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销魂掌不输降龙,但降龙却有传人,为何黯然却失传了?

花-开错颜色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杨过年幼时曾经跟黄蓉识过几年字,说不上饱读诗书,不过杨过天资聪颖,几乎过目不忘,他性子又格外好胜,成名以后在方方面面都不愿落后于人,所以后来的杨过就算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算得上满腹经纶。与小龙女的离别之苦,思念之恨,除了习武,恐怕只有在古人的诗书里才能找到共鸣。杨过自创武功黯然销魂掌,名字就是取自南北朝大文豪江淹的《别赋》,唯借于此,杨过才能宣泄自己的相思之意。

杨过年轻时候生性跳脱,学的古墓派武功也是偏阴柔一路,不过他机缘甚广,东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的武功他都有涉及,还学了部分武林秘籍九阴真经。虽然他学的都是上乘武功,但是它们分别属于不同派系,有些甚至互有冲突,如果只是满足于贪多求全,那他一辈子也到达不了绝顶之境。幸亏他与神雕结缘,并借此发现了独孤求败的剑冢,领会到了独孤求败的武功意境,从此抛却了浮华的招式,苦修内功,境界突飞猛进。

然而,杨过毕竟之前学过那么多上乘武功,而他又是绝顶聪明之人,当他的武学境界大大升华以后,之前所学便如泉涌一般涌现。随着时间流逝,他对小龙女的相思之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发强烈起来。这时候他又读了江淹的《别赋》,在里面既有侠客的诀别之悲壮,又有情侣的离别之哀愁,种种思绪涌上杨过心头,唯有独创一门武功方可排遣杨过的汹涌勃发的情绪。下面是《别赋》里描述侠客、情侣分别的句子,是不是特别伤感。



多年的内功修炼,年轻时候的武学积累,对小龙女的思念之情,以及从《别赋》里得到的感悟,糅合了种种情绪想法的杨过创造了黯然销魂者。这门武功不为传世,不为应敌,主要是杨过情感的宣泄。一个很好的说明就是当杨过与小龙女重逢以后,欣喜若狂,多年的相思苦闷一扫而光,他几乎就忘记了黯然销魂掌,在与金轮法王的对决中差点吃了大亏。连他自己都无法完全的掌控黯然销魂掌这门武功,又谈何传世呢。何况在他与老顽童比武时,老顽童直言想要学习,杨过直接拒绝了。不是杨过小气藏私,而是要练这门武功一定要有与杨过类似的经历和心绪才行,老顽童一辈子无忧无虑没心没肺,他是永远也学不成这门武功的。至于后来者,找个与杨过经历类似又有机缘接触这门武功的,简直比登天还难。杨过自己经历过太多苦难,他肯定不希望他的后人跟他一样多灾多难,所以这功夫也不会传给他后人。


降龙十八掌则大大不同,自打丐帮诞生之时,就已经有这门武功了,是丐帮的护教神功。按照金庸的武学体系来看,乔峰是第九代帮主,在他手里,降龙十八掌大放异彩,降龙十八掌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刚猛第一功。而在乔峰之前的八任帮主里,降龙十八掌是代代相传,从来没有中断过。乔峰当年因为契丹人身份被逐出丐帮,但是他觉得丐帮绝学不能在他手上断了,就把此功传给了义弟虚竹,让他以后代为传功。

后来丐帮又出了一个厉害人物,就是五绝之一的洪七公,洪七公把帮主之位传给黄蓉,降龙十八掌传给黄蓉丈夫郭靖。他们夫妻感情甚笃,本为一体,所以传给郭靖也就相当于传给丐帮了。

降龙十八掌也是极为上乘的武功,一般人很难全部修炼成功,但是单学前面几掌简单的并不难,丐帮帮主经常会传授给帮主立过大功的弟子一招降龙十八掌,作为防身利器。待到郭靖以后,丐帮再无人可以全部修炼降龙十八掌,但是作为镇帮神功,还是一直流传下去。这其实跟丐帮的结构也有关系,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有着完善的结构体系,除了帮主之外,还有几个九袋长老,这里面专门有一个传功长老,估计就是为了防止帮主突遭不测而专门设置的。这样一来,降龙十八掌代代相传就不足为奇了。


一览众河小


“降龙十八掌”真是金庸了不起的创意,这套掌法始终都是人气最高的绝学。

“降龙十八掌”蕴含着《周易》的道理,甚至好多掌名都是直接来自《周易》,如“亢龙有悔”“飞龙在天”等。

作为丐帮一直传承的两大绝技之一,“降龙十八掌”的刚猛和简炼都是极为明显的特点。

想当初,汪剑通把“降龙二十八掌”传给一代奇才萧峰,萧峰将这套掌法发挥到无坚不摧的境界,即使对方武功再高,面对萧峰的降龙掌也是难以招架,强如天下第一的扫地僧,在轻视萧峰的情况下被其震断三根肋骨,这也让扫地僧内心佩服不已: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

后来,萧峰在雁门关外将“降龙二十八掌”传给他的结拜兄弟虚竹。在传授的过程中,萧峰也指出这套掌法存在的问题,就是有十掌是有些多余,明显凑掌数,威力还不如之前的十八掌。于是,虚竹在学习掌法的过程中,又结合自己逍遥派武学,对这二十八掌进行改进删减,于是就形成威力更大的“降龙十八掌”。

这套掌法从虚竹手里又传承到丐帮,后来过了数十年,丐帮才出现一个少年才俊,于是丐帮将其送上缥缈峰,学习“降龙十八掌”,此人正是洪七公。

洪七公凭借“降龙十八掌”跃居天下五绝,同时也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威名远扬。

这套掌法又传到郭靖手里,郭靖也凭借“降龙十八掌”成为一代大侠,后来郭靖一直镇守襄阳,对抗蒙古大军,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郭靖以后,再也没有人将“降龙十八掌”学全,即使后来的耶律齐,史火龙,也未能真正传承这套刚猛无敌的绝学。当然,这也预示着丐帮的没落。



“黯然销魂掌”是杨过的独创。

杨过年轻时候学的武功着实太多,如全真剑法,玉女心经,打狗棒法,《九阴真经》,弹指神通,玉箫剑法,蛤蟆功等等,每一项都是学了一点点,都是浅尝辄止,这些武功也让年轻的杨过武功五花八样,让他屡屡化险为夷,在年轻一辈也是较为突出。

然而,杨过在年轻之时始终未能进入高手之列,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功不够。

后来,杨过经历极大的身心挫折,一方面胳膊被郭芙一剑斩断,另一方面小龙女跳下断肠崖,一别十六年。

随后,杨过得到独孤求败的传承,继承了玄铁重剑,又在洪水和潮汐中苦练内功,终于他的内功进展极快,这也使得他的武功突飞猛进。故而,他能够在重阳宫外大破金轮法王,一战称雄。

接下来的十六年,杨过一方面修炼武功派遣内心的压抑,另一方面就是暗中行侠仗义,也在江湖上留下“神雕侠”的美名。

这段时间的修炼,可以说杨过算得上心无旁骛,他一直总结自己以前所学的各种武功,随后在强大内功的基础上,融合一套“黯然销魂掌”。

这套掌法是在杨过各类武功的基础上融合而成,可以说是创新,但更多的是总结融合,并且这套掌法威力相当的猛,招式特别的奇,每一掌出现都让人想象不到。

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也让周伯通和黄药师都评价甚高,这也足以看出这套掌法的威力。



“降龙十八掌”和“黯然销魂掌”都是极为少见的武功绝学,但是两门武功却有很多不一样。

第一,基础不一样。

“降龙十八掌”的基础是需要扎实一点,其实按部就班修炼就可以逐渐提升,可以说是任何人都可以逐渐修炼成功的。像郭靖有一定的武功底子就能逐步的将“降龙十八掌”修炼到位,而且越到后面,发挥出来的威力将会越大。

“黯然销魂掌”的武功基础是需要修炼各种武功绝学,因为这套掌法每一招有其他各类绝学的影子,所以在修炼这套掌法之前,必须对各种武功都有所涉猎,这一点相当困难。

第二,武功特点不一样。

“降龙十八掌”最大的特点就是刚猛简单,这套掌法没有太多复杂的招式,然而每一招都是让人难以硬接。因为“降龙十八掌”将刚猛路子发挥到极致。

“黯然销魂掌”特点是既刚猛又奇异,黄药师评论这套掌法的刚猛也只有“降龙十八掌”可以比拟。然而,杨过在发挥这套掌法之时,也是诡异莫测,让人难以琢磨出掌的方向。

第三,“黯然销魂掌”心情状态影响大。

在杨过与金轮法王终极一战之时,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始终发挥不出威力,因为杨过自从找到小龙女以后,心情大好,故而就没有黯然销魂的状态,所以他就不能发挥这套掌法的威力。可见,“黯然销魂掌”必须要有极为忧伤的心情才能发挥威力。这个条件也着实太难,直接影响着“黯然销魂掌”的传承。

所以,“降龙十八掌”没有太多的复杂条件,才能更好的传承,而“黯然销魂掌”需要的条件太多,导致传承相当困难。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320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黯然销魂掌要求太高了,先要入戏才行。

这是杨过患有长期的抑郁症以后,才练成的武功。

黯然销魂掌想要发挥威力,必须让自己进入抑郁状态,不然掌法的威力就会大减。

在和金轮法王最后决战时,因刚刚同小龙女重逢情绪高涨,杨过发挥不出销魂掌的威力,差点被打死。

最后眼见要死了,杨过恢复抑郁状态,这才发挥了掌法十成威力,将法王干死了。

这个要求太高了,几乎是达不到的。

为啥?因为这同江湖好汉简直就是悖论。

原因第一,抑郁了你还行走什么江湖?

没听过得了抑郁症还走江湖的!

你都抑郁了,情绪不稳定,哪里还能走江湖。

江湖随时可能动刀子拼命,时刻要保持稳定情绪和思维。

你情绪不稳定,走江湖怕是随时随地得罪人,莫名其妙就结仇被人追杀了。

以乔峰为例,就是没有看马夫人一眼,就被马夫人陷害到死。

原因第二,江湖好汉怎么会抑郁?

江湖人士基本都是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喝酒赌博甚至嫖妓,生活乐无边。

就比如韦小宝,一生就爱色和赌。

就算做和尚期间,他也要溜出寺庙嫖妓。

哪怕行军打仗,生死关头,韦小宝也不忘赌博摇骰子。

可以说,江湖好汉因为是最没心没肺的一批人。

就算全人类都抑郁了,他们也不会。

原因第三,都抑郁了,哪里练得好武功?

抑郁的人不要说练武,就算日常生活也会有问题。

抑郁的人先得治病,不然恐怕自杀都可能,哪里谈得上学什么功夫。

如果抑郁了,想要练成绝世武功比如黯然销魂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这根本是悖论。

所以,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后世根本没有人学会,门槛比《辟邪剑法》还高。

辟邪剑法好歹忍痛自宫就是了,也就是一刀的事情。

黯然销魂掌还先要进入抑郁状态,这不是耍人玩吗?


萨沙


当日黄药师初次见识杨过的“黯然销魂掌”,称他所使的这门掌法,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中唯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方可比拟,首次将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与郭靖的“降龙十八掌”之威齐肩媲美。杨过所创的“销魂掌”虽然在他自己使来,能与郭靖的“降龙掌”各擅胜场,但就这两门掌法的发挥运使而言,“黯然销魂掌”却明显不如“降龙十八掌”更易流传于后世,“销魂掌”注定自杨过而来,随杨过而逝,不复存在。



由于招式简明,只要有内功根基,“降龙十八掌”便能学有所成,这也让这门掌法更易流传后世。

“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乃是丐帮的两大传世武学,按照传统帮规,向来就只有丐帮帮主方才资格修习。不过,到后来由于某些的特殊原因,这两大传世武学在丐帮中的传承发生了一些变化,只剩“打狗棒法”专传帮主,而“降龙掌”在特殊情况和机缘之下也能传与帮中弟子,或者是帮外有缘之人。

在北宋时期,“降龙掌”共有二十八掌。到乔峰十六岁那年拜汪剑通为师,加入丐帮,汪剑通与玄慈因当年“雁门血案”一事,自感愧对萧远山一家,有意将乔峰培养成一位英雄人物,因而将这门掌法传给了乔峰,并在之后将他定为继任帮主,引导他为丐帮建功立业,乔峰因之闯出“北乔峰”的名头。后来乔峰因身世秘密一经披露,被迫辞去帮主之位,直至其中诸多冤屈洗清,中原群雄赴南京救险,已是辽人身份的萧峰脱困之后,为了延续丐帮两大绝学的传承,将“降龙掌”与“打狗棒法”传与虚竹,托他日后代传回丐帮。


萧峰传功虚竹之时,将“降龙二十八掌”删繁就简,删去后十掌,形成威力更显的“降龙十八掌”。后世丐帮出了一位少年英雄,群丐公议,推之为主,遵从萧峰原意,送他到灵鹫宫,向虚竹子学回了“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以此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此少年帮主当是少年洪七。洪七公继任帮主之后,由于上任遗留下的“净污之争”'愈演愈烈,洪七公强行镇压两派不许内讧,他为了扶持污衣派,曾传了八袋弟子黎生“降龙十八掌”中的一招“神龙摆尾”。之后机缘巧合之下,为了让黄蓉稳坐帮主之位,将“降龙十八掌”全部传给了郭靖。

“降龙十八掌”传到郭靖手上之后,学此掌法的人就不再集中于丐帮,他的弟子大小武都曾有学过此门绝学,只是未能学全,他的女婿耶律齐继任帮主之后,练全了这门武功,“降龙十八掌”也复回丐帮传承,只是后来的继任帮主皆是根柢较次之人,最多也只能学到十四掌,到史火龙才学到了共十二掌。其余按照旧版小说的设定,杨过也有学全了这门掌法,并传给了阳顶天,而谢逊的三掌应为阳顶天所传,谢逊后来传给了张无忌。张无忌最终所得,也应为最全,因为当年郭靖录下的功法图谱,最后都落在了他的手上,“降龙十八掌”的传承也到了他终止。

其实“降龙十八掌”这门掌法在郭靖之前,是没有功法图谱的,只由上下两任帮主交接时,由前任帮主口头传与功法精要,并演示招式,完成传功。后来郭靖黄蓉之所以画以图谱,主要是为了流传后世,助力抗元大业。因而,这门掌法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并不是因为有功法图谱留世,而是因为这门掌法虽然武学原理精奥,兼具儒家与道家的两门哲理,但却是招式简明精力精深的武功,只要内功根基有为,勤练之下,也皆能学有所成。当然了,若想要练全十八掌,并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还是要像乔峰郭靖等人,身拥高深内功,并领悟“有余不尽,出掌留力”的精要。

郭靖资质鲁钝,内功却已有根柢,学这般招式简明而劲力精深的武功,最是合适,便即凝神学练,两个多时辰之后,已得大要。《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



相比于“降龙十八掌”的简学易用,“黯然销魂掌”的学用则受限太多,这并不利于这门掌法的传承。

“黯然销魂掌”乃是杨过自创的武功,后来各经使出,无论是黄药师还是老顽童,都对这门掌法赞叹不已,黄药师更是评价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中唯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方可比拟,可见此门绝学之威力。那么杨过是怎样创出这门掌法的,又为何要取名“黯然销魂”呢?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就是在与小龙女分离的那十六年里,杨过因过度思念小龙女,黯然销魂,了无生趣的情境中,才创出了这门武功。

杨过自和小龙女在绝情谷断肠崖前分手,不久便由神雕带着在海潮之中练功,数年之后,除内功循序渐进外,别的无可再练,心中整日价思念小龙女,渐渐的形销骨立,了无生趣。一日在海滨悄立良久,百无聊赖之中随意拳打脚踢,其时他内功火候已到,一出手竟具极大威力,轻轻一掌,将海滩上一块岩石打得粉碎。他由此深思,创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与寻常武功大异,厉害之处,全在内力,共有一十七招。《神雕侠侣•第三十四回》


就如小说中所写,这门掌法糅合了杨过一生所学的各家之长,共有一十七招,分别是:“六神不安”、“杞人忧天”、“无中生有”、“魂不守舍”、“徘徊空谷”、“力不从心”、“行尸走肉”、“拖泥带水”、“倒行逆施”、“废寝忘食”、“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心惊肉跳”、“穷途末路”、“面无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鸡”。从招式的名称就可看出,跟“黯然销魂掌”这掌法之名一样,都是跟失落的心情或者是造就失落心情的意境有关。

可也正因这样,这门掌法太过受限于心情,必须要有黯然的心境才能发挥威力。因而对于这门掌法,若无此黯然的心境,即便是能得杨过传授,学到此门绝学,也只是徒有虚形而已,领悟不到其中的妙境,根本就不可能发挥出这一十七招掌法真正的威力。在百花谷中,杨过曾传周伯通这门掌法,周伯通虽武功精博,曾修《九阴真经》,又贯通武理,但也依然不能学到这门掌法的精要。

这套掌法心使臂、臂使掌,全由心意主宰,那日在百花谷中,周伯通只因无此心情,虽武术精博,始终领悟不到其中妙境。杨过既和小龙女重逢,这路掌法便已失却神效,直到此刻生死关头,心中想到便要和小龙女永诀,哀痛欲绝之际,这“黯然销魂掌”的大威力才又不知不觉的生了出来。新修版《神雕侠侣•第三十九回》


即便是杨过自己,在跟小龙女重圆之后,黯然的心境不复存在,本来能够随心所欲,出手即用的这路掌法,也失却了神效,差点死在金轮的手中。直到生离死别再现之时,才能自然使出,实现了绝地反击。可见学、用这门掌法都过于受限制了,也就注定了这门掌法只能自杨过而来,随杨过而逝,不会再有传人了。

更何况,“黯然销魂掌”糅合了杨过的一生所学,除了南帝的“一阳指”之外,东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的武学他无所不窥,而古墓派的武学又于五大高人之外别创蹊径,他是将各家之长融汇贯通,卓然自成大家。还有,他单剩一臂,不能讲究变化,是以这门掌法不于招数变化取胜,反而故意与武学道理相反,才有了“黯然销魂掌”不走寻常路的变相威力。可杨过的这些特点,又岂能是轻易复制的?故而,不要说发挥出“黯然销魂掌”这门武功原有的威力,便是想学成这门武功,怕是也没那么容易。就这方面而言,“降龙十八掌”比“黯然销魂掌”的门槛无疑要低得多,更易传承也就不意外了。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在杨过与黄药师切磋的时候,黄药师曾说过,能匹敌黯然销魂掌的,世上只有郭靖的降龙十八掌了,自己的落英神剑掌也是不能敌的。

但是降龙十八掌后世虽有散轶,但大部分的还是得到保存的,而黯然销魂掌却随着杨过的归隐而销声匿迹。

个人认为,其中原因有二:

1、黯然销魂掌有独特的释放条件,那就是需要身心合一。如果不能,那此掌的威力将大打折扣。我们可以看出,杨过在饱受离别之苦的情况下才悟出黯然销魂掌,在绝情谷见小龙女之前,曾经多次展示过,其中跟黄药师切磋过,跟周伯通实战过,而且是信手拈来,随意收发。

但是在见到小龙女之后,便再没用过了。

最后在登高台、救郭襄时,虽然内心悲戚,却也不能使出来。

杨过面临极大险境,数次要使出黯然销魂掌来摧败强敌,但这路掌法身与心合,他自与小龙女相会之后,喜悦欢乐,哪里有半分“黯然销魂”的心情?虽在危急之中,仍无昔日那一份相思之苦,因之一招一式,使出去总是差之厘毫,威力有限。

直到自己快死得时候 ,才随意打出一掌,结果恰好是黯然销魂掌中的“拖泥带水”。

 杨过心知今日已然无幸,非但救不了郭襄,连自己这条性命也要赔在台上,凄然向小龙女望了一眼,叫道:“龙儿,别了,别了,你自己保重。”便在此时,法王铁轮砸向他的脑门。杨过心下万念俱灰,没精打采的挥袖卷出,拍出一掌,只听得噗的一声,这一掌正好击在法王肩头。   忽听得台下周伯通大声叫道:“好一招‘拖泥带水’啊!”

由此可见,这套掌法跟心境关系太大,没有如此的心境,根本发挥不出威力。也多亏了杨过有主角光环,换个别人的话,恐怕早就被金轮法王打死了。

2、黯然销魂掌是威力巨大,也需要有强大的内力支撑,杨过能打出来,还要多亏在洪涛中练了内功,但是我们从《倚天屠龙记》中得知,杨过后人出来江湖露面的只有一个女性——黄衫女。很明显,这种刚烈的掌法在男性使用最好,但是或者杨过一系没有男性,或者有男性但是选择隐居世外,所以江湖上并没有黯然销魂掌的传承。


那年清阳


黯然销魂掌是神雕大侠杨过自创的武功,一共十七招,名字由来于《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黄药师用落英神剑掌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交手后,称此掌法的威力普天之下只有郭靖的降龙十八掌能匹敌。

此套掌法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杨过对小龙女的思念。一日,杨过在海边悄立思念小龙女,百无聊赖中随意挥打拳脚,谁知轻轻一掌竟将岩石打得粉碎。于是,他由此深思,创出一套完整的掌法,厉害之处,全在于他在海潮中练得的无匹内力。

可是黯然销魂掌运用起来是心使臂、臂使掌,全由心意主宰,一定要身与心合才有神效。换言之,就是要心里哀痛欲绝才能生出大威力。杨过最后与小龙女隐居古墓,心里喜悦欢乐,哪里还有半分“黯然销魂”的心情,黯然销魂掌哪里还能发挥真正的威力。即使授予后辈,也只会徒具招式,威力大减。

杨过和小龙女的女儿“黄衫女”,也就是他们的唯一传人,无论是玄铁剑法还是黯然销魂掌,都不适合她练习,所以她学的也只有九阴真经和小龙女的武功。杨过的武功没有传人。


倚斋听风雨


黯然销魂掌和降龙十八掌威力无比,这两套武功冠绝天下,为何降龙十八掌代代相传,而黯然销魂掌却消失于江湖?


首先我们分析黯然销魂掌,这是杨过的武功教学,这套武功能够力压金轮法王,说明这套武功的强大之处。而这套武功之所以失传,也是与杨过密不可分的,毕竟这套掌法需要意境。

杨过既和小龙女重逢,这路掌法便已失却神效,直到此刻生死关头,心中想到便要和小龙女永诀,哀痛欲绝之际,这“黯然销魂掌”的大威力才又不知不觉的生了出来。


只有在万念俱灰之下,才能打出黯然销魂掌,否则黯然销魂掌的威力荡然无存,杨过姑且都难以控制这个意境,后人更是万万不能,这是黯然销魂掌失传的主要原因。

再者杨过见到小龙女之后欢欣鼓舞,除了生死关头,自然不会运用黯然销魂掌,久而久之掌法必定生疏,慢慢的也就失传了。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设杨过后人性格,如同老顽童周伯通,这决然难以练成黯然销魂掌,老顽童虽然心中坦荡荡,但却没有到达悲伤的“意境”,既然如此,黯然销魂掌自然“无计可施”。


降龙十八掌,能够代代相传,这与文化底蕴有极大的关系,毕竟降龙十八掌是丐帮绝学,每当推选出新帮主,前任帮主都会传授打狗棒法和降龙十八掌,百年来无一例外。

这套掌法连绵不绝,断金裂石,有万夫不当之勇,而降龙十八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应该是《天龙八部》。这里我以朝代分析,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乔峰十六岁,也正是这一年,乔峰加入丐帮,汪剑通传授其打狗棒法和降龙十八掌,乔峰临终之前,将降龙十八掌传授给虚竹,希望他寻找丐帮帮主继承人。


1201年——金章宗泰和元年,举行第一次华山论剑,洪七公作为邀请人,也在其中,而他正是丐帮第十八代帮主,在一次华山论剑之后,降龙十八掌方才大成,否则第一次华山论剑,洪七公极有可能夺魁。

1223年——金宣宗元光二年,此时郭靖十八岁,这一年发生许多大事,都与降龙十八掌有关。同年四月,郭靖和黄蓉偶遇九指神丐洪七公,洪七公在美味佳肴的促使之下,传授郭靖降龙十八掌,虽然只是前十五掌,但这已经相当难得,不久后,欧阳锋和洪七公大战,洪七公身中蛤蟆功和蛇毒,致使武功尽失,最后将帮主之位传给黄蓉。


降龙十八掌的重担,自然落到郭靖手中,郭靖曾将降龙十八掌的招式传授给武修文和武敦儒,这两位也会降龙十八掌。

书中原文:武敦儒左掌横空,摆着降龙十八掌的招式;武修文却是右手下垂,食指微屈,只要敌人攻来,就使一阳指对付。


无论是一招半式,还是全部招式,降龙十八掌一直代代相传,鲁有脚、耶律齐、史火龙等等,他们是丐帮的帮主,故而有责任将降龙十八掌传承下去。


黯然销魂掌意境太高,恐怕后期杨过自己,都已经忘了黯然销魂掌,如此一来,怎么传授呢?


古金武侠


没有最强的武功,只有最强的人。

降龙十八掌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它在乔峰、洪七公、郭靖手中大放异彩,盖过了其他武功,这是人的因素。

作为丐帮的传承绝学,在郭靖之后,丐帮帮主是耶律齐,一直到倚天时期的史火龙,甚至于笑傲江湖时期的解风,都应该是会这门武功的,只不过后世武学式微,内力高深者寥寥无几,缺乏浑厚的内力支撑,降龙十八掌在招式上并不占优势,威力大减。

黯然销魂掌,是杨过苦思小龙女,极度悲伤惆怅之际所创,其武功核心主要在于意境,心情越是悲苦该武功威力越大,反之是越高兴越没法施展。

这个武功威力的确大,但局限性也太大了。

神雕最后,杨过和小龙女双宿双飞,估计他睡觉都会笑醒,哪有悲苦心情练习黯然销魂掌?自己都会荒废,更别说传承了。


弥江小地主


这个问题我有最佳答案

为什么降龙十八掌有传人,而黯然销魂掌却没有?

很简单,不是每个人都有小龙女这么好的女朋友,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了一段爱情苦等十六年,并且在十六年之后还能始终如一毫无变化!


练功条件太过苛刻

黯然销魂掌不同于一般的武功,对于修炼之人要求很多,我们看到的有哪些呢:

1.天赋异禀,也就是悟性低了是很难练成的,不像降龙十八掌,只要刻苦修炼就会有所成就,像郭靖就是苦练派。但这个掌法不行,这是难度之一。纵观神雕里面,年青一代能有此天赋的也仅仅只有郭襄,可她偏偏不爱学习别人的功夫,不然金轮法王、郭靖、黄蓉、甚至杨过的武功她都可以学。


2.黯然销魂掌,仅从名字就能看出,这不是一门普通的武学。杨过也是在手臂被砍,爱人失踪,几乎是极度悲伤的情况下悟出来的,寻遍整个江湖也很难再找出他这样情况的第二人。人生低谷容易找,爱情巅峰不可求。

杨过本身也不愿意教

这套武功对于杨过来说,代表了他对小龙女至情至圣的爱,在他苦苦等待的日子里,几乎没有见其他任何人,只有这套武功陪着他度过了他人生最难熬的日子。加上他偏执的性格,功夫能不能流传对他根本不重要,就跟独孤求败一样。



结语

其实凭杨过的头脑,本早已知道黄蓉是骗他的,只是他也愿意给自己一丝希望(自我欺骗一下),才有了这十六年的等待,无意中悟出这套金庸笔下第二强武功。

END:点赞很容易,评论显真情,关注《没长書》可欣赏更多精美图文内容~

没长书


黯然销魂掌是杨过在与小龙女分别十六年之久期间自创的掌法,据东邪黄药师品评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堪与郭靖的降龙十八掌相媲美。不过降龙十八掌却能传承下去,耶律齐以及倚天时的史火龙均有习练,但黯然销魂掌自杨过之后却再无传人。

灵冲霄个人认为黯然销魂掌的失传,主要还是由于其具有独一性,除杨过本人外,再难有人能真正练成。

降龙十八掌是单一的武功体系,黯然销魂掌源自多种武功体系

降龙十八掌有完整单一的武学体系。《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以初学的降龙十五掌与欧阳克争斗,只会一招降龙掌的黎生旁观之下,却能认出郭靖所施的是降龙掌。原因就是降龙十八掌虽然招式不同,但武学道理是前后连贯一致的,所以黎生才能在只会一招,并未见过其他招式的情况下认出郭靖的降龙掌。

杨过武学之渊博在整个金庸武侠中都能排的上号,除南帝外,东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的绝技杨过均有涉猎,而且还多了古墓派、九阴真经和独孤剑意的传承。杨过的拿手绝技黯然销魂掌实际上是集其武功大成之作,不是单一的武学体系。仅在与老顽童的交流中,就可得知杨过黯然销魂掌中的“面无人色”是源自九阴真经的移魂大法,“倒行逆施”是源自西毒欧阳锋的武功。由此可知黯然销魂掌其他招式也各有其出处来源。

灵冲霄认为,降龙十八掌这样单一体系的武功因其纯粹完善,虽然也极为精深,却也比较方便传承。就如京剧虽以博大精深著称,堪称国粹,不过京剧艺人去学去演,也只需演单一行当甚至单一的流派就足以。

而黯然销魂掌其来源相当的多样化,除创始人杨过得以亲自见识过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等绝世高手的出手,甚至是得到过他们的指点外。后辈传人虽能在秘籍上以及杨过的传授中见识到招式甚至运劲法门,但毕竟比黄欧洪等人的亲自指点差之远矣。

灵冲霄个人认为黯然销魂掌的招式来源类似相声说学逗唱中的“学”。比如相声艺人学吆喝,以前年代间相声艺人可以亲自去市集上去学,去感官,这样舞台上表演时吆喝出来的才有韵味儿。而现在由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市场上再难听得到小贩们的吆喝,相声艺人再想学就只能听以前的录音以及老先生们的传授示范了。但这样学出来,毕竟比老先生们直接学自市场小贩的吆喝差之远矣。比如传统相声《卖布头》,侯宝林与郭启儒两位老先生版的是经典,郭德纲于谦版尚可入耳,德云社的学徒以及苗阜演的就呵呵了。

杨过的境遇难以再现

降龙十八掌对习练者没有特别苛刻的要求,基本上内家外家的武林人士均可习练。而黯然销魂掌除习练者要博采众家之长外,还要有人生境遇以及阅历见识的要求。杨过先有各路宗师传授武功,得到了许多了不起的武道传承,在经历了与小龙女分别十六年之久的离别之苦,相思追忆之情积淀多年才有黯然销魂掌的诞生。如此人生际遇,后辈传人怕是再难遇得上。以杨过至情至性的性子,想必也不会为了传承一套武功而让后辈传人去经历如此苦难的境遇吧。

黯然销魂的心境难以长时间维持

黯然销魂掌全凭心意主宰,唯有在“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意境中才能发挥出这套武功的威力。杨过在与小龙女别离之时尚可发挥这套掌法的威力与周伯通以及黄药师等高手争雄。一旦与小龙女重逢之后,杨过在与金轮法王的生死搏斗中都不能尽显掌法的威力,在被金轮逼入绝境后,杨过在面临与小龙女的生死离别之下才爆发出黯然销魂掌的大威力,三招两式拿下金轮。在此之后,杨龙二人永不分离,世间也再无金轮这样能将杨过逼入死地的绝世高手,所以杨过本人也定然无法施展出黯然销魂掌的真正威力,更遑论将掌法传承下去了。


我是灵冲霄,擅长金庸武侠和文学名著点评!欢迎关注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