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防疫战 有群“逆行”的奥鹏学子

在奥鹏教育

有这样一群英雄学子

他们是迎难而上的医护人员

他们是保障物资充足的物资运送人员他们是医院的后勤工作者……

防疫工作牵动人心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

全国各地的奥鹏学子纷纷行动起来

在普通又不平凡的岗位上,打响防疫战 !

打赢防疫战 有群“逆行”的奥鹏学子


最美“逆行”建设者


历经9天,在7000余名建设者昼夜奋战下,武汉火神山医院于2月2日正式落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个个最美逆行者与疫情竞速,再次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


虽然火神山医院已经落成,但是作为建设者中的一员,杜博还不能停下来休息。承担机电安装、调试任务的他还要和医护人员一起,进行设备调试,办理交付手续。


杜博是奥鹏教育的一名学员,在大连理工大学学习工程管理专业。1月25日,大年初一一早,杜博接到公司的电话,需要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放下电话,杜博二话没说,只身前往工地。“家人虽然担心,但是在这种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杜博说。


打赢防疫战 有群“逆行”的奥鹏学子

杜博的朋友圈


在这之前,杜博已经参与了包括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古田院区)等多个医院的发热病房改造。

作为武汉建工的一员,杜博从进入工地,就与其他数千名建设者一起,与时间赛跑,通宵达旦奋战火神山。从进入工地以来,杜博恨不得把一天当成48小时来用,累了困了就在办公室趴一下,或者把板凳拼起来睡一下,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2个小时。施工现场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情况,每次和衣而睡,方便快速起来干活。从1月31日到2月2日,医院建设进入攻坚时段,杜博在近80个小时里大概只睡了4个小时。

火神山医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病房、接诊室、ICU、医技部、网络机房、供应库房、垃圾暂存间、救护车消洗间等功能区。在参与工地建设的时间里,杜博每天微信运动的步数都超过2万步,经常位列记者朋友圈里的第一名。

2月2日,看到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后,杜博心里松了一口气。“等病人进来后,我们还要配合进行调试,保证设备能正常使用。”杜博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战胜疫情。

和杜博一样,奥鹏教育的学员程献也在医院建设工地奋战着。程献于2019年从大连理工大学室内环境与能源应用管理专业毕业。在奥鹏学习的三年多时间里,程献把零散时间进行了合理规划,最终以所有功课均超80分的优异成绩毕业。

如今,作为武汉中建三局的一名成员,程献把当年学习的刻苦精神用在了工作上。1月26日,程献接到单位的通知,要征集一批建设者参与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看到通知后,程献第一时间给董事长发去信息,要求加入雷神山医院建设。

打赢防疫战 有群“逆行”的奥鹏学子


程献在医院建设中承担的是图纸、现场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工作。“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的工作室按分秒计算,丝毫耽误不得。”程献介绍,进入工地以后,他也没时间和家人联系,心里想的就是如何能尽快解决问题,尽早让医院投入使用。


而今,武汉火神山医院已经交付使用,雷神山医院也进入了建设的攻坚阶段。富有战斗精神的建设者们,以最快速度建好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大医院,就是和死神赛跑。在工地上,奥鹏学子用自己的奋斗精神,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生命的“守护神”


他们,是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生、护士,是请战一线的应急队员,是千里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员。他们姓名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却有同一个使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奥鹏学子。


谢定莉是报读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的奥鹏学员,更是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疫情发生以来,谢定莉忍受着强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全心投入到治疗工作中。


由于自己现阶段接触一线病人较多,为了预防病毒感染,需要进行自我隔离。谢定莉平时上下班都是乘公交车,现在不得不打车。虽然不是很方便,而且经济压力也比较大,但是她没有退缩。


当提到自己的孩子,谢定莉终于忍不住了,哽咽着说道:“由于24小时在一线工作,老公也要上班,家里没有老人帮忙照顾,我9岁的孩子,每顿只能吃泡面。”


“看到四川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谢定莉坚信,这样的好消息肯定会越来越多。


和谢定莉一样,中国医科大学学员王媛媛也是一名护士。她就职于重庆市梁平区第二人民医院,是一个不到两岁孩子的母亲,一名在役军人的妻子。在她柔弱的肩上,同样扛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打赢防疫战 有群“逆行”的奥鹏学子

王媛媛在工作中


与收治病员的“战友们”不同,她的战场在高速路口,负责测量往来车辆人员体温,做好流动人员检测筛查工作。细微处见真知,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她们首先想到的是把控好细节,做好前期基础甄别工作。


当问及她是否想家时,她淡淡回了一句:“我只想把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细,让更少的人来接触就好……”


百姓的贴心人


除了建设者、护士,更多奥鹏学子坚守在工作岗位,用专业、耐心、细致的服务,赢得了百姓的认可。


艾庆磊是奥鹏教育武汉学习中心(直属)第1909批次报读南开大学的奥鹏学员,作为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他勇挑重担担任一线物资运送人员,主要负责医疗物资的管理与发放,发给各社区、各基层单位和医院,保障这些地方随时有充足的物资。


发放物资看似难度低,但是每天搬完货物几乎都已是零点,到最后腰都直不起来,即便是体力严重透支,他也毅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国家有难,挺身而出,艾庆磊没有一丝犹豫。23日一大早,艾庆磊接到通知后,就从老家湖北应城出发去武汉。由于各处高速封闭,部分国道已封,他及时跟上级汇报了道路封闭的情况。领导知道后,也做好了艾庆磊来不了的准备。


“其实这个时候,我也在想,可以好好陪家人过个年,但后来想想,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战,是每一位党员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责无旁贷。”疫情面前,艾庆磊没有退缩,他绕了很多小路才驱车赶到单位,以往只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那次却花了3个多小时。


打赢防疫战 有群“逆行”的奥鹏学子

艾庆磊在工作中


“我的工作就是保障指挥部的各项设备和设施第一时间到位,经常是通宵工作,非常忙。”因为春节期间一直在工作,吃住都在单位,时刻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他也很长时间不能跟爱人见面,而且这已经是艾庆磊第三个春节不能与爱人在一起过年了。“不过她也很能理解我,全家人都非常理解,很支持我的工作。”


生命面前无小事,艾庆磊始终牢记那句话“若有战、召必回”。


同样参与社区工作的还有大连理工大学学员沈鹏成和周虹宇夫妻。妻子周虹宇是重庆市沙坪坝井口街道经济桥社区工作人员,孩子8个多月大,为了专心开展疫情排查工作,她毅然给孩子断奶,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打赢防疫战 有群“逆行”的奥鹏学子

沈鹏成、周虹宇夫妻在工作中


当丈夫沈鹏成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实在是太辛苦时,便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社区排查武汉来渝人员的工作中。他们把孩子送到奶奶家之后,便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


从春节前至今,他们夫妻俩现已经结束社区人员的第二次摸排。面对个别居民的不理解,他们更是耐心解释,最终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点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不断从外地回来的居民,他们夫妻俩的工作量直线上升,但是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与胆怯,始终奋战在疫情工作的第一线。


疫情的发展牵动着他们的心,当所居住社区已经出现了确诊病例,不在封楼范围内的部分居民很多已经撤离该区域,而沈鹏成和周虹宇夫妻俩依然临危不惧,坚守在社区工作的岗位上。


夫妻俩的举动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沈鹏成的爸爸说:“抗击疫情,舍小家为大家,理所当然!”


后记


他们,是奥鹏教育千万学子中的代表,在他们身后,还有很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斗者。


当前抗击疫情形势紧张,武汉地区疫情最为严重,医疗器械、人力,双双被压至极限,城市运转负荷极大。奥鹏教育作为勇于担当,诚于践行的实干企业,已于1月25日发出紧急医疗物资征集和捐款倡议,并得到了积极响应,这是国家的危难时刻,这是奥鹏人的奉献之机。


奥鹏教育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1年12月批准立项试点,2005年4月正式批准运营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也是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远程教育内容服务运营机构。目前,奥鹏教育已接受全国近50所试点网校的委托,通过在全国建立的1800多家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为300余万名学员提供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和本科二学历等9大类400多个专业的学历教育支持服务。


为进一步满足所有学子的学习需求,奥鹏教育已为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免费提供智能化云平台服务;为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开大及电大免费提供开放教育、高职教育智慧云平台;为职业院校提供免费课程资源及智慧学习云平台;免费开放学历教育远程学习平台;向全国中小学校、教育部门和培训机构免费开放云教育平台;为全国幼、小学生免费提供语文教材同步学习app。


攻坚时刻,奥鹏人在行动。暖心聚力,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我们必将携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打赢防疫战 有群“逆行”的奥鹏学子


文字:郑祖伟

转自:现代教育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