其他女孩並沒有什麼不同。

表面上看起來,於揚對陳可不錯,他出手闊綽,二十多萬的名牌包包、限量款手錶送起來毫不心疼,還為陳可在某奢侈品店辦理了Vip。可當陳可提出要買房時,他沒有絲毫要在錢財上支持女方的意思,連動用熟人關係都不願意。陳可的母親來北京時,他又以出差為由,避而不見。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其實,一個男人是不是真心愛一個女人,不只要看他肯不肯為女方花錢,還要看他肯為女方花多少錢。以於揚的財力,買個名牌包包就像吃頓家常便飯一樣尋常,他願意付出的也僅限於此。

自始至終,他從沒有公開承認過陳可的女友身份,在他心裡,陳可只是一個情感上的玩伴。他帶陳可參加各種酒局飯局,只是恰好需要一個漂亮的女人裝點門面,應付客戶,而陳可剛好滿足這兩點而已。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所幸,陳可保留了女人在感情中最後的底線和尊嚴。當於揚明確地告訴她,兩個人只談戀愛不談婚姻時,她覺醒了。她看清的不只是於揚的荒唐和偽善,還有自己的無知和可笑。

和於揚的戀情就像一場夢境,但人不能一直活在夢裡。離開於揚以後,陳可全心投入到工作中,重新獲得了老闆的認可和讚賞。

04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錢鍾書在《圍城》中寫到,“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陳可在30歲那年滿懷憧憬踏進了這座城,可不到一年時間,她又果斷逃離。

若問原因,從一開始,她就選錯了結婚對象。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陳可和老公何志因為考駕照結緣,很快就談婚論嫁。可她對何志的瞭解僅限於外在條件,比如他是北京本地人,家裡的獨生子,在稅務局工作,有車有房,至於何志的脾氣性情,興趣愛好,價值取向,她一無所知。

結婚以後,陳可才漸漸發現何志是一個妥妥的媽寶男,他完全不會料理家務,沒有事業上進心,下班時間通宵打牌賭錢,把家裡搞得烏煙瘴氣,不僅影響了陳可的正常休息,還要求陳可半夜三更給牌友準備飯菜。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除此之外,何志在錢財上對家庭的貢獻基本為零。何志和陳可收入懸殊,他的工資幾乎全部用於自己的日常開銷,而陳可卻要承擔起家庭的物業費、水電費、燃氣費等各種開支。

《我的前半生》中有這樣一句臺詞——結婚為什麼?不就是人生不易,要找一個隊友同舟共濟麼。

顯而易見,何志並不是陳可需要的那個隊友,他沒有盡到過做丈夫的責任,更像是一個需要陳可百般遷就和照顧的巨嬰。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其實,種種不可調和的矛盾早已為婚姻埋下了定時炸彈,而房產證加名字的事情成為了兩人離婚的直接導火索。

兩人商量賣掉現住的一居室,拿這筆錢付新房子的首付,婚後由陳可還房貸,房產證寫二人的名字。這件事卻遭到婆婆的強烈反對,婆婆要求在房產證上加上公公的名字。

婆媳各執己見,何志並沒有站在客觀中立的立場調和矛盾,而是一味偏袒自己的母親,指責陳可。正是這件事澆滅了陳可殘留的一絲希望,她終於明白,在這個家裡自己終究是個外人,是個被人看不起的異鄉人。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最終,陳可以媽媽的名義在北京買了房子,和何志離了婚。

婚姻是關乎女人一生幸福的大事,在選擇結婚伴侶時一定要審慎,並加以重視。不能只考慮男方的經濟條件,而忽略了兩個人的性情、三觀是否契合,切忌盲目衝動地走進婚姻的圍城。在婚前,要給彼此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互相瞭解,瞭解一個人之後,才有資格談情說愛,才有權力談婚論嫁。

05真心愛你的人,會在你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在北京的十年時間裡,陳可經歷過職場中的沉浮,也品嚐過戀愛與婚姻裡的五味雜陳。嚐遍箇中滋味後,她對人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規劃,對愛情和婚姻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事業上,她辭掉了工作,創業做了老闆;感情上跌跌撞撞,終於遇到了那個剛好合適的男人,這個人就是她母親的主治醫師許醫生。

許醫生和陳可相戀看似是命運偶然的安排,實則是一種必然。他們相互吸引,一拍即合,因為他們本是同一類人。

許醫生有過一次婚姻經歷,妻子因病早逝,他把兒子拉扯大,因為某些現實因素,留在了小城市工作。可他和陳可一樣,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對事業有追求,對生活有規劃的人。他和陳可約定,三年後等工作到期,孩子小學畢業,就到北京發展。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許醫生對陳可一見鍾情,他不僅發自內心的理解陳可,還拿出積蓄為陳可創業提供了實際支持。

我想,只有真心愛你的人,才會在你需要支持和依靠的時候,為你挺身而出。對陳可而言,許醫生就是這個人。未來的日子裡,他們會相互扶持,共同面對生活中的風霜雨雪,也會彼此分擔對方的喜怒哀樂,相伴前行。

《北京女子圖鑑》: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就像宮崎駿說過的,“世界這麼大,人生這麼長,總會有這麼一個人,讓你想要溫柔地對待”。無論你是什麼年齡,不管你是何種社會階層,都請你保留一份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期盼。茫茫人海,你總會遇上那個真心相愛,三觀契合,頻道相同的人。

在那個人出現之前,我們需要做好兩件事:

第一,不斷充實和提升自我,使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

第二,保持理性和耐心,不盲目戀愛,不衝動結婚。

(圖片源於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繫,將立即刪除。原創文章,歡迎轉評贊,嚴禁抄襲或洗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